导读:本文包含了吸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收器,石墨,材料,潜热,偏振,孔洞,传质。
吸收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杨茂生,李亚迪,程登科,郭耿亮[1](2019)在《基于超材料的可调谐的太赫兹波宽频吸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频谱资源的日益稀缺,太赫兹波技术在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由于高吸收、超薄厚度、频率选择性和设计灵活性等优势,超材料吸收器在太赫兹波段备受关注.本文设计了一种"T"型结构的超材料太赫兹吸收器,同时获得了太赫兹多频吸收器和太赫兹波宽频可调谐吸收器.它们结构参数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在太赫兹波宽频可调谐吸收器的顶端超材料层上添加了一块方形光敏硅.这种吸收器都是叁层结构,均由金属基板、匹配电介质层以及顶端超材料层组成.仿真结果表明,太赫兹波多频吸收器拥有6个吸收率超过90%的吸收峰,其平均吸收率高达96.34%.而太赫兹波宽频可调谐吸收器通过改变硅电导率,可以控制吸收频带的存在与否,同时可以调整吸收峰的频率位置,使吸收峰频率在一个频带宽度大约为30 GHz的范围内调整.当硅的电导率为1600 S/m时,吸收率超过90%的频带宽度达到240 GHz,而且其峰值吸收率达到99.998%.(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朱宇光,方云团[2](2019)在《基于石墨烯和一维光子晶体复合结构实现可见光全波段吸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可见光全波段光波吸收器,设计了石墨烯和一维光子晶体的复合结构。用修正的传输矩阵法研究它的传输特性。通过参数的优化和设计级联结构,在正入射条件下该结构在整个可见光波段除两个个别频率吸收率为0.7和0.66外,其余吸收率均达到0.88。结构的吸收还具有对入射角度不敏感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涛,杨琪,汪绍武,赖建军[3](2019)在《基于金属-介质-金属孔洞阵列结构的红外窄带吸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光谱探测器集成红外窄带吸收器是实现片上红外窄带光谱探测的主要途径。研究金属-介质-金属孔洞阵列结构能够实现很窄的吸收峰,其吸收增强由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引起,吸收波长受周期调控,通过改变周期等参数能够实现可调的窄带吸收器。本研究可用构建集成式红外多光谱传感系统,在药物成分识别和大气环境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4)
张健,乔春珍[4](2019)在《开式吸收式热泵及吸收器机理研究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热湿蒸汽的余热回收问题,整理分析传统冷凝式余热回收及开式吸收式热泵在热湿蒸汽余热回收领域的应用,并就两者在余热回收领域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同时深入解析了目前开式热泵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并对其重要部件——吸收器的吸收机理及强化传热传质研究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当前吸收器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赵洪霞,丁志群,程培红,王敬蕊,鲍吉龙[5](2019)在《基于哑铃型光栅宽带吸收器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哑铃型光栅设计了基底/金膜/二氧化硅/石墨烯/光栅五层结构近红外宽带吸收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数值模拟了不同结构参数下吸收光谱带宽的变化规律,优化了结构设计。结果证明,吸收器在近红外波段呈现完美吸收特性,且当二氧化硅层厚度为200 nm、哑铃型光栅函数取0.2x~2+0.07,厚度为300 nm,周期在0.89-0.95μm范围内,吸收谱带宽最大可达300 nm;同时在缓冲层与光栅之间引入单层石墨烯可以明显增大吸收率。本结构吸收器在医药安全、宽带通信和隐身技术等领域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9年10期)
尤田[6](2019)在《吸收器在非平衡定态下的热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内的吸收器进行研究,得到非平衡定态吸收过程在有温差存在时的可能性和当时所处的状态、非平衡定态下吸收剂和制冷剂间的化学势差,并求出了相应的吸收熵和吸收热。推导出定态吸收过程的吸收熵变化量和吸收热变化量,并与平衡热力学理论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用平衡热力学得出的结果只与温差有关,而用非平衡热力学得到的结果除了与温差有关外,还与吸收过程所处的状态有关。原因在于非平衡热力学理论把制冷剂降温过程和吸收剂吸收过程看成同时发生的一个整体,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根据传统的平衡热力学理论,则把定态吸收过程分成两个独立的过程,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机械》期刊2019年05期)
房淼胜,汪海霞[7](2019)在《光学Tamm态和谐振腔耦合双通道单向波导吸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并提出了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基于光学Tamm态与谐振腔耦合的双通道表面等离激元单向吸收器。通过在金属-电介质-金属等离子体波导中央嵌入光子晶体异质结构和谐振腔,并分别形成光学Tamm态和谐振腔共振模式,当两者达到强耦合时,可产生模式分裂,实现对电磁波的双通道强吸收(吸收率分别为0.986和0.978)。同时,由于该波导吸收器的几何非对称性,导致不同方向入射的电磁波吸收效果不同。通过调整构成吸收器的几何参数,调节两种模式的耦合强度,可灵活调节吸收峰波长。所提出的单向表面等离激元吸收器可在光学集成电路及传感器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2019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专刊》期刊2019-10-11)
王若星,薛喻宸,龚瑞,李立[8](2019)在《基于环形电磁矩超材料的可调谐太赫兹吸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反向开口双金属谐振环超材料集成微流通道的可调谐太赫兹波吸收器.数值分析了超材料环形电磁矩的高效激发,讨论了环形电磁矩的共振吸收谱对微流介质层的介电参数与磁参数调控的响应.采用可电控液晶材料注入微流通道的方案,通过太赫兹透明电极施加外部电场控制液晶折射率变化,实现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工作频率的大范围动态调谐.频率移动量超过100%的共振带宽,相对调谐量(Δf/f)可高达15%,频率调谐呈现良好的线性操作特征和近100%吸收率的完美吸收性能.所提出的可调谐太赫兹吸收器在太赫兹探测和微流生化传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超素,何胜军,江达飞[9](2019)在《偏振无关超材料吸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超材料吸收器在宽波段上具有高吸收效率,本文利用金属和介质层堆砌成具有金字塔结构的超材料吸收器。该种超材料吸收器结构具有90°旋转对称的特性,因此其在任意偏振上均能保持高吸收效率。经过模拟计算可得,本文设计的超材料吸收器在波段为0.747~2.665μm时具有90%以上的吸收效率,而且TE和TM偏振具有相同的吸收效率。(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25期)
张永杰,王锴磊[10](2019)在《新型高效吸收器在焦炉煤气脱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焦炉煤气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和优缺点,着重介绍了京宝焦化公司焦炉煤气湿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阐述了高效吸收器在脱硫过程中的应用和工作原理,总结了高效吸收器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效果。通过对脱硫塔进口的高效吸收器系统进行优化升级,增加了脱硫塔脱硫效率的稳定性,避免了因脱硫液脱硫效果降低而影响煤气质量,稳定了后续工段的生产。新型高效吸收器在焦炉煤气脱硫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环保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吸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实现可见光全波段光波吸收器,设计了石墨烯和一维光子晶体的复合结构。用修正的传输矩阵法研究它的传输特性。通过参数的优化和设计级联结构,在正入射条件下该结构在整个可见光波段除两个个别频率吸收率为0.7和0.66外,其余吸收率均达到0.88。结构的吸收还具有对入射角度不敏感的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收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俊,杨茂生,李亚迪,程登科,郭耿亮.基于超材料的可调谐的太赫兹波宽频吸收器[J].物理学报.2019
[2].朱宇光,方云团.基于石墨烯和一维光子晶体复合结构实现可见光全波段吸收器[J].发光学报.2019
[3].吴涛,杨琪,汪绍武,赖建军.基于金属-介质-金属孔洞阵列结构的红外窄带吸收器[C].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2019
[4].张健,乔春珍.开式吸收式热泵及吸收器机理研究现状分析[J].节能.2019
[5].赵洪霞,丁志群,程培红,王敬蕊,鲍吉龙.基于哑铃型光栅宽带吸收器的优化设计[J].光电子·激光.2019
[6].尤田.吸收器在非平衡定态下的热力学研究[J].化工机械.2019
[7].房淼胜,汪海霞.光学Tamm态和谐振腔耦合双通道单向波导吸收器[C].2019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专刊.2019
[8].王若星,薛喻宸,龚瑞,李立.基于环形电磁矩超材料的可调谐太赫兹吸收器[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王超素,何胜军,江达飞.偏振无关超材料吸收器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9
[10].张永杰,王锴磊.新型高效吸收器在焦炉煤气脱硫中的应用[J].河南冶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