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烯基琥珀酸淀粉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范赛英[1](2021)在《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大宗香料,薄荷醇具有止痒镇痛、抗菌抗炎、清凉收敛以及促渗等多重功效,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牙膏与口腔卫生用品、化妆品和烟草行业。但薄荷醇不稳定、对光、热和氧气敏感,易降解和挥发损失,且对皮肤和眼睛具有刺激性,往往通过微纳米载体包埋减缓其挥发损失,达到保护、缓释、持久清凉的效果。现有技术多以聚合物微胶囊、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以及纳米颗粒包裹薄荷醇,普遍存在载量低、表面油高、热稳定性差等问题,且薄荷醇易于载体表面重结晶导致晶须生长,影响货架寿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本研究提出基于OSA淀粉-固体脂质复合壁材的新型微胶囊结构,以非晶形式长期稳定薄荷醇,提高薄荷醇的热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延长保质期。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混合脂质为内层载体包裹薄荷醇形成固体脂质纳米颗粒,通过喷雾干燥将脂质颗粒包裹于二级壁材OSA淀粉中,成功构建了OSA淀粉-固体脂质复合壁材微胶囊。对比传统的薄荷醇包埋载体—OSA淀粉基微胶囊和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复合壁材微胶囊的封装效果和热稳定性显着提升。(2)以载量、包埋率、包埋产率和热稳定性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复合壁材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乳木果油与小烛树蜡配比为1:3,芯壁比为0.875,800 bar下高压均质5次制得乳液,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80°C,出风温度:80°C,进料速度:450 m L/h。所得微胶囊载量为(33.15±0.12)%,包埋率为(96.44±0.08)%,包埋产率为(99.46±0.36)%,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在60°C、80°C和100°C下放置12 h后,薄荷醇保留率高达93.29%。(3)通过SEM观察复合壁材微胶囊的微观形貌,表面光滑致密,没有裂痕或孔洞,部分颗粒有凹陷、褶皱和粘连,影响粉末流动性;探究羟乙基纤维素、水合硅石以及阿拉伯胶三种复配壁材对微胶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水合硅石,微胶囊表面凹陷和褶皱减少,颗粒粘连程度降低;通过SEM、TEM和CLSM表征复合壁材微胶囊的结构,为多核微胶囊结构,存在部分复合微胶囊结构;通过热重分析表征复合壁材微胶囊的包埋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包埋的薄荷醇分解温度显着提高,分解速率减缓,复合壁材微胶囊对薄荷醇具有良好的包埋保护效果,显着提高了薄荷醇的热稳定性。(4)从贮存稳定性、释放性能以及润唇膏配方应用三个方面探究复合壁材微胶囊的实际应用可行性:贮存稳定性实验表明,贮存300 d后,复合壁材微胶囊结构、性质稳定,薄荷醇没有出现晶体排出或者渗漏,保持优异的热稳定性;复合壁材微胶囊遇水即刻释放,应用于油基或粉剂产品,可在唾液和空气湿度的触发下激活产品缓慢持续释放薄荷醇,以达到持久清凉的效果;将复合壁材微胶囊应用于润唇膏,与游离薄荷醇制备的润唇膏相比,37°C下缓慢释放,能够提供持久的清凉感。
张波[2](2021)在《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辣椒红素和叶黄素是两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颜色鲜艳、安全性高、具有极大的生物学功能优势。辣椒红素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叶黄素是存在于人眼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色素。但由于结构中的多个共轭双键,导致水溶性和稳定性差,限制在工业上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材料(壁材)把气、液或固体材料(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可减少环境的干扰、减弱对机体的直接刺激、掩盖或延缓风味物质释放、提高芯材稳定性、转化为易处理的固体物质等功能。本研究用三种酯化改性方式(辛烯基琥珀酸酐、醋酸和柠檬酸酯化)处理淀粉,不同比例复配乳清蛋白和酪蛋白酸钠为乳化剂(蛋白质与酯化淀粉的比例分别为:10:0、9:1、7:3、5:5、3:7、1:9、0:10),制备水包油型的辣椒红素/叶黄素乳液,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构建微胶囊。研究调控蛋白质和淀粉酯组分比例对微胶囊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和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为拓展辣椒红素/叶黄素在食品、生物、制药等工业上的应用,提高其他脂溶性活性成分的稳定性、水分散性等提供参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单一改性淀粉做乳化剂乳化效果较差,水包油型乳液体系呈现出较大液滴和聚集体;大部分微胶囊颗粒表面较光滑,相对完整,改性淀粉含量高的微胶囊产品表面出现孔洞和破损,蛋白质含量高的体系中无明显裂纹或孔隙。(2)微胶囊得率最高可达82.18%,随着壁材中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降低;水分含量均低于应用在食品领域干粉的最大含水量值3.00%~4.00%,达到较低水平;辣椒红素和叶黄素经微胶囊化后,溶解度显着提高至49.71%以上,且随着壁材中改性淀粉含量的减少,溶解度逐渐增大;本研究中三种壁材浸润于水的时间长短:酪蛋白酸钠>改性淀粉>乳清蛋白;微胶囊中改性淀粉含量最高的产品负载率较低,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整体的负载率,改善包埋效果;负载率较高的微胶囊粉末产品的明度L*值也较高;辣椒红素微胶囊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范围分别为1~60μm和1~180μm,壁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微胶囊的平均粒径较小,d(4,3)和d(3,2)值较为接近;微胶囊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室温,在一般的贮存条件下可以保持较稳定状态,且蛋白质的添加有助于提高微胶囊的热力学稳定性;乳液体系均是典型的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K(25°C)>K(50°C),流体指数n(25°C)<n(50°C)。(3)光照和高温均可显着影响辣椒红素和叶黄素微胶囊的稳定性。三种辣椒红素微胶囊中,以乳清蛋白复配OSA马铃薯淀粉构建形成的微胶囊的保留率较高,贮藏稳定性较好;在三种叶黄素微胶囊中,以酪蛋白酸钠和醋酸绿豆淀粉复合作为壁材的叶黄素微胶囊贮藏稳定性较好,贮藏15天后保留率较高。
陈燕芳[3](2020)在《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别采用水相法和乙醇溶剂法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探究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一步法工艺在水相中合成了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并进行了在微胶囊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分为以下部分:研究了水相法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水相法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淀粉乳浓度35%、p H值8.0、反应温度35℃、酸酐10%、酸酐稀释倍数5倍、反应时间4 h,此时取代度为0.0464,反应效率为60.26%。红外光谱图中1728 cm-1和1572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表明淀粉分子中成功引入了酯羰基;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酯化反应不会改变淀粉的结晶结构,但是相对结晶度随着取代度的升高而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随着酯化程度增加淀粉颗粒表面变得粗糙。流变性分析显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存在剪切稀化现象,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酯化改性后淀粉抗凝沉性和乳化性大幅提高。研究了乙醇溶剂法制备工艺。通过醇热预处理,得到预处理淀粉,以预处理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溶剂法制备了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发现辛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对反应取代度的影响最大,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乙醇溶剂法最佳制备工艺参数:淀粉乳浓度35%、p H值8.5、反应温度35℃、酸酐30%和反应时间4 h,此时取代度为0.0889。与未经预处理的原淀粉相比,醇热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红外光谱图表明淀粉分子上成功引入了酯羰基。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预处理后淀粉由A型结晶结构转化成A+V型,结晶度由21.48%下降至8.61%,酯化继续降低淀粉的相对结晶度至3.89%。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原淀粉相比预处理淀粉颗粒有所膨胀,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颗粒表面粗糙并且出现明显褶皱,随着酯化取代度升高颗粒形态崩塌。酯化改性后淀粉的冷糊粘度最高可提高至原来的14倍。原淀粉经过预处理后糊液透明度由32.3%降低至10.1%,而酯化后透明度升高至39.5%。在质量分数为0.5%~2.0%的氯化钠溶液中,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抗盐性较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乳化性与取代度成正相关。与原淀粉相比,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持水力下降,热稳定性也更差。本研究的技术方法,还进行了工业化放大试验。研究了一步法工艺,按照先氧化后酯化的复合改性顺序,在水相中制备了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红外光谱图显示淀粉成功发生了氧化反应引入了羧基和成功发生了酯化反应引入了酯羰基,完成了双重复合改性淀粉衍生物的制备。淀粉的氧化改性,会引入羧基产生空间位阻,而不利于后续酯化反应,且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加,酯化反应程度下降。氧化程度越高时,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粘度越低,有利于获得低粘度的产品。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淀粉的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会导致淀粉颗粒表面孔洞增加。研究了低粘度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并进行了微胶囊包埋的应用。以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为原料,在酸热条件下进行降解,制备了低粘度复合改性淀粉,并以其为微胶囊壁材,以大豆油为芯材,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微胶囊的性能。与单一酯化改性相比,低粘度复合改性淀粉的白度提高至96.5。适当氧化有利于改善淀粉的成膜性,进而提高微胶囊包埋效果,表面油含量最高降低了37.5%,制备了一种白度高达95和包埋率为91.5%的低粘度复合改性淀粉。
余振宇[4](2020)在《OSA改性芋头淀粉基Pickering乳液运载体系稳定机制及其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具备优异的凝聚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食品相容性,由生物源可食性固体颗粒构筑的食品级Pickering颗粒乳化剂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芋头淀粉,作为自然界存在的超小颗粒淀粉(1~3μm),具有致敏性低且易于消化等优良特性,是构筑食品级微纳颗粒乳化剂的理想前驱体,在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配方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用途。本文以高纯度芋头淀粉(NTS)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改性(OSA改性)构筑新型食品级Pickering乳化剂-OSA改性芋头淀粉(OSTS),并对其理化特性、乳化性能、稳定机理以及在功能性乳液基运输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该研究成果为食品工业领域新型淀粉基乳化剂的创制以及功能性淀粉基乳液运载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结论如下:(1)以碱性蛋白酶法提取的高纯度NTS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对其进行OSA改性制备OSTS;以取代度(DS)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获得OSTS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淀粉乳浓度37%、反应温度36°C、反应时间5 h、p H值8.4;在该条件制得的OSTS样品(DS=0.0188)纯度高、品质好,色泽洁白、细腻光滑,可以作为食品级OSTS应用在食品领域;采用FTIR、SEM、XRD及DSC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与表征,证实OSTS淀粉分子上存在酯羰基(1724cm-1)以及羧基(1572 cm-1)。同时发现,OSA改性不改变NTS的颗粒尺寸(1~3μm)和晶型结构(A型),却能够显着降低NTS颗粒的T0、TP、TC和?H。(2)通过调控OSA添加量制得不同DS(0.009~0.032)OSTS,并将其作为颗粒乳化剂用于制备O/W型Pickering乳液;通过表征与分析不同DS OSTS的颗粒结构特性及其乳液的理化特性,探究DS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途径及机制。OSA改性显着增强了NTS颗粒的表面润湿性,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其颗粒的乳化性能;随着DS的增加,OSTS颗粒的乳化活性逐渐增强,其乳化形成乳液液滴粒径逐渐降低,乳液体系的黏弹性、离心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均逐渐提高。DS的增加可以增强OSTS颗粒间的疏水相互作用,进而能够增强液滴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促进液滴间、液滴-颗粒间、颗粒间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实现OSTS Pickering乳液体系的强界面稳定。(3)通过联合应用高速剪切和高压均质工艺制备OSTS Pickering乳液,探究乳液配方因素(乳化剂浓度、油水体积比)以及高压均质工艺条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乳液的液滴粒径逐渐降低,体系ηa逐渐增大,其离心稳定性也逐渐增强;随着油相体积分数(Φ:16.7%~33.3%)的增加,乳液的液滴粒径逐渐增大,体系ηa逐渐增大,其离心稳定性也逐渐增强;而当Φ在50.0%~67.7%时,此时乳化剂浓度相对较低,不足以乳化油水界面形成致密稳固的液滴界面膜,因而乳液体系的离心稳定性较差。随着均质压力(次数)的增加,乳液液滴的尺寸逐渐降低,液滴的分散稳定性逐渐增强,体系的离心稳定性也逐渐增强;此外,高压均质工艺的应用实现了OSTS Pickering乳液液滴粒径从微米级到纳米级的显着变化。(4)通过对OSTS进行糊化处理制得非晶态OSTS(GOSTS),并将其作为乳化剂用于构建O/W型乳液;通过表征与分析不同DS(0.009~0.032)GOSTS的粒度、流变特性及其乳液的理化特性,探究DS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途径及机制。GOSTS淀粉分子链上由于同时具备疏水辛烯基长链和亲水羧酸基团,因而具备两亲乳化性能;随着DS的增加,GOSTS的乳化活性逐渐增强,其乳化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逐渐降低,乳液体系的黏弹性、离心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均逐渐提高。GOSTS(DS≥0.018)水分散体系中的淀粉分子链在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等作用力的驱动下能够自组装形成弱凝胶网络结构,这些凝胶基质可以充当分散相增强其乳液体系的黏弹性,进而能够提高乳液的物理稳定性;随着DS的增加,GOSTS的黏弹性逐渐增强,其乳化形成的乳液体系黏弹性也逐渐增强,而这也是GOSTS乳液具有强稳定性的重要原因。(5)以OSTS及GOSTS(DS=0.0188)为乳化剂,MCT为油相载体,姜黄素为脂溶性功能因子模型,构建负载姜黄素的食品级乳液运载体系;通过对两种乳液运载体系的姜黄素负载率、理化特性以及体外消化特性进行分析,初步探究和比较两者运载提高姜黄素生物可及率的途径与机制。结果表明,相较于OSTS姜黄素乳液,GOSTS姜黄素乳液具有更小的液滴尺寸,更强的体系黏弹性以及更高的姜黄素负载率。与此同时,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的CLSM及FFA释放分析表明,GOSTS姜黄素乳液由于具有较小的液滴尺寸,其在模拟小肠消化阶段具有更快的油脂水解速率,从而有助加快油相中姜黄素的释放及其在混合胶束相中的转运,并最终进一步提高了姜黄素的生物可及率。(6)以OSTS及GOSTS(DS=0.0188)姜黄素乳液为模板,通过应用喷雾干燥工艺对两者进行干燥处理探究OSTS及GOSTS是否具备乳化壁材的功能。结果表明,两种乳液均具备直接喷雾干燥固化形成微胶囊粉末的特性,即OSTS及GOSTS兼具乳化剂及乳化壁材的功效;此外,OSTS及GOSTS姜黄素乳液微胶囊粉末的复溶实验及颗粒形貌分析表明,GOSTS乳液粉末样品相较于OSTS乳液粉末样品具有更均匀的粒度以及更优异的复溶效果;SEM分析表明GOSTS作为乳化壁材的成膜效果更加稳定。
王悦[5](2020)在《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油是一种从海洋藻类中提取的功能性油脂,其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健脑益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然而微藻油DHA存在氧化稳定性低、溶解性差、易丧失生理活性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体系中的应用。本课题旨在利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淀粉)、菊糖(IN)、麦芽糊精(MD)和壳聚糖(CS),构建具有静电相互作用和益生元功能的碳水化合物壁材体系,建立一种改善微藻油微胶囊理化稳定性、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设计优化微藻油乳液的配比及制备参数。结果显示,乳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载油量10%,芯壁比为1:2.5,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300W,OSA淀粉:其他壁材(MD+CS+IN)为5:1;考察不同壁材体系对最佳条件下制备乳液的流变学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功能性益生元IN可以显着降低乳液的粘度(p<0.05),而CS有利于提高乳液的稳定性。其次,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藻油微胶囊,并探讨不同壁材体系对其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OSA/CS/IN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8.57%,显着高于其它壁材包埋的微胶囊(p<0.05);IN的添加使OSA/CS/IN微胶囊的冷水溶解度和润湿时间较OSA/CS分别提高4.96%和749 s,说明由于氢键作用力的形成,IN与水溶性材料形成的复配壁材溶解性显着增强;此外,对微胶囊的理化稳定性进行研究,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包含CS的微胶囊氧化稳定性最强,相比于散装油,OSA/CS/IN微胶囊的氧化诱导时间增加了2倍;微胶囊的吸湿特性发现,OSA/CS/IN微胶囊即使在高湿度下也可以保持物理状态的稳定;微胶囊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OSA/MD/IN和OSA/CS/IN样品中微藻油最大失重率对应的温度从378oC转变为400oC,说明此复配壁材对内部微藻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最后,对微藻油微胶囊储存稳定性及释放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微藻油经微胶囊化后,其氧化反应由一级反应动力学转变为零级反应动力学,室温下微藻油原油和OSA/CS/IN微藻油微胶囊的储存时间分别为160 d和368 d;由烘箱加速氧化试验结果可知,包埋效果最佳的OSA/CS/IN微胶囊的DHA保留率为61.43%,其值分别为微藻油原油和对照组OSA的2.65倍和1.35倍,表明微藻油经OSA/CS/IN壁材包埋后储存稳定性增强;进而研究了微胶囊的释放行为,发现三种微胶囊在模拟胃液(SGF)中游离脂肪酸(FFA)的释放量均小于7%,且以OSA/CS/IN微胶囊最低(4.24%);在模拟肠液(SIF)中三种微胶囊的FFA释放量为52.12%68.07%,对照组OSA微胶囊的释放量显着高于其他样品;由此说明复合壁材OSA/MD/IN和OSA/CS/IN制备的微胶囊在胃液中几乎没有释放,在靶向器官小肠释放出大部分微藻油,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性能。
郑晓辉[6](2019)在《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酸甜适中,爽滑可口,不仅保留了酸奶的特殊风味,还具备了酸奶的大部分营养和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青睐,是人体补充营养物质的良好载体,可以考虑在其中强化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简称DHA,是人体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DHA可以促进脑部发育和婴幼儿眼部的机能发育,提高婴幼儿是神经系统的敏锐度。DHA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够预防心肌梗塞、脑血栓和脑梗塞的形成,改善动脉功能以及提高心脏的自主调节能力,降低心律不齐的发生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DHA含有多个“戌碳双烯”结构及5个活泼的亚甲基,易发生氧化、酸败、聚合、双键共轭等化学反应,产生以羰基化合物为主的藻腥味物质,不仅影响风味,也影响质量安全。目前,藻油DHA的存在形式主要为油剂和微胶囊粉剂。DHA油剂应用到食品中不仅对添加产品特性及添加工艺要求比较严格,还比较容易氧化,微胶囊粉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DHA油剂易氧化的缺陷,但是由于是以固体形式存在,且如果包埋不完全,在高温环境下依然易氧化,尤其是应用到酸性液体食品中,更容易出现氧化、酸败、腥异味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目前少有研究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壁材包埋的DHA微胶囊稳定性,并选择均质压力、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以及少有研究的料液浓度等条件,以期获得更加稳定的DHA微胶囊粉,并进一步研究DHA微胶囊粉在酸性饮料中应用,为开发新型DHA功能性饮料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别以乳清蛋白粉(一号壁材)、酪蛋白酸钠(二号壁材)、变性淀粉(三号壁材)和麦芽糊精(四号壁材)为主壁材的四组复合壁材,通过乳化液稳定性、表面油含量、微胶囊化效率、滋气味评价、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等对微胶囊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一号壁材和二号壁材经过二次均质后的乳化稳定性达到100%,表面油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二次均质组和所有一次均质组(p<0.05)。二次均质的DHA微胶囊粉滋气味均远好于一次均质组。二次均质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最高不超过8 meq/kg,相同配方对比,二次均质显着低于一次均质(p<0.05),其中一号壁材二次均质62℃抗氧化加速试验24天的过氧化值为2.94 meq/kg,显着低于其它组(p<0.05)。结果显示:一号壁材对DHA油脂包埋效果最好,三号壁材其次,然后是二号壁材,最差的是四号壁材。二次均质加工可以使小颗粒更均匀地分散在体系中,更适合常规DHA微胶囊粉生产。2、通过对料液浓度,均质压力,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以微胶囊化效率为指标对这四个因素进行三水平正交分析,在各因素水平范围内,对DHA微胶囊粉的微胶囊化效率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进风温度>料液浓度=均质压力>出风温度,进风温度为主要因素,料液浓度和均质压力为次要因素,出风温度在此研究范围影响较小。最佳组合为:料液浓度为3:11,均质压力为20 MPa,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80℃。3、酸性乳饮料制备过程中,均质后添加DHA微胶囊粉的效果比均质前添加DHA微胶囊粉效果要好。因为均质过程一定程度会破坏DHA微胶囊结构,导致DHA油脂溢出而更容易被氧化。4、酪蛋白酸钠、阿拉伯胶复合壁材的DHA微胶囊粉最适合用于酸性乳饮料中,建议酸性乳饮料中DHA净添加量控制在25 mg/100g以内。在180天货架期中,其滋气味均能够接受。
鞠全亮,白俊,谢新玲,张友全,沈君利[7](2019)在《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研究》文中指出以钠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原料,制备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钡型、钙型、三价铁型),并以柠檬油为芯材,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柠檬油微胶囊,测定了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离子交换率,乳液的乳化稳定性及黏度,并考察了此种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对柠檬油包埋率的影响,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胶囊的形貌特征。结果表明,淀粉酯中离子化合价的改变对乳液黏度、乳化稳定性和柠檬油的包埋率均有显着影响(p <0.05),其中,三价铁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壁材时,乳液黏度为1.04 m Pa·s,柠檬油包埋率达到了96.51%;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三价铁型壁材制备的微胶囊粒径最大,囊壁最厚。说明三价铁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微胶囊壁材。
刘小亚[8](2018)在《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海藻油是指从海洋藻类中提取的脂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ieosapentaenoicaeid,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eosahexaenoicaeid,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EPA和DHA属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二者具有诸多生理功能和营养价值,但EPA和DHA在光、热和氧气存在的环境中极易被氧化,氧化后的海藻油不仅会丧失其生理活性,食用后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通过微胶囊技术保护EPA和DHA等PUFA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优化壁材、乳化剂和抗氧化剂,确定了EPA藻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筛选了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及氧化产物变化的规律,期望为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和藻油微胶囊储藏稳定性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固化EPA藻油的关键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制备EPA藻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壁材种类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型号为HI-CAP100)和麦芽糊精(Dextrose equivalent 20,DE20),二者比例为4:1;以单甘脂为乳化剂,添加量为固形物的0.2%;载油量为30%;固形物含量为45%;均质压力为35 Mpa,均质3次;进风温度为190℃,出风温度为90℃。此种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果最好,且藻油氧化较少。2.通过中试扩大化生产,对小试实验优化的结果进行中试验证,比较中试和小试微胶囊化效果和产品性质。中试微胶囊化产品的包埋效果与小试相似,均在98%以上,且休止角小(43.99),流动性好,松密度为0.54,紧密度为0.81,但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较小试微胶囊化产品增加了3.26 mmol/kg。中试及小试产品有以下共同特点:宏观形态呈白色粉末状,无结块和杂质,无明显的藻油腥味。微观形态呈不规则球形,表面有部分凹陷,无裂缝且具有很好的完整性。3.研究了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EPA藻油在37℃储藏90 d和63℃储藏30 d后基本氧化产物的变化情况,包括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TBA)、酸价(Acid value,AV)、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的测定。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在37℃储藏90 d过程中氧化程度均较低,POV值在前21 d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之后缓慢下降;茴香胺值在前28 d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28 d后急剧上升;TBA和酸价均无明显变化;醛酮化合物总量随着储藏时间增加不断增加。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为维生素E(Vitamin E,VE)、维生素C(Vitamin C,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90 d时其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6.52 mmol/kg、5.73 mg/kg、2.73 mg/g、21.10和369.87μg/g;而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的抗氧化效果最差,90 d时其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13.60 mmol/kg、4.72 mg/kg、3.98 mg/g、38.48和927.34μg/g。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在63℃下储藏30 d过程中,POV值在前12 d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之后缓慢下降;TBA、酸价和茴香胺值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添加了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VE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均较好,储藏30 d后POV、TBA、酸价、茴香胺值和醛酮化合物总量分别为(2.57 mmol/kg、2.75 mg/kg、3.36 mg/g、19.86和182.11μg/g)和(5.59 mmol/kg、2.75 mg/kg、3.32 mg/g、5.85和191.83μg/g)。而不添加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最差。4.研究了微胶囊化EPA藻油制作和储藏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情况。利用喷雾干燥法制作微胶囊化EPA藻油的过程中,喷雾塔进行喷雾干燥之前,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基本无变化,经过喷雾干燥之后,有效成分EPA和DHA稍有降低,分别降低0.49%和0.82%。在37℃储藏90 d过程中,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抗氧化效果均较好,PUFA中EPA和DHA含量在储藏60 d后会有少量降低,而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中C16:0和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中9t18:1在90d储藏过程中会有些许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中9c18:1在90d储藏过程中会有少量降低,但脂肪酸的减少和增加量均不显着。其中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VE、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的微胶囊化藻油氧化程度最低,有效成分EPA和DHA分别降低1.91%和1.73%。63℃储藏24 d过程中,添加了不同抗氧化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样品中SFA、PUFA、MUFA和TFA变化趋势和37℃储藏90 d时相似。不添加抗氧化剂的微胶囊化藻油氧化最严重,EPA和DHA分别降低3.57%和6.75%,添加了抗氧化剂组合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抗氧化效果最佳,EPA和DHA分别仅降低0.69%和2.04%。总之,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利用喷雾干燥法固化EPA藻油包埋效果好,所得微胶囊产品物理性质好,且可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为了防止微胶囊产品在储藏过程中氧化酸败,抗氧化剂组合迷迭香提取物和VC棕榈酸酯在63℃储藏条件下抗氧化效果最佳,VE、VC棕榈酸酯和迷迭香提取物在37℃储藏条件下抗氧化效果最佳。
古娟[9](2017)在《基于抗性淀粉的微胶囊壁材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改善治疗结肠疾病药物在人体内的药效为目的,制备结肠定位释药微胶囊,通过在壁材中加入一定比例可抵抗胃、小肠消化作用而在大肠可发酵的柠檬酸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Type4,简称RS4),使得微胶囊具有更好的在结肠定位释药的性能。本课题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制备:以柠檬酸、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干热法制备RS4柠檬酸抗性淀粉。以取代度为指标,对交联剂/淀粉(CA/WCS,w/w)反应配比进行优化,制备高抗性的RS4柠檬酸抗性淀粉,并检测柠檬酸的交联作用对淀粉的表观形态、官能团种类、晶体结构、糊化特性的影响。第二部分为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模型药物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钙-RS4(EGCG)微胶囊,以壳聚糖-海藻酸钙复合材料为微胶囊壁材基材,加入一定比例的RS4柠檬酸抗性淀粉,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钙-RS4(EGCG)微胶囊,包埋模型药物EGCG,通过三种不同制备工艺下制备所得微胶囊形态的对比及优化,选定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微胶囊形态、释药性、RS4与壳聚糖-海藻酸钙复合材料结合性、EGCG与壁材生物相容性的检测,最终确定制备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优化交联剂/淀粉反应配比的优化得知,对于CA/WCS(w/w)=0.2、0.25、0.35、0.55、0.85 五个配比下制备得到 RS4。RS4 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简称DS)和抗性淀粉含量(RS%)均随CA/WCS(w/w)比值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CA/WCS(w/w)=0.35时均有最大值,分别为DS=0.124,RS%=98.9%,抗性淀粉含量比原淀粉提高20%;并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检测、沸水搅拌处理、X射线衍射(XRD)光谱检测,发现交联后淀粉分子表面更加粗糙,形态呈多角形;且分子中有新的官能团C=O生成,淀粉分子中结晶结构由A型晶型转变为B+V型,且结晶区/无定性区比例下降在水中的更加难以糊化分子结构更加致密。通过三个不同制备工艺参数下制备所得微胶囊的表观形态及释药性的对比,得到结论:当海藻酸钠/壳聚糖=4:1(w/w)、海藻酸钠/氯化钙=5.56:1(w/w)(海藻酸钠、壳聚糖、氯化钙溶液浓度分别为1%、1%、1.5%)、水相/油相=1:6(v/v),乳化剂/油相=20:80(v/v),Span80/Tween80=75:25(v/v),搅拌速率10000rpm、无水乙醇为洗涤溶剂时,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形态较好(形态较接近球状,表面较平整,粒径约100um)。本研究为以壳聚糖-海藻酸钙复合材料、RS4柠檬酸抗性淀粉作为微胶囊壁材包埋药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宫永翔[10](2015)在《琥珀酸类淀粉酯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木薯淀粉是木薯经淀粉提取脱水干燥后形成的粉末,产量丰富,但是其糊化温度高,容易老化,功能单一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而这可通过自身羟基与酸酐发生反应在淀粉骨架上引入阴离子基团以改善淀粉的性能;麦芽糊精是淀粉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水解、纯化、干燥而成,化学成分与淀粉几乎相似,水溶液粘度较小,结构功能单一,很难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本课题以琥珀酸酐类酯化剂对木薯淀粉以及麦芽糊精进行酯化反应,得出制备酯化淀粉以及麦芽糊精的较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以制得具有增粘增稠的稠化剂或者具有表面活性的表面活性剂。以琥珀酸酐为改性剂制备琥珀酸淀粉酯,确定了较佳的配方以及合成工艺。制备的琥珀酸淀粉酯最大取代度为0.241,反应效率为40.2%,1%淀粉酯水溶液的粘度高达3100 mPa·s,达到了增粘增稠的效果,可以应用于增稠剂领域。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淀粉的改性剂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研究了影响合成的不同因素,优化了合成配方和工艺条件。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最大为0.062,此时反应效率为44.8%;取代度为0.041时,5%的淀粉酯水溶液表观粘度可达5760 mPa·s,具有增粘增稠的效果,可以应用于增稠剂以及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改性剂,制备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探讨不同因素对合成过程的影响。制得的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可达0.024,5%淀粉酯水溶液表观粘度为14480 mPa·s,改善了淀粉溶液的粘度,可以应用于表面活性剂以及增稠剂。SEM以及XRD研究表明取代度较低时,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表面和淀粉的非晶区域,对于淀粉结晶结构以及结晶度没有影响;但是当琥珀酸淀粉酯的取代度达到0.110时,结晶度有所下降。以辛烯基琥珀酸酐为改性剂对麦芽糊精进行改性,获得了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最大取代度为0.031,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18mN·m-1。以十二烯基琥珀酸酐对麦芽糊精进行改性,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研究,获得较佳制备工艺,取代度最大可达0.024,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了20 mN·m-1。该麦芽糊精酯在降低表面张力的同时具有降解性,可以代替传统的表面活性剂。
二、烯基琥珀酸淀粉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烯基琥珀酸淀粉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纳米载体在化妆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 |
1.2 脂质纳米颗粒 |
1.2.1 活性物在脂质纳米颗粒中的结晶形态 |
1.2.2 影响脂质纳米颗粒性质的因素 |
1.3 微胶囊 |
1.3.1 微胶囊壁材 |
1.3.2 微胶囊化方法 |
1.3.3 微胶囊的形态与结构 |
1.3.4 微胶囊的释放 |
1.4 薄荷醇研究现状 |
1.4.1 薄荷醇简介 |
1.4.2 薄荷醇包埋研究现状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薄荷醇包埋载体的制备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2.2.6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 |
2.2.7 粒径分布 |
2.2.8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2.9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2.2.10 载量、包埋率以及包埋产率的测定 |
2.2.11 热稳定性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包埋载体的制备 |
2.3.2 包埋载体的微观形貌 |
2.3.3 薄荷醇晶体在包埋载体中的结晶形态 |
2.3.4 包埋载体的封装效果 |
2.3.5 包埋载体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固体脂质的筛选 |
3.2.4 复配表面活性剂 |
3.2.5 芯壁比的确定 |
3.2.6 脂质配比的确定 |
3.2.7 复配壁材 |
3.2.8 载量、包埋率以及包埋产率的测定 |
3.2.9 热稳定性测试 |
3.2.10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2.11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3.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3.2.1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 |
3.2.1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 |
3.2.15 热重分析(TGA)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体脂质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3.3.2 表面活性剂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3.3.3 芯壁比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3.3.4 混合脂质的配比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3.3.5 复配壁材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3.3.6 复合壁材微胶囊的热重分析(TGA) |
3.3.7 复合壁材微胶囊的结构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的性能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4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4.2.5 保留率 |
4.2.6 热稳定性测试 |
4.2.7 复合壁材微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 |
4.2.8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下观察薄荷醇遇水释放 |
4.2.9 持久芳香清凉润唇膏的制备 |
4.2.10 持久芳香清凉润唇膏的缓释性能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壁材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4.3.2 复合壁材胶囊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 |
4.3.3 持久芳香清凉润唇膏的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辣椒红素 |
1.1.1 辣椒红素简介 |
1.1.2 辣椒红素性质与功能 |
1.2 叶黄素 |
1.2.1 叶黄素简介 |
1.2.2 叶黄素来源与分布 |
1.2.3 叶黄素性质及功能 |
1.3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3.1 微胶囊介绍 |
1.3.2 微胶囊技术介绍 |
1.3.3 喷雾干燥技术介绍 |
1.3.4 食品中的微胶囊壁材 |
1.4 活性成分微胶囊化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乳清蛋白-OSA马铃薯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与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分析 |
2.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2.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2.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2.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2.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2.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2.3.7 辣椒红素微胶囊颗粒的晶体特性 |
2.3.8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2.3.9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2.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2.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2.3.12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2.3.13 主成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绿豆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3.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3.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3.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3.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3.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3.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3.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3.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3.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3.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3.3.12 主成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小麦淀粉酯-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试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分析 |
4.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4.3.2 辣椒红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4.3.3 辣椒红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4.3.4 辣椒红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4.3.5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4.3.6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4.3.7 辣椒红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4.3.8 辣椒红素微胶囊色度值 |
4.3.9 辣椒红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4.3.10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4.3.11 辣椒红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4.3.12 主成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酪蛋白酸钠-OSA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剂与材料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分析 |
5.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5.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5.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5.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5.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5.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5.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5.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5.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5.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5.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5.3.12 主成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酪蛋白酸钠-醋酸绿豆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剂与材料 |
6.2.2 仪器与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结果分析 |
6.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6.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6.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6.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6.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6.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6.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6.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6.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6.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6.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6.3.12 主成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乳清蛋白-柠檬酸马铃薯淀粉酯-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表征及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剂与材料 |
7.2.2 仪器与设备 |
7.2.3 试验方法 |
7.2.4 数据处理 |
7.3 结果分析 |
7.3.1 原淀粉基本组成及淀粉酯取代度 |
7.3.2 叶黄素乳液的形态观察 |
7.3.3 叶黄素乳液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
7.3.4 叶黄素乳液流变学特性 |
7.3.5 叶黄素微胶囊的形貌观察 |
7.3.6 叶黄素微胶囊的短程有序性结构分析 |
7.3.7 叶黄素微胶囊得率、负载率、水分含量、溶解度和润湿性 |
7.3.8 叶黄素微胶囊色度值 |
7.3.9 叶黄素微胶囊粒径分布的测定 |
7.3.10 叶黄素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7.3.11 叶黄素微胶囊的贮存稳定性 |
7.3.12 主成分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概述 |
1.1.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定义 |
1.1.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
1.1.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研究进展 |
1.2 乙醇溶剂法制备改性淀粉 |
1.3 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概述 |
1.3.1 氧化淀粉 |
1.3.2 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水相法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相法制备工艺 |
2.3.2 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测定 |
2.3.3 红外光谱表征 |
2.3.4 抗凝沉性测试 |
2.3.5 流变性测试 |
2.3.6 乳化性测试 |
2.3.7 X射线衍射测试 |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水相法制备单因素实验 |
2.4.2 水相法制备工艺优化 |
2.4.3 红外光谱表征 |
2.4.4 抗凝沉性分析 |
2.4.5 流变性分析 |
2.4.6 乳化性分析 |
2.4.7 X射线衍射分析 |
2.4.8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乙醇溶剂法制备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淀粉的醇热预处理方法 |
3.3.2 乙醇溶剂法制备工艺 |
3.3.3 取代度及反应效率的测定 |
3.3.4 红外光谱表征 |
3.3.5 X射线衍射测试 |
3.3.6 粘度测定 |
3.3.7 抗凝沉性测定 |
3.3.8 透明度测定 |
3.3.9 抗盐性测定 |
3.3.10 乳化性测试 |
3.3.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3.3.12 热重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乙醇溶剂法制备单因素实验 |
3.4.2 乙醇溶剂法制备工艺优化 |
3.4.3 红外光谱表征 |
3.4.4 X射线衍射分析 |
3.4.5 粘度分析 |
3.4.6 抗凝沉性分析 |
3.4.7 透明度分析 |
3.4.8 抗盐性分析 |
3.4.9 乳化性分析 |
3.4.10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 |
3.4.11 热重分析 |
3.4.12 工业化放大试验简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活性氯含量的测定 |
4.3.2 复合改性淀粉的一步法制备 |
4.3.3 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测定 |
4.3.4 酯化取代度测定 |
4.3.5 红外光谱表征 |
4.3.6 粘度测试 |
4.3.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取代度分析 |
4.4.2 红外光谱表征 |
4.4.3 粘度分析 |
4.4.4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在微胶囊中的应用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低粘度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 |
5.3.2 表观粘度测定 |
5.3.3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
5.3.4 白度测定 |
5.3.5 表面油含量测定 |
5.3.6 总脂肪测定 |
5.3.7 包埋率测定 |
5.3.8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表观粘度分析 |
5.4.2 白度分析 |
5.4.3 表面油含量分析 |
5.4.4 包埋率分析 |
5.4.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OSA改性芋头淀粉基Pickering乳液运载体系稳定机制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ickering乳液概述 |
1.2.1 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 |
1.2.2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
1.2.3 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1.3 淀粉颗粒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OSA改性淀粉研究现状 |
1.4.1 OSA改性淀粉的制备工艺 |
1.4.2 OSA改性淀粉乳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1.5 OSA改性淀粉在食品功能因子乳液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
1.5.1 淀粉基乳化剂 |
1.5.2 微胶囊壁材 |
1.6 基于OSA改性淀粉乳液运输系统的消化特性 |
1.6.1 体外消化模型 |
1.6.2 基于OSA改性淀粉乳液运输系统的体外消化研究进展 |
1.7 芋头淀粉研究现状 |
1.7.1 芋头淀粉的提取 |
1.7.2 芋头淀粉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OSA改性芋头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材料及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芋头淀粉的提取 |
2.2.2 OSTS制备工艺 |
2.2.3 OSTS取代度的测定 |
2.2.4 OSTS制备工艺优化 |
2.2.5 样品基本成分分析 |
2.2.6 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分析 |
2.3.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2.3.3 样品外观及理化性质分析 |
2.3.4 样品颗粒形貌分析 |
2.3.5 样品FTIR、XRD、DSC及 PS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STS取代度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材料及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不同DS OSTS的制备 |
3.2.2 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3.2.3 以NTS及 OSTS为颗粒乳化剂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3.2.4 乳液的微观结构观察 |
3.2.5 乳液的粒径分析 |
3.2.6 乳液的流变特性分析 |
3.2.7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Zeta电位和贮藏稳定性分析 |
3.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NTS及 OSTS的颗粒接触角测定 |
3.3.2 NTS及 OSTS的颗粒形貌分析 |
3.3.3 NTS及 OSTS的 FTIR、XRD和 DSC分析 |
3.3.4 NTS及 OSTS的颗粒粒径与表观黏度分析 |
3.3.5 以NTS及 OSTS为颗粒乳化剂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
3.3.6 乳液的粒径分析 |
3.3.7 乳液的微观结构分析 |
3.3.8 乳液的流变特性分析 |
3.3.9 OSTS Pickering乳液微观结构的CLSM分析 |
3.3.10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Zeta电位及贮藏稳定性分析 |
3.3.11 不同DS OSTS 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条件对OSTS 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材料及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乳液配方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2 高压均质工艺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2.3 乳液稳定性的检测方法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OSTS颗粒浓度对乳液粒径分布和大小的影响 |
4.3.2 OSTS颗粒浓度对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3 OSTS颗粒浓度对乳液表观黏度和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
4.3.4 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粒径分布和大小的影响 |
4.3.5 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6 油相体积分数对乳液表观黏度和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
4.3.7 均质压力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8 均质压力对乳液表观黏度和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
4.3.9 均质次数对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 |
4.3.10 均质次数对乳液表观黏度和离心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糊化处理对OSTS流变及乳化特性的影响研究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材料及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NTS及 OSTS样品的糊化处理 |
5.2.2 NTS及 OSTS糊液的流变特性 |
5.2.3 GOSTS在水溶液中粒径测定 |
5.2.4 GOSTS纳米颗粒的形态观察 |
5.2.5 以GNTS及 GOSTS为乳化剂O/W型乳液的制备 |
5.2.6 GNTS及 GOSTS的乳化活性 |
5.2.7 乳液的粒径分析 |
5.2.8 乳液的微观结构 |
5.2.9 乳液的流变特性 |
5.2.10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Zeta电位和贮藏稳定性分析 |
5.2.1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NTS及 OSTS糊液的制备及流变特性分析 |
5.3.2 GOSTS水分散液的粒径分析 |
5.3.3 GOSTS纳米颗粒的形态观察 |
5.3.4 以GNTS及 GOSTS为乳化剂O/W型乳液的制备 |
5.3.5 GNTS及 GOSTS的乳化活性分析 |
5.3.6 乳液的粒径分析 |
5.3.7 乳液的微观结构分析 |
5.3.8 乳液的流变特性分析 |
5.3.9 GOSTS乳液微观结构的CLSM分析 |
5.3.10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Zeta电位及贮藏稳定性分析 |
5.3.11 不同DS GOSTS O/W型乳液的稳定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OSTS食品级乳液运载体系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
6.1 材料与仪器 |
6.1.1 材料及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2 实验方法 |
6.2.1 以OSTS及 GOSTS为乳化剂姜黄素乳液运载体系的构建 |
6.2.2 OSTS及 GOSTS姜黄素乳液中姜黄素负载率的测定 |
6.2.3 OSTS及 GOSTS姜黄素乳液的理化特性分析 |
6.2.4 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的构建 |
6.2.5 体外模拟消化试验 |
6.2.6 OSTS及 GOSTS姜黄素乳液微胶囊粉末的制备与形貌分析 |
6.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OSTS及 GOSTS姜黄素乳液运载体系的构建及其对姜黄素的负载率 |
6.3.2 乳液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和表观黏度分析 |
6.3.3 乳液在消化过程中粒径的变化 |
6.3.4 乳液在消化过程中Zeta电位的变化 |
6.3.5 乳液在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分析 |
6.3.6 乳液中姜黄素的生物可及率分析 |
6.3.7 乳液在消化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 |
6.3.8 OSTS及 GOSTS乳液运载提高姜黄素生物可及率的途径及机制 |
6.3.9 姜黄素乳液微胶囊粉末的制备与形貌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微藻油概述 |
1.1.1 微藻油DHA理化性质 |
1.1.2 微藻油DHA生理功能 |
1.1.3 微藻油DHA的应用及其限制 |
1.2 微胶囊技术概述 |
1.2.1 喷雾干燥法的优点 |
1.2.2 喷雾干燥法的前处理 |
1.2.3 喷雾干燥法壁材体系的研究进展 |
1.2.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等作为壁材的应用 |
1.3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水包油型乳液的制备 |
2.2.2 乳液的单因素实验 |
2.2.3 响应面优化试验 |
2.2.4 微胶囊壁材复配比例优化 |
2.2.5 乳液平均粒径的测定 |
2.2.6 乳液静态流变学特性 |
2.2.7 乳液稳定性分析 |
2.2.8 微胶囊的制备 |
2.2.9 微胶囊表面油、包埋率的测定 |
2.2.10 微胶囊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11 微胶囊溶解性和润湿性的测定 |
2.2.12 微胶囊复配壁材体系的相互作用力的测定 |
2.2.13 微胶囊粒径分析 |
2.2.14 微胶囊微观形态观察 |
2.2.15 微胶囊氧化稳定性 |
2.2.16 微胶囊吸湿特性 |
2.2.17 微胶囊热稳定性 |
2.2.18 微胶囊储存稳定性 |
2.2.19 微胶囊的体外模拟释放 |
2.2.2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乳液的制备及乳化特性的研究 |
3.1.1 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优化实验 |
3.1.3 壁材复配比例优化实验 |
3.1.4 乳液静态流变学特征 |
3.1.5 乳液稳定性分析 |
3.2 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3.2.1 微胶囊包埋率 |
3.2.2 微胶囊水分含量、溶解度及润湿性 |
3.2.3 微胶囊的化学结构分析 |
3.2.4 微胶囊的微观结构及粒径分布 |
3.2.5 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
3.2.6 微胶囊的吸湿特性 |
3.2.7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
3.3 微胶囊的储存稳定性及释放行为研究 |
3.3.1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POV值的变化 |
3.3.2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TBARS值的变化 |
3.3.3 微胶囊在储存过程中DHA保留率的变化 |
3.3.4 微胶囊的体外释放行为研究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DHA概述 |
1.2 DHA生理功能 |
1.2.1 婴幼儿成长因子 |
1.2.2 成人保健元素 |
1.3 微胶囊 |
1.3.1 微胶囊的基本概念 |
1.3.2 微胶囊发展史 |
1.3.3 微胶囊化的优点 |
1.3.4 微胶囊芯材和壁材 |
1.3.5 喷雾干燥法 |
1.4 DHA应用领域 |
1.4.1 食品中的应用 |
1.4.2 医药中的应用 |
1.4.3 饲料中的应用 |
1.5 酸性乳饮料 |
1.5.1 酸性乳饮料简介 |
1.5.2 工艺流程 |
1.6 DHA应用难点 |
1.7 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8.1 不同壁材及均质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1.8.2 喷雾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1.8.3 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
1.8.4 酸性乳饮料中DHA含量的测定及货架期验证 |
2 不同壁材及均质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不同壁材的DHA微胶囊粉 |
2.2.3 不同均质条件的DHA微胶囊 |
2.2.4 乳化液稳定性的测定 |
2.2.5 DHA微胶囊粉的稳定性试验 |
2.2.6 微胶囊表面油含量及微胶囊化效率的测定 |
2.2.7 过氧化值的测定 |
2.2.8 微胶蠹显微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乳化液稳定性 |
2.3.2 DHA微胶囊粉的稳定性试验 |
2.3.3 微胶囊表面油含量及微胶囊化效率的测定 |
2.4 小结 |
3 喷雾条件对DHA微胶囊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和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料液浓度 |
3.2.2 均质压力 |
3.2.3 进风温度 |
3.2.4 出风温度 |
3.2.5 正交实验法优化DHA微胶囊粉喷雾干燥条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料液浓度 |
3.3.2 均质压力 |
3.3.3 进风温度 |
3.3.4 出风温度 |
3.3.5 正交实验结果 |
3.3.6 正交结果验证实验 |
3.4 小结 |
4 DHA在酸性乳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 |
4.1 材料和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制作配方及说明 |
4.2.2 DHA添加方式 |
4.2.3 抗氧化剂的添加方式 |
4.2.4 微藻DHA调配型酸性含乳饮料的制作工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均质前后添加DHA感官评测及观察结果 |
4.3.2 不同添加量的DHA感官评定 |
4.4 小结 |
5 酸性乳饮料中DHA含量的测定及货架期验证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材料 |
5.1.2 设备 |
5.2 DHA含量测定 |
5.2.1 数值计算 |
5.2.2 DHA含量测定方法 |
5.3 DHA在不同酸性乳饮料中货架期稳定性验证 |
5.3.1 结果与讨论 |
5.3.2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 |
1.2.2 微胶囊的制备 |
1.2.3 离子交换率的测定 |
1.2.4 乳液稳定性的测定 |
1.2.5 乳液黏度的测定 |
1.2.6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1.2.6. 1 表面油含量 (Ws) 测定 |
1.2.6. 2 总油含量 (Wt) 测定 |
1.2.6. 3 微胶囊包埋率 (We) 的测定 |
1.2.7 微胶囊表面形貌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别的壁材对柠檬油包埋率的影响 |
2.2 不同离子型壁材对离子交换率的影响 |
2.3 不同离子型壁材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4 不同离子型壁材对乳液黏度的影响 |
2.5 不同离子型壁材对柠檬油包埋率的影响 |
2.6 不同离子型壁材制备的微胶囊SEM分析 |
3 结论 |
(8)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海藻油概述 |
1.2.1 海藻油成分及性质 |
1.2.2 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 DHA生理功能 |
1.2.3 油脂的氧化及危害 |
1.2.4 油脂的氧化评价及预防 |
1.3 微胶囊概述 |
1.3.1 微胶囊简介 |
1.3.2 微胶囊化的作用 |
1.3.3 微胶囊制备方法 |
1.3.4 微胶囊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海藻油微胶囊的研究 |
1.5 课题研究价值、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价值及意义 |
1.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路线 |
2.4 实验设计 |
2.4.1 微胶囊产品的制备 |
2.4.2 EPA藻油微胶囊配方的选择 |
2.4.3 EPA藻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确定 |
2.5 实验方法 |
2.5.1 乳液稳定性评估 |
2.5.2 微胶囊包埋率的测定 |
2.5.3 微胶囊物理性质评价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EPA藻油微胶囊配方的选择 |
2.6.2 EPA藻油微胶囊喷雾干燥工艺确定 |
2.7 讨论 |
2.7.1 壁材种类对微胶囊包埋效果的影响 |
2.7.2 乳化剂对乳液性质的影响 |
2.7.3 微胶囊制备工艺对微胶囊性质的影响 |
2.8 小结 |
第3章 EPA藻油微胶囊工艺的中试研究及产品性能测定 |
3.1 中试地点 |
3.2 中试材料 |
3.3 实验设备 |
3.4 中试方法 |
3.4.1 中试工艺流程 |
3.4.2 中试与小试配方 |
3.4.3 中试与小试实验参数对比 |
3.4.4 中试与小试的实验现象的对比 |
3.4.5 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
3.4.6 小试与中试微胶囊物理指标和氧化指标的测定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小试与中试产品包埋率及性质分析 |
3.5.2 小试与中试产品外观比较 |
3.5.3 小试与中试微胶囊化前后脂肪酸组成变化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4章 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设计 |
4.3.1 不同抗氧化剂组合微胶囊化藻油及储藏稳定性实验 |
4.3.2 氧化产物指标设计 |
4.4 实验方法 |
4.4.1 EPA藻油微胶囊制备 |
4.4.2 总油提取 |
4.4.3 POV值测定 |
4.4.4 酸价 |
4.4.5 TBA值 |
4.4.6 茴香胺值 |
4.4.7 醛酮化合物的测定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添加了不同抗氧剂组合的微胶囊化藻油37℃储存90d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
4.5.2 添加不同抗氧剂组合微胶囊化藻油63℃储存30d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微胶囊制作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试剂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设计 |
5.3.1 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组合微胶囊的储藏稳定性实验 |
5.4 实验方法 |
5.4.1 EPA藻油微胶囊制备 |
5.4.2 总油提取 |
5.4.3 脂肪酸组成测定 |
5.5 结果分析 |
5.5.1 微胶囊制作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
5.5.2 微胶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
5.6 讨论 |
5.6.1 微胶囊制作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
5.6.2 37和63℃储藏过程中微胶囊化藻油脂肪酸变化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EPA藻油固化工艺技术的研究 |
6.1.2 EPA藻油微胶囊工艺的中试研究及产品性能测定 |
6.1.3 EPA藻油微胶囊储藏过程中氧化产物变化规律 |
6.1.4 微胶囊制作及储藏过程中EPA藻油脂肪酸变化 |
6.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抗性淀粉的微胶囊壁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抗性淀粉 |
1.1.1 抗性淀粉定义 |
1.1.2 抗性淀粉的分类 |
1.1.3 抗性淀粉的分子结构 |
1.1.4 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 |
1.1.5 抗性淀粉的热特性 |
1.1.6 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
1.1.7 影响RS含量的因素 |
1.1.8 抗性淀粉的生理功能 |
1.1.9 抗性淀粉的应用 |
1.1.10 RS4柠檬酸交联抗性淀粉 |
1.1.11 RS4柠檬酸交联淀粉的研究现状 |
1.2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
1.2.1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分类 |
1.2.2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制备技术 |
1.2.3 结肠定位给药系统载体材料及研究现状 |
1.2.4 抗性淀粉在定位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原料 |
2.2.1 蜡质玉米淀粉 |
2.2.2 柠檬酸交联剂 |
2.2.3 壳聚糖-海藻酸钙复合材料 |
2.2.4 乳化剂Span80、Tween80 |
2.2.5 EGCG模型药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干热法制备RS4柠檬酸抗性淀粉 |
2.3.2 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 |
2.4 性能测定 |
2.4.1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分子形态的检测 |
2.4.2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官能团的检测 |
2.4.3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晶体结构的检测 |
2.4.4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4.5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取代度的测定 |
2.4.6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抗消化性的检测 |
2.4.7 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表观形态检测 |
2.4.8 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释药性的检测 |
2.4.9 EGCG与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生物相容性的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性能表征与分析 |
3.1.1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分子形态 |
3.1.2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官能团 |
3.1.3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晶体结构 |
3.1.4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糊化特性 |
3.1.5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取代度 |
3.1.6 RS4柠檬酸抗性淀粉的抗消化性 |
3.2 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1 制备工艺对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表观形态的影响 |
3.2.2 制备工艺对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释药性的影响 |
3.2.3 EGCG与壳聚糖-海藻酸钙-RS4微胶囊的生物相容性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10)琥珀酸类淀粉酯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琥珀酸类淀粉酯简介 |
1.2.1 合成工艺 |
1.2.2 反应原理 |
1.2.3 琥珀酸类淀粉酯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琥珀酸淀粉酯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琥珀酸淀粉酯的合成 |
2.2.3 产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3 碳酸钠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4 琥珀酸酐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5 淀粉溶液表观粘度特性 |
2.3.6 耐盐性 |
2.3.7 耐蔗糖性 |
2.3.8 耐剪切稀化性 |
2.3.9 耐冻融稳定性 |
2.3.10 红外光谱图 |
2.3.11 热重分析 |
2.3.12 SEM分析 |
2.3.13 XRD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与性能测试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 |
3.2.3 产品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3 碳酸钠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4 酸酐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3.3.5 淀粉溶液表观粘度特性 |
3.3.6 耐盐性 |
3.3.7 耐蔗糖性 |
3.3.8 耐剪切稀化性 |
3.3.9 红外分析 |
3.3.10 SEM分析 |
3.3.11 XRD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 |
4.2.3 产品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3 碳酸钠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4 十二烯基琥珀酸酐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4.3.5 淀粉溶液表观粘度特性 |
4.3.6 耐盐性 |
4.3.7 耐蔗糖性 |
4.3.8 耐剪切稀化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制备与性能测试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5.2.2 烯基琥珀酸麦芽糊精酯的制备 |
5.2.3 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测定 |
5.2.4 表面张力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2 碱的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3 烯基琥珀酸酐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5.3.4 表面张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烯基琥珀酸淀粉在微胶囊壁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壁材薄荷醇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D]. 范赛英.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蛋白质-酯化淀粉乳液构建辣椒红素/叶黄素微胶囊及其性质研究[D]. 张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氧化辛烯基琥珀酸酯化复合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 陈燕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OSA改性芋头淀粉基Pickering乳液运载体系稳定机制及其特性研究[D]. 余振宇.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1)
- [5]微藻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 王悦. 江南大学, 2020(01)
- [6]喷雾干燥包埋DHA条件优化及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D]. 郑晓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2)
- [7]高价离子型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研究[J]. 鞠全亮,白俊,谢新玲,张友全,沈君利.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1)
- [8]海藻油固化工艺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D]. 刘小亚. 南昌大学, 2018(02)
- [9]基于抗性淀粉的微胶囊壁材的研究[D]. 古娟.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10]琥珀酸类淀粉酯制备与性能研究[D]. 宫永翔.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