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_苗怀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二十世纪,额济纳旗,阿拉善,红学,全形,齐鲁,红楼梦。

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文献综述

苗怀明[1](2019)在《二十世纪上半期新红学的完成与总结——记周汝昌和他的《红楼梦新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红学新文献的不断发现和积累使红学研究在胡适、俞平伯等人的基础上大大向前推进,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新发现重要红学文献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整合,对各种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和总结,成为新红学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学术使命是由年轻学人周汝昌完成的。他在胡适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红楼梦新证》一书。该书对前叁十年间新发现红学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辨析,发展并完善了新红学的主要观点。无可讳言,该书将新红学原有的一些缺陷继承和保留下来,将新红学的自传说发挥到极致,把作者的家世生平和小说的人物、情节完全对应,将小说当成了史书,较之胡适走得更远。(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清,赵亚军[2](2019)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岭南画派山水画赋彩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以岭南画派为代表,梳理中国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色彩变化与表现技法革新。西方绘画中强烈的色彩表达与运用以及多种绘画技法,直接反射在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主观地表现在画面当中,这种形式的创作手法对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岭南画派将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技法以及情感融入于传统山水的赋色中,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风格与审美创造。(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叶华欣,田宝华[3](2019)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袜标设计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袜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也许常常被人们忽略,但是却是重要的服饰品之一。每个时期的袜子都有其自身特征,袜标也不例外,历史促成了不同时期袜标风格的形成。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袜标风格成因、题材、设计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该时期袜标的美学价值,为袜品爱好者、商标设计者、学者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将前人们的设计智慧得以发扬,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袜标设计中。(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9年09期)

李永亮[4](2019)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中的工业题材与形象意义生产》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20世纪,工业形象是新兴的绘画母题,这一母题以视觉图像的形式参与到了历史进程和社会运动的方方面面。但这一母题何以生成,又如何通过自我生产而表征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新变化,却一直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未被充分解读的美术史问题。工业图像的意义生产与演变受到不同时代、社会、地域的意识形态影响,学界对此已有共识。但是如何认识其具体的建构过程,却是一个有待深入的研究课题。现代工业自西方“移民”至中国,历经了百年的蓬勃发展。它的出现和演进本身就是一部壮阔的历史。工业图像的意义生产又独立于工业实体之外,是不同社会阶级、阶层在历史语境中围绕着工业发展这一新事物而展开的理解与建构、言说与博弈。与工业有关的一切意义表征和图像叙事,都是多方话语碰撞、层累的结果。对工业美术的解读也就应该放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域中进行把握。基于这一研究定位,本文对相应时期的历史语境、意识形态特征和美术形象的意义表征与话语实践进行互证研究,以求在不同时段的意识形态生成机制中,考察工业题材美术的叙事特征。换言之,本文做的是一种形象或者符号研究,研究的出发点并不是某一时期塑造了何种工业形象,而是这些形象是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影响下产生的,美术的视觉形象彰显了怎样的社会意义和欲望。(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7)

金涛[5](2019)在《致敬五四学人 嘉惠当代学林》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自1911年清王朝灭亡辛亥革命成功,到1919年“五四”运动,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繁荣,由此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论文和着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着作,或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5-22)

高敏[6](2018)在《从营业书目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形拓》一文中研究指出承乾嘉考据的馀绪,金石古物的鉴赏研究,在晚清更是蔚为一时风尚。据震均《天咫偶闻》说:"方光绪初元,京师士夫以文史、书画、金石、古器相尚,竞扬榷翁大兴、阮仪征之馀绪。当时以潘文勤公、翁常熟为一代龙门,而以盛、王二君为之厨顾。四方豪俊,上计春明,无不首诣之,即京师人士谈艺,下逮贾竖平准,亦无不以诸君为归宿。厂肆所售金石、书画、古铜瓷玉、古钱、古陶器,下至零星砖甓,无不腾价蜚声,而士夫学业,亦不出考据、赏鉴二家外。未几,盛司成有太学重刊石鼓文之举;未几,王司成有重开四库馆之请,盖骎骎乎承平盛事矣。"~([1])(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8年06期)

向忆秋[7](2018)在《论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美国形象”建构之异同》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略分为正面、负面、"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以及复杂、立体的美国形象等几种基本模式。就正面美国形象而言,大陆旅美作家从多重维度进行建构,台湾旅美作家更重视精神维度的美国形象。与大陆旅美作家主要从道德、政治、法律、种族等维度建构美国形象不同,台湾旅美作家主要从美学、艺术的维度加以建构,较少直接突出意识形态性。大陆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更多彰显了弱国子民的异国想象和国族想象;台湾旅美作家笔下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反映了漂泊失根的"精神游子"对美国的想象性建构。(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伊拉勒图[8](2018)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个二十世纪上半叶,外蒙古社会、政治矛盾日益激化,导致各种起义和运动,外蒙古主体部落-喀尔喀部移民逃难便是其中之一。在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喀尔喀移民逃难的范围包括与民国交界的外蒙古各盟的四万多人口。其中,迁徙逃难至漠南阿拉善和硕特旗和额济纳河旧土尔扈特旗的喀尔喀移民数量众多,且有相当的组织性。迁徙至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逃难史可分为叁个阶段,即第一次移民1911-1924年第二次大规模移民1929-1934年和迁回外蒙古及留居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1937-1949年)。这些移民的大部分在不同时期返回外蒙古或被外蒙古当局收回;另外一部分因病疫、饥饿、战争等种种原因死亡;剩下的部分至今聚居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叁旗境内。喀尔喀移民逃难事件与当时发生在东亚及蒙古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直接关联,这一蒙古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在国内外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根据国内外各种档案资料、文史资料及本人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的口述历史资料,澄清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发生在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的历史。本文由绪论、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叁章、第四章)、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一章澄清第一次喀尔喀移民的过程、原因及结果,第二章依据蒙古国档案及阿拉善喀尔喀移民后代的口述史及相关资料,重点探讨喀尔喀移民的领袖黑喇嘛丹比坚赞在阿拉善地区的活动,他被害的原因以及他属下被收编迁回及部分人员逃亡阿拉善地区和附近地区的历史事件。第叁章主要根据蒙古国档案和阿拉善和硕特旗档案资料,详细描述第二次喀尔喀移民的过程、规模,民国政府和阿拉善旗、额济纳旗接受安置移民及移民到阿拉善地区后的生活状况,外蒙古所采取的阻断收拢移民的种种举措。第四章主要叙述移民陆续迁回外蒙古的过程及留居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的宗教、社会活动及其喀尔喀移民历史性质的一般性的探讨,试图采取人类历史学方法从传统与革命、口述史与档案的视角探讨了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史。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内容及论点。附录部分包括地图、照片、档案资料和口头历史资料。(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8-11-20)

于芹[9](2018)在《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济南广智院》一文中研究指出广智院是山东省首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它是由英国传教士怀恩光创办的。据《The Annual Report of the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浸礼会传教士协会年度报告)》:1879年神学院毕业后,怀恩光被派遣到山东青州传教。1887年,他在青州建了一座展览馆,称为"博古堂"。第一年有5000人参观,第二年上升到2万人,后增至每年7万人。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后,济南的重要性大大增强,怀恩光便将"博古堂"扩大并迁到济南趵突泉南,今广智院街,(本文来源于《春秋》期刊2018年04期)

王泓运[10](2018)在《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艺术歌曲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初西洋音乐的传入和学堂乐歌的兴起,使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音乐,到五四运动后,逐渐出现了具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题材,其中艺术歌曲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新题材,它在继承我国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现代的作曲技法,将中国古典的神韵与西方现代的艺术气息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有不少前辈学者、研究员以及音乐表演或音乐史专业的专家对此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6期)

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主要以岭南画派为代表,梳理中国山水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色彩变化与表现技法革新。西方绘画中强烈的色彩表达与运用以及多种绘画技法,直接反射在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主观地表现在画面当中,这种形式的创作手法对于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巨大影响。岭南画派将西方绘画的色彩表现技法以及情感融入于传统山水的赋色中,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山水画的风格与审美创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参考文献

[1].苗怀明.二十世纪上半期新红学的完成与总结——记周汝昌和他的《红楼梦新证》[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张清,赵亚军.二十世纪上半叶岭南画派山水画赋彩述论[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叶华欣,田宝华.二十世纪上半叶袜标设计探究[J].工业设计.2019

[4].李永亮.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中的工业题材与形象意义生产[D].山东师范大学.2019

[5].金涛.致敬五四学人嘉惠当代学林[N].中国艺术报.2019

[6].高敏.从营业书目看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形拓[J].艺术工作.2018

[7].向忆秋.论二十世纪上半叶大陆旅美作家与1950-1970年代台湾旅美作家“美国形象”建构之异同[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8].伊拉勒图.二十世纪上半叶阿拉善旗与额济纳旗的喀尔喀移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

[9].于芹.二十世纪前半叶的济南广智院[J].春秋.2018

[10].王泓运.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艺术歌曲研究综述[J].戏剧之家.2018

论文知识图

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网示意图“层迭”之乐:新疆的俄罗斯族传统音乐文化...2 斯博尔博物馆(Sprengel Museum) 图...“层迭”之乐:新疆的俄罗斯族传统音乐文化...年,肖小先、杨秀桥、胡金荣、莫喜...外尔

标签:;  ;  ;  ;  ;  ;  ;  

二十世纪上半叶论文_苗怀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