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传感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装置,传感器,滤波器,骨料,生物,组合,心率。
传感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晨,楚盛,李繁,楚广[1](2019)在《混合无线传感网和惯性测量装置的室内定位系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惯性导航系统和无线传感网进行结合以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为惯性测量装置,其用于测量附着的移动物体的加速度和旋转角。附着在移动目标上的传感器会通过时间到达法测量与事先放置的锚节点之间的距离。同时将加速度、旋转角和与锚节点之间的距离这些信息也被传到服务器终端以建立状态转移模型和观察模型,从而可以应用各种回归贝叶斯算法以实时估计出移动目标的位置。本文共提出应用叁种回归贝叶斯算法。实验表明,这叁种算法不仅不需要移动目标必须以匀速移动,而且均在定位精度方面优于单独的ToA定位方法和单独的步行者航位推算方法。而其中的两种方法可以用于以任何形式的轨迹曲线移动的目标定位,也就是不需要受到如下限制,两个连续的定位时间点之间通过的轨迹必须是直线。(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8期)
张秀丽,韩春燕[2](2019)在《协作机器人触觉传感装置的设计与碰撞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人机交互中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款可穿戴式触觉检测设备,搭建了信息采集系统,对触觉设备的各触觉单元进行了静态标定及数学建模.将其应用于叁自由度的轻型机械臂上,利用机器人正运动学D-H法建立了触觉传感单元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运动学正逆解得到各触觉单元位姿矩阵,利用坐标系变换进行各触觉正压力方向信息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触觉单元碰撞力方向的识别方法,设计了机械臂碰撞检测避让路径及碰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触觉传感装置可以有效的检测碰撞,触觉单元接触力方向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将其应用在人机交互中进行碰撞检测,从而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提高人机交互的安全.(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侯倩,庞伟,吴梓楠,代志勇[3](2019)在《基于光纤传感的磁定位测井装置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磁定位测井仪器受电磁干扰大、灵敏度不够高的难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磁定位测井装置。利用2只宽带啁啾光纤光栅间隔一定距离,构成全光纤F-P腔,封装于超磁致伸缩管内,并放置在同极相向的2块永磁铁之间,通过光纤F-P腔反射光谱信号分析,实现微弱的磁场变化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磁场测量相位灵敏度为1.57 rad/μT,磁场平均测量误差为0.43μT,能对多种尺寸套管接箍进行定位测量,验证了其用于磁定位测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张爱华,王敬阳,林冬梅,王琦[4](2019)在《基于新型气囊传感探头的脉搏检测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医切脉原理,研制了一种基于新型气囊传感探头的脉搏检测装置,以气囊传感探头作用于腕部桡动脉区域,借助气囊传感探头内压与血管内压最佳匹配,实现了脉搏搏动的实际纵向离面位移值的有效获取。以激光位移传感器信号作为基准,进行静动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分析脉搏检测装置检测结果误差最大值为4. 83%;动态分析该装置与传感器检测结果均分布在±1. 96SD一致性界限内,以标准不确定度作为评价指标。由实验数据可知:该装置检测结果重复性好,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5期)
王仪涵[5](2019)在《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高性能自供能传感装置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电化学传感器均需外部电源,这限制了它们的应用。酶生物燃料电池具有用酶作催化剂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在温和条件下产生可持续能源,有利于设备小型化和便携式。与传统的电化学传感器相比,结合酶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能传感装置有利于实现快速、便携式的现场检测,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酶负载量和电子转移速率是影响酶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已在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自供能传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引入能源收集装置可进一步提高自供能传感器的灵敏度。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和生物放大技术构建高性能自供能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生物分子的高灵敏检测,并引入超级电容器,进一步提高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单室葡萄糖/空气酶生物燃料电池构建新型自供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用于L-半胱氨酸的灵敏检测。以超薄空心碳壳/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为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该材料可显着促进电子转移,提高自供能传感器的灵敏度。设计了DNA生物共轭物用于提高生物阳极酶的负载量。当Ag~+存在时,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的DNA生物共轭物可以固定在阳极表面。当L-半胱氨酸存在时,由于L-半胱氨酸与Ag~+形成不溶性的硫醇盐,含有葡萄糖氧化酶的DNA生物共轭物脱落,开路电压显着减低,因此通过开路电压的变化实现了L-半胱氨酸的定量。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 nmol/L-5μmol/L,检出限为2.20 nmol/L。该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已用于人尿中L-半胱氨酸的检测。(2)基于单室酶生物燃料电池结合十字型DNA构建了高灵敏自供能miRNA传感器。采用硫硒共掺杂石墨烯/金纳米颗粒作为阴极和阳极的基底材料,通过酶赖氨酸残基上的末端氨基和AuNPs上的羧基之间进行缩合反应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在阳极表面作为生物阳极。当目标物存在时,固定在阴极的捕获探针的环状结构被打开,捕获探针的末端与含有电子受体(即Fe(CN)_6~(3-))的十字型DNA杂交物进行碱基互补配对,使杂交物固定在阴极表面。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的氧化产生电子,使Fe(CN)_6~(3-)还原为Fe(CN)_6~(4-),产生电信号。随着miRNA-21浓度的增加,开路电压逐渐增大,据此建立miRNA-21灵敏检测的新方法。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10000 fmol/L,检出限为0.15 fmol/L。所构建的传感器无需外部电源,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3)将碳纳米管/金纳米颗粒和硫化锡/金纳米颗粒分别作为阴极和阳极的基底材料,并基于葡萄糖氧化酶和胆红素氧化酶分别构建了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和阴极,结合适配体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自供能传感装置。当凝血酶存在时,可以将生物共轭物固定在阳极表面,形成适配体-目标物-适配体的叁明治结构,催化葡萄糖氧化,进而提高传感器的开路电压。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2 ng/mL-5 ng/mL,检出限为7.90 pg/mL(0.22 pmol/L),被成功用于人血清样品中凝血酶的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自供能传感器的灵敏度,我们引入了超级电容器,构建了电容器/酶生物燃料电池混合装置,显着提高了电流响应信号,提高了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期刊2019-05-01)
王洪朋,刘兵,林军昌,哲东旭[6](2019)在《电容型电压传感装置高压电容设计方案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对电容型电压传感装置中的高压电容器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对比了几种不同介质厚度薄膜在该结构中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几种不同串并联结构的优化数据差异,最终确定了该高压电容器的元件及整体结构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9年02期)
詹雄铿,余泓圻,李钙,伍海明,邹松青[7](2019)在《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多参量地埋电缆检测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搭建了一种基于相位敏感光学时域反射技术(Φ-OTDR)和布里渊光学时域反射技术(BOTDR)复合的分布式地埋电缆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通过测量光纤中激光脉冲后向散射光的变化,可对地埋电缆的温度、振动和应变等信息进行分布式监测。根据振动和温度的变化特性,可实现对外破、短路、塌陷等突发事件的提前预警及精确定位。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确、稳定性好等优点,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19年02期)
任晓龙,韩大为,杨海文[8](2019)在《电力物联网传感装置安全接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电网在电力生产、输送、消费、管理各环节,广泛部署智能传感装置,促进电网生产运行及企业管理全过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信息融合及智能管理与决策。但是,智能传感装置的广泛应用带来各种安全风险,为确保物联网在电力的安全应用,研究和比较PKI、组合公钥等密钥技术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方法,探索和设计传感装置的身份识别,认证以及数据传输加密体系,实现智能传感装置的安全接入。(本文来源于《农村电气化》期刊2019年02期)
[9](2019)在《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传感与驱动性能的标定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申请号:201810569843【公开号】CN108414140A【公开日】2018.08.17【申请日】2018.06.05【申请人】沈阳建筑大学【发明人】孙威;张泽华;孙丽;顾福龙【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传感与驱动性能的标定装置。包括:滑动组件、固定组件和导轨与底座组件。滑动组件位于导轨与底座组件上且可在导轨与底座组件上滑动;固定组件固定于导轨与底座组件上。当对待标定压电智能骨料性能进行标定时,首先通过待标定(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王翔[10](2019)在《可穿戴式心率传感监测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经济迅速繁荣,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提高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现象即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据我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数量为13900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为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有15831万人,占总人口数量的11.4%。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吸引着我们的目光,成为我国重点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老人健康的最大阻碍是老人病亡的最大占比原因。心血管疾病由于具有病情隐蔽、突发性强和危险性高的特点,因此,能够实现日常监测、自动诊断、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本文提出了一款可监测心率、血氧、心率波形和温度的可穿戴设备。由供电模块、中央处理单元模块、人体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蓝牙无线传输模块构成,同时制作了一款手机应用软件(APP)用于接收蓝牙传输的数据以及显示人体生命数据。供电模块采用电池;中央处理单元模块采用以Atmega328芯片为核心的Arduino Lilypad单片机;蓝牙无线传输模块采用HC08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使用以MAX30102芯片为核心的传感器。具体流程如下:首先数据采集模块获得红光和红外光两种人体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以及温度信号,其次对信号的滤波和放大;然后把信号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进行A/D转换,以及通过算法完成对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温度的计算;最后把心率、血氧饱和度、温度以及心率波形数据通过蓝牙无线传输模块传输到手机上,在手机APP上进行数据的显示。通过在人体不同部位进行检测,比较得到的波形的好坏以及数据准确性确定出额头和胸口两个测量部位,分别制作了一款可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温度和波形的衣服和帽子。在静坐、站立、躺卧和行走4种状况下,分别用衣服和帽子对胸口和额头进行相关检查并与医用脉搏血氧仪和电子体温计进行对比。分析可得用帽子测量额头所得的心率值95%的数据与标准心率的差值在5以内,测得的血氧饱和度除行走状态之外与标准值之差在3以内。衣服测量胸口所得的心率值除行走状态之外95%的数据与标准心率的差值在5以内,测得的血氧饱和度与标准值之差在3以内。测得的温度与体温差值最大为2.4度,除行走状态下最大值为1.4度。最后进行功耗测试,检测装置的具体功率为150mw。(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3-10)
传感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提高人机交互中的安全性,设计了一款可穿戴式触觉检测设备,搭建了信息采集系统,对触觉设备的各触觉单元进行了静态标定及数学建模.将其应用于叁自由度的轻型机械臂上,利用机器人正运动学D-H法建立了触觉传感单元的运动学模型,通过运动学正逆解得到各触觉单元位姿矩阵,利用坐标系变换进行各触觉正压力方向信息的分析.最后,提出了触觉单元碰撞力方向的识别方法,设计了机械臂碰撞检测避让路径及碰撞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触觉传感装置可以有效的检测碰撞,触觉单元接触力方向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将其应用在人机交互中进行碰撞检测,从而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提高人机交互的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感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雪晨,楚盛,李繁,楚广.混合无线传感网和惯性测量装置的室内定位系统(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2].张秀丽,韩春燕.协作机器人触觉传感装置的设计与碰撞实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9
[3].侯倩,庞伟,吴梓楠,代志勇.基于光纤传感的磁定位测井装置研制[J].测井技术.2019
[4].张爱华,王敬阳,林冬梅,王琦.基于新型气囊传感探头的脉搏检测装置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5].王仪涵.基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高性能自供能传感装置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
[6].王洪朋,刘兵,林军昌,哲东旭.电容型电压传感装置高压电容设计方案探讨[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
[7].詹雄铿,余泓圻,李钙,伍海明,邹松青.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多参量地埋电缆检测装置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9
[8].任晓龙,韩大为,杨海文.电力物联网传感装置安全接入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9
[9]..一种压电智能骨料传感器传感与驱动性能的标定装置[J].传感器世界.2019
[10].王翔.可穿戴式心率传感监测装置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