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磁性材料论文-白晨朝,张洪朋,曾霖,赵旭鹏,王文琪

金属磁性材料论文-白晨朝,张洪朋,曾霖,赵旭鹏,王文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流控,电感式传感器,磁性纳米材料,污染物检测

金属磁性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白晨朝,张洪朋,曾霖,赵旭鹏,王文琪[1](2019)在《应用磁性纳米材料的电感式油液金属磨粒检测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增加电感式油液污染物检测传感器的稳定性,提升对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污染物的检测精度,设计了一种内置磁性纳米材料的电感式油液污染物检测传感器,螺线管线圈内部填充的磁性纳米粒子层可以提升检测区域磁场强度,增强磁化涡流效应。模型材料制作300μm的微通道穿过螺线管线圈和磁性纳米材料组成的传感单元,当污染物通过传感单元时,利用电感检测原理可以区分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污染物。同时采用有无磁性纳米粒子层的两种传感器进行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纳米粒材料的电感式油液检测传感器具有更高的检测信噪比以及更低的检测下限,对于20~70μm的铁磁性颗粒检测信噪比提升了20%~25%,对于80~130μm的非铁磁性颗粒的检测信噪比提升了16%~20%。该方法基于微流控检测技术,具有体积小、检测信噪比高等优点,同时为液压油污染物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李为杰[2](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碳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导电性能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潜在的吸波材料。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多孔性、可剪裁性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特性,并且研究发现以MOFs为前驱体,在惰性气氛(Ar或N_2)中高温热解可以原位生成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本文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室温老化-高温热解、溶剂热-高温热解)获得了叁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磁性金属/碳基复合材料,探究了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和微波吸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制备微波吸收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1)第一章首先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前驱体,然后高温热解前驱体制备氮掺杂四氧化叁钴/钴/碳(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较高的磁性能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复合材料碳基体中掺杂了大量的氮原子,钴催化可以原位形成碳纳米管,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其最小反射损耗(RL_(min))达到-66.7 dB,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EAB)达到4.2 GHz,厚度(d)为2 mm。最后,还探讨了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与材料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有关。(2)第二章中针对第一章制备的样品存在导电性能较弱的问题制备了氮掺杂钴-碳/多壁碳纳米管(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双金属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酸处理后的MWCNTs,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MWCNTs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氮掺杂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酸化处理后的MWCNTs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证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类似的更均匀的十二面体形状且随着MWCNTs的添加量增加,MWCNTs缠绕碳骨架,从而将框架串联在一起形成局部导电网络,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更加优秀,在MWCNTs的添加量为12.5 mg时样品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填充比为25 wt%且d为2.5 mm时,Co-C/MWCNTs(12.5 mg)样品的RL_(min)达到-50.0 dB,EAB为3.6 GHz(8.2-11.8 GHz),覆盖了86%的X波段(8.2-12.4 GHz),材料的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提高了其微波吸收性能。(3)第叁章中利用溶剂热-高温热解两步法制备了形貌特殊的Fe-MOFs衍生的四氧化叁铁-碳/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Fe-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氧化石墨烯(GO),利用溶剂热法获得Fe-MOFs/RGO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GO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Fe_3O_4-C/RGO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菱形八面体形貌,并且具有较高的磁性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GO添加量为80 mg时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该样品在填充比为25 wt%且d为1.61 mm时的RL_(min)达到-49 dB,且当厚度为1.5 mm时,EMB达到了5.4 GHz;此外,改变涂层厚度,对应于不同厚度的最大微波吸收的RL_(min)逐渐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下,吸收带(≤-10 dB)几乎覆盖了2-16 GHz(S、C、X、Ku波段)的所有波段,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涂层厚度可以调节吸收强度。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可归结为其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的共同作用。图[52]表[9]参考文献[134](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1)

沈俊尧[3](2019)在《碳纳米管膜/磁性金属纳米线吸波材料制备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将外界电磁波进行吸收并通过多种能量形式(诸如介电损耗、磁损耗)进行损耗的一类材料,其在军事打击和民用安全领域被广泛应用。其中,碳纳米管/磁性纳米金属吸波复合材料能有效弥补单一碳纳米管的磁损耗与磁性金属吸收能力弱、吸收频段窄与损耗能力差等缺点,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但就对特殊微纳结构的磁性金属构筑、磁性纳米金属与碳纳米管间配比对吸波性能影响及基于碳纳米管/异相磁性纳米金属吸波材料的吸波结构优化尚等诸多问题尚缺乏系统研究,值得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本文围绕碳纳米管膜/磁性金属纳米线吸波材料这一主题,逐一开展对碳纳米管膜、铁纳米线、铁钴纳米线及其相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并对基于上述碳纳米管膜/磁性金属纳米线(铁纳米线与铁钴纳米线)吸波材料的迭层吸波结构进行仿真优化,为其相关吸波应用的拓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注射CVD法生长碳纳米管膜,外径范围为50-80 nm,比表面可达371.31m2g~(-1)。分别制备了碳纳米管膜/硅橡胶复合材料与粉末状碳纳米管/硅橡胶复合材料,考察了两种不同宏观结构碳纳米管对复合材料的热、力及电学性能影响。相比于碳纳米管粉末/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碳纳米管膜/硅橡胶吸波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反射损耗特性。以1 mm吸波厚度条件下为例,碳纳米管膜/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最大反射损耗值可达-26.55 dB,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为3.57 GHz。可以归结为具二维宏观结构的碳纳米管膜协同增强了整体复合材料的电导损耗和介电损耗能。使用外加磁场辅助法制备平均直径为100 nm、长径比为50的铁纳米线。铁纳米线的长度与外加磁场强度呈正相关,微观形貌呈现项链状结构。由于其特殊纳米线结构,铁纳米线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得以增强,反射损耗值可达-27.28 dB。建立叁种不同复合结构碳纳米管膜及铁纳米线吸波材料(UCDF型、UFDC型及UMCF型)进行吸波仿真,结果表明理想均匀排布的UMCF型表现出最优吸波性能。为考察铁纳米线与碳纳米管配比对整体吸波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影响,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碳纳米管与铁纳米线的碳纳米管膜/铁纳米线吸波材料,均表现出优异的反射损耗特性。以质量比为1:1条件下的碳纳米管膜/铁纳米线吸波材料为例,1-5mm吸波厚度条件下,最大反射损耗值可达-29.15 dB,有效吸收频带宽度覆盖2.35-16.60 GHz。采用外磁场辅助法制备叁种不同铁/钴摩尔比的铁钴纳米线(Fe_3Co_7 NWs、Fe_5Co_5NWs及Fe_3Co_7 NWs),便以吸波性能可调。以3 mm吸波厚度为例,隶属于Fe_3Co_7 NWs、Fe_5Co_5 NWs与Fe_3Co_7 NWs的反射损耗最大值分别为-25.88dB、-19.06 dB与-21.98 dB。制备了不同碳纳米管与铁纳米线质量比条件下的碳纳米管膜/铁钴纳米线吸波材料也均表现出优异吸波性能。以两者质量比为1:1.5条件下的所制备吸波复合材料为例,1-5mm吸波厚度条件下,最大反射损耗值可达-42.21 dB,有效吸收频带宽度为13.36 GHz。以碳纳米管膜/铁纳米线和碳纳米管膜/铁钴纳米线吸波材料分别作为吸波单元层,分别构筑了四种双相吸波结构并进行吸波仿真,实现对迭层吸波结构的预报。(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浩[4](2019)在《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制备了空心Ni/C复合纳米球、介孔Co/CoO/SiO_2纳米球、Ni/碳纳米管叁种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比表面、磁测量等手段对所制备材料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材料的吸附性能。1、以二氧化硅和二茂镍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在600℃条件下制备了空心Ni/C复合纳米球,通过XRD、红外、SEM、TEM、磁力仪、比表面测试仪等手段对空心Ni/C复合纳米球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空心Ni/C复合纳米球对重金属离子(Pb~(2+)、Hg~(2+)、Cd~(2+))单一吸附性能和叁种离子竞争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制备的空心Ni/C复合纳米球在吸附时间达到15 min,pH为7时,对Pb~(2+)的最大吸附效率为93.4%。使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符合Freundlich模型。竞争吸附实验表面该材料对叁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大小为Pb~(2+)>Cd~(2+)>Hg~(2+)。循环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能力,且在磁场作用下,吸附剂易与溶液分离。2、以二氧化硅与乙酸钴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在600℃条件下制备了介孔Co/CoO/SiO_2纳米球,并使用XRD、红外、SEM、TEM、磁力仪、比表面测试仪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所制备对重金属离子(Pb~(2+)、Hg~(2+)、Cd~(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吸附时间达到15 min,pH为7时,吸附剂对Pb~(2+)的吸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3.4%。竞争吸附实验表明,介孔Co/CoO/SiO_2纳米球对叁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可以分析Pb~(2+)>Hg~(2+)>Cd~(2+)。循环实验表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率,且在磁场作用下,吸附剂易与溶液分离。3、以二氰二胺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在900℃条件下合成了镍/碳纳米管(Ni-CNT)的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磁性进行了测量。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吸附时间、吸附剂量、pH)产物对刚果红溶液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达到20 min、吸附剂用量达到1.0 g.L~(-1)且pH值在8时产物对刚果红的吸附率最高,达到97.8%。循环实验表明其五次吸附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吸附率,且在磁场作用下,吸附剂易与溶液分离。(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卫晓琴[5](2019)在《基于4d金属Mo的分子磁性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七氰基钼酸盐的分子磁体在分子磁性材料中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是分子磁性材料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前沿。然而,由于该系统的复杂性,合理地设计和合成七氰基钼酸盐分子磁体仍然是一个挑战。本论文研究了基于[MoⅢ(CN)7]4-构筑块的磁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表征,获得了包括低维和高维的3d-4d化合物、一系列4f-4d化合物以及其他被氧化成MoⅣ离子的磁性化合物。本论文主要结构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对氰根桥联的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自旋交叉化合物、长程磁有序化合物、多功能磁体等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综述,重点介绍了[MoⅢ(CN)7]4-作为前驱体组装分子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3d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低维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首先,我们采用六齿螯合配体TPEN获得了两个基于[MoⅢCN)7]4-构筑块的叁核Mn2Mo(1)和五核MnMo(2)化合物,其中MoⅢ均处于较理想的五角双锥构型。化合物1利用[MoⅢ(CN)7]4-的两个轴向氰根分别和两个MnⅡ离子发生配位,而2利用两个轴向氰根和两个不相邻的赤道平面氰根分别和四个MnⅡ离子发生配位。磁性研究表明,1和2中MoⅢ和MnⅡ离子间通过氰根传递反铁磁相互作用,化合物的自旋基态分别为9/2和19/2。化合物1具有单分子磁体的行为,有效能垒为56.5K(39.2cm-1,τ0= 3.8×10-8),阻塞温度为2.7K;而非线性的Mn-N≡C键角和非单一易轴各向异性磁交换使得2只是一个简单的顺磁体。另外,我们采用五齿螯合配体bztpen构筑了一个六核化合物Mn4Mo2(3);采用手性的二胺配体RR/SS-Ph2en和3d金属FeⅡ、NiⅡ构筑了四个基于[MoⅢ(CN)7]4-的同构十核化合物4RR/4SS和5RR/5SS。磁性研究表明化合物3中金属离子之间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但它只一个简单的顺磁体;而化合物4RR/4SS和5RR/5SS由于其产率非常低且对空气敏感,我们没有成功表征它们的磁性。此外,采用多胺配体tren,我们还获得了一例基于[MoⅢ(CN)7)4-的一维梯状链化合物6,由于链间存在不可忽略的磁相互作用,该化合物表现出长程磁有序的行为,有序温度为 13K。第叁章主要介绍3d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高维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我们成功合成了叁个基于[MoⅢ(CN)7]4-的二维化合物(7,8RR和8SS)和两个叁维化合物(9和10)。二维化合物是采用四齿大环配体和手性的环己二胺合成的,而叁维化合物是采用不同的酰胺配体合成的。尽管二维化合物对氧气敏感,但这些叁维化合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磁性研究表明,二维化合物叁维化合物均表现为长程亚铁磁有序,它们的有序温度分别为23,40,80和80 K。此外,叁维化合物还具有自旋重排和自旋阻挫现象。第四章主要介绍4f金属和[MoⅢ(CN)7]4-构筑的化合物的合成和磁性表征。采用六齿螯合配体TPEN,我们获得了一系列4f-4d化合物11-13,4f离子从轻稀土元素La3+一直跨越到重稀土元素Ho3+,这是首次将4f金属离子和[MoⅢ(CN)7]4-构筑块成功组装的例子。化合物11LaMo和12PrMo具有一维结构,分别为1D带状和1D之字链结构,这两个化合物中的4d金属全部为MoⅢ离子。13LnMo为一系列同构的2D网状结构,稀土离子从Ce3+到Ho3+离子,这些化合物不仅包含顺磁性的[MoⅢ(CN)7]4-组分,也包含抗磁性的[MoⅣ(CN)8]4-组分。此外,这一系列4f-4d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都含有大量的结晶水分子,对空气极其敏感。磁性研究表明,11LaMo表现为单离子顺磁性,其他化合物的4f和MoⅢ离子间通过氰根可能传递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但仅仅表现为简单的顺磁性。第五章列举了[MoⅢ(CN)7]4-构筑块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或分解的叁种情况。[MoⅢ(CN)7]4-构筑块主要被氧化成叁种类型:[MoⅣ(L)O(CN)n]n-4、[MoⅣO2(CN)4]2-和[MoⅣ(CN)8]4-。首先,我们获得了一系列同构化合物Ln7Mo(14Ln,Ln= Tb3+、Dy3+、Ho3+、Yb3+),[MoⅣ(tmphen)O(CN)3]+作为抗衡阳离子游离在晶格中。该系列化合物的磁性主要是由Ln7表现出来的,其中14Dy具有单分子磁体的性质,有效能垒为51.6K(35.8 cm-1,τ0= 1.7×10-5)。其次,我们获得了几例一维链状化合物,以3d金属离子NiⅡ和MoⅣ构筑的一维链为例(15)说明。该化合物中[MoⅣ02(CN)4]2-作为桥联配体将NiⅡ离子连接形成一维结构。由于抗磁性的MoⅣ阻止了金属离子之间的磁耦合,15只表现出NiⅡ离子的顺磁性。此外,我们还获得了较多[MoⅢ(CN)7)]4-基团被氧化成[MoⅣ(CN)8]4-基团的化合物,通常这种氧化方式比较常见。我们以一例零维FeⅡ-MoⅣ团簇(16)、一例一维MnⅡ-MoⅣ链(17)以及一例NiⅡ-MoⅣ叁维磁体(18)为例,研究了它们的晶体学结构,没有研究其磁学性质。第六章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各个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在后续工作中获得更好的研究成果。(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6](2019)在《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基化的Fe_3O_4为核,通过室温自组装方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磁性沸石咪唑酯框架-8(Fe_3O_4@ZIF-8)微球。以此为基质,建立了一种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MOFs)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SALDI-MS)新方法。分别考察了干点法、薄层法、叁明治法3种不同制样方法对质谱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表明,"叁明治"样品制备法具有基质分布均匀、"甜点"效应小、灵敏度高、信号重现性好等优点。以花生油、猪油、菜籽油中的甘油叁酯为研究对象,利用SALDI-MS方法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的快速鉴别。与传统MALDI-MS相比,基于Fe_3O_4@ZIF-8的SALDI-MS方法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油品成分信息、更好的质量分辨率和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可成功应用于食用油实际样品的快速鉴定。(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曹腾飞,沈功田,王强,李建[7](2019)在《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测厚探头参数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头参数对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测厚的影响。方法:利用ANSYS仿真软件建立模型,提取检测线圈上的电压值,将差分信号峰值变化与壁厚变化的比值定义为测厚灵敏度,以灵敏度为评价指标对探头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对激励线圈以及磁芯的尺寸参数分别建立了以2 mm为步进的38~50 mm壁厚的仿真模型,求出了各激励线圈高度、宽度和内径以及磁芯尺寸参数下脉冲涡流测厚的灵敏度。结论:激励线圈的内径越大、宽度越宽、高度越小,脉冲涡流测厚的灵敏度越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江丹丹,马玖彤,贾琼[8](2019)在《多金属氧酸盐/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磷酸化肽的富集》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磁性材料富集磷酸化肽的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多金属氧酸盐/壳聚糖磁性材料,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手段,用于磷酸化肽的富集。该磁性材料具有快速磁响应、亲水性、正电性等优点,对磷酸化肽具有高的富集选择性。实验用β-酪蛋白作为模型蛋白质,通过富集后,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fmol,说明合成的磁性材料对微量蛋白样品分析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03期)

周晨晖[9](2019)在《磁性金属/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性金属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电导率,作为吸波材料时兼具较大的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因此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但是磁性金属在应用时存在以下难题:(1)磁性金属的磁导率和工作频率受到Snoek极限的限制;(2)磁性金属过高的电导率使它的阻抗匹配较差,不利于电磁波进入材料;(3)磁性金属的密度很大,不满足吸波材料质轻的要求。本文以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的FeCo和Co纳米颗粒作为磁性组元,将其与介电材料MoS2、ZnO和V2O3复合,通过巧妙设计花状、多孔状和中空结构,使得到的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且尺寸接近单畴,使材料在2-18 GHz频段具有高的磁导率和磁损耗,同时提高阻抗匹配,降低材料密度。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共沉淀/氢气还原法制备了 FeCo@MoS2纳米花,充分利用MoS2纳米花大的比表面积和片之间大量的空隙可以使FeC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充分发挥纳米颗粒的单畴效应,获得较强的磁导率和磁损耗。同时控制FeCo负载量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实现调控,当FeCo:MoS2摩尔比为1:3时材料最小反射损耗RL可达-64.64 dB,有效吸收带宽为7.2 GHz,匹配厚度为2 mm。分析其吸波性能的提升是由于FeCo:MoS2摩尔比为1:3时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在较宽频段内实现了协同效应,大大提高材料的阻抗匹配,使电磁波可以进入材料内部;进入的电磁波可通过FeCo颗粒的自然共振,FeCo/MoS2界面极化和电导损耗等形式消耗;同时进入的电磁波可以在花状结构中进行多次反射,增强了电磁波的吸收。(2)采用“吹泡”/空气煅烧/氢气还原法制备了 FeCo/ZnO多孔纳米片。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有的多孔结构大大降低了密度。研究发现ZnO的添加对FeCo纳米颗粒的生长起着“限域”的作用:单纯FeCo纳米片中的纳米颗粒大于1OOnm,且纳米颗粒之间形成导电网络;当FeCo:ZnO摩尔比为1:1时,纳米颗粒的尺寸仅为2Onm左右,由于表面各向异性的增强,自然共振峰往高频方向移动,增强了磁损耗在测试频段的贡献,同时ZnO的添加可以阻断FeCo导电网路,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有调节作用。FeCo:ZnO为1:1时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其有效吸收带宽可达7.92 GHz,匹配厚度为2.3 mm。这是因为FeCo:ZnO为1:1材料具有最佳的阻抗匹配,电磁波可以大量进入材料内部;同时FeCo颗粒贡献的自然共振,FeCo/ZnO的界面极化作用及电导损耗可以消耗电磁波能量;电磁波在纳米片之间的多次反射作用也可以增强电磁波的吸收。此方法还具有普适性,通过改变硝酸盐的种类还可以合成FeNi/ZnO和FeCo/MnO多孔纳米片。(3)采用溶剂热/共沉淀/退火法制备了分层的Co/C@V2O3中空球,通过多孔Co/C颗粒与中空V2O3球的复合,不仅可以使材料兼具磁损耗和介电损耗,同时可以获得低密度的复合材料。研究不同Co/C含量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发现复合材料VC2的性能达到最佳,其最小反射损耗为-40.1 dB,有效吸收带宽为4.64 GHz,匹配厚度为1.5mm。吸波性能达到最佳的原因是VC2达到了最佳的阻抗匹配使电磁波可以尽可能进入材料内部;同时Co纳米颗粒的自然共振,Co/C/V2O3间的界面极化作用及材料的电导损耗可以消耗进入的电磁波能量;最后特殊的中空结构可使进入的电磁波在中空结构内部发生多次的反射吸收,增强电磁波与材料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3-01)

潘俊杰[10](2019)在《磁性金属/碳二维片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维片状碳基材料与磁性金属复合制备的雷达吸波材料因具有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和耐高温性能优良等特点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通过氯化钠模板法和以金属有机骨架作为前驱体分别制备了具有不同二维片状形貌的磁性金属/碳复合吸波材料,并通过调控模板剂(氯化钠)的添加以及金属的相对含量来控制复合材料的形貌、物相以及吸波性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以氯化钠为模板剂,乙酸钴、氯化亚铁为金属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碳源,通过液相合成以及后续高温热还原过程分别制备了具有二维片状形貌的单金属Co/C和Fe/C复合材料。通过改变Co/C、Fe/C复合材料中金属的含量来调控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材料的电损耗和磁损耗能力,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吸波性能。研究发现,对于单金属Co/C复合材料,在吸波涂层厚度为2.0 mm时其反射率最低可达-47.9 dB,有效吸波频带宽度为4.6 GHz(12.1-16.7 GHz)。对于单金属Fe/C复合材料,在相同的吸波涂层厚度下(2.0 mm),其反射率最低可达-37.2 dB,而有效吸波频带宽度可增至5.4 GHz(11.5-16.9 GHz),展现出了更好的吸波性能。2.以乙酸钴、氯化亚铁为金属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碳源,采用氯化钠模板法制备了具有二维片状形貌的双金属铁钴合金/碳复合吸波材料。通过改变磁性金属铁和钴的相对含量来控制复合材料的片状形貌、物相、石墨化度以及吸波性能。研究发现,实验制备的二维片状铁钴合金/碳复合材料展现出了良好的吸波性能。当金属钴和铁的相对含量比为0.1:0.9时,制备的Co_(0.1)Fe_(0.9)/C复合材料在较薄涂层厚度(1.6 mm)时可以实现对电磁波的较强吸收(约-43.7dB);当涂层厚度为1.7 mm时其有效吸波频带宽度可达5.2 GHz(12.8-18 GHz)。当金属钴和铁的相对含量比为0.9:0.1时,制备的Co_(0.9)Fe_(0.1)/C复合材料在更薄的涂层厚度下(1.5 mm)具有最低的反射率约-54.7 dB;当厚度为1.65 mm时其有效吸波频带宽度可以增至5.4 GHz(12.6-18GHz)。3.采用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和高温热还原法成功制备了具有二维片状类树叶形貌的双金属(Co,Zn)合金/多孔碳复合材料(BPCNs)。研究发现,通过液相自组装法合成的一系列ZIFs前驱产物皆具有规则的二维片状类树叶形貌,并且金属钴和锌纳米微粒均匀地分布在碳材料骨架中,没有发生金属的团聚现象。高温热还原ZIFs材料制备的最终产物(BPCNs)完整保留了原有的二维片状多孔结构,没有发生结构坍塌现象,并且展现出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当金属钴的相对含量为40%时,制备的二维片状BPCN-0.4复合材料具有最优的吸波性能。在涂层厚度为2.5mm时,其有效吸波频带宽度可达5.7 GHz;并且材料的最强反射率可达-45.2 dB。(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金属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碳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导电性能等优点,因此它是一种潜在的吸波材料。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多孔性、可剪裁性以及超高的比表面积等优异特性,并且研究发现以MOFs为前驱体,在惰性气氛(Ar或N_2)中高温热解可以原位生成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本文利用简单的合成方法(室温老化-高温热解、溶剂热-高温热解)获得了叁种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磁性金属/碳基复合材料,探究了它们的微波吸收性能和微波吸收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制备微波吸收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1)第一章首先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前驱体,然后高温热解前驱体制备氮掺杂四氧化叁钴/钴/碳(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了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菱形十二面体结构,较高的磁性能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复合材料碳基体中掺杂了大量的氮原子,钴催化可以原位形成碳纳米管,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其最小反射损耗(RL_(min))达到-66.7 dB,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EAB)达到4.2 GHz,厚度(d)为2 mm。最后,还探讨了氮掺杂Co_3O_4/Co/C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与材料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有关。(2)第二章中针对第一章制备的样品存在导电性能较弱的问题制备了氮掺杂钴-碳/多壁碳纳米管(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双金属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酸处理后的MWCNTs,利用室温老化获得双金属(Co,Zn)-MOFs/MWCNTs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氮掺杂Co-C/MWCNTs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酸化处理后的MWCNTs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证明:复合材料表现出类似的更均匀的十二面体形状且随着MWCNTs的添加量增加,MWCNTs缠绕碳骨架,从而将框架串联在一起形成局部导电网络,使得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更加优秀,在MWCNTs的添加量为12.5 mg时样品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填充比为25 wt%且d为2.5 mm时,Co-C/MWCNTs(12.5 mg)样品的RL_(min)达到-50.0 dB,EAB为3.6 GHz(8.2-11.8 GHz),覆盖了86%的X波段(8.2-12.4 GHz),材料的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提高了其微波吸收性能。(3)第叁章中利用溶剂热-高温热解两步法制备了形貌特殊的Fe-MOFs衍生的四氧化叁铁-碳/还原氧化石墨烯(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首先在Fe-MOFs前驱体合成部分加入了不同质量的氧化石墨烯(GO),利用溶剂热法获得Fe-MOFs/RGO前驱体,随后对前驱体进行高温热解获得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并采用多种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不同GO添加量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成、微观形貌、磁性能和电磁参数。结果表明:Fe_3O_4-C/RGO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菱形八面体形貌,并且具有较高的磁性和优秀的微波吸收性能,GO添加量为80 mg时具有最好的微波吸收性能,该样品在填充比为25 wt%且d为1.61 mm时的RL_(min)达到-49 dB,且当厚度为1.5 mm时,EMB达到了5.4 GHz;此外,改变涂层厚度,对应于不同厚度的最大微波吸收的RL_(min)逐渐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下,吸收带(≤-10 dB)几乎覆盖了2-16 GHz(S、C、X、Ku波段)的所有波段,并且,可以通过改变涂层厚度可以调节吸收强度。Fe_3O_4-C/RGO磁性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机理可归结为其偶极极化和界面极化效应,电导损耗、介电损耗和磁损耗的协同效应,优异的阻抗匹配和适度的电磁衰减特性等的共同作用。图[52]表[9]参考文献[134]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磁性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白晨朝,张洪朋,曾霖,赵旭鹏,王文琪.应用磁性纳米材料的电感式油液金属磨粒检测传感器[J].光学精密工程.2019

[2].李为杰.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磁性金属/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波吸收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3].沈俊尧.碳纳米管膜/磁性金属纳米线吸波材料制备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4].陈浩.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9

[5].卫晓琴.基于4d金属Mo的分子磁性材料研究[D].南京大学.2019

[6].吴杰,陈凌,陈群定,陈伟建,林子俺.基于磁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表面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在食用油快速鉴定中的应用[J].分析测试学报.2019

[7].曹腾飞,沈功田,王强,李建.非铁磁性金属材料脉冲涡流测厚探头参数的仿真分析[J].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19

[8].江丹丹,马玖彤,贾琼.多金属氧酸盐/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于磷酸化肽的富集[J].色谱.2019

[9].周晨晖.磁性金属/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0].潘俊杰.磁性金属/碳二维片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标签:;  ;  ;  ;  

金属磁性材料论文-白晨朝,张洪朋,曾霖,赵旭鹏,王文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