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材料,复合材料,颗粒,椭球,施工期,钢渣,单元。
混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嗣强,季顺迎[1](2019)在《椭球颗粒材料在水平转筒内混合特性的超二次曲面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筒中的颗粒流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中,颗粒形状是影响颗粒流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超二次曲面方程描述球体和椭球颗粒的几何形态,采用离散元方法对水平转筒中颗粒物质的流动和混合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并与椭球混合过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了圆筒转速、颗粒填充分数和颗粒长宽比对混合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颗粒材料的混合率随着转速的增加或填充分数的减小而增加.在相同转速和填充分数下,椭球颗粒的混合率高于球形颗粒.同时,长宽比为0.75和1.5时椭球颗粒具有最高的混合率.当长宽比小于0.75时,混合率随着长宽比的增加而增加;当长宽比大于1.5时,混合率随着长宽比的增加而减小.此外,椭球颗粒出现更明显的速度分层现象.颗粒长宽比改变颗粒间的接触模式和系统的密集度,增加了颗粒系统的平动而限制了转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部能量向颗粒系统转化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3期)
李征,丁文锋,周欢,苏宏华[2](2019)在《基于混合材料模型的颗粒增强钛基复材高速磨削温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Particulate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PTMCs)高速磨削加工,建立一种叁维混合材料磨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既考虑了Ti-6Al-4V基体材料特性,又包含了材料内部的Ti C增强颗粒,由此分析了高速磨削过程中温度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叁维混合材料模型的PTMCs磨削温度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差小(为8%以下),而基于普通均质材料模型的磨削温度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差大(为16%以上)。PTMCs工件表面磨削温度随着磨削用量的增加逐渐上升。当砂轮线速度为120 m/s、工件进给速度为6 m/min时,磨削深度从20μm增加到100μm,PTMCs工件表面磨削温度从346℃增加到987℃,温度梯度值从1 070~624℃/mm增加到1 570~1 310℃/mm。磨削温度及其分布梯度对PTMCs亚表层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存在显着影响,磨削深度从40μm上升到80μm,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从22μm增大到40μm;当磨削深度进一步从80μm增加到100μm时,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增加到53μm。(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尹祥国,汪丽娟,张龙,彭金贵,甘露[3](2019)在《利用砂和粉煤灰作为混合硅质材料制备砂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砌块间的粘连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成品率影响较大。目前行业中主要依靠增加掰分设备,采用强制掰分的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从工艺技术角度分析了粉煤灰和砂加气混凝土的特性,通过调整配合比,在砂加气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粉煤灰,较好地解决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粘连问题,并对该配合比条件下的生产工艺参数如硅质材料细度、C/S、水料比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最佳的生产工艺参数为C/S=0.332、水料比0.54。(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11期)
周绪冬,李雨林,吴昱林,易喜贵,黄拓[4](2019)在《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SBS改性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在SBS改性沥青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纳米ZnO、TiO_2,对改性前后沥青进行叁大指标对比,对确定最优掺量后的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疲劳试验等,并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SBS改性沥青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纳米材料对沥青的叁大指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同时,纳米材料复合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抗水损坏性能、疲劳耐久性方面均优于常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由此可见纳米材料可显着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将其应用于道路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赵云,刘巧娥,李伟,关云山[5](2019)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分析混合含能材料中黑索金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检测某固态含能混合材料中黑索金(RDX)的方法。采集与制备样本共159批次。对比各纯组分光谱确定预选波段。与光谱预处理方法随机组合建立各种偏最小二乘模型。交叉检验均方根误差(RMSECV)、RMSECV/维数曲线确定最优模型。对最优模型评估表明,预测标准差0.50,平均绝对偏差0.41,子模型一致性好,说明方法较准确;残留预测偏差4.20,说明该方法对质量分数为50%~60%的样品具较好分辨力;t检验显示,两方法无显着性系统误差;该方法重复测量精确性优于化学法。两方法相比,该方法精确性更好,环保,节省人力、材料成本。(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韦良云,刁培渊[6](2019)在《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材料审核发现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态养殖发展的要求及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号《停止生产、进口、经营、使用部分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出台,饲料无抗时代即将来临,饲料及养殖企业积极探索微生物制剂、酶制剂、中草药制剂等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和应用。由于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多样性,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生产企业在准备许可材料时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模板,所以企业提供的申报材料问题较多,给申报和审批都增添麻烦。笔者对审核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归类研究分(本文来源于《广西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6期)
赵欣哲,刘国强,夏东[7](2019)在《混合盘绕型声学超材料在低频隔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隔离变压器产生的可听噪声,提出了基于声学超材料的噪声处理方法。首先对变压器噪声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其频谱特性;之后针对主要噪声频率集中在400 Hz和500 Hz的区域,设计了一种混合盘绕型声学超材料单元,该混合盘绕型声学超材料单元内部声波导长度比单元尺寸长7倍多,具有极高的折射率。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了所设计的混合盘绕型声学超材料单元的声学特性,并计算其传声损失,发现在400至500 Hz频段其具有极高声压反射系数且传声损失到达25 dB左右。使用阻抗管测量进行实验验证,将实验结果同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余永亮,郑留帮,金嘉福,杨子先,王贤强[8](2019)在《混合-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期材料参数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材料参数误差不可避免。为明确材料参数误差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以澜沧江斜拉桥为依托工程,选取主塔刚度、桥面板自重和主梁弹性模量等材料参数误差为变量,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对主梁线形、桥面板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塔刚度、桥面板自重对主梁线形的影响较为显着;桥面板自重对桥面板应力的影响较大;主塔刚度对斜拉索索力的影响明显大于主梁弹性模量等参数。因此,施工控制过程中,应将主塔刚度和桥面板自重作为施工控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金麒麟,姚伟岸[9](2019)在《基于混合型锯齿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弯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锯齿理论(ZZTM)用于分析多层复合材料层合/夹层梁的弯曲问题。该理论的位移场是由一阶位移模型和一种非线性锯齿函数组成,并且位移场中只含有4个独立于层数的位移变量。首先基于叁维平衡方程和Reissner混合变分原理推导出了准确且预先满足层间连续条件的横向剪切应力,同时消掉了横向剪切应力场中面内位移的二阶偏导数,这更利于有限元的建立。然后基于Reissner混合变分方程得到了层合梁的平衡方程和边界条件。以简支梁为例,验证了该理论的精度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建议的锯齿理论能够准确的计算复合材料层合/夹层梁位移和应力,并且没有使用任何的后处理方法。(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9-10-18)
黄伟,邱鹏,唐刚,叶雨尘,刘鸿飞[10](2019)在《钢渣混合土基层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钢渣、矿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土体固化技术制备新型道路基层材料-钢渣混合土。开展24组钢渣-土-矿渣微粉配合比试验,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确定钢渣混合土最佳配合比:50%钢渣+50%土并掺入占钢渣重量40%的矿渣微粉,其强度值可达7.19 MPa。在此基础上,对最佳配合比的钢渣混合土进行了体积安定性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因素试验,发现钢渣混合土在90℃高温水浴激发下,90 d整体膨胀率仅为0.25%;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大,随含水率增加呈先增后减,随压实度增加而增大,室温养护值略低于标准养护值,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SEM研究表明,钢渣混合土内部结构早期为单一混合料团聚体堆迭,随着龄期增长,逐渐衍变为团聚体与C-S-H凝胶片状网格结构相结合,使得土体结构更加密实。(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混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Particulate reinforced titanium matrix composites, PTMCs)高速磨削加工,建立一种叁维混合材料磨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既考虑了Ti-6Al-4V基体材料特性,又包含了材料内部的Ti C增强颗粒,由此分析了高速磨削过程中温度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基于叁维混合材料模型的PTMCs磨削温度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差小(为8%以下),而基于普通均质材料模型的磨削温度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差大(为16%以上)。PTMCs工件表面磨削温度随着磨削用量的增加逐渐上升。当砂轮线速度为120 m/s、工件进给速度为6 m/min时,磨削深度从20μm增加到100μm,PTMCs工件表面磨削温度从346℃增加到987℃,温度梯度值从1 070~624℃/mm增加到1 570~1 310℃/mm。磨削温度及其分布梯度对PTMCs亚表层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存在显着影响,磨削深度从40μm上升到80μm,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从22μm增大到40μm;当磨削深度进一步从80μm增加到100μm时,显微组织变化层深度增加到53μ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嗣强,季顺迎.椭球颗粒材料在水平转筒内混合特性的超二次曲面离散元分析[J].物理学报.2019
[2].李征,丁文锋,周欢,苏宏华.基于混合材料模型的颗粒增强钛基复材高速磨削温度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19
[3].尹祥国,汪丽娟,张龙,彭金贵,甘露.利用砂和粉煤灰作为混合硅质材料制备砂加气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4].周绪冬,李雨林,吴昱林,易喜贵,黄拓.纳米材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9
[5].赵云,刘巧娥,李伟,关云山.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快速分析混合含能材料中黑索金含量[J].化学世界.2019
[6].韦良云,刁培渊.混合型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材料审核发现的问题及建议[J].广西畜牧兽医.2019
[7].赵欣哲,刘国强,夏东.混合盘绕型声学超材料在低频隔声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余永亮,郑留帮,金嘉福,杨子先,王贤强.混合-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期材料参数误差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9
[9].金麒麟,姚伟岸.基于混合型锯齿理论的复合材料层合梁的弯曲分析[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9
[10].黄伟,邱鹏,唐刚,叶雨尘,刘鸿飞.钢渣混合土基层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