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5卷总目次表(论文文献综述)
黄雪娟[1](2021)在《中国近代中小学体育课程观的话语分析》文中指出
朱晨[2](2021)在《杨尘因生平、着述稽考与研究》文中提出
郑晓锋[3](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张美霞[4](2018)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文中提出解析几何学较为系统传入中国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国内外学者对解析几何学传入中国的历史及其相关着作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对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历史的系统研究极为少见,尤其是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有几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第一,中国解析几何学教学始于何时?中学为何要开设解析几何学?什么原因促使其出现?第二,数学教育制度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内容与课程内容是否一致?第三,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有什么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学的意义以及对现今教科书的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也是本文选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与意义所在。本文坚持以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原始文献与二手文献为基础的研究原则,采取系统论述与重点分析的研究思路,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清末民国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整体发展情况作为研究主线,重点论述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根据社会与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解析几何学教学、教科书建设、教科书内容等特点,将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划分为肇始(1893-1901)、初步发展期(1902-1921)、转型期(1922-1936)和成熟期(1937-1949)四个阶段。从解析几何课程设置、出版情况、审定情况、作者群的知识背景、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内容比较等方面分析不同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特征,主要围绕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明末清初时期,圆锥曲线随着天文历法知识从西方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教科书纷纷传入,第一本从美国传入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代形合参》就是其中的代表,历史意义深远,自此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学校正式开始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如京师大学堂、登州文会馆与四川中西学堂等。1902-1921年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主要以翻译美国、英国与转译日本为主。解析几何学课程以大学开设为主,中学主要在高中实科一类中开设。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编写者以留学回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以下特点:翻译版本与“坐标法”的“多样化”、章节结构差异较大、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以及高中几何教科书中出现“圆锥曲线”的内容。第二,1922年至1936年是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随着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中学正式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随之出现大量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的汉译本,教科书审定制度由国定制演变为审定制,教科书编写者队伍仍以留学归国者与大学教师为主,中学教师人数较少。此外,这一时期“课程纲要”与“课程标准”首次对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作出具体规定,自编教科书并非完全遵照课程内容编写,稍具“自由性”;汉译教科书大多译自与中国“课程标准”相近的美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在高中代数、初等几何等教科书中出现;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坐标法以“直角坐标”为主,极少使用“斜坐标”等是该时期的几个重要特点。1937-1949年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已趋于成熟,中学仍开设解析几何学课程,自编教科书数量有所减少,汉译本仍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与《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教科书编写群体中中学教师人数增加。此外,章节结构已成型;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内容有删减;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圆锥曲线”与“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解析几何学题解的相继出版是该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几个显着特点。第三,对清末民国典型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进行个案研究,从教科书的作者、编写理念、内容、名词术语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圆锥曲线”的内容编排、概念表述、作图法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容整体安排呈现“总-分-总”、“总-分”、“分-总”三种形式。定义方式有统一定义、几何定义与代数定义,抛物线因其自身特点均为统一定义,椭圆与双曲线采用代数定义与统一定义两种定义方式,其中有的教科书以两种形式定义,也有的只使用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以几何定义给出”圆锥曲线”统一定义,没有使用坐标法,编排极为不妥。另外,三种曲线的排序主要有两种,一是抛物线—椭圆—双曲线,二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三种曲线大多采用器械与坐标定点法的作图方法。第四,清末民国时期的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具有极强的时代性,整体呈现教科书的“多样化”、使用周期长、“滞后性”、自编本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等特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制度的变革是分不开的,美国数学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对中国的解析几何教学影响巨大,解析几何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解析几何学课程是否开设、内容的难易与分配比例。此外,设置解析几何学课程不仅可以传播解析几何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可以使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很好的衔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演变,为今天的教科书编写提供了经验,如:改变从“定义出发”的知识呈现方式与建立科学的教科书评价机制。本文首次从数学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有必要论述1893-1921年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历史;首次系统论述其出版与审定情况、编写群体,尤其是课程内容与教科书内容的关系,体现编写者对教科书内容选择的影响;首次多方面揭示不同历史时期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发展特点。
杨斌斌[5](2015)在《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普通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台市高校众多(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烟台职业学院、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南山学院、山东城市服务技术学院、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烟大文经学院、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烟台商贸高级技工学校),选取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三所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烟台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分析和综合评价大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各项数据,以及运动项目对学生从事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烟台市3所高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如下:(1)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频率集中在1-3次,频率在4次以上所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集中在1小时以内,时间在1小时以上所占比重较小。大学生每次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强度集中在中小强度范围,负荷强度在大强度范围的所占比重较小。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跑步、篮球、健身走、足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登山、骑车、健身器材等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成为大学生选择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冷门。烟台市高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场所最主要在学校场馆,公共体育场和广场空地也是大学生乐于选择的活动场所,自然区域较少有大学生去活动,考虑到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极少数大学生选择在公路旁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更愿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较多的大学生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较少数的大学生会选择独自一人参与课外体育活动。(2)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更多的集中在强身健体、减压放松和调整情绪方面,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了娱乐消遣的大学生也占较大比重,另外,大学生的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还经常有促进交往、提高技能水平、应对考试、预防疾病和减肥健美等。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接受途径方面,较大比重的大学生选择其他人员的指导,其他人员可能包括家长、朋友和同学等等。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大部分参加体育活动的障碍是没兴趣、缺乏指导,少部分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是感觉没必要,极少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障碍是自身弱、自身惰性、怕受伤、怕嘲笑等。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途径主要是在学校里和社会短期培训班,以其他途径为主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途径,比重极少。烟台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消费主要表现在体育器材和体育书刊上,大学生愿意在运动服装、场馆费用、其他等方面的消费比重占有极少。由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提倡学校积极地进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干预,提供各种便利的活动条件,例如场地、设施等。增加体育资源促进大学生在学校的身体活动。(2)学校在体育课堂中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身体活动积极的态度和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体育活动中。(3)教师和学校员工应被鼓励成为学生积极活动的榜样,通过教工的体育比赛展示更活跃的体育活动的氛围。(4)多举办文娱活动,积极组织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
肖楠[6](2014)在《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妇女杂志》由赵今吾主编,是一份为女界现代化而办、面向都市妇女的综合性杂志,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读者需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文艺作品在杂志中占有很大比例,不仅体裁众多,同时还收录了梅娘、雷妍、吴瑛等沦陷区小有成就的青年作家的作品,并且还多次设置了女性作家作品辑栏目,为女性作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刊物从外在家庭生活物质层面到内在的精神需求层面都有兼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刊物的研究,有助于研究者考察沦陷时期北平的文学发展状况以及普通市民的生存状况。本文对《妇女杂志》共分四章展开研究论述:第一章介绍《妇女杂志》的刊物概况。以刊物资料为基础,对杂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状况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了杂志的刊物性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以及作家创作心态等,对期刊的整体部分进行梳理、定位。第二章分析《妇女杂志》中体现出来的战争下以生存状况为立足点的女性生存多维度关注。这部分主要是对期刊具体文本内容做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分为三个主题。第一,文明的冲突: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由女性婚恋的变化反映出的女性社会地位和思想的变化,尤其是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第二,人生能有几多愁:女性的家庭生活。研究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烦恼人生问题,尤其是女性家庭地位问题。第三,艰难漫长的抗争:女性的教育与就业。研究女性教育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新时期下女性就业问题。从这几个方面,力图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几十年,女性在生活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第三章以梅娘、雷妍和纪莹三位女性作家作品作为切入点,分析华北沦陷区作家在时代和特殊时局面前的作家心态和个人选择。这三位作家的关注点虽然都是对沦陷时期底层人民的生计审视,但是切入点却是各有千秋,在《妇女杂志》作家群中显得尤为突出。第四章《妇女杂志》的文学与史料价值。分析了《妇女杂志》在华北沦陷区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史料学价值,刊物包罗万象的内容记录了沦陷区民生的真实状态以及部分文人的思想动态,尤其是新生作家的自我表达,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沦陷区作家的有价值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妇女杂志》刊载的文章内容,为当代研究者更为客观和科学地考察研究华北沦陷区文化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原始文献。同时,该刊作为一份女性杂志,其对于女性作家作品的重视,以及其内容对时局民生,尤其是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描写的这一独特的视角也赋予了杂志超越时代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申晓娟[7](2013)在《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图书馆事业是一个国家为了保障公民能够平等自由地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作为建设与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主体,其履行责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从而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非常之大,研究公共图书馆事业不可避免也涉及到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不可避免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近年来,随时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调整,公共文化政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确立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文化政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变化对政策的新需求,建立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宏观性、整体性研究明显不足,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本研究以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框架、重点领域政策内容、当前政策优化路径等进行研究。全文约20余万字,分为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这部分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借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政策的研究成果,分析和定义了本研究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强调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由政府主导,并将本研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限定在公共图书馆事业政策范围,对政策的具体形式做了明确界定,为后续研究划定了范围。二是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有关图书馆事业政策基础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及现状研究、重点领域政策研究、国内外图书馆事业政策实践研究、图书馆立法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梳理与述评。三是对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对1949-2004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05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提出前,分别对每个阶段的政策特点及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政策发展所蕴含的历史经验。第三章首先对2005年后的图书馆事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部门、公共图书馆和社会公众三个视角归纳了当前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需求。第四章选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总结分析了其在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中可资我国借鉴的三点经验,即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图书馆立法与事业发展同步,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第五章重点研究了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构建。提出了该政策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思路,在此基础上,从政策系统结构、政策内容结构和政策过程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该政策体系的构成。认为,从政策的属性角度看,这个政策体系中既包括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元政策,也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从政策的主体层次看,应当是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配套形成的政策体系。从政策的内容看,既有专门政策,也有相关政策。从政策的过程看,应当是一个涵盖了政策酝酿、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价和政策调整与终结的完整过程。第六章针对组织管理、经费投入、资源建设、服务、从业人员、技术支撑和标准规范等七个重点领域,对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七章对当前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优化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即抓紧制定出台《公共图书馆法》,尽快确立国家层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政策,出台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图书馆事业专门政策,优化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过程,加大图书馆事业政策宣传力度。第八章是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17,表12,附录5)
刘小红[8](2013)在《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可以说是课程的改革,而每一次课程改革又都是一次课程价值的选择。我国幼儿教育课程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幼儿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我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1903年湖北武昌幼稚园的开办至今,我国有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已经发展了百余年。在1922年进行的学制改革中,幼儿园教育制度正式成为学制系统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改革也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使中国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专门的幼儿教育课程文件,这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界所进行的第一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此后,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史上陆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改革中,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嬗变。本文以课程价值取向为历史主线,研究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幼儿园课程的变化,旨在明晰我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流变,及造成如此流变的影响因素,以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咨鉴。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内容分析方法主要是用于对幼儿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价值分析,以定量的内容分析法为主,辅以定性的内容分析方法。文章包括导论共有十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等。正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近百年来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传统蒙学思想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新式幼儿教育的出现及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位移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正文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分别论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背景、形成过程及价值表征。这六个时期分别是民国“单元中心制”课程时期,新中国建立初“仿苏分科”课程时期,“文革”期间的“革命文体”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统编教材”时期,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领域课程”时期,2001年《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后的“活动体验课程”时期。每个时期课程的价值背景基本从政治形态、文化生态、教育理论思潮、国家教育方针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价值形成过程大致从国内学术界关于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验等方面进行阐述;价值表征是基于每个时期课程文件和代表性幼儿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包括课程目标的价值指向、课程目标的叙写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教科书价值取向、课程组织形式及教学模式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正文第八部分基于对这六个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纵向比较了不同时期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以曲线图等形式展现其流变态势。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的历史流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第一,几种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关系从“单元中心制”时期的价值“和合”,历经多次摇摆,至今再次趋向“和合”;第二,在几种目标取向中,“价值灌输”呈现出最为剧烈的起伏变化;“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向呈现出最为平稳的流变态势;第三,“价值灌输”和“能力学习”在不同时代呈现出博弈状态,而“能力的学习”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流变态势则具有趋同性;第四,“自我实现”价值取向基本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文革这一特殊时期除外。(2)课程目标叙写方式越来越凸显表意目标、凸显儿童主体。(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趋于价值和合,即强调内容来源的丰富性、兼容性。(4)教学模式的变化呈现出与课程组织形式的相关性,趋向灵活多样性。(5)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流变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价值关涉类故事一直居于主导,但价值无涉类故事处于上升趋势;第二,教科书的“道德价值”基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自改革开放之后呈现逐渐减弱趋势,自然生态教育价值取向、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占比重一直较少,但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第三,自改革开放以后,道德价值取向趋向于侧重个性品质,意识形态取向从重“领袖”走向重“爱国家爱民族”意识;第四,教科书中文本人物的流变呈现出故事角色类型的丰富均衡、突出儿童形象、“男性为尊”意识的消减、“精英意识”的消减等特点。(6)在课程组织类型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取向在实质上一直属于学科形式,区别只是在于单一学科还是学科融合,以及是学科统摄活动还是活动统摄学科。正文第九部分是基于历史分析和历史流变趋势的总结和反思。首先总结了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整体特点:传统蒙学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条文化暗流;教育理论思潮是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风向标;课程实验的力度和广度决定着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科学性;时代精神总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之中;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历经百年流变之后进一步呈现出“和合”之势。反思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基于幼儿园课程影响因素的反思,在政治与幼儿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上,提出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应超脱于政治,保持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价值间的张力的观点;在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上提出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及新文化对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本土“情境”即当下的国情及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属性,做出取舍,使“静水”与“浪潮”和谐交融,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活水”的观点;在外来教育理论与本土课程实验的关系上,提出立足本土幼儿园课程实验,构建本土幼儿教育理论,以保存课程价值取向稳定性持续性的观点。第二是基于“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反思,包括对“传统知识”命运的反思,提出要正确对待传统知识,确立科学的幼儿园课程知识价值观;“教什么”的反思中还针对人文精神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幼儿园人文精神涵育问题,以幼儿教育名着“窗边的小豆豆”为案例阐释了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内涵。第三是对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中存在的几组对立取向进行反思,提出辩证看待不同取向,树立“和合”的课程价值观。第四是基于幼儿园课程价值存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反思,提出打破二元论,构建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的观点。最后,提出幼儿园课程编制主体和实施主体应把价值慎思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以确保课程价值取向从设计到实施的一致性。
王赟馨[9](2012)在《唐代游艺与诗歌》文中提出诗歌发展至唐代,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大繁荣、大发展、大融合的强盛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空前发达,多民族的融合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添加了一抹异彩,坚实的经济基础,开放的政治环境,浑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社会生活,也使唐代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有唐一代,诗歌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最常用和最直接的文学形式,卷帙浩繁,气势磅礴,绚烂多姿,作品风格多样,作者身份多元,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展现了时代精神。唐代诗歌题材丰富,诸如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咏物诗、应制诗、讽喻诗、悼亡诗、送别诗、闺怨诗等,不胜枚举,古今中外研究者不计其数,涉及内容广泛,研究深入透彻。游艺活动在古代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人们通过游艺活动强健体魄,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而唐代政治强大,经济繁盛,文化先进,物质生活丰富,这就促使唐人产生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欲望,游艺活动恰恰满足了他们这一需要。在游艺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用诗歌记录场面和过程,或摹景状物,或抒情言志,自成一类,虽然不若其他题材诗歌数量众多,却也相当可观,有待于深入的整理和研究。而唐代游艺诗不仅能展现唐代游艺活动的风貌,更为我国古代游艺活动状态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全唐诗》为研究文本,整理并研究涉及游艺活动描写的篇章,对唐人游艺活动的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呈现。其中包括专门描写游艺活动和诗句中提及游艺活动的诗歌,整理为运动竞技、休闲娱乐、岁时节令游艺活动与诗歌三个部分进行梳理研究,分析其艺术特色,力图通过对游艺活动及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展现唐代的一些社会生活风貌和民族习性,以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绪论之外,分为五章对研究主题进行论述:唐代经济繁荣,国势强盛,民族大融合使其政治空前开明,思想也较之其他朝代更加自由,受少数民族开放的风气和勇武之风的影响,唐代人们的竞争意识较之其他各代更加强烈。自唐代统治者就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正是这种意识使唐人更加充满了热情豪放、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唐人将这种竞争精神带入了娱乐意味较浓的游艺活动中,不仅成为消遣娱乐方式,更是成为了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手段。第一章整理分析运动竞技游艺诗:分射猎、球戏、角抵三大类,内含五小项,共计百八十余首。人们茶余饭后,闲暇休憩时,常通过各种游艺活动聊以自娱,活动形式多样,如棋之安静闲雅,充满智慧,如博之投机取巧,一赌输赢,如绳技戴竿之惊险刺激,夺人心魄,又有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之戏,驯化以表演的动物之戏,宴飨集会之投壶、藏钩、射覆,家禽牲畜斗戏如斗鸡走狗。文人雅士或参与,或观赏,间或评价数语,或用笔墨描绘渲染一番,也因此,在诗歌大行其道的唐代产生了许多诸如此类游艺活动的诗作,从中也可窥见活动的盛况。第二章整理分析休闲娱乐游艺诗:分弈棋、博戏、乐舞、筵席宴飨、斗鸡、技巧、小儿戏七大类,内含二十二小项,共计近七百首。我国节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含厚重的文化积累,逐渐形成独特的岁时节令文化,顺应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游艺活动正是诸多民俗形式的一种。岁时节令的游艺活动形式多样,如上元观灯,寒食清明蹴鞠、秋千、斗鸡,端午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表示庆祝、纪念、祭祀、祈福等美好的心愿和寄托,同时亲人相聚,朋友相约,增进情感,放松身体,调整心情。第三章整理分析岁时节令游艺诗:分上元观灯拔河、寒食秋千、端午竞渡、重阳登高四种,共计二百余首。唐代游艺活动的蓬勃发展,游艺诗虽不比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等自成一类,却也融入各种题材的诗歌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意识。第四章分析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识:唐诗中专题描写游艺的诗较少,其描述大多依附与穿插于其他内容;以典故入诗;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场面表现生动鲜活,写人状物形神兼备。其游艺形式以身体活动为主,则诗歌描写多呈现刚健雄浑和柔和绮丽之美;以脑力活动为主,则往往表现出闲雅宁静,淡泊超脱之美;当诗人通过游艺活动抒写送别、思念、不遇等心情郁结时,其作品则呈现出沉郁悲凉之美。唐代盛世繁华带给人们安逸的生活,唐人好玩乐,享受游艺活动带来的身体的快感和心灵的愉悦,创作于期间的游艺诗表情达意,言志抒怀,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唐人休闲游艺画面,多角度呈现了唐代游艺文化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状态和民族习性。第五章分析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关照:从游艺诗创作中可以看出,唐代游艺文化具备娱乐性、竞争性、民俗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内涵意蕴,从中也可看出唐代社会上行下效、文人尚武、女性参与、僧道交往和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社会特点。
金光辉[10](2012)在《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体育教科书和体育专着为研究素材,以考查其立论基础为切入点,提炼蕴含其中的体育思想并梳理其相应的演化脉络,通过深入解析各色体育思想,企望对体育其事有更真切的认识。本文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整体观。在考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时,我们特别关注当时的体育课程标准或体育教学大纲,因为这些都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考查学校体育教科书主要是梳理主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我们将百余年来的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大概分为军国民主义时期、自然主义时期、政治为纲时期、增强体质时期、健康主导时期等几个主要时段,并分别对当时的教科书进行了细致考查。在考查体育专业教科书之前,我们对体育理论的核心部分进行了仔细分辨,明确了以体育基本理论作为主要考查内容的原则,将其分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等三大领域,每部分所选择的教科书基本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最后,对体育操作理论、体育新兴学科教科书作简要概述,认为它们不是体育理论的核心理论。相对教科书的单调,体育专着的思想性更为丰富,因此,接触的体育思想更为多样,选择的余地就相对较大。我们仍主要考查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思辨三大领域,再增添了体育史学领域作为必要的补充,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着作加以讨论。由于教科书代表的都是官方主流思想,此次着重考查官学体系之外的,尤其是那些独具思想内涵的学术着作。通过对比可知,体育思想的学术力作不在官学体系,而存于那些独立思考的自由着述之中。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梳理是本文的收尾阶段。在此之前,我们借助李泽厚的实用理性之说,深入地讨论了实用理性这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及其与中国体育的关系,认为注重实用实际是国人思考体育的基本出发点,这是中国体育的基本特性,而这也恰好是其最大的局限,应尽力避免。我们认为体育是完全超脱实用的形式化竞争,其最高境界在于不断超越。我们梳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具体两大层面,分别对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归纳整理。体育思想演化的基本图景由本土体育观与西化体育观的不断博弈而构成,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根本对立。从军国民思潮向自然体育思想的转变时期,经历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自然主义观与国粹体育观的对立等阶段;随政治风云与保健思潮而起伏时期,经历了增强体质思想、普及与提高思想的演变、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的对立、人文体育观与人文奥运理念的泛滥等阶段。综观这些主流体育思想不是将体育视为政治工具就是保健手段,要么是小而实、急功近利,要么大而泛、无所不包。而独立于官学之外,既不为政治折腰又不为保健束缚、完全超脱实用的体育思想,非强化体能思想莫属,这种不为任何实利的纯学术思想提出了对体育其事的独特认识,具有明显的“民间之学”特征。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路径由体质论和技能论的矛盾运作构成,也是体育思想的对立在教学领域的反映。主流教学思想经历了“技能论长期占优”“体质论后来居上”“健康论强势推进”几个阶段,而独立于主流之外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术健身论”,依然秉持着不为实用的理念,与强化体能思想具有同样的精神气质。相比体育教学思想,运动训练思想形成时间不长,其演化脉络比较清楚,基本上是固执“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传统主流训练思想,与主张专项化训练的“一元”训练思想和“相对而现”训练思想之间的对立。相比之下,传统主流训练思想僵化陈旧,而专项化训练思路则更具活力。综观中国体育思想的演化路径,官方意志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体育成了达到各种实用诉求的手段。而不受其支配的思想基本都被排除在主流之外,要么被漠视要么被屏蔽。结语部分包括主要结论、主要建议、主要创新、主要局限四部分。主要结论共有三条,第一,实用理性是主流体育思想的文化根源;第二,体育不属于华夏文明固有之文化样式;第三,文化对立是体育思想演化的内在动力。主要建议有,第一,武术与体育、武术与健身不应被混淆;第二,竞技体育与健身体育不应被完全割裂;第三,官方应该广开学术争鸣的风气和平台。本人深知,虽然本研究对体育教科书和专着作了广泛的考查,对体育思想的演化脉络进行了细致地梳理,但由于个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认识上的局限,文中的某些观点难免会存在争议甚至不妥之处,因此,虚心倾听不同意见,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将是本人的最大愿望。
二、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5卷总目次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5卷总目次表(论文提纲范文)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4)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时间范围和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时间范围 |
1.2.2 “高级中学用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肇始(1893-1901) |
2.1 解析几何学发展简介 |
2.2 早期传入的解析几何学知识 |
2.3 《代形合参》——中国第一本解析几何学教科书 |
2.3.1 原着作者与译者简介 |
2.3.2 《代形合参》的版次以及前人关于其底本的论断 |
2.3.3 《代形合参》与《代微积拾级》非同一底本 |
2.3.4 解析几何学在中国成为独立学科 |
2.3.5 《代形合参》的内容分析 |
2.3.6 《代形合参》的编排特色 |
2.4 教科书的编写与审定 |
2.5 学校的解析几何学教学 |
第3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初步发展期(1902-1921) |
3.1 数学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 |
3.1.1 清末新式教育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02-1911) |
3.1.2 新教育宗旨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12-1921) |
3.2 汉译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开始兴起 |
3.2.1 翻译英美与转译日本教科书 |
3.2.2 教科书翻译群体简介 |
3.3 教科书审定制度的确立 |
3.3.1 1902 -1911年教科书的审定 |
3.3.2 1912 -1921年教科书的审定 |
3.4 个案分析——以《温特渥斯解析几何学》为例 |
3.4.1 原作者与译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3.4.3 主要内容 |
3.4.4 知识呈现方式 |
3.4.5 名词术语 |
3.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02-1921) |
3.5.1 翻译版本的“多样化” |
3.5.2 教科书章节结构差异较大 |
3.5.3 编排形式及数学符号完全西化 |
3.5.4 坐标法使用的“多样化” |
3.5.5 高中几何教科书中渗透“圆锥曲线”内容 |
第4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转型期(1922-1936) |
4.1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 |
4.1.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3年) |
4.1.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29年) |
4.1.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课程的规定(1932与1936年) |
4.2 “壬戌学制”下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
4.2.1 “课程纲要”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3年) |
4.2.2 “暂行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29年) |
4.2.3 “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32与1936年) |
4.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
4.3.1 自编教科书的兴起 |
4.3.2 汉译教科书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主 |
4.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
4.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
4.4.1 以留学回国者及大学教师为主 |
4.4.2 中学教师人数较少 |
4.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
4.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复兴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
4.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尼三氏新解析几何学》为例 |
4.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22-1936) |
4.6.1 教科书章节结构基本定型 |
4.6.2 自编本内容在遵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增删 |
4.6.3 大多使用“直角坐标”,极少数以“斜坐标”为主 |
4.6.4 高中代数、几何教科书中出现“直角坐标”、“圆锥曲线”内容 |
第5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建设之成熟期(1937-1949) |
5.1 教育制度与解析几何学课程设置 |
5.1.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1年) |
5.1.2 “修订课程标准”中解析几何学的课程设置(1948年) |
5.2 教育制度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 |
5.2.1 “修正与六年制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1年) |
5.2.2 “修订课程标准”对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的规定(1948年) |
5.3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出版与审定情况 |
5.3.1 自编教科书数量略有减少 |
5.3.2 汉译《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数量增加 |
5.3.3 教科书的审定制度 |
5.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编译者简介 |
5.4.1 以大学教师为主 |
5.4.2 中学教师人数增加 |
5.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典型个案分析 |
5.5.1 自编教科书个案——以《新中国教科书高级中学解析几何学》为例 |
5.5.2 汉译教科书个案——以《斯盖二氏解析几何学》为例 |
5.6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特点分析(1937-1949) |
5.6.1 教科书章节结构成型 |
5.6.2 自编教科书内容相较课程标准有删减 |
5.6.3 基本统一使用“直角坐标” |
5.6.4 “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等着作出现 |
5.6.5 解析几何学题解大量出现 |
第6章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的演变 |
6.1 研究对象 |
6.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内容编排的比较 |
6.2.1 “圆锥曲线”内容在教科书中的整体编排 |
6.2.2 “圆锥曲线”中知识点的编排 |
6.3 解析几何教科书中“圆锥曲线”概念表述之演变 |
6.3.1 “圆锥曲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
6.3.2 “抛物线”概念定义方式之演变 |
6.3.3 “椭圆”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
6.3.4 “双曲线”概念表述方式之演变 |
6.3.5 “圆锥曲线”及其概念编排形式之比较 |
6.4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作图法之比较 |
6.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中“圆锥曲线”特点分析 |
6.5.1 关于“圆锥曲线”的定义问题 |
6.5.2 抛物线、椭圆与双曲线的排序问题 |
6.5.3 “圆锥曲线”统一定义的给出方式与出现的时间问题 |
6.5.4 “极坐标”与“圆锥曲线”的编排顺序问题 |
第7章 结论 |
7.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整体特点 |
7.1.1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多样化 |
7.1.2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滞后性” |
7.1.3 自编解析几何学教科书以平面解析几何为主 |
7.1.4 解析几何学教辅的出现对教科书的补充 |
7.1.5 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内容选择与编排的特点 |
7.2 影响解析几何学教科书演变的主要因素 |
7.2.1 外部因素 |
7.2.2 内部因素 |
7.3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
7.3.1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意义 |
7.3.2 清末民国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的启示与借鉴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普通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概述 |
2.2 国内针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
2.2.1 国内研究关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同点 |
2.2.2 国内研究关于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不同点 |
2.3 国外针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
4.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方面 |
4.1.1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每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
4.1.2 三所大学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
4.1.3 三所大学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负荷量 |
4.1.4 三所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 |
4.1.5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
4.1.6 三所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
4.2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 |
4.2.1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
4.2.2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接受的指导途径 |
4.2.3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途径 |
4.2.4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
4.2.5 三所大学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消费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妇女杂志》刊物概况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 时代环境 |
二、 文学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刊物基本面貌 |
一、 刊物宗旨 |
二、 栏目设置 |
三、 刊物性质 |
第三节 作家心态 |
第二章 战争下女性生存的多维度关注 |
第一节 文明的冲击: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
一、 痛的领悟:婚恋不自由 |
二、 新文明冲击下的迷茫 |
第二节 人生能有几多愁:女性的家庭生活 |
一、 男性权威的压制 |
二、 天使恶魔的合体 |
第三节 艰难漫长的抗争:女性的教育与就业 |
一、 举步维艰的教育 |
二、 险象迭生的就业 |
第三章 战争下世俗百态的作家关注 |
第一节 心灵深处的窥探——梅娘的匠心独具 |
第二节 文学虚构的真实——雷妍的生存困惑 |
第三节 底层社会的珍珠——纪莹的“下一代”关注 |
第四章 《妇女杂志》的文学与史料价值 |
第一节 文化实绩 |
一、 新人展露的平台 |
二、 妇女问题的探讨 |
第二节 史料学价值 |
一、 乱世下文学的记忆载体 |
二、 沦陷区社会的惊鸿一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转型急需政策引导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急需政策支持 |
1.1.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需求日益迫切 |
1.1.4 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需要优化图书馆事业政策 |
1.1.5 公民文化权利的有效实现需要政策做保障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文献总体情况 |
1.3.2 主要研究领域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5.1 理论基础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价值 |
1.6.1 理论价值 |
1.6.2 实践价值 |
1.7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研究难点 |
1.7.3 研究创新点 |
2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2.1 1949-1977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 |
2.1.1 明确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确立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方针和任务 |
2.1.2 重视文献资源的建设与组织,出版物样本缴送制度初步建立 |
2.1.3 以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为基础,开展大规模图书馆协作协调 |
2.1.4 对前苏联图书馆学理论及图书馆工作方法、技术的介绍与引进 |
2.1.5 图书馆事业政策存在脱离实际,反复,冒进等不良特征 |
2.2 1978-2004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 |
2.2.1 努力消除文革对图书馆事业的不良影响 |
2.2.2 建立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制度,进一步扩充图书馆职能 |
2.2.3 在国家层面初步建立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
2.2.4 建立图书馆业务职称评定制度 |
2.2.5 形成新的历史时期的改革与发展思路,确立有偿服务的政策导向 |
2.2.6 图书馆立法在地方层面取得突破 |
2.2.7 通过实施重点文化工程带动事业整体发展的政策环境初见端倪 |
2.2.8 建立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制度 |
2.3 政策体系变迁蕴含的历史经验 |
3 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需求 |
3.1 政策的积累 |
3.1.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关政策成为图书馆事业核心政策的重要载体 |
3.1.2 部署实施重点文化工程成为国家层面图书馆事业政策的重要内容 |
3.1.3 免费开放成为图书馆事业政策的最强音 |
3.1.4 以总分馆制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逐步成熟 |
3.1.5 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开始受到重视 |
3.1.6 在农村县以下建立综合文化设施的政策制度逐步清晰 |
3.1.7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实现重要突破 |
3.1.8 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政策机制逐步完善 |
3.2 当前政策分析 |
3.2.1 取得的显着成绩 |
3.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政策需求的调查 |
3.3.1 对主要政策及其内容的基本认知和潜在需求 |
3.3.2 对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基本认知和潜在需求 |
3.3.3 调查对象的其他建议 |
3.4 政策现实需求归纳 |
3.4.1 政府部门的需求 |
3.4.2 公共图书馆的需求 |
3.4.3 社会公众的需求 |
4 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国际借鉴 |
4.1 建立政府与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 |
4.1.1 国家层面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
4.1.2 地方层面的图书馆事业管理体制 |
4.1.3 大力发展行业协会 |
4.2 图书馆立法与事业发展同步 |
4.3 建立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体系 |
4.3.1 标准规范形式多样内容全面 |
4.3.2 广泛覆盖的服务体系 |
4.3.3 强调分类指导 |
4.3.4 注重服务标准的制订 |
4.3.5 注重对图书馆的评估 |
4.3.6 建立标准修订和实施机制 |
5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构建 |
5.1 构建原则 |
5.2 构建思路 |
5.3 基本框架 |
5.3.1 政策系统结构 |
5.3.2 政策内容结构 |
5.3.3 政策过程结构 |
6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内容分析 |
6.1 组织管理政策 |
6.2 经费投入政策 |
6.3 资源建设政策 |
6.4 服务政策 |
6.5 从业人员政策 |
6.6 技术支撑政策 |
6.7 标准规范政策 |
7 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优化路径 |
7.1 抓紧制定出台《公共图书馆法》 |
7.2 尽快确立国家层面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政策 |
7.3 出台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层图书馆事业专门政策 |
7.4 优化和完善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过程 |
7.5 加大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宣传力度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现行有效的图书馆领域主要国家标准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钟摆”现象:中国幼儿园课程发展进程中需要反思的价值取向问题 |
2. “二元对立”与“单向度”取向:幼儿园课程价值理论存在的对立思维 |
3. “学前教育的春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机遇与隐患 |
4. 学术研究的需要:对中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系统研究的缺失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幼儿园 |
2. 幼儿园课程及课程文本 |
3.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三)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四) 研究的意义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的意义 |
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五) 文献综述 |
1. 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六) 研究设计 |
1. 历史分期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 主要研究方法 |
4.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渊源 |
(一) 中国传统蒙学思想—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源头 |
1. 蒙以养正:中国传统蒙养教育的目的观 |
2. 正之以礼:教育目的中以伦理道德的养成为第一位 |
3. 重视读书识字:传统蒙养教育的一大特点 |
4. 在教育方式上重视正面教育 |
5. 注重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
(二) 清末民初的幼儿教育——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转折点 |
1. 清末“中体西用”的学前课程价值取向 |
2. 民初(1912-1918)更倾向于“共和精神”的学前课程价值追求 |
3. 清末民初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性 |
小结 |
二、价值和合:“单元中心制”时期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政权更迭的政治形态 |
2. 弃旧纳新、百花齐放的文化生态 |
3. 此起彼伏的教育思潮 |
4. 民国时期教育方针与幼儿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
(二)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学界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理论探讨 |
2. 幼稚园课程的本土实验 |
3. 官方对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支持和推动 |
(三) “单元中心制”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稚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稚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稚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三、学术理性主义与社会适应:“仿苏分科”时期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现代化的歧路:新中国政治形态的困境与危机 |
2. “服从于政治”“为政党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的政治取向 |
3. 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转向 |
4. 新中国教育方针与相关幼儿教育政策 |
(二)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拒西学苏:我国幼儿课程理论价值选择的官方导向 |
2. 弃西从苏:新中国时期幼儿教育学术界关于课程理论的选择 |
3. 从照搬到自主探索: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调适 |
(三) “仿苏分科”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课程价值定位 |
2. 课程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建国初十余年我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价值表征 |
小结 |
四、社会重建主义:“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无序的高度集权——中国政治形态的病变 |
2. 政治的附庸: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畸变的文化生态 |
3. 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要革命”的指导方针 |
(二)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全盘否定“文革”前党和政府的幼儿教育方针 |
2. 幼儿教育的政治化和阶级斗争化 |
3. 对幼儿园教育目标及内容的批判与重定 |
4. 新的课程与教材改革方针的出台 |
(三) “革命文体”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在教材中的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五、学术理性主义:“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恢复旧体制”下“向民主迈步”:“后文革时代”政治形态 |
2. 解放思想:“后文革时代”的文化苏醒 |
3. 碰撞中的价值坚守:“后文革时代”教育理论的保守取向 |
4. “后文革时代”的教育政策与基本方针 |
(二)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形成 |
1. 对“文革”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批判 |
2. 幼儿教育界的实验探索与学术研究 |
(三) “统编教材”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六、自我实现:“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政治民主化——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形态的价值取向 |
2. 崇尚人文精神:“文化热”浪潮中的生机盎然的文化转向 |
3. 教育思潮与教育理论的强劲推动 |
4. 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演变 |
(二)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生成 |
1. 幼儿园教育理论的转变 |
2.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幼教改革 |
(三) “领域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小结 |
七、重返和合:“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
(一)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背景 |
1. 以人为本: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治形态的价值立场 |
2. 和合共融: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立场 |
3. 西方新教育理论思潮的深入影响 |
4. 教育政策导向 |
(二)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生成 |
1. 幼儿园课程改革学界关于“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讨论 |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度推进 |
3. 几种国外经典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引入与践行 |
(三) “活动体验课程”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表征 |
1.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定位 |
2.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体现 |
3. 文本分析: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表征 |
小结 |
八、流变态势 |
(一) 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 |
1. 从学科到领域:课程设置的变化 |
2. 趋向“和合”: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总体发展变化 |
3. “道德观念”在“价值灌输”取向中基本居于首位 |
4. 课程目标叙写方式逐渐凸显表意目标和儿童主体 |
(二) 课程组织形式、内容来源及教学模式的变化 |
1. 我国幼儿园课程组织形式在实质上一直是学科形式 |
2. 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取向趋于价值和合 |
3. 我国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变化与课程组织形式相关,呈现出灵活多样性 |
(三) 教科书价值取向的分析 |
1. 价值关涉类故事一直居于主导,但价值无涉类故事呈上升起伏趋势 |
2. 教科书价值取向发展变化的总体态势 |
3. 道德价值更侧重个性品质发展取向 |
4. 意识形态取向从重“领袖”到重“爱国家爱民族”转变 |
5. 教科书中文本人物的流变特点 |
九、历史反思 |
(一) 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百年流变的整体特点 |
1. 传统蒙学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条文化暗流 |
2. 教育理论思潮是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风向标 |
3. 课程实验的力度和广度决定着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科学性 |
4. 时代精神总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之中 |
5. 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历经百年流变之后再呈“和合”之势 |
6. 幼儿园课程价值中人文精神的不足 |
(二) 处理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的反思 |
1. 规约与超越:如何处理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 |
2. 静水与风浪: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新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价值中的向度? |
3. 为何而变:基于外来教育理论还是本土课程实验? |
(三) “传统知识”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的命运的反思 |
1. 知识教学并非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根源 |
2. 知识学习与“童年快乐被削弱”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3. 适宜的知识学习能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
4. 确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课程知识观 |
(四) 幼儿园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反思 |
1. 从“畏天”到“爱人”:幼儿园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内涵的嬗变 |
2. 涵育“真善美”:幼儿教育视域中人文精神的终极诉求 |
3. “窗边的小豆豆”:什么是充满人文意味的幼儿园课程 |
(五) 打破二元论:确立基于儿童发展的价值“和合”取向 |
1. 二元对立: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幼儿园课程价值思维 |
2. 儿童:幼儿园课程的价值主体与价值起点 |
3. 儿童发展的内涵: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体系构成 |
(六) 价值慎思:幼儿园课程编制与实施主体应养成的习惯 |
1. 价值慎思之“为了谁” |
2. 价值慎思之“为了什么” |
3. 价值慎思之“输出内容的价值适切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唐代游艺与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 “游艺”与“游艺诗” |
二、 研究范围 |
第三节 唐代游艺活动盛行的背景简述 |
一、 社会安定是游艺活动广泛开展的前提 |
二、 经济繁荣是游艺活动盛行的物质保障 |
三、 府兵制和武举制推动了游艺活动的发展 |
四、 文化的开放拓宽了游艺活动形式 |
第一章 运动竞技游艺诗 |
第一节 射猎 |
一、 统治者的射猎活动 |
二、 文人的射猎诗 |
第二节 球戏 |
一、 蹴鞠 |
二、 马球 |
三、 其他 |
第三节 角抵 |
第二章 休闲娱乐游艺诗 |
第一节 弈棋 |
一、 围棋 |
二、 弹棋 |
三、 象戏 |
第二节 博戏 |
一、 六博 |
二、 樗蒲 |
三、 双陆握槊与长行 |
第三节 乐舞 |
一、 剑器舞 |
二、 胡旋舞 |
三、 胡腾舞 |
四、 柘枝 |
五、 霓裳羽衣舞 |
六、 字舞 |
七、 马舞 |
八、 犀象舞 |
第四节 筵席宴飨之戏 |
一、 投壶 |
二、 藏钩 |
三、 射覆 |
第五节 斗鸡 |
第六节 技巧 |
一、 长竿戏(寻橦) |
二、 绳技 |
第七节 小儿戏 |
一、 竹马戏 |
二、 纸鸢 |
三、 斗草 |
第三章 岁时节令游艺诗 |
第一节 上元观灯拔河 |
一、 观灯 |
二、 拔河 |
第二节 寒食清明荡秋千 |
第三节 端午竞渡 |
第四节 重阳登高 |
第四章 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意识 |
第一节 唐代游艺诗的艺术特色 |
一、 依附其他内容,点明主题 |
二、 巧用典故 |
三、 善用修辞方法 |
四、 生动鲜活的场面描写,形神兼备的写人状物 |
第二节 唐代游艺诗的审美意识 |
一、 刚健雄浑 |
二、 柔和绮丽 |
三、 闲雅宁静 |
四、 淡泊超脱 |
五、 沉郁悲凉 |
第五章 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关照 |
第一节 唐代游艺诗所见游艺文化 |
一、 娱乐性 |
二、 竞争性 |
三、 民俗性 |
四、 开放性 |
五、 创新性 |
第二节 唐代游艺诗对社会生活的关照 |
一、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
二、 文人尚武,进士击鞠 |
三、 浓妆淡抹,动静皆宜 |
四、 僧道趣俗,方外交通 |
五、 中外交流,互通有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10)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相关研究的综述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 中小学体育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2.1 基本思想辨析 |
2.2 军国民主义时期 |
2.3 自然主义时期 |
2.4 政治为纲时期 |
2.5 增强体质时期 |
2.6 健康主导时期 |
2.7 小结 |
3. 体育专业教科书之立论基础考查 |
3.1 体育基本理论的分辨 |
3.2 体育专业教育的演进 |
3.3 体育基本理论教科书 |
3.4 体育操作理论教科书 |
3.5 体育新兴理论教科书 |
3.6 小结 |
4. 体育专着之立论基础考查 |
4.1 体育专着出版概况 |
4.2 体育教学理论专着 |
4.3 运动训练理论专着 |
4.4 体育思辨理论专着 |
4.5 体育史学类专着 |
4.6 小结 |
5. 中国体育的文化根源所在 |
5.1 中国体育是实用体育 |
5.2 实用体育的现实写照 |
5.3 体育精神境界的体悟 |
5.4 体育内外利益的分辨 |
5.5 小结 |
6. 体育思想演化脉络的梳理 |
6.1 体育思辨思想的演化 |
6.2 体育教学思想的演化 |
6.3 运动训练思想的演化 |
6.4 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3 主要创新 |
7.4 主要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一 |
后记二 |
四、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5卷总目次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近代中小学体育课程观的话语分析[D]. 黄雪娟. 山东体育学院, 2021
- [2]杨尘因生平、着述稽考与研究[D]. 朱晨.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3]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4]清末民国时期中学解析几何学教科书研究[D]. 张美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9)
- [5]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以烟台市普通高校为例[D]. 杨斌斌. 鲁东大学, 2015(07)
- [6]华北沦陷区《妇女杂志》期刊研究[D]. 肖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7]面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D]. 申晓娟. 武汉大学, 2013(01)
- [8]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 ——基于课程文本的分析[D]. 刘小红. 西南大学, 2013(10)
- [9]唐代游艺与诗歌[D]. 王赟馨. 吉林大学, 2012(03)
- [10]从体育教科书和专着的立论基础看体育思想的演化[D]. 金光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