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珩[1]2004年在《钢管混凝土柱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钢管混凝土柱结构具有承载力强,抗震性能优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高层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具有柔弱底层的特点,对抗震不利。由于钢管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将其用做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框支柱将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力,改善其抗震性能。目前对钢管混凝土柱组成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得很少,本文尝试以钢管混凝土框支柱组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对钢管混凝土柱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将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比较,探讨这种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之处。以便为钢管混凝土框支剪力墙这一新型结构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 (1)依据相关文献对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包括钢管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及钢管混凝土的动力性能。 (2)借鉴钢筋混凝土有限元理论,说明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步骤和方法。 (3)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模态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4)进行框支剪力墙结构实例分析,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方案,下部框支柱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转换梁和上部剪力墙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研究比较该两种结构方案在相同的地震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包括: a.应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ETABS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构方案进行模态分析,比较两者的自振周期和振型特点。 b.分别沿X、Y方向输入7度多遇地震标准加速度反应谱,分析计算两种结构方案在X、Y方向的地震响应,比较二者的楼层侧向位移、层间位移、剪力和弯矩,以及转换梁、框支柱的剪力和弯矩。 c.输入相同的地震波,对两种结构方案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比较两种结构在同一地震波下的几个代表性楼层的侧向位移地震时程响应、转换层下框支柱以及转换梁的剪力、弯矩的地震时程响应。
凌育洪, 刘挺[2]2004年在《钢管混凝土柱框支剪力墙结构应用的设计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钢管混凝土柱是一种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突出优点的结构构件,但在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尚属开始阶段.本文对框支剪力墙在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支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情况下,分别比较其对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其内力变化规律仍然基本符合传统框支剪力墙的受力概念.因此,对现行规范有关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规定进行局部调整后,可适宜采用钢管混凝土柱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受力明确、设计合理的节点形式及其设计,解决了钢管混凝土柱在高层建筑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闫园[3]2012年在《型钢混凝土柱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人们对建筑功能多样化的要求,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在这种结构体系中,框支柱受力十分复杂,因此可以考虑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使用延性和承载力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的型钢混凝土柱作为框支柱。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分别对使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整体模型和构件模型分析,讨论了型钢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EN分别对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整体分析,主要结论有:使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可以降低柱的轴压比,提高柱的延性;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可避免使用钢筋混凝土柱超筋的现象,降低柱子的截面尺寸;使用型钢混凝土柱对提高结构的刚度有一定的作用。2、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框支满跨不开洞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分析,主要结论有: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支柱中内设型钢可以提高其对框支梁的约束能力,减小整个结构特别是框支梁的竖向位移,框支梁底部跨中部位表现最为明显;在框支柱中内设型钢降低了框支梁中和轴的位置,提高了框支梁的抗裂能力。3、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分别对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框支满跨不开洞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静力分析,主要结论有: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框支梁梁顶与剪力墙相交部分水平应力较大,远离水平力施加位置的框支柱底处竖向应力较大,梁柱节点内侧剪应力较大;型钢混凝土柱最大水平应力出现在远离水平力施加位置的柱顶以下大概叁分之一柱高的位置,柱内型钢部分最大应力也出现在此高度,并且出现在腹板上;型钢混凝土柱最大竖向应力出现在远离水平力的外侧柱底处,型钢部分此位置也出现最大竖向应力;使用型钢混凝土框支柱可以使结构的力-位移曲线存在可观的平台,相比于钢筋混凝土框支柱的模型,提高了结构的延性。4、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影响型钢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叁个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型钢混凝土柱的延性随着构件中含钢量的增加、配箍率的增大以及纵向钢筋配筋率的降低而增大;但是构件中的含钢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侯少颖[4]2008年在《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Pushover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大量的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剪力墙作为一种有效的抗侧力构件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地震也显示出剪力墙在结构安全体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Pushover分析(也称为非线性静力分析)被认为是基于性能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已被引入我国新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很多学者对该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但是该方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合理运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采用Pushover分析对剪力墙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对不同类型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其现状和进展。由此可知目前对于剪力墙结构的破坏形态主要是针对结构的某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对整体剪力墙抗震性能评估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整体剪力墙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受力特性和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价值。由于Pushover分析方法目前处于研究阶段,对于加载模式的合理运用还有待探讨,本文分别采用均匀分布、倒叁角分布和多振型分布叁种水平加载模式对一座12层整体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并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相对比,探讨加载模式选取的合理性。最后得出Pushover分析在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通过楼层的层间位移角、二阶差值位移角曲线判断出整体剪力墙结构的薄弱层,为剪力墙结构在Pushover分析中侧向力的选取提出了建议。
刘杨[5]2007年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简化计算和落地剪力墙合理刚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框支剪力墙结构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一种“上刚下柔”、竖向刚度突变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多次震害分析表明,框支剪力墙结构属于抗震性能较差的高层建筑结构。但由于具有其它结构不可替代的使用功能,使其在世界各地特别是我国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研究深入,有关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性和改进抗震性能措施先后被提出。然而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依次放松约束节点的子结构法,根据转换层附近竖向构件传力机制的不同,提出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在静力水平荷载作用下简化计算模型,并对转换层设置高度、标准剪力墙类型、落地剪力墙刚度等因素对结构内力和侧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2)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效为悬臂杆,以悬臂杆刚度来反映框支剪力墙结构竖向刚度突变,运用结构力学中的柔度矩阵法,建立了自振特性简化计算模型,它具有计算量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同时还可灵活的结合工程实际,提供不同精度的运算。(3)将框支剪力墙结构以转换层为界,划分为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子结构和转换层下部框-剪子结构,借鉴框-剪结构楼层扭转新刚度模型,进行了框支剪力墙结构扭转近似计算。该方法运算简单、精度较高。(4)借鉴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的概念,推导出了转换层上、下等效扭转刚度比和等效层间侧移角比的计算公式与取值范围。这两个参数能更有效的控制结构扭转角、层间位移角、剪力突变以及转换层附近剪力墙的应力集中。(5)通过控制最大层间相对位移与层高之比、竖向构件轴压比等因素,推导了落地剪力墙合理刚度计算公式;根据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和等效层间侧移角比的取值范围,得到了落地剪力墙合理刚度取值范围。(6)提出了落地剪力墙刚度合理性综合评判模型,较为全面合理地分析了多种因素对落地剪力墙刚度合理性的影响。通过该模型对已有落地剪力墙进行评定,衡量其合理性,进而反馈给设计者相应的调整信息,可避免诸如扭转、剪重比等因素无法直接凭计算来考虑的缺点。(7)将框支剪力墙结构以转换层为界,划分为转换层上部剪力墙子结构(含转换层)和转换层下部框-剪子结构;视楼板(包括转换层楼板)为水平放置的深梁,然后采用超单元法,充分考虑剪力墙类型与布置、转换层类型的影响,对每个子结构建立考虑楼板刚度的单元刚度矩阵;最后推导了考虑阻尼影响依次放松约束节点的动力子结构法计算公式,完成了结构动力分析。(8)通过对试验数据及抗扭刚度计算公式的参数分析,探讨了轴压比、偏心距、纵横钢筋配筋强度比、剪扭比及弯扭比等诸多因素对构件抗扭刚度退化的影响。并在已有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便于查用的构件抗扭刚度-扭转角退化曲线,它可为考虑扭转的高层建筑结构弹塑性简化分析提供条件。
刘海卿, 侯少颖[6]2008年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仿真技术应用》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研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耗能机制,综述了不同结构形式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倒塌破坏的机理和结构破坏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剪力墙结构全过程设计、结构的动态监护、事故原因分析和加固处理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金[7]2019年在《某高位转换超高层公寓结构设计与分析》文中认为本工程属于高位转换超高层公寓,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137.85 m,属于B级高度。文章基于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该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静力分析,设防地震作用下关键构件性能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能满足预订的抗震性能目标。
庞伟聪, 韩建强, 张龙生, 陆日超[8]2019年在《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东塔楼及裙楼结构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东塔楼为交通枢纽上盖的酒店建筑。介绍了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结构设计与分析的有关内容,包括东塔楼与裙楼的计算解耦分析、结构体系与布置、结构弹性分析、结构弹塑性分析、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等内容。结构分析结果均表明,该结构达到了所设定的C级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对跨越城际的桁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分析及论证,结构体系的选择上最大限度满足建筑功能,从而达到预期的经济、安全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钢管混凝土柱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 马珩.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2]. 钢管混凝土柱框支剪力墙结构应用的设计探讨[J]. 凌育洪, 刘挺.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
[3]. 型钢混凝土柱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闫园.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4]. 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Pushover分析研究[D]. 侯少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
[5].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简化计算和落地剪力墙合理刚度研究[D]. 刘杨. 湖南大学. 2007
[6]. 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倒塌破坏机理及仿真技术应用[J]. 刘海卿, 侯少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
[7]. 某高位转换超高层公寓结构设计与分析[J]. 黄金. 四川建筑. 2019
[8]. 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东塔楼及裙楼结构设计与分析[J]. 庞伟聪, 韩建强, 张龙生, 陆日超. 建筑结构. 2019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抗风墙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框支剪力墙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论文; 刚度论文; 抗震构造措施论文; 抗震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构造地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