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栖息地改变往往对动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关于栖息地荒漠化如何影响蜥蜴的群落组成鲜有研究。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地区通过样线法调查了三类不同荒漠化程度样地上的蜥蜴群落组成差异,用典范对应分析探究了关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栖息地荒漠化使蜥蜴的群落组成发生显著变化,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草原沙蜥均是蜥蜴群落的优势物种,密点麻蜥逐渐减少,丽斑麻蜥则消失于荒漠化严重的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中。随栖息地荒漠化程度的增加,蜥蜴的数量显著减少,密度显著降低,蜥蜴物种的丰富度、香农-威纳(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皮洛(Pielou)均匀性指数均逐次显著下降,而辛普森(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逐次显著升高。这说明荒漠化不仅使蜥蜴群落组成变得简单,同时造成了蜥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甚至丧失。荒漠化也使蜥蜴的栖息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植被高度、油蒿比例、裸地比例、隐蔽度、表层土壤含水量和表层土壤孔隙度在三类栖息样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环境因子与蜥蜴群落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总体而言,草原沙蜥偏好裸地,密点麻蜥偏好隐蔽性好且土壤湿润又疏松的区域,而丽斑麻蜥则偏好植被高的区域。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韦锦云,曾治高,张晓磊,帅凌鹰,滕丽微,颜文博,刘振生
关键词: 栖息地,荒漠化,蜥蜴,群落组成
来源: 生态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526),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Sino BON)
分类号: Q958.1
页码: 1680-1687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371K
下载量: 298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西伯利亚狍栖息地适宜性评价[J]. 野生动物学报 2020(03)
- [2].长江中游典型河段底栖动物的物理栖息地模型构建与应用[J]. 水利学报 2020(08)
- [3].河流栖息地健康影响因素及评价研究展望[J]. 人民珠江 2020(10)
- [4].会泽黑颈鹤保护区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变化及可利用食物的探究[J]. 绿色科技 2017(02)
- [5].最后的栖息地[J]. 文艺研究 2017(07)
- [6].丁坝布置形式对中小河流栖息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09)
- [7].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评价[J]. 兽类学报 2015(01)
- [8].爱鸟就要爱护鸟的栖息地[J]. 环境教育 2015(05)
- [9].重要的栖息地[J]. 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 2016(07)
- [10].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J].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 2016(Z2)
- [11].书店[J]. 广东第二课堂(下半月中学生阅读) 2014(Z2)
- [12].根[J]. 六盘山 2009(01)
- [13].图片字典[J]. 小学科技 2009(04)
- [14].朱鹮栖息地生境营造及朱鹮生态园景观规划[J]. 绿色环保建材 2020(01)
- [15].太子河本溪城区段河道栖息地健康评价[J]. 水利水电技术 2020(S1)
- [16].四川鞍子河保护地水鹿和羚牛栖息地适宜性评价与重叠性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14)
- [17].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鱼类栖息地方案设计[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09)
- [18].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立法保护:以美国林蛙栖息地保护为例[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01)
- [19].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月球人类栖息地建设方案[J]. 载人航天 2019(02)
- [20].漓江枯水期流量变化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模拟[J]. 生态科学 2018(02)
- [21].大渡河丹巴河段鱼类栖息地可行性与适宜性研究[J]. 低碳世界 2017(30)
- [22].野生亚洲象栖息地管理的思考[J]. 四川环境 2016(04)
- [23].鄱阳湖越冬水鸟栖息地评价[J]. 湖泊科学 2015(04)
- [24].很多时候,我找不到栖息地(外二首)[J]. 辽河 2016(11)
- [25].基于黄河鲤栖息地水文-生态响应关系的黄河下游生态流量研究[J]. 水利学报 2020(09)
- [26].南极帝企鹅种群栖息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08)
- [27].基于人工替代栖息地的长江口湿地系统规划[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03)
- [28].普洱市亚洲象栖息地适宜度评价[J]. 生态学报 2016(13)
- [29].我国老虎及其栖息地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野生动物学报 2015(02)
- [30].犬蝠夜栖息地及夜栖息巢特征的初步研究[J]. 兽类学报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