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豆工业化生产试验

腊八豆工业化生产试验

一、腊八豆工业化生产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蒋立文,谢靓,廖卢艳,周红丽,周辉,曾玉伦[1](2017)在《1株总状毛霉CGMCC8700的鉴定及蛋白质谱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霉是发酵大豆制品常用的菌种,通过常规分离方法从自然发酵的豆制品中分离得到一种纯种霉菌,采用培养和显微观察方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G+C)%摩尔含量、rRNA基因序列的ITS1-5.8S-ITS2区、结合蛋白质谱分析毛霉蛋白质的组成。经过鉴定该霉菌为总状毛霉(CGMCC8700),菌丝为棉絮状,有厚垣孢子,孢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G+C摩尔含量为39.53%,TM值为70%,rRNA基因序列的ITS1-5.8S-ITS2区包括640个碱基,蛋白质全谱质谱鉴定为该毛霉有1 304个特定的肽段,鉴定到肽段的长度集中在8和22之间,但长度为11的肽段最多,平均肽段长度为14.62,平均蛋白质的鉴定覆盖度为17.25%。这些指标与毛霉菌发酵特性有关。

谢艳华,谢靓,陈淼芬,蒋立文,陈力力[2](2016)在《毛霉型豆豉和黄豆脂肪酸检测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选取毛霉型豆豉和原料黄豆为材料,采用索氏抽提结合氢氧化钾-甲醇(KOH-CH3OH)、豆粉甲醇钠(CH3ONa)和豆粉KOH-CH3OH 3种甲酯化方法前处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豆豉和黄豆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并对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豆粉KOH-CH3OH甲酯化法前处理检测得到10种脂肪酸,其他两种方法预处理均只检测到5种脂肪酸。豆粉KOH-CH3OH甲酯化法前处理简便快捷,适合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可以避免长时间加热对脂肪酸组分的影响,测定结果相对准确,对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豆发酵前后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李清明,蔡霞,蒋立文,陶湘林[3](2014)在《腊八豆质构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的研究(英文)》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质构仪测定腊八豆的硬度和咀嚼性,并研究其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100、P/2、A/LKB-F和A/BE等四种探头分别对腊八豆进行下压、穿刺、剪切和批量压缩试验。利用打分法中的九点标定法对腊八豆进行感官评价。以批量压缩测试指标咀嚼性为自变量,感官评价指标硬度为因变量,进行模型拟合,得到了腊八豆的感官硬度预测模型。[结果]腊八豆的理想测试参数为探头A/BE,测试速度1.0 mm/s,压缩量为70%,其咀嚼性与感官评价硬度之间存在极显着相关性(r=0.92,P<0.01)。[结论]使用质构仪测定可以客观地反映腊八豆产品硬度和咀嚼性等质构特性的变化。

李云霞[4](2012)在《小麦酱发酵菌相分析与人工发酵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酱一直以来作为一种传统调味品,因其取材方便、口感醇厚、香气浓郁等优点广受人们喜爱。但由于小麦酱的生产制作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方式,故存在许多问题,如:加工条件简陋、受季节气候限制、生产周期长、产品含盐量不稳定等。我国目前关于甜面酱、酱油等的研究报道较多,未见小麦酱研究报道。本实验为首例对小麦酱进行较系统的研究。旨在为改善小麦酱质量,从而实现其产业化加工。本文首先以自然发酵不同时期小麦酱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发酵微生物学分析以及发酵动态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而最终形成小麦酱特有的风味。在发酵第一阶段:是霉菌大量生长繁殖时期,分离出米曲霉、黑曲霉。在这个时期,霉菌分泌大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等,分解原料小麦中的蛋白质成肽、氨基酸,分解淀粉成糖类。为后期小麦酱发酵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及奠定基础。酵母菌和乳酸菌等细菌在发酵的第二阶段开始大量生长繁殖,进而使得发酵中酒精和乳酸等中间产物大量累积。第三阶段,则是在前两个阶段提供条件基础上的促酱成熟时期,是小麦酱风味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对自然发酵小麦酱发酵过程分析基础之上,以分离出的米曲霉和黑曲霉作为制曲菌种,分析研究小麦酱双菌种人工制曲工艺。通过分开制曲方式,研究两菌种的产酶特性,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分别对两菌种制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以下结论:米曲霉制曲最佳工艺:初始接种曲料pH6.5左右,菌种接种量0.6%,温度27℃条件下制曲70h。黑曲霉制曲最佳工艺:初始曲料pH6.5左右,菌种接种量0.5%,在30℃温度条件下控温制曲48h。对制曲种曲的配比和添加量研究,优化制曲工艺条件及人工发酵工艺条件,得出以下结果:米曲霉与黑曲霉成曲混合入缸发酵比例6:1。在27。C-40℃温度条件下间歇控温发酵35d,添加0.6%植物乳酸菌,加入9%的食盐,所得成品感官评价与自然发酵小麦酱相似,其氨基酸态氮值有所增加,食盐含量降低,缩短发酵周期至自然发酵的1/2。其他指标与传统发酵小麦酱相似。由此可表明:人工接种发酵小麦酱产品与自然发酵产品无显着差异。

孙继民,魏宝阳,谭炎宁,张逸妍,罗尊长,黄凤球[5](2012)在《根霉紫外诱变菌株的性能及其发酵制作腊八豆的研究》文中认为以品质优良的高温根霉菌株8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获得一生长性能良好、具有广温特性的菌株1。试验测定了菌株的淀粉酶活性、温度适应性、好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并用其发酵制作腊八豆,测定了腊八豆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诱变株不仅适应38℃的高温条件,而且在18℃以上的中温条件也能以相同的速度发酵、生长、成熟。同时,诱变菌株的蛋白酶活性有显着提高,淀粉酶等多糖酶活性也并未减少,经多代培养其性状稳定遗传。

陈奇,何新益[6](2007)在《鲢鱼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鲢鱼及其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以鱼大刺、鱼鳍、鱼骨及其它余料为原料,开发出一系列的风味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可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7](2007)在《利用大豆内源酶改善腊八豆的品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经内源酶作用生产腊八豆,产品的氨基态氮和还原糖的含量都有增加,货架期内产品的硬度明显降低。试验表明大豆内源酶适宜作用的条件为:大豆经25℃浸后,30℃发芽处理8h,再于40℃处理6h利用内源酶降解大豆本身的部分大分子物质。大豆经此处理后生产的腊八豆与空白处理相比,氨基态氮的含量提高22.5%,产品的硬度降低37.1%。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8](2007)在《腊八豆生产菌株的选育》文中指出将通过平板分离、筛选和紫外诱变得到的毛霉菌株A2(含高活力中性蛋白酶)和根霉菌株C4(含高活力的α-淀粉酶)按7:3的比例混合接种生产腊八豆,产品的游离氨基酸、氨基态氮和可溶性无盐固型物的含量分别提高了6%、31%和10%,产品的感官品质有显着的提高。

陈奇,何新益,盛灿梅,刘永乐[9](2007)在《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对柠檬酸铁替代亚硝酸盐发色,紫苏混合液腌制脱腥,辅助调味料的确定以及骨刺软化及杀菌效果四个主要工艺过程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柠檬酸铁的发色效果达到了亚硝酸盐的发色效果,其最佳用量确定为0.05‰。紫苏混合腌最优脱醒工艺是:在温度为1018℃条件下,添加4.5%的紫苏液、5‰食用醋、1%料酒和70mg/L乙基麦芽酚与混合盐对鲜鲢鱼块进行脱腥腌制48h。在121℃下,杀菌15min,可达到骨刺软化和杀菌的目的。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10](2006)在《抗氧化剂对腊八豆熟食褐变的控制》文中认为腊八豆熟食的褐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经正交试验表明,添加L-半胱氨酸(L-Cys)0·10%、柠檬酸(CA)0·3%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0·04%三种抗氧化剂对腊八豆熟食的褐变较好的抑制作用,并采用铝箔袋真空包装,腊八豆熟食产品的抑制褐变时间可达到产品货架期90d的要求。

二、腊八豆工业化生产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腊八豆工业化生产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1株总状毛霉CGMCC8700的鉴定及蛋白质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菌种显微鉴定
        1.3.2 测定菌株DNA中G+C mol%的方法
        1.3.3 菌种脂肪酸测定方法
        1.3.4 蛋白质全谱测定的实验流程
    1.4 主要测定方法
        1.4.1 微生物主要培养特征及显微特征的鉴定
        1.4.2 测定菌株DNA中G+C mol%的方法
        1.4.3 菌体脂肪酸含量
        1.4.4 微生物蛋白质全谱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选育菌种的培养特征、显微特征
    2.2 毛霉菌种的TM值和G+C mol%
    2.3 脂肪酸组成测定
    2.4 蛋白质全谱鉴定的结果
        2.4.1 Unique肽段数分布
        2.4.2 肽段长度分布
        2.4.3 蛋白覆盖度分布
3 结论

(2)毛霉型豆豉和黄豆脂肪酸检测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化学试剂
        1.1.3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纯种发酵腊八豆加工工艺流程
        1.3.2 样品干燥
        1.3.3 不同前处理方法设计
        1.3.4 脂肪酸分析的条件
        1.3.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F1前处理法测定腊八豆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2.2 F2前处理法测定腊八豆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2.3 F3前处理法测定腊八豆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2.4 三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结果的比较
3 结论

(3)腊八豆质构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Materials and Methods
    Materials
    Methods
Results and Analysis
    Analysis of texture results with dif- ferent probes
    Analysis of sensory evaluation re- sults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nsory evaluation with parameters mea- sured with instruments
Conclusions

(4)小麦酱发酵菌相分析与人工发酵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酱制品生产概述
        1.2.1 酱制品生产历史
        1.2.2 酱制品生产特点
    1.3 发酵的理论基础
        1.3.1 酱成分中色、香、味、状形成机理
        1.3.1.1 酱的成色
        1.3.1.2 酱的香气
        1.3.1.3 酱的鲜味
        1.3.1.4 酱的状态
        1.3.2 发酵工程中的生物学变化
    1.4 小麦酱的生产现状
        1.4.1 小麦酱生产加工现状
    1.5 乳酸菌及酵母菌鉴定方法
        1.5.1 乳酸菌鉴定
        1.5.1.1 菌落形态学观察
        1.5.1.2 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1.5.2 酵母菌鉴定
        1.5.2.1 菌落形态
        1.5.2.2 生理生化鉴定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酱制品发酵人工制曲研究现状
        1.6.2 酱制品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7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研究目标
第2章 小麦酱自然发酵过程中主要作用微生物的分析鉴定与发酵动态学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2 试验原材料
        2.1.3 主要试剂与培养基
        2.1.4 试验方法
        2.1.4.1 自然发酵小麦酱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计数和归类
        2.1.4.2 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传统发酵小麦酱的微生物学分析
        2.2.1.1 传统发酵小麦酱的菌相组成分析
        2.2.1.2 传统发酵微生物鉴定结果分析
        2.2.2 传统发酵小麦酱动态学分析
        2.2.2.1 传统发酵小麦酱过程中蛋白酶活力变化情况
        2.2.2.2 传统发酵小麦酱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值变化情况
        2.2.2.3 传统发酵小麦酱过程中总酸值的变化情况
        2.2.2.4 传统发酵小麦酱过程中pH值变化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工发酵小麦酱制曲工艺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仪器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3.1.4 糖化酶活力测定方法
        3.1.5 试验方法
        3.1.5.1 米曲霉制曲工艺条件的优化
        3.1.5.2 黑曲霉制曲工艺条件的优化
    3.2 数据分析
    3.3 讨论
        3.3.1 米曲霉制曲工艺条件的研究
        3.3.1.1 米曲霉种曲的制备
        3.3.1.2 种曲和成曲中米曲霉的研究
        3.3.1.3 影响米曲霉产蛋白酶能力各因素分析
        3.3.2 米曲霉制曲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3.4 黑曲霉制曲最佳工艺研究
        3.4.1 黑曲霉种曲的制备
        3.4.2 影响糖化酶活力指标分析
        3.4.2.1 黑曲霉种曲的添加量
        3.4.2.2 制曲时间、温度对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3.4.2.3 曲料初始pH对糖化酶活力影响
        3.4.3 黑曲霉制曲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工发酵小麦酱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小麦酱加工工艺流程优化
        4.1.2.2 乳酸菌的培养方法
        4.1.2.3 酱醅发酵影响因素分析
        4.1.2.4 其他单因素试验
        4.1.3 讨论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1 用盐量的影响
        4.2.2 时间的影响
        4.2.3 温度的影响
        4.2.4 植物乳酸菌添加量
    4.3 正交试验
    4.4 人工发酵小麦酱理化指标与微生物学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根霉紫外诱变菌株的性能及其发酵制作腊八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1.1.1 菌种
        1.1.2 仪器
    1.2 培养基
    1.3 试验方法
        1.3.1 出发菌株的选育
        1.3.2 紫外光诱变
        1.3.4 淀粉酶活性测定
        1.3.5 氧气含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1.3.6 菌株遗传稳定性试验
        1.3.7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诱变试验
        2.1.1 紫外线诱变剂量的确定
        2.1.2 紫外诱变结果
    2.2 淀粉酶活性测定结果
    2.3 氧气对菌株的影响
    2.4 诱变株的遗传稳定性
    2.5 腊八豆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3 讨论

(6)鲢鱼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流程
    1.1 材料、试剂与设备
    1.2 工艺流程
    1.3 操作要点
        1.3.1 原料收购
        1.3.2 原料鱼的前处理
        1.3.3 腌制
        1.3.4 烘烤
        1.3.5 修整冷却
        1.3.6 油炸
        1.3.7 拌料调味
        1.3.8 计量包装
        1.3.9 杀菌
2 副产品的加工利用
    2.1 鱼大刺的利用
    2.2 鱼鳍的利用
    2.3 鱼骨的利用
    2.4 余料的综合利用
    2.5 鱼鳔的利用
3 结论

(7)利用大豆内源酶改善腊八豆的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原辅材料
        1.1.2 菌种和培养基[85]
        1.1.3 主要药品与试剂
        1.1.4 主要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案
        1.2.1 发芽条件对大豆内源酶激活的影响
        1.2.2 浸泡温度对大豆内源酶激活的影响
        1.2.3 大豆内源酶不同作用温度和时间的差异
        1.2.4 大豆内源酶作用对腊八豆品质的影响
        1.2.4. 1 大豆内源酶作用条件的正交试验
        1.2.4. 2 大豆内源酶最佳作用条件对腊八豆品质的影响
        1.2.5 腊八豆生产工艺流程[5]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1.3.1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采用福林试剂法[6]:
        1.3.2 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6]
        1.3.3 理化指标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芽条件对大豆内源酶激活的影响
    2.2 浸泡温度对大豆内源酶激活的影响
    2.3 大豆内源酶不同作用温度和时间的差异
    2.4 大豆内源酶作用对腊八豆品质的影响
        2.4.1 大豆内源酶作用条件的正交试验
        2.4.2 大豆内源酶最佳作用条件对腊八豆品质的影响
3 结论

(8)腊八豆生产菌株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辅材料
        1.1.2 供试微生物
        1.1.3 培养基[2]
    1.2 试验方法
        1.2.1 腊八豆制曲菌株的分离选育
        1.2.1. 1 霉菌分离选育的流程
        1.2.1. 2 毛霉和根霉的分离纯化[2, 3]
        1.2.1. 3 供试菌株适宜生长温度的确定
        1.2.1. 4 供试菌株的产酶特性
        1.2.1. 5 被选菌株的UV诱变[4, 5]
        1.2.1. 6 诱变菌株的产酶稳定性
        1.2.2 毛霉和根霉共生制曲生产腊八豆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1.3.1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Q32021.JW007-1999)
        1.3.2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1.3.3 а–淀粉酶活力的测定
        1.3.4 理化指标的测定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选育
        2.1.1 菌株的分离
        2.1.2 菌株适宜生长温度的确定
        2.1.3 菌株的产酶特性
        2.1.4 菌株的UV诱变
        2.1.5 诱变菌株的产酶稳定性试验
    2.2 毛霉和根霉共生制曲生产腊八豆
        2.2.1 产品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2.2.2 产品理化指标的变化
        2.2.3 产品的感官评价
3 小结

(9)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2 工艺流程
    1.3 操作要点
        1.3.1 原料收购
        1.3.2 原料鱼的前处理
        1.3.3 原料鱼的腌制
        1.3.4 烘烤
        1.3.5 修整冷却
        1.3.6 油炸
        1.3.7 拌料调味
        1.3.8 计量包装
        1.3.9 杀菌
2 结果与分析
    2.1 柠檬酸铁替代亚硝酸盐发色
    2.2 紫苏混合液腌制脱腥
    2.3 辅助调味料的确定
    2.4 骨刺软化及杀菌效果比较
    2.5 产品的评价标准
        2.5.1 感官指标
        2.5.2 卫生指标
        2.5.3 外包装指标
3 结论

(10)抗氧化剂对腊八豆熟食褐变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辅料
        1.1.2 菌种及培养基
        1.1.3 主要药品试剂
        1.1.4 试验仪器和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腊八豆褐变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1.2.2 包装材料对腊八豆褐变的影响
        1.2.3 抗氧化剂对腊八豆褐变控制的研究
        1.2.3.1 抗氧化剂的单因素试验
        1.2.3.2 多抗氧化剂的正交试验
        1.2.3.3 抗氧化剂最佳配比的褐变控制效果
    1.3 检测项目及方法
    1.4腊八豆熟食的生产工艺[9]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腊八豆褐变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
    2.2 包装材料对产品褐变的影响
    2.3 抗氧化剂对腊八豆褐变的控制
        2.3.1 单因素抗氧化剂的褐变抑制效果
        2.3.2 抗氧化剂的正交试验
        2.3.3 抗氧化剂最佳配比的褐变控制效果
3 小结

四、腊八豆工业化生产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1株总状毛霉CGMCC8700的鉴定及蛋白质谱分析[J]. 蒋立文,谢靓,廖卢艳,周红丽,周辉,曾玉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3)
  • [2]毛霉型豆豉和黄豆脂肪酸检测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J]. 谢艳华,谢靓,陈淼芬,蒋立文,陈力力. 中国酿造, 2016(08)
  • [3]腊八豆质构与感官评价相关性的研究(英文)[J]. 李清明,蔡霞,蒋立文,陶湘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01)
  • [4]小麦酱发酵菌相分析与人工发酵技术研究[D]. 李云霞. 武汉工业学院, 2012(07)
  • [5]根霉紫外诱变菌株的性能及其发酵制作腊八豆的研究[J]. 孙继民,魏宝阳,谭炎宁,张逸妍,罗尊长,黄凤球. 湖南农业科学, 2012(05)
  • [6]鲢鱼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J]. 陈奇,何新益. 内陆水产, 2007(05)
  • [7]利用大豆内源酶改善腊八豆的品质[J].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04)
  • [8]腊八豆生产菌株的选育[J].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 现代食品科技, 2007(02)
  • [9]风味鲢鱼干的加工工艺研究[J]. 陈奇,何新益,盛灿梅,刘永乐. 食品与机械, 2007(01)
  • [10]抗氧化剂对腊八豆熟食褐变的控制[J]. 夏岩石,夏延斌,蒋立文.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6(06)

标签:;  

腊八豆工业化生产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