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乐观人格,人际关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人际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秦琳,胡小兰[1](2019)在《大学生乐观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查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人际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水平,生活满意度较高,积极情绪体验明显多于消极情绪;乐观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显着相关;大学生人际关系在乐观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悲观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高晓萌,朱博,张西蒙[2](2019)在《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人际疏离感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理论体系,采用成人依恋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536名某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6.75%的大学生表现出手机成瘾倾向;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依恋回避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通过人际疏离感间接影响手机成瘾。(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杨灿[3](2019)在《浅谈场认识方式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交往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组成部分。场认识类型分为场独立性人群和场依存性人群,不同的场认识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面对不同的人群,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进行应对处理,这在心理治疗中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0期)
邓琪,万华,吴志成,薛真真[4](2019)在《上下级权力距离对员工的建言献策有消极影响吗?——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31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样本,使用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建模等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权力距离感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权力距离感显着负向影响员工建言行为,人际关系压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组织创新氛围能够弱化权力距离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负向影响,且对促进性建言的调节作用更明显。此结论有助于改善员工在产生上下级心理距离时的建言状况,启发管理者针对员工不同的建言行为采取不同的激励机制。(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赵冬梅,石孝琼[5](2019)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作用的多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而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然而,30%~60%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不满意,大学生因宿舍人际关系而进行心理咨询的占很大比例。研究表明,在良好宿舍气氛与较差宿舍气氛中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着。而不良的宿舍人际关系还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因此,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变量,采用多层线形模型,分析它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以98个宿舍的30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在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心理健康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宿舍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神经症水平、抑郁状态和精神分裂症倾向)可以分别显着地正向预测个体报告的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宿舍人际关系中的扰他行为,可以显着地增强这些正向关系,而个性特征则可以显着地弱化这些正向关系;(2)个体的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和外显性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着地负向预测个体的叁种心理健康问题;宿舍人际关系中的共享行为可以显着弱化个体的内隐性健康生活方式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倾向之间的负向关系,却对外显性健康生活方式与精神分裂症倾向之间的负向关系有显着的增强效应。本研究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何志芳,万莉莉,杨艳,刘建平[6](2019)在《人际信任的违背与修复:道歉与补偿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任研究的本质问题是"人们为何以及在何时会选择信任或不信任?"在信任关系中,信任者和被信任者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一旦发生信任违背事件,信任者对被信任者的信任意向或信任信念就会降低。早期研究表明,相比于道歉或经济补偿策略而言,道歉+经济补偿的组合策略更能修复受损的人际信任关系。但已往研究并未明确指出,经济补偿额度是多少时才能完全修复受害者对违背者的信任关系?且这种修复效果是否会受到不同违背类型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六人公共品博弈实验范式,采用2×5被试间实验设计,以信任修复策略(道歉、补偿、两倍补偿、道歉+补偿、道歉+两倍补偿)和信任违背类型(正直型违背型、能力型违背型)为自变量,以信任违背前、后信任者(投资人)投资金额之差为因变量。通过比较信任者在信任违背前、后的投资金额的差异,探讨在能力型违背和正直型违背条件下,道歉与经济补偿等的信任修复策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信任违背类型会损害信任者的初始信任水平,但不同违背类型对信任水平的影响没有差异;信任修复策略会影响信任修复效果,不同违背类型条件下,信任修复策略的作用也不同。在能力型违背中,最佳的信任修复策略为:道歉+完全补偿。在正直型违背中最佳的信任修复策略为:道歉+两倍补偿;信任修复策略只能起到对信任的部分修复作用,不能让信任水平完全恢复到初始信任水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靖昊[7](2019)在《道德在人际知觉中的作用:基于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知觉反映了个体对他人形成印象的知觉过程。以往大量对于社会知觉的研究都表明了社会知觉具有两个基本维度:热情与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对该理论模型产生了质疑,并不只有热情与能力两个维度,道德也是社会知觉的重要维度。此外,多数研究也仅关注了社会知觉在不同人群中的共性,鲜有研究关注社会知觉的个体差异。基于态度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近年来两项研究表明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这两种态度动机可以分别显着预测社会知觉的能力与热情维度的知觉。然而其理论基础正经受着许多挑战,有关社会知觉的个体差异效应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基于这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叁个子研究探究道德在人际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个体差异因素对其的影响。叁个子研究均采用问卷法在网络平台上收集数据,将通过SPSS和AMOS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1共收集有效数据164份,探究了个体差异因素对人际特质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对人际特质知觉并无显着预测作用,而道德认同对人际特质知觉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2共收集有效数据172份,探究了个体差异因素对人际对象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对人际对象知觉并无显着预测作用,而道德认同对除冷酷对象和无能对象之外的人际对象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3共收集有效数据185份,检验了人际特质知觉在个体差异因素和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所起的中介作用,其结果成功重复验证了研究1和研究2的结果,且发现人际特质知觉在道德认同与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综合叁个子研究的结果,本研究结论表明:(1)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对人际知觉不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2)道德认同对所有维度的人际特质知觉具有显着预测作用;(3)道德认同对热情对象、能力对象、道德对象与不道德对象的知觉具有显着预测作用;(4)人际特质知觉在道德认同与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诗琪,刘丽红[8](2019)在《大学生人际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精神智力的中介作用及情绪感染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责任感是个体意识到自身对他人及关系的责任,愿意为他人的福祉付诸言行并承担后果的态度;精神智力是个体寻找生命意义的能力;亲社会行为是让求助者获得帮助而不考虑助人者的利益得失的行为;情绪感染是指感官情绪信息(面部表情、声音、姿势、动作)自动化地、无意识地在人际间传递的过程。亲社会行为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公正、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本研究旨在探讨人际责任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精神智力的中介作用及情绪感染的调节作用,采用人际责任感问卷、精神智力量表、情绪感染问卷和亲社会行为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责任感能够显着的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其95%的置信区间为[0.312,0.627];(2)精神智力在人际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其95%的置信区间为[0.152,0.385];(3)情绪感染在精神智力与亲社会行为间起调节作用(χ2/df=1.631,TLI=0.938,CFI=0.947,RMSEA=0.044)。本研究强调大学生人际责任感在亲社会行为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应引起相应关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王泽意,谢方威,郑显亮[9](2019)在《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与共情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网络利他行为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网络利他行为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以往研究表明,社会阶层作为个体重要的环境变量,对人的亲社会行为有重要影响,但研究结果不一致。网络利他行为作为一种发生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亲社会行为,其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如广泛性、匿名性、非物质性等)与现实情境有较大不同,社会阶层又会对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网络人际信任是指在有风险的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基于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对其可靠程度形成的一种概括化期望。有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而人际信任是保证良好人际互动的重要前提,能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此外,共情作为一种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感受并对他人的处境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是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假设社会阶层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与网络人际信任和共情有关。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社会阶层测量、网络人际信任问卷和共情量表对102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男性428人(41.60%),女性601人(58.40%);年龄在12—19岁之间(M=15.35,SD=1.54);平均网龄为3.93±2.41年,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3.24±2.32小时,探讨社会阶层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网络人际信任对主观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2)共情对网络人际信任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调节了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具体来讲,网络人际信任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效应随共情的增强而增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吴心玥,甄瑞[10](2019)在《青少年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诱发了人们对其的过度使用行为,致使手机依赖现象的产生,从而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由于其自身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自我监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现有的研究对这一问题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不过,很少有研究从人际的视角来分析青少年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潜在机制。为了拓展现有研究的内容,深入分析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的机制,本研究抽取了182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手机依赖量表、人际亲密性量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包含焦虑和抑郁)对其进行了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手机依赖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β=0.30, p<0.001;β=0.34, p<0.001);在加入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变量后,手机依赖分别对焦虑、抑郁的直接路径系数仍旧显着(β=0.28, p<0.001;β=0.29, p<0.001),且人际关系在手机依赖与焦虑之间[β(95%CI)=0.02 (0.01~0.04), p<0.01)]、在手机依赖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均显着[β(95%CI)=0.05(0.03~0.08),p<0.001]。这些结果说明了,手机依赖不仅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也可以通过降低其人际亲密度来间接预测其焦虑和抑郁水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人际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构建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的理论体系,采用成人依恋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536名某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显示:36.75%的大学生表现出手机成瘾倾向;手机成瘾组的成人依恋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人际疏离感、手机成瘾两两之间呈显着正相关,人际疏离感在依恋回避与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依恋回避可以直接影响手机成瘾,也可通过人际疏离感间接影响手机成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秦琳,胡小兰.大学生乐观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9
[2].高晓萌,朱博,张西蒙.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人际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杨灿.浅谈场认识方式对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作用[J].心理月刊.2019
[4].邓琪,万华,吴志成,薛真真.上下级权力距离对员工的建言献策有消极影响吗?——人际关系压力和组织创新氛围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
[5].赵冬梅,石孝琼.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宿舍人际关系作用的多层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何志芳,万莉莉,杨艳,刘建平.人际信任的违背与修复:道歉与补偿的作用机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张靖昊.道德在人际知觉中的作用:基于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张诗琪,刘丽红.大学生人际责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精神智力的中介作用及情绪感染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9].王泽意,谢方威,郑显亮.社会阶层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与共情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吴心玥,甄瑞.青少年手机依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