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

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

论文摘要

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地球生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大约有75%的陆生生物和95%海洋生物种类灭绝。因此作为当今国际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方向,深入地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生物大灭绝形成的机制以及影响早三叠世生物大复苏的主要原因,对理解当今整个地球生物系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牙形石因其快速的演化和广泛的分布,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重大转折期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华南扬子台地从晚二叠世到早三叠世具有众多完整的海相层序,牙形石生物地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近几十年来,华南虽说已有大量有关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的报道,但这些研究主要都集中在扬子地区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剖面,以深水成因硅质岩为主的盆地相剖面研究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深水盆地相相硅质岩中相对难以建立较为系统的牙形石生物地层。但深水相剖面往往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记录了更全面的信息,因此加强深水盆地相剖面牙形石及其它门类生物地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鄂西地区晚二叠世时期为中扬子地区东北部边缘的台内裂陷盆地,广泛发育以硅质岩为主的深水沉积的大隆组地层,是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鄂西地区湖北宜昌五峰竹桥剖面、重庆奉节十里沟剖面和湖北建始奇羊坝剖面深水盆地相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以及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竹桥剖面、十里沟剖面和奇羊坝剖面的主要岩性和沉积特征,认为研究区大隆组下部硅质岩段,为缺氧的深水盆地沉积环境;大隆组上部灰岩段,为盆地边缘相;大冶组灰岩段为碳酸盐台地斜坡相。(2)从竹桥剖面识别出3属10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larkina orientalis、C.guangyuanensis、C.transcaucasica、C.liangshanensis、C.wangi、C.meishanensis、C.orchardi、Hindeodus parvus、H.pisai、Isarcicella isarcica。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meishanensis带、H.parvus带和I.isarcica带;(3)从十里沟剖面识别出3属7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orientalis、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C.yini、C.deflecta、H.aff.parvus。在该剖面共建立5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changxingensis带和C.yini带。(4)在奇羊坝剖面识别出1属4种牙形石P1分子,包括C.wangi、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在该剖面共建立3个牙形石带,自下而上分别为: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5)基于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我们把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25a层10.85m处,把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放在第6层底部7.24m处。同时,将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定义在27层底部11.74m处,将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限定在17层底部35.39m处。(6)依据竹桥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和C.meishanensis带,十里沟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orientalis带、C.wangi带、C.subcarinata带、C.yini带和奇羊坝剖面大隆组建立的C.wangi带、C.subcarinata带和C.yini带,我们认为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晚期到长兴期。(7)竹桥剖面大隆组25a层C.wangi带,25b-26层为C.meishanensis,相对于浙江煤山剖面和华南其它剖面缺失了C.subcarinata、C.changxingensis和C.yini这3个牙形石带。这可能是由于竹桥剖面大隆组以硅质岩为主,较难获得牙形石。也可能是因为在24和25a层之间存在沉积间断。(8)竹桥剖面和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在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都存在一次负偏。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内,平均值为-1.08‰,紧接着在界线处存在短暂的正峰值期(+0.51‰-+0.84‰)。在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发生在C.orientalis带和C.wangi带内,然后从C.subcarinata带快速恢复到稳定期,并一直延伸到C.yini带底界,平均值为0.64‰。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的负偏在竹桥剖面从C.meishanensis带延伸到了I.isarcica带。在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值从C.yini底界开始逐步降低,在C.yini带顶部有一次约为3.62‰快速的负偏移,紧接着在早三叠世处于稳定的负值期,平均值为-0.80‰。研究区无机碳同位素的负偏是生物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9)通过本文的研究,对鄂西地区以硅质岩为主的大隆组及二叠-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和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变化特征有了系统的认识,可以与华南浙江煤山、四川上寺等经典剖面进行很好的对比。为研究鄂西地区大隆组的时空分布、鄂西盆地的演化和吴家坪阶-长兴阶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提供了有力的牙形石生物地层证据,为研究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进程提供了新的无机碳同位素证据。进而为二叠-三叠纪重大转折期深水相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提供了新的材料。

论文目录

  •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1.2.2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无机碳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工作量及研究方法
  •     1.4.1 工作量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剖面介绍
  •   2.1 交通概况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3 古地理概况
  •   2.4 剖面介绍
  •     2.4.1 竹桥剖面
  •     2.4.2 十里沟剖面
  •     2.4.3 奇羊坝剖面
  •   2.5 沉积相特征
  • 第三章 牙形石生物地层
  •   3.1 竹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3.2 十里沟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3.3 奇羊坝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
  •   3.4 鄂西地区大隆组牙形石动物群特征
  • 第四章 地层划分和对比
  •   4.1 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及对比
  •     4.1.1 竹桥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     4.1.2 十里沟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     4.1.3 奇羊坝剖面吴家坪-长兴阶界线
  •   4.2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界线及对比
  •     4.2.1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     4.2.2 十里沟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   4.3 鄂西地区大隆组时空分布
  • 第五章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1 样品分析结果评价
  •   5.2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2.1 竹桥剖面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2.2 竹桥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3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3.1 十里沟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3.2 十里沟二叠系-三叠系界线无机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5.4 无机碳同位素演化趋势对比
  •     5.4.1 竹桥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     5.4.2 十里沟剖面无机碳同位素(δ13Ccarb)演化趋势对比
  •     5.4.3 本节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描述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取得的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杨博

    导师: 赖旭龙,姚华舟

    关键词: 大隆组,牙形石,无机碳同位素,吴家坪阶长兴阶界线,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

    分类号: Q915

    DOI: 10.27492/d.cnki.gzdzu.2019.000178

    总页数: 117

    文件大小: 13837K

    下载量: 126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西南垌早石炭世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新进展[J]. 中国地质 2015(04)
    • [2].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初步研究[J]. 新疆地质 2013(S1)
    • [3].广西东攀剖面二叠纪末期牙形石动物群:浅水相与深水相的对比[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12)
    • [4].滇西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通报 2019(06)
    • [5].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牙形石齿串[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04)
    • [6].西南地区晚三叠世卡尼期牙形石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 2018(11)
    • [7].全球界线层型华南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牙形石序列研究进展[J]. 古生物学报 2009(03)
    • [8].重庆南川地区中奥陶统—上奥陶统牙形石序列及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05)
    • [9].贵州兴义烂滩剖面中—上三叠统之交鱼类微体化石和牙形石生物地层[J]. 地质论评 2019(03)
    • [10].贵州安龙坡脚剖面中三叠世安尼期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质论评 2019(02)
    • [11].广西全州地区晚泥盆世牙形石和腕足类生物地层[J]. 地质通报 2019(06)
    • [12].更正启事[J]. 四川地质学报 2014(02)
    • [13].塔里木板块晚奥陶世桃曲坡牙形石属的分布及对比[J]. 地层学杂志 2017(04)
    • [14].贵州册亨中三叠统坡段组中上部石珊瑚及牙形石生物地层[J]. 地质学报 2017(02)
    • [15].新疆东昆仑卡尔瓦西地区马尔争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地质意义[J]. 地质学刊 2018(02)
    • [16].印支地体泥盆纪牙形石、放射虫和竹节石组合(英文)[J]. 地球学报 2012(S1)
    • [17].青海卡巴纽尔多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山群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 西北地质 2018(04)
    • [18].云南保山上三叠统诺利阶南梳坝组和大水塘组的牙形石及沉积环境特征[J]. 古生物学报 2019(01)
    • [19].牙形石数字图像采集与图像增强方法研究[J]. 古生物学报 2014(03)
    • [20].西藏昂仁县孔隆地区木纠错组诺利期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 地球科学 2020(08)
    • [21].呀!牙?[J]. 海洋世界 2012(09)
    • [22].牙形石研究概略[J]. 科技资讯 2011(32)
    • [23].牙形石微量元素对生物绝灭事件的响应:以二叠-三叠系全球层型剖面第一幕绝灭事件为例[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5)
    • [24].重庆石柱地区上二叠统吴家坪阶牙形石动物群及沉积环境[J]. 地质科技情报 2008(04)
    • [25].广西象州崖脚晚泥盆世—晚石炭世巴平组的地质时代[J]. 中国地质 2015(04)
    • [26].广西晚长兴期放射虫生物地层学及其与牙形石带的对比[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12)
    • [27].塔中88井奥陶系吐木休克组的发现及地层划分[J]. 新疆石油地质 2008(05)
    • [28].西藏仲巴县仁多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及冈底斯西部早三叠世古地理格局[J]. 地球学报 2018(04)
    • [29].山东莱芜黄羊山晚寒武世牙形石组合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的确定[J]. 山东国土资源 2009(05)
    • [30].重庆武隆黄草剖面奥陶纪牙形石生物地层初步研究[J]. 地层学杂志 2013(04)

    标签:;  ;  ;  ;  ;  

    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动物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