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论文-郭葳

中国禅宗论文-郭葳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禅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禅宗思想,斗茶,反权威性,现实主义

中国禅宗论文文献综述

郭葳[1](2019)在《中国禅宗思想在日本斗茶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盛行于日本南北朝时期的斗茶文化,是作为新时代开创者的守护大名们建立起来的一种专属于本阶层的"新文化"。斗茶,究其本质,是在继承了中国禅宗思想的精神内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分析禅宗东渐后,禅宗思想中的反权威性、现实主义精神对南北朝时期守护大名的影响,来说明禅宗思想对斗茶的激发作用,同时考察了禅宗的思想特质在斗茶中的具体体现。探究禅宗思想和斗茶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把握日本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本质,加深对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9年05期)

岳远晟,毛姚欣[2](2019)在《“茶禅一味”——论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思想和茶道文化均源自于中国,当两者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其建立还是发展,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禅宗思想上的继承。而日本茶道中倡导的"和敬清寂"又将禅宗思想发扬光大,使之升华为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7期)

唐隆君[3](2019)在《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的佛教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在当代心理学领域非常流行,其本身与佛教的禅修技术有着深刻的关联。本项研究意在宗教学研究框架下,综合文本理论与田野实践的互证方法,辅之以当代心理学、社会学的分析,深入剖析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中的佛教因素以及时代定位。本研究首先叙述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产生的背景与原因、操作形式和理念、发展过程和当代影响等内容。其次,将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与南传佛教马哈希内观禅、中国禅宗进行深入分析,论证其与两个佛教宗派修行理念和方法的共通之处。论证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马哈希内观禅的经典依据、理念和操作方法的分析,同时辅之于马哈希内观禅当代的禅修实践,论述马哈希内观禅对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的影响;二是,通过对中国禅宗公案和修行方法的分析,论述卡巴金对中国禅宗修行理念和精神的借鉴。最后,在宗教社会学的视域下,总结佛教禅修在操作技术上的普世性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所体现的佛教社会效用的问题,及其在当前科学理性主导的时代环境中所具备的实践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红英,余舟[4](2018)在《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园林产生的影响和意义,研究日本自然造园要素体现的人文精神,分析建筑造园要素所传达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出"枯山水"是中国园林的一种深入延伸。最后从中日园林的相同和不同点两层面,将禅宗思想对日本造园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与反思。(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李智[5](2017)在《基于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的产品设计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深刻且广泛,基于禅宗文化的禅宗美学更是在东方审美的构成上做出了重要的引导,同样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禅宗思想诞生于中国,广为流传于全世界,在世界范围内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广泛的涉及到东方美学,使得传统的中国美学再一次焕发生机,禅宗思想所体现出的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思想意识形态,将产品设计与禅宗思想相结合更能够体现出产品设计中的中国审美以及中国生活内涵。基于以上的缘由,本论文选择了中国禅宗思想中与产品设计联系密切的“心性论”,“空观”、“悟”以及“意境”这四大范畴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禅宗美学以“心性”为基础的思想理念开始,分析了禅宗“空观”、“悟”与“意境”的构成特征与美学特点,并且通过分析中国历史中的审美变化从而得到禅宗思想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作用以及影响。最后通过对当代产品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当代典型的产品设计案例,找到中国禅宗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结合点,总结出了禅宗思想对产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思想理念。通过以上的思考,总结与归纳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创新性,首先从禅宗生态的观点出发探讨了对产品设计生态伦理的影响,从而继续探讨了禅宗“空”观对于产品的形式与功能的联系性,包容性。以及禅宗“意境”对于产品审美形态的影响,使得“意境”的时空重构方法运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形成独有的意境美学。最后通过禅“悟”的理念对产品设计灵感与设计定位进行了更深一层次的分析与归纳。论文主要从这四大范畴出发,深度结合了产品设计方法与设计要素,从而使得禅宗文化从思想层面融入产品设计之中,能够深层次的运用于产品设计的各个要素中,最终达到禅宗思想在产品设计中的由内而外的体现,从产品设计思想层面融入中国的生活文化。(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史晓晨[6](2017)在《禅境与禅思——中国禅宗思想对查尔斯·赖特诗歌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斯·赖特是美国着名当代诗人,其诗歌以简练自然的诗风以及深蕴的精神厚度而备受各类文学奖项的青睐,并当选美国第21任桂冠诗人。赖特的诗歌以"风景,语言,上帝的观念"为主题,旨在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写进行精神探索。诗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其诗歌创作受到多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其中中国的禅宗思想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其诗歌中宁静以致远的禅宗之境,以及冥想之禅思。(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33期)

米进忠[7](2017)在《印顺《中国禅宗史》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是一部禅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国内外学术界的方立天、杨曾文、洪修平、麻天祥、圣严法师、江灿腾、邱敏捷、关口真大等学者均对《中国禅宗史》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本文来源于《中国佛学》期刊2017年02期)

万芳[8](2016)在《中国禅宗思想对松尾芭蕉俳谐思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禅宗传到日本,与日本现实社会结合,实现了禅宗日本化,并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武家社会战乱连年,禅宗思想滋养着日本人的心灵,也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走向。禅宗"无常""幽玄""以心传心"思想影响了松尾芭蕉的俳谐思想,使之形成了"风雅之诚"、"不易流行"的基本理念和"さび"、"しほり"、"细み"、"軽み"等美学思想(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6年11期)

维马(Wimal,Hewamanage)[9](2016)在《顿悟与渐悟》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座部佛教通常被解释为以阿罗汉涅盘为中心的渐修,而禅宗则被解释为以成佛为中心的顿悟。虽然顿悟的思想在原始佛教和其他佛教宗派中均有出现,但是它通常却被认为是禅宗的新发现。本项研究主要以上座部佛教、早期大乘佛教和中国禅宗为理论背景,讨论顿悟与渐悟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多元觉悟的概念在佛教思想中的发展历程。本项研究试图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研究顿悟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顿悟并不是中国禅宗所特有的观念。在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以及汉传佛教的华严、天台学派中,都可以找到对于顿悟的说明,但是禅宗对其阐述得更为详尽。例如,原始佛教对于顿悟和渐悟都有所提及,但是其觉悟概念展示了一种教义上的多元主义,而非偏向于顿悟或者渐悟。虽然在相关经论中可以找到论述顿悟和渐悟的许多例子,但它更强调涅盘的必要性,即要从充满痛苦的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第二,上座部佛教中渐悟的概念通常被认为是由觉音尊者在其《清净道论》中的论述所确立的。虽然此论主要介绍了以声闻乘四道、四果为中心的渐悟方法,但是同时也认可所有这些道果可以即刻获得的替代性方法。因此,根据诸如《清净道论》等上座部佛教经典,虽然阿罗汉涅盘是觉悟的最终状态,但是不少修行者可以不经过诸多阶段直接在刹那间觉悟,从而达到阿罗汉涅盘。然而在大乘佛教传统中,与上座部佛教不同,阿罗汉涅盘不被视为究竟圆满状态,它被描述为成佛过程中的一个中间阶段,达到阿罗汉涅盘后需进一步修行以期达到究竟涅盘——成佛。因此大乘佛教否定以阿罗汉涅盘为目标的渐修法门。但是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传统却提供了修行菩萨道的渐修道路,而且从时间上来说,大乘佛教的成佛之路甚至比上座部佛教的渐悟用时更久。第叁,原始佛教修行者并不以成佛为修行的目标,而且佛陀本人就宣称他也是一名阿罗汉。因此,通过声闻乘而达到阿罗汉果就是圆满。中国佛教中的顿悟概念最先是由道生(360-434)提出,在慧能的时代被发扬光大。那时佛教被普通民众视为一种民间信仰,这种信仰认为信徒几乎不能在现世成佛而只能寄希望于往生净土。面对这种对佛教的误解,慧能结合本土宗教——道教的相关思想对佛教进行了一场变革,禅宗因运而生。在禅宗里,对于开悟、涅盘和成佛概念的解释往往并不相同,但是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些意思是一致的,都指最终的开悟。最后,佛教中顿悟和渐悟之争也展示了宗教的一般性质,那就是在世界诸宗教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终极成就的观念。本文将分四章论述以上结论。本研究以宗教哲学为背景框架,因此在导论部分作者将介绍世界上其他宗教的成就(realization)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在世界诸宗教中并不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终极成就的观念。在介绍基本背景之后,论文第二章则重点讨论原始佛教,因为它被认为是佛陀教诲的最本原的形式。第二章后面部分通过介绍原始佛教对于觉悟的理解,证明了原始佛教觉悟观念大大超越其他佛教宗派对于觉悟的解释,后者只是对原始佛教觉悟观念某些方面的理解和发挥。原始佛教的觉悟涵盖了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简而言之,当理解了世间的本质为苦后,佛陀及其弟子就去找寻解脱苦难之道。在找到解脱之道后,佛陀运用了许多方法来向人们展示这条道路,例如顿悟或渐修悟。而顿悟和渐悟之间的关系与巴利语概念“迟缓方法”与“快速方法”之间的关系有相似之处,所以本文对此加以深入讨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Bahiya Daruciriya和Godhika的开悟就是原始佛教文献对顿悟解释的最佳例证。对于渐悟来说,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渐修方法以及渐悟状态。达到解脱最主要的方法是以戒定慧为中心的八正道。它通常被解释为渐悟方法,但是并不表示觉悟要严格按照八正道所指示的次序。本章讨论的另外一个重点是涅盘的社会学层面。对于涅盘概念的错误解释,如涅盘远离世间、阿罗汉自私等,这些都是现代学者和大乘佛教学派的看法,而并不是原始佛教涅盘和阿罗汉的真实状态。佛教历史表明,虽然有些阿罗汉更加向往避世的生活,但大多数阿罗汉包括佛陀本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因对世界实相的觉悟而教化他人,帮助他人觉悟。上座部佛教是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宗派,第叁章主要介绍《清净道论》以及巴利文献的相关内容。这章表明对于上座部佛教是渐悟佛教的流行解读是不全面的,这主要有如下叁个原因:第一、顿悟和渐悟的辩论主要产生于第七到第八世纪的中国佛教界,其后又由中国传向日本和韩国,而《清净道论》及巴利文注释早于那个时期。第二,上座部佛教不能等同于一些学者和普通人所认为的小乘佛教。如今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最先是公元前叁世纪传入的,那时并没有大乘、小乘佛教之分。第二次和第叁次佛教集结被称作上座部佛教集结。最早的佛教教派因对教义理解的分歧被称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也不是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虽然一些学派,例如说一切有部、犊子部、经量部等代表了小乘佛教的观点,但是与现代上座部佛教仍然有所区别。第叁、 《清净道论》以及其他上座部经典承认声闻乘的顿悟。如果我们仅考虑四道与四果作为解脱之路,那么上座部佛教可以被认为是渐悟主义的。但是《清挣道论》却提出了十六种替代之道。在《清诤道论》和其他巴利文献中没有成佛的概念,那么可以认为声闻乘就是最为究竟的状态。在四种修行道路中的圣人被划分为十五类:叁种入流者,五种不还者以及六种阿罗汉等。虽然这种划分方法在经藏中得到证实,但是这些论述的精确时间仍然不得而知。到达了第一阶段的入流者继续精进,那么解脱既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逐渐的。十障为摆脱烦恼的流行修行方法。这同样是支持上座部佛教为渐悟主义的证据。但是与此同时《清净道论》提出了十六种摆脱妄染的替代方法,而且并不是说必须经过每一个阶段逐步消除相应的妄染。除此之外,上座部佛教中波罗蜜与佛陀的概念本身就是支持其渐悟主义的理论基础。在早期文献中,佛的概念并不神圣,佛陀就是心智得到极大发展的人。后来涅盘的概念发展为在过去生中累世修习波罗蜜而得到佛果,希望成就此目标的修行者们只有努力修行波罗蜜以期盼在未来世弥勒佛下生时达到涅盘。讨论顿悟与渐修的概念,大乘佛教传统不得不提。因此第四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大乘佛教的觉悟观念。大乘佛教关于觉悟的观简单来说,就是达到一佛乘来证悟佛性。在大乘佛教中,菩萨观念发展起来以对抗上座部佛教阿罗汉观念,并且佛陀也从人变为神圣的存在。大乘佛教认为一佛乘是最为究竟圆满的境界,然而无知和懒惰的众生不可能直接获得佛陀的智慧,所以佛陀以叁乘为方便化度众生。为了阐述一佛乘的概念, 《妙法莲华经》运用了许多寓言故事,如“火宅”、“顽劣的孩童”、“治病的药草”等。在大乘佛教解释中,当阿罗汉意识到自身的涅盘并不是究竟圆满时,便会转向佛陀的智慧,踏上新的旅程。阿罗汉被解释为自私的,那是因为他们只考虑自身的解脱,因此向往佛乘的菩萨不能共事于小乘众。有时候,大乘佛教认为菩萨比佛陀更有力量,即使是释迦牟尼也是受到文殊室利菩萨的接引才成就佛道。原始佛教的涅盘是彻底摆脱生死不再返还世间;但是在大乘佛教中,佛仍为了利益世间众生而存在于某处。在大乘佛教记载中有许多顿悟的例子,譬如龙女八岁顿悟成佛。进一步说, 《异部宗轮论》中解释佛陀的殊胜时提到了关于顿悟的两个方面:佛一时知一切法,以及佛刹那获得圆满智。与此同时,渐悟也能够在菩萨道的不同阶段得到合理的解释。阿罗汉的涅盘并不是究竟圆满而仅仅是一个歇息之处,这是用来鼓励懒惰的修行者的方便说法。另外,十地以及六波罗蜜等观念直接支持了渐悟的观点。第四章的第二部分则重点讨论了禅宗关于顿悟的观念。遵循大乘佛教传统,中国禅宗也接受一佛乘的观念。在慧能大师时期,一佛乘观念影响了绝大多数学派。许多信徒所盼望的就是在死后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有许多佛教仪式表达人们对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因此,慧能大师提出通过寻求自性的方式来帮助修行者在今生就能达到开悟。根据大乘佛教与禅宗思想,佛陀涅盘后仍然在世界中利益众生。这两个概念与道教的道和天的概念非常吻合。《坛经》中的顿悟观念有时与原始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教义保持一致。它对于顿悟的解释并没有超越原始佛教与早期大乘佛教的解释,但是更精确描述了此世的顿悟。为什么慧能要如此强调顿悟的重要性呢?本研究提出以下四个理由:智慧佛教向信仰佛教之转变,本土道教的影响,正法消失的观念,以及语言的局限性和解释的自由。有人认为,中国禅宗中的开悟、涅盘和成佛指的不是同一个意思;而原始佛教和上座部佛教则认为叁者都是指最终的觉悟。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把顿悟理解为彻底的开悟是不恰当的。进一步来说,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究竟圆满并没有统一意见,而顿悟观念只是对究竟圆满的一种理解。(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04-01)

党蓉,程安玮[10](2015)在《唐宋中国禅宗寺院建筑布局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唐宋时期是我国禅宗发展的重要时间段。唐代禅宗初现,此时期出现对于中国禅宗乃至佛教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着作。宋代则是禅宗统治中国汉传佛教的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下,研究中国禅宗寺院建筑的布局特征。(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5年24期)

中国禅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禅宗思想和茶道文化均源自于中国,当两者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茶道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其建立还是发展,都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禅宗思想上的继承。而日本茶道中倡导的"和敬清寂"又将禅宗思想发扬光大,使之升华为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禅宗论文参考文献

[1].郭葳.中国禅宗思想在日本斗茶中的体现[J].农业考古.2019

[2].岳远晟,毛姚欣.“茶禅一味”——论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茶道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9

[3].唐隆君.卡巴金正念减压疗法的佛教因素探析[D].西北大学.2019

[4].王红英,余舟.中国禅宗思想对日本园林的影响[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5].李智.基于中国禅宗美学思想的产品设计研究及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7

[6].史晓晨.禅境与禅思——中国禅宗思想对查尔斯·赖特诗歌创作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7

[7].米进忠.印顺《中国禅宗史》研究评述[J].中国佛学.2017

[8].万芳.中国禅宗思想对松尾芭蕉俳谐思想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

[9].维马(Wimal,Hewamanage).顿悟与渐悟[D].武汉大学.2016

[10].党蓉,程安玮.唐宋中国禅宗寺院建筑布局特征研究[J].甘肃科技.2015

标签:;  ;  ;  ;  

中国禅宗论文-郭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