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杨洁

摘要:教育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语言文学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能充分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地用文化眼光去挖掘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要素,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弘扬

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的。文化的传承主要在汉语言文学,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液,《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教师而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的素养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这桶水不仅是语文知识技能,还蕴含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固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还必须博览群书,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一些经典的文章还要做到熟读成诵。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屈原的《离骚》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体现着爱国主义传统。《岳阳楼记》则渗透了作者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岳飞的《满江红》则把个人功名同报效祖国、献身抗金复国大业连在一起,这些都是中国社会传统人生观和传统价值观的体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师表》、《过秦论》表现的是纳谏用贤以及取信于民的为君之道和以史为鉴、明乎得失的古代政治文化传统。《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不仅仅是田园风光、恬淡情趣,更是旧时代正直知识分子鄙弃功名、向往自由的高洁人格的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样,面对学生才能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才能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给学生,以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以文化的精神陶冶学生。

二、对课堂而言,要注重课堂气氛,结合教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般来说,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学习古文,每每看到“之乎者也”就会睡眼朦胧,生硬的方块字,隐晦的内容使学生疲于应付。我们不妨换种方式:采用多媒体技术使文言文形象化、生动化。比如“小桥流水人家”,我们可以借由照片或画面让学生有意象的体验,继而以此类推去感受其他有相似意象及意境的诗文,让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古代生活画面。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诗歌是意象和意境的升华,意象的画面式呈现对融入诗歌意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在描写校园的时候,体会一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看到柳树,不自觉地吟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些都是形象式的体验,让学生们既可以感受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的内容与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生活如诗”的真谛。

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他们不能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要让学生积极去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就教学而言,解读文本的主要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进而领悟作品内涵,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这期间必须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们吸收文化中有价值的传统成分。很多课文的背景往往是很有文化价值的,课堂上要善于抓住这些文化因素,向学生传递文化信息。如学习余光中的《乡愁》,学生很少有远离故乡的体验,所以教师一定要从作者的简介切入,指出像作者一样的生于大陆、长于台湾的游子们几十年的思乡情、故园梦,却未能圆梦,思乡就成了他们永远的情结。这样就能使学生理解热爱家乡、不忘故土的传统,理解历来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乡愁”情结。语文课中富有人情味的民俗内容体现了传统道德中美好的一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对民俗内容讲授,不仅可以活泼课堂气氛,调节学习情绪,而且必定会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对学生而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课

现在的中学生,面临着太多的诱惑和挑战,离很多用方块字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结合教学内容之余,教师要适当开展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巩固这些传统文化的因素。如可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古诗词摘抄、诵读比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他们喜爱这些经典的语言文字,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还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精读一些优秀古典小说,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并写出自己的相关感想。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籍,没有书籍的哺育滋养,学生的生活是不完美的。另外,可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由于知识量大,涉及面广,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如何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开展“调查家乡的文化名入”之类的活动课,其目的使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问了解某些情况或历史,由此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可适当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动,如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庆、仪式等,增加学生对相关民俗知识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对民俗的兴趣和切实感受。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知识人格,可以说通过社会活动课,学生的情感得到再现,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正如诺贝尔者汉内斯?阿尔文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正处于一个热切呼吁人文精神的新时代。当今时代,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527100

标签:;  ;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