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恒定渗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隙,岩石,土坝,围岩,不连续,水电厂,孔隙。
恒定渗流论文文献综述
付俊峰,金生,王海军[1](2016)在《均质土坝非恒定渗流模型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对不透水地基上的均质土坝模型,在线性变化水位边界条件下的渗流流态和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非恒定渗流过程中坝体内浸润面的变化过程和压力水头的变化,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非恒定渗流在水位变化过程中的物理力学特性。该实验对江河堤坝在洪水涨落期间的坝体内渗流场变化的研究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同时为渗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最直接的检验数据。(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6年04期)
杨顺,欧国强,王钧,陆桂红,宇岩[2](2014)在《恒定渗流作用下泥石流起动过程冲刷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渗流是泥石流水动力条件主要来源之一,不同渗流流量具有不同的渗流力和冲刷力,从而可引起不同规模泥石流。通过开展室内水槽试验,利用测压管量测渗流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并结合高清摄像技术从微观角度记录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的运移、骨架颗粒的坍塌现象,以此分析研究土体渗透破坏、起动形成泥石流过程中的渗流和冲刷作用。在此基础上设定水槽坡度为7°,调节恒定渗流流量分别为120、170、265、320 ml/s,分析不同恒定渗流流量对固体堆积物失稳、泥石流起动过程中流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定渗流流量作用下,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迁移、骨架颗粒坍塌造成土体颗粒重排列、孔隙水压力上升进而导致土体抗力降低是泥石流土体颗粒失稳、起动、冲刷的重要原因;随着渗流流量增加,流速迅速上升,土体内孔隙水压力逐步增大,骨架颗粒的失稳、移动主要受渗流及水流冲刷两方面共同作用,堆积土体颗粒的移动分别表现出缓慢小幅滑动后稳定、过渡型滑动和快速流滑现象。(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4年12期)
李海枫,张国新,杨波[3](2013)在《裂隙岩体叁维渗流网络饱和/非饱和、非恒定渗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散裂隙网络模型研究裂隙岩体非饱和渗流问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裂隙网络中的实际渗流状态。目前,叁维裂隙网络研究非饱和渗流存在2个关键问题,即渗流网络构建问题和渗流网络网格剖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改进现有叁维块体切割算法、增加渗流面阻水特性判断等模块,形成裂隙岩体叁维渗流网络搜索算法,为构建叁维渗流网络奠定基础;将这些裂隙面片视为限定条件,利用限定Delaunay叁角剖分技术就可解决因形态复杂而导致的网格难以剖分问题;根据非饱和渗透参数和饱和渗透参数的关系函数,利用伽辽金法建立裂隙网络饱和/非饱和非恒定渗流分析的有限元方程。经典型算例验证,裂隙网络中水流流动方向符合实际的流动方向,各测点达到稳态时水头计算值与实测水头值基本吻合,误差最大不超过1.07%。这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产生客观正确的渗流网络,还能够产生合理的计算网格;另外,计算结果所反映的水流变化规律能够比较准确地再现裂隙网络中实际水流的流动趋势和运动规律。(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3年S1期)
蒋中明,冯树荣,赵海斌,曾铃[4](2012)在《惠州地下水封油库叁维非恒定渗流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封地下油库渗流场的分布是油库区地下水管理和油库运行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为了解惠州水封地下油库区地下水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化情况,应用叁维非恒定流数值方法对复杂水文条件下的洞库区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初始地下水位条件对洞库区围岩渗流场的影响,探讨了施工期水幕系统不注水条件对油库运行的影响。研究表明:储油主洞开挖期间,水幕系统不注水将导致洞库围岩出现大范围的非饱和区,从而影响洞库多品种油品的储存。运行期水幕注水时的水封效果良好,洞库区围岩在进行灌浆处理后的涌水量较小。(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郑桂兰,王媛,裴利华[5](2008)在《叁维非恒定渗流自由面边界积分项的高精度数值积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维非恒定渗流有限元计算中,不可避免地需计算自由面上的边界积分项。建议一种高精度数值积分的方法求取自由面边界积分项。其基本思路是,基于8节点空间等参单元,根据压力为零的边界条件确定自由面满足的曲面方程,将自由面边界积分转化为ξη平面上的二重积分;然后再计算自由面与三维等参单元的交点,将交点投影到局部坐标平面ξη上,并根据点与线的相对关系,确定投影点所围成的局部坐标积分区域;再将总积分区域划分成若干个叁角形子区域,并利用变步长Simpson方法计算各叁角形子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从而实现了高精度的自由面边界积分。该方法避免了单元中自由面为平面的假设,可提高计算精度,特别对于单元内自由面变化剧烈情况,更为显着。将该方法应用于砂槽模型和土坝的渗流分析中,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1期)
王媛,刘杰[6](2007)在《裂隙岩体非恒定渗流场与弹性应力场动态全耦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真实地反映在环境条件变化以及施工过程等因素作用下渗流场和变形场的行为规律,在裂隙岩体介质小变形的假定下,基于不可压缩水流在复杂应力状态作用下的裂隙岩体介质中运动的一般方程,建立两场动态全耦合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耦合分析中采用统一域混合模型模拟渗流场,对弹性变形场的模拟则采用多裂隙岩体介质和离散裂隙介质分别模拟的方法。对建立的耦合模型采用四自由度全耦合法结合有限元数值方法直接求解,对无压流中自由面的处理则采用固定网格法中的改进初流量法。最后针对水库裂隙岸坡算例,进行能模拟水库蓄水加载过程的静态、动态耦合有限元分析,揭示水库蓄水过程中裂隙岸坡位移场和渗流场的基本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蓄水过程中渗流的动态效应时,将会使水库岸坡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陷,从而对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缓慢蓄水过程可以近似作为静态问题处理。(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张国新,葛劭卿,陈平[7](2007)在《岩石裂隙中非恒定渗流与变形耦合作用的DDA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渗流作用,会在岩石裂隙中形成非稳定流,非稳定流作为裂隙表面荷载会使岩体产生变形,变形又会影响岩土结构的渗流特性,从而产生渗流和变形耦合的作用。根据最小能量原理构造出单元DDA(不连续变形分析)瞬时平衡方程。编制了基于DDA的岩石裂隙中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压力水头的有限单元计算程序,通过对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程序所使用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地下水是影响边坡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某隧洞破坏过程的模拟,用这种渗流-变形耦合DDA法研究了地下水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期刊2007-05-12)
张国新,葛劭卿,陈平[8](2007)在《岩石裂隙中非恒定渗流与变形耦合作用的DDA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渗流作用,会在岩石裂隙中形成非稳定流,非稳定流作为裂隙表面荷载会使岩体产生变形,变形又会影响岩土结构的渗流特性,从而产生渗流和变形耦合的作用.根据最小能量原理构造出单元DDA(不连续变形分析)瞬时平衡方程.编制了基于DDA的岩石裂隙中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压力水头的有限单元计算程序,通过对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程序所使用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地下水是影响边坡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某隧洞破坏过程的模拟,用这种渗流-变形耦合DDA法研究了地下水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际发生的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江春波,安晓谧[9](2004)在《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了基于消息传递的二维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模型采用广义极小残余算法(GMRES)对方程组进行并行迭代求解,通过分析数据执行时的相关性和检验算法结构的固有串行性,将原有串行算法中的算法元直接并行化。对溪洛渡上游围堰的渗流分析进行了并行数值模拟,并针对水位骤降情况下非恒定渗流进行了并行计算,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对模型进行了加速比测定,可以看出并行计算的效率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加而逐渐提高。(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4年04期)
马毅,黄鉴,高承众,杨敏惠[10](2003)在《刘家峡黄土心墙土石坝非恒定渗流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刘家峡黄土心墙坝测压管实测水位变化规律,研究了黄土心墙坝在非恒定渗流下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大坝与安全》期刊2003年03期)
恒定渗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渗流是泥石流水动力条件主要来源之一,不同渗流流量具有不同的渗流力和冲刷力,从而可引起不同规模泥石流。通过开展室内水槽试验,利用测压管量测渗流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并结合高清摄像技术从微观角度记录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的运移、骨架颗粒的坍塌现象,以此分析研究土体渗透破坏、起动形成泥石流过程中的渗流和冲刷作用。在此基础上设定水槽坡度为7°,调节恒定渗流流量分别为120、170、265、320 ml/s,分析不同恒定渗流流量对固体堆积物失稳、泥石流起动过程中流态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定渗流流量作用下,堆积土体内部细颗粒迁移、骨架颗粒坍塌造成土体颗粒重排列、孔隙水压力上升进而导致土体抗力降低是泥石流土体颗粒失稳、起动、冲刷的重要原因;随着渗流流量增加,流速迅速上升,土体内孔隙水压力逐步增大,骨架颗粒的失稳、移动主要受渗流及水流冲刷两方面共同作用,堆积土体颗粒的移动分别表现出缓慢小幅滑动后稳定、过渡型滑动和快速流滑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恒定渗流论文参考文献
[1].付俊峰,金生,王海军.均质土坝非恒定渗流模型试验[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6
[2].杨顺,欧国强,王钧,陆桂红,宇岩.恒定渗流作用下泥石流起动过程冲刷试验分析[J].岩土力学.2014
[3].李海枫,张国新,杨波.裂隙岩体叁维渗流网络饱和/非饱和、非恒定渗流分析[J].水利学报.2013
[4].蒋中明,冯树荣,赵海斌,曾铃.惠州地下水封油库叁维非恒定渗流场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
[5].郑桂兰,王媛,裴利华.叁维非恒定渗流自由面边界积分项的高精度数值积分[J].水科学进展.2008
[6].王媛,刘杰.裂隙岩体非恒定渗流场与弹性应力场动态全耦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7].张国新,葛劭卿,陈平.岩石裂隙中非恒定渗流与变形耦合作用的DDA方法[C].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2007
[8].张国新,葛劭卿,陈平.岩石裂隙中非恒定渗流与变形耦合作用的DDA方法[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9].江春波,安晓谧.二维非恒定渗流的有限元并行计算[J].水科学进展.2004
[10].马毅,黄鉴,高承众,杨敏惠.刘家峡黄土心墙土石坝非恒定渗流稳定性分析[J].大坝与安全.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