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李[1](2021)在《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动态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被覆盖度(Fra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FVC)可反映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状况,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探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因素已成为当前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金沙江流域地处长江上游,植被资源丰富,但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研究该流域植被覆盖状况及其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对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整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金沙江流域为研究区,以2001-2019年MODIS NDVI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估算金沙江流域逐年植被覆盖度及年内四季植被覆盖度,并利用变异系数、趋势分析等方法揭示近19a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及演化特征。此外,结合研究区气候、地形等数据,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探究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异的驱动力因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金沙江流域近19年FVC均值在0.662~0.687范围内波动,流域植被以中高、高覆盖度为主,其面积占比合计达70%;流域植被覆盖整体呈西北低、东南高的态势。其中,金沙江源头区段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的低植被覆盖区分布面积最广,而金沙江干流西侧的西藏昌都地区的中高及高植被覆盖区分布面积较广,地处金沙江中下游区段的四川省和云南省植被覆盖状况最好,其高植被覆盖区在全流域面积占比分别高达24%及20%。金沙江流域夏秋两季以中高及高植被覆盖区为主,而春冬两季低植被覆盖区分布面积最广。此外,金沙江流域地形起伏度较小的区域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但流域不同坡向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差异较小。(2)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区近19a植被覆盖主要呈基本稳定态势,FVC无显着变化区域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4.5%,植被覆盖显着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滇北及川南地区,显着与极显着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青海玉树州的东南部县域、川西高原县域、及滇北部分城市区,其面积占比为6.2%。FVC变化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分布较集中,波动性较小,但青海省及川西高原部分地区植被覆盖波动性较大;此外,滇北及滇中地区的丽江、大理、昆明等城市区植被覆盖稳定性相对较弱。Hurst指数可持续性分析表明,研究区FVC呈正向持续性变化的区域面积占比为69.55%,大部分区域的植被活动将延续过去19a的发展趋势;FVC强反持续性变化区域主要位于青海省,且零散分布在川西、西藏昌都及滇西北部分地区,区域植被未来发展趋势极不稳定且存在突变跳跃性。(3)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的综合驱动机制: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因子驱动力探测表明,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异的因子解释力排序为:气候因素>非气候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因素,其中气候区划是FVC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降水、气温等气候因子对FVC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在不同年份存在较大波动。夏冬两季FVC空间分异的驱动力因素存在显着差异,夏季气候因子对FVC的驱动作用最强,但其波动特征较为明显,冬季植被活动减弱,植被类型及气温对FVC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交互探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双因子增强作用明显,任意两因子对FVC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因子独立作用,其中,植被类型与日照时数对植被覆盖的交互影响最为显着,金沙江流域FVC空间分异是多种驱动因子交互作用的结果。
支泽民[2](2021)在《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地质灾害在发生频率与发生规模均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我国作为受地质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几个国家之一,每年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因此,本文以横断山区西北部研究区,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对区内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基于孕灾环境将其划分为三大流域,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各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流域地质灾害防御范式,得到如下结论:(1)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随着海拔与坡度梯度的升高,总体上呈现泥石流灾害的比例减小,滑坡、崩塌灾害比例增加的趋势;且各流域内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起伏山地貌,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褐土、灰褐土、黑毡土等土壤类型上,距道路距离100m以内、距河流距离500m以内呈条带状分布状态。(2)总体来看,各流域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大致相同,首先,地层岩性与活动断层的分布均为地质灾害发生的前提条件,其次,道路密度、植被覆盖度、居民点密度、河流密度、降水量等影响因素均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先决条件与诱发条件,各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以中易发与低易发占比最大,高易发占比较小但在全境内都有分布。(3)各流域地质灾害承灾体基本相同,居民点建筑及道路等基础设施占比最大,其次是草地与林地,耕地对于潜在财产损失的贡献最小,各流域潜在财产损失以500~5000万元为主,金沙江流域与怒江流域最大潜在财产损失区间为5000~10000万元,主要分布于江达县岗托镇、江达镇附近,边坝县边坝镇北部、草卡镇西部、马武乡南部以及洛隆县俄西乡南、中亦乡北部、硕督镇南部、孜托镇西南部等区域;澜沧江流域最大潜在财产损失区间为>10000万元,且主要分布于卡若区城关镇。(4)综合考虑横断山区西北部各流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地质灾害影响因素以及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结果,构建金沙江流域工程防治为主、澜沧江流域柔韧性建设为主、怒江流域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防御范式。
陈志[3](2020)在《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云南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脆弱,是国家投入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最多的省份之一。香格里拉位于滇西北高原峡谷区生态脆弱区、现代地表活动试验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论文研究目的是基于环境生态学与地质学融合的视角探讨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并对其进行分区,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供数据支撑和建议。本研究利用RS和GIS技术,结合现场调研资料,定量揭示了地质灾害发育及分布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动态及静态控制因子;分析了4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并结合CA-Markov模型拟合了现有状况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未来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采用遥感手段结合现有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市域尺度地表温度、湿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过去50年(1961-2010年)及今后30年(2031-2060年)的气温及降水分布特征,获得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动态因子;最后利用模型对现状及未来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进行分区评价,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地质学为基础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遥感解译,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共解译滑坡416个,崩塌179个,泥石流沟262条;并结合既有资料记载,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灾害点规模、灾害特征、险情及诱发因素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具有区域聚集特征,且沿断层及碎屑岩区域展布,灾害点密度整体呈南部及西北高、东部及中部低、沿河谷及构造带分布的特点。(2)运用雷达比值指数法开展地质灾害的快速提取和灾害监测,与调查结果图相比,总体精度较好,满足快速提取精度要求;运用Sentinel-1 SAR方法在针对地质灾害体的信息提取与监测方面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应有前景宽广;采用该方法对地质灾害信息的识别和提取时效快、效果好,且不受天气因素限制,可为应急救灾和监测提供信息支持。(3)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取与地质灾害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称之为评价因子。(1)地表温度数据用到了从NASA官网上下载的MODIS传感器的8天合成地表温度产品,经数据预处理、运用空间插值方法后,得到研究区的年平均地表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2)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方程计算研究区的土壤湿度,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的气候条件整体上较干旱,其中湿润地区的分布范围约占6%,正常区域占13%,微旱和干旱区域占60%,重旱区域约占12%。植被覆盖度不同,其土壤湿度差异较大。(4)本研究利用1961—2010年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通过编写程序,运用R软件运行程序,提取出研究区范围内的每个格点数据,利用STARDEX中的FORTRAN子程序计算出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研究相关的主要极端指数,分析香格里拉市过去(1961-2010年)及将来(2031-2060年)极端气温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的易发性提供气象数据支撑。(5)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地质灾害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表征这一活动的强度及其趋势,利用遥感探讨了近30年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表现出西部、东部及西南部相对较高,中部、东南部及北部覆盖低的特点;运用CA-Mark模型对土地利用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经对过去及现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实际解译的结果进行检验,2019年土地利用模拟的全局Kappa系数为0.794,全局精度85.6%,说明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高度一致,CA-Markov模型模拟精度满足应用要求;模型依据过去3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式预测未来2030年土地利用状况,结果显示未来建筑用地和耕地地依旧在增加,但增速均有所放缓。1990-2019年香格里拉市建筑用地平均年增速为5.0%,2020-2030年下降到2.0%。草地地在过去30年的平均年增速为6.8%,未来将会下降到1.0%(2020-2030)。耕地、林地、其他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年均减少速度分别为-1.2%、-0.8%和-0.2%。(6)基于过去(2014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根据相关模型评价现状(2019年)及未来(2030年)地质灾害危险性及易发性。2019年研究区地质灾害高、中、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面积分别为1860.83 km2,3008.12 km2,4023.63 km2,2367.47 km2,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金沙江沿岸阶地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低危险区及安全区面积面积分别为125.03 km2、3500.85 km2、6274.13 km2,1359.8 km2,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高、中等危险区域主要分布于南部区域及北部的东旺乡东旺河及西北部尼西乡汤满河的河谷地带。另外,本文根据相关模型预测了2030年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等级、面积及分布区域。基于对地质灾害的易发性及危险性进行分区的结果,初步探索了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市未来高易发区和危险区仍然存在增加的趋势,地质灾害诱发的静态因子是稳定的,变化的是其动态因子,动态因子主要体现在生态因子上,鉴于香格里拉特殊的生态定位,未来需要从生态系统及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对其进行预防。
霍建宇[4](2020)在《云南永胜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永胜县是云南省泥石流高发区域之一,该区域雨季降水集中,在程海断裂带、金沙江及其支流深切作用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山高、谷深、坡陡,切割密度大,岩石风化严重,侵蚀作用强烈。因此该区域在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等相互作用的影响下,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经调查,全县共发育泥石流212条,这些泥石流严重威胁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及生命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永胜县典型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分析,根据泥石流形成模式,分为土动力—滑移式、土动力—搬运式及水动力—搬运式三种类型,并以罗姆拉箐泥石流、少金湾坡面泥石流及老板箐滑坡泥石流为典型实例,从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分析三条泥石流启动的不同特点,应用BP神经网络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单沟泥石流危险性定量评价,并以永胜县区域泥石流为研究尺度,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及Arcgis对永胜县泥石流灾害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以期为永胜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文在野外调查及相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泥石流规模、流域面积、日最大降雨量、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差、泥石流频率及植被覆盖率等7个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得到5条典型泥石流危险度分别为:上恩铺水石流中度危险,危险度为0.3728;罗姆拉箐泥石流中度危险,危险度为0.3728;少金湾坡面泥石流中度危险,危险度为0.5657;老板箐泥石流中度危险,危险度为0.4349;王官河泥石流中度危险,危险度为0.5473。与实际对比检验,该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评价结果较可靠。(2)论文以永胜县为研究尺度对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根据该区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历史因素及形成条件,并结合当地的地质背景及泥石流的诱发条件,对永胜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分别从灾害历史因素、气候因素及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选取泥石流分布密度、年均降雨量、断裂带密度、地层岩性、切割密度、坡度、坡向及曲率等8个评价指标构建泥石流危险分区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危险度,通过Arcgis栅格计算器对栅格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等级区划图。(3)通过分析可知:永胜县境内出现极度危险区面积较小,高度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片角、期纳、程海、永北、三川及顺州等地的坝区及金沙江河谷沿岸部分地区,该区域国土面积为1155.83 km2,共发育泥石流沟133条;中度危险区为高度危险区外围等地,该区域国土面积为2070.00 km2,共发育泥石流沟67条;低度危险区集中于永胜县高山地区及东南部等人类活动较弱区域,国土面积为1645.50 km2,共发育泥石流沟12条。通过与现存泥石流灾害对比可知,泥石流危险区危险等级与历史泥石流灾害分布密度呈正相关,与实际特点相符。
孙晓慧[5](2020)在《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滑坡是国内丘陵山地最常发生的自然地质灾害之一。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稳定快速提升,在全球已经跃居为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以前人迹罕至的地区,也陆续的开展了相应的基础建设与各类工程活动,因此,对这些地区进行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相关评价已经十分必要。受到板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缘在快速隆升的作用下,高程从4,000 m快速下降至1,500 m,区内水力资源丰富。金沙江上游河段就位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的区域内,区内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形起伏巨大、气候特征复杂,滑坡等灾害频发。因此,对金沙江上游地区进行滑坡灾害的相关评价,对保证当地人民财产安全与水力资源的安全开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金沙江上游徐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的分布特征、敏感性与风险性进行研究,可对研究区内旭龙水电站与奔子栏水电站的安全建设,提供指导性意见。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典型滑坡的基本形态特征,建立了基于地形地貌特征、可见光学遥感解译、InSAR技术解译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区滑坡空间调查方法,共在研究区内50 km河段内确定滑坡、不稳定堆积体等共61处,其中定曲河两岸的滑坡共有14处,右岸确定滑坡5处,左岸确定滑坡9处;金沙江主干河流两侧滑坡共47处,右岸确定滑坡24处,左岸确定滑坡23处,滑坡总面积约38.85 km2,滑坡总体积约1.96×109 m3,并制作了研究区滑坡编录图。结合研究区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的规模和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区域内滑坡规模以中层-巨厚层的大型-巨型滑坡(堆积体)为主,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主要有五种,其中以弯曲-拉裂型(39处)与蠕滑-拉裂型(13处)占比最高。对影响滑坡成因机制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区滑坡主要发生于金沙江构造结合带上,该构造带上的标志性产物金沙江蛇绿岩套,岩体破碎、产状近直立、为板片状岩层,滑坡极易发生。对比测年数据,确定研究区内滑坡基本都发生于晚更新世以来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时期,隆升速率可达5 mm/a。通过对比研究区滑坡发生年代与冰期划分结果,发现研究区滑坡的发生与冰期也具有一定的联系。(2)通过总结滑坡敏感性评价常用的制图单元,分别选取了基于水文分析法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作为本文所用的制图单元,通过对两种制图单元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发现,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可以识别水平地表与倾斜地表,且划分的斜坡单元面积大小更为集中,形状大多介于等腰三角形与正方形之间,很少出现长条形单元,单元内部坡度与坡向变化更小,内部更均一。(3)基于地质环境分析与相关研究,选取岩性、构造、地形、植被、河流、降雨与地震7个大类,共计14个子评价指标作为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的评价指标。对研究区特殊地质特征:立体气候特征与快速隆升特征进行考虑。采用山地降雨经验公式对研究区降雨垂直分布规律进行拟合,采用斯特拉勒积分值表征单元内部内外营力的对抗作用。采用确定性系数分析研究区滑坡分布特征与评价指标关联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4个评价指标相关性,进行主成分提取,将包含14个预选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系统,转变为包含7个主成分的新的评价指标系统。(4)选取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基于五折交叉验证、统计参数、Kappa系数以及AUC值,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进行优选,优选结果显示,不论是基于水文分析法还是基于曲率分水岭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表现最好的都为随机森林模型。(5)对比两种斜坡单元的评价结果发现,两种斜坡单元对研究区滑坡敏感性的预测精度相差不大,预测能力基本相同。但是针对两种斜坡单元的划分原理、划分过程、面积分布、单元形状、单元内部均一程度以及后续人工修改的工作量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建议在相关的评价分析中可以优先考虑采用曲率分水岭法进行斜坡单元的划分。(6)针对研究区内滑坡进行敏感性区划,区域内滑坡敏感性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等级:极低、低、中、高、极高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斜坡单元的滑坡敏感性区划图敏感性等级在极高、高敏感性区域所占滑坡面积均超过滑坡总面积的85%,表明本文基于两种斜坡单元制作的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图都较为合理。(7)采用两种斜坡单元,选取人口密度、人均收入、建筑物密度、道路密度与耕地密度五个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评价区域内滑坡易损性,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内主要以极低-低易损性等级为主,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中-极高易损性等级区域主要集中于金沙江与定曲河两岸的行政村中。(8)基于研究区滑坡敏感性与易损性区划结果,评价滑坡风险性,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滑坡风险性等级为极低-低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0%以上。中-极高风险性等级的区域主要位于从金沙江上游依次向下游分布的徐龙乡、茂顶村、奔子栏等行政村中,因此,建议在这些地区加强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刘致远[6](2019)在《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侵蚀是全球性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与全世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制约作用。防治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环境,是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滇中地区由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和楚雄州的42个县市区构成,其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较高,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与交通的中心。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中地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原有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土壤侵蚀日益严重,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也越发变得脆弱,厘清其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可为生态安全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依据。以滇中地区为研究区,以多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采用RUSLE模型,评价研究区198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7期土壤侵蚀等级,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探究自然环境因子与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定了研究区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所提出的因子计算方法,选定适用于滇中地区的最佳算法。降雨侵蚀力R因子选用通用简易算法计算,土壤可蚀性K因子根据EPIC模型求解,求取坡度S因子综合考虑缓坡、陡坡的影响,赋值获取水土保持措施P因子,坡长L和植被覆盖度C因子则采用常规算法予以计算。2.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时间变化。1980至2018年滇中地区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呈现先增后减、倒“U”型的变化趋势,对应侵蚀面积分别为12899.06 km2、14789.11 km2、20005.06 km2、23144.97 km2、20154.79 km2、19962.68 km2和12381.04 km2,其中,以2005年为界,在这以前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逐年增多,25a间增长量高达10245.91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10.84%;在此之后侵蚀面积转而逐年下降,变化幅度亦达到10763.93 km2,区域面积占比为11.3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变化与中度及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保持一致,以2005年为转折点,侵蚀模数先增后减,总体向好发展,由1980年的1354.95 t/(km2·a)降至2018年的1000.25 t/(km2·a)。研究得出38a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存在起伏变化,但总体朝土壤侵蚀程度减轻的方向发展。3.分析了滇中地区38a间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中东部区域平地较多,土壤侵蚀多以微度与轻度侵蚀为主,而极强度和剧烈侵蚀则多分布于滇中北部和西南部的高山、河谷处,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与区域内地形地势相关性显着。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滇中地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显着聚集性,全局Moran I指数平均值处于0.480.66之间,说明各强度等级空间分布规律性明显。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中度及以上强度多集中分布于滇中地区的高山河谷处,进一步证明了强度土壤侵蚀的分布多与区域地形地势有关。4.研究了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验证了海拔、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年降雨量这四个因子对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着性影响,其中植被覆盖度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其q值都在0.28以上。而因子组合中,植被覆盖度与坡度的组合q值均在0.510.68之间,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和植被覆盖度、坡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1980至2018年期间,滇中地区土壤侵蚀总体向好发展,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得以探明,强度分布与自然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也已开展了初步的研究,但在提高土壤侵蚀估算精度和自然环境因子相关性方面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土壤侵蚀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应对区域内的坡度和植被覆盖度予以重点关注,并将高山、河谷区域作为治理重点。
聂选华[7](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聂选华[8](2017)在《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复杂化和差异化使得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并呈现出种类较多、空间分布广、发生频率高、灾害程度重和危害强度大等特点。近三十年来,有关云南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既有专题研究,也有典型灾害个案探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时空背景下灾害爆发的成因、过程及影响,同时也就区域性灾害防治和应对提出了可行性策略。对学界的相关研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探究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冀以从整体上推进云南灾害史的研究。
马国君,李红香[9](2013)在《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沙江流域位处川、滇、藏、青、甘、黔毗连地带,是长江流域的关键产水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清代以前,这一地区氐羌、苗瑶族系各族居民由于执行的生计模式能够与生态环境相互兼容,不会冲击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因而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清以降,随着西南、西藏局势的变化,清廷及民国政府加快了这一地区开发,大规模推行土地垦殖、矿业开发等类型,这样的开发模式由于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兼容,诱发了生态环境变迁、石漠化、干热河谷扩大化诸多生态灾变,留下了一大批生态史料,引起了政府、学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因此系统梳理、整理这些研究成果,总结其间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将大有裨益。
黄义忠[10](2010)在《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丽江市地处藏滇地槽与扬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环境脆弱,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丽江市的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提出对策和建议。成果对丽江市社会经济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系统收集丽江市地质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料分析整理并借助GIS平台建立基础地质环境空间数据。以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展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效应分析,探讨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提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解译遥感地质信息,分析遥感地质特征对丽江市遥感地质信息解译,将遥感地质特征归纳为:活动断裂发育,线性特征清晰,连续性好,影像信息明显,显示了断裂的强烈活动性,由活动线性构造控制边界的环形构造发育。线—环构造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格局:活动断裂带构成了菱格状—三角形的构造骨架,构造盆地、隆起受断裂带的控制,线、环构造形成共用边界、相切和相交的关系。2、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丽江市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地震、地质灾害、土壤侵蚀、地方病、环境变迁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人类工程活动及环境污染等。丽江市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断裂控制了区内地貌发育、资源分布及地震发生。研究区属地震多发区,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引发次生地质灾害。丽江市主要发育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个乡镇、矿山和多条公路受到危害,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受地质环境、自然地理的控制,研究区分为易发区、较易发区两类,进一步划分9个危害区段。丽江市土壤侵蚀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地质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的主要因素,人类工程活动扰动加剧土壤侵蚀。丽江市化探未见放射性元素异常,地方病病种有地方性甲状腺病、地氟病和克山病,发病地域有限并得到控制。程海、拉市海呈现水体萎缩、水质恶化趋势,分析认为是湖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与气候等多因素综合结果;近年来玉龙雪山冰川面积减小、雪线上升,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旅游基础设施开发、旅游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交通和矿山开采等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影响程度和范围小,区内陡坡垦殖现象已得到遏制。丽江市部分江河湖泊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各大居民点空气受到一定程度污染。3、多源信息叠加与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多源信息叠加综合分析认为,线、环构造交叠部位是活动地带和易发震部位,布格重力异常带与深大断裂和地震活动存在对应关系,均衡重力异常表明区内存在强烈的局部均衡重力调整,强震发生与异常区相关,航磁异常与大地构造分区及分界断裂相对应,强震发生在剧变处。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为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活动构造发育,构成地质环境脆弱性的基础条件,地质环境问题以地震、地质灾害为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资源丰富但区域差异明显。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为活动构造、地震和人类工程活动,分析认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研究区可划分6个潜在震源区,对未来地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为金沙江梯级水电站开发。4、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采取“多系统评价”的原理方法,将评价综合层划分为基础资源条件(影响因素)、环境状况(胁迫因素)和环境地质问题(表现因素)三个要素,选取了12个因子作为评价项目(因子层),拟定了因子分级和评分标准,确定因子的权重。将研究区划分为8921个网格评价单元,采取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方法,计算各单元得分值,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全区共分为4个脆弱性低亚区、10个脆弱性较低亚区、7个脆弱性中等亚区、6个脆弱性较高亚区、2个脆弱性高亚区。5、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通过人一地质环境关系分析,探讨丽江市人一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认为地质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地质环境问题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良好的地质环境系统是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成果基础上,将全区进一步划分为9个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提出了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对策与建议。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探索性创新成果:①以人—地质环境系统理念,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空间分布、控制影响因素、环境效应,通过多源信息叠加,分析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指出活动构造是区内地质环境脆弱性的控制性因素。②构建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区。③以人—地质环境系统反馈机制为核心,探讨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进行丽江市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与保护区划。④探索在地质构造复杂的较大区域,基于GIS和多源信息的地质环境脆弱性研究的方法体系。
二、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动态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NDVI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研究进展 |
1.2.2 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
2.1.3 研究区人文环境特征 |
2.2 数据源及预处理 |
2.2.1 数据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植被覆盖度计算 |
3.1.1 最大值合成法 |
3.1.2 像元二分模型 |
3.2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方法 |
3.2.1 趋势分析 |
3.2.2 变异系数 |
3.2.3 Hurst指数 |
3.3 地形起伏度提取 |
3.4 空间插值 |
3.4.1 薄板光顺样条插值法 |
3.4.2 克里金插值法 |
3.5 地理探测器归因分析 |
第4章 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化特征 |
4.1 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 |
4.1.1 FVC时空分布格局 |
4.1.2 不同地形条件下FVC空间分布 |
4.2 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特征 |
4.2.1 FVC时空变化趋势特征 |
4.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FVC变化趋势特征 |
4.2.3 FVC空间稳定性特征 |
4.2.4 FVC未来演变趋势特征 |
第5章 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异的综合驱动机制研究 |
5.1 驱动因子选取及分类 |
5.2 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探测 |
5.2.1 驱动因子解释力分析 |
5.2.2 驱动因子时间变化 |
5.2.3 驱动因子指示作用分析 |
5.2.4 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分析 |
5.2.5 驱动因子显着性差异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地质灾害空间分异 |
1.2.2 地质灾害易发性 |
1.2.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1.2.4 地质灾害损失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1 数据来源 |
2.1.2 数据预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森林模型 |
2.2.2 GIS空间分析 |
第3章 研究区孕灾环境 |
3.1 孕灾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地质条件 |
3.1.4 气候条件 |
3.1.5 人类活动 |
3.2 流域划分 |
第4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4.1 地质灾害类型统计分析 |
4.1.1 崩塌 |
4.1.2 滑坡 |
4.1.3 泥石流 |
4.2 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4.2.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
4.2.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
4.2.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异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选取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3 评价因子重要性程度确定 |
5.2 地质灾害易发性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
5.2.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
5.2.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影响因素分析 |
5.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3.1 金沙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3.2 澜沧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3.3 怒江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横断山区西北部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及地质灾害防御范式构建 |
6.1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 |
6.1.1 地质灾害财产损失影响因子选取 |
6.1.2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6.1.3 地质灾害潜在财产损失空间分布结果 |
6.2 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
6.2.1 金沙江流域以工程防治为主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
6.2.2 澜沧江流域柔韧性建设为主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
6.2.3 怒江流域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地质灾害防御范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与对策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3)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香格里拉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体系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研究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社会经济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与地震 |
2.5 气象水文 |
2.6 植被 |
2.7 土壤及土地利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特征分析 |
3.1 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 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与形成条件 |
3.3 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ntinel_1A技术对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监测研究 |
4.1 Sentinel-1 SAR影像及预处理 |
4.2 雷达遥感监测地质灾害方法 |
4.3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散射特征分析 |
4.4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体监测精度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灾害动态评价因子获取及分析研究 |
5.1 香格里拉市地表温度的反演 |
5.2 香格里拉市地表湿度的反演 |
5.3 香格里拉市极端气温、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5.4 植被覆盖度因子获取与分析研究 |
5.5 基于CA-Markov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变化与预测 |
6.1 2014年香格里拉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 |
6.2 2014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3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6.4 2019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6.5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易发性预测评价 |
6.6 2030年香格里拉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
6.7 讨论与结论 |
第七章 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防治模式 |
7.1 基于地质灾害分区的防治模式 |
7.2 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防灾模式 |
7.3 基于生态定位的地质灾害防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云南永胜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研究进展及现状 |
1.2.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现状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1.3.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研究区地理 |
2.1.1 位置及交通 |
2.1.2 地形条件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工程地质条件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2.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
第三章 研究区典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3.1 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概述 |
3.2 罗姆拉箐泥石流 |
3.2.1 罗姆拉箐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3.2.2 罗姆拉箐泥石流形成过程分析 |
3.3 少金湾坡面泥石流 |
3.3.1 少金湾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3.3.2 少金湾泥石流形成过程分析 |
3.4 老板箐滑坡—泥石流 |
3.4.1 老板箐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3.4.2 老板箐滑坡—泥石流形成过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尺度泥石流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因子分析 |
4.1.1 单沟泥石流评价因子分析 |
4.1.2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评价因子分析 |
4.2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
4.2.1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
4.2.2 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建立 |
4.3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 |
4.3.1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
4.3.2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尺度泥石流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 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 |
5.2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 |
5.2.1 永胜县区域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评价权重分配 |
5.2.2 永胜县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B 永胜县年均降雨量统计表 |
(5)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
1.2.2 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现状 |
1.2.3 滑坡风险性区划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与地貌特征 |
2.3 气象与水文条件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5.1 褶皱 |
2.5.2 断层 |
2.6 地震活动特征 |
2.7 人类活动 |
2.8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滑坡编录数据及滑坡特征分析 |
3.1 滑坡发育条件、滑动特征及其形态要素 |
3.2 基于可见光学遥感的滑坡解译 |
3.3 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解译 |
3.4 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3.5 研究区典型滑坡特征 |
3.5.1 滑坡堵江事件 |
3.5.2 古滑坡复活迹象 |
3.5.3 新生滑坡 |
3.6 研究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6.1 地层岩性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
3.6.2 地质构造对滑坡成因机制的影响 |
3.7 研究区滑坡与青藏高原隆升历史 |
3.8 研究区滑坡与冰期 |
3.9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与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1 制图单元选取 |
4.1.1 基于水文分析的斜坡单元划分 |
4.1.2 基于曲率分水岭法的斜坡单元划分 |
4.1.3 斜坡单元划分结果及划分效果对比 |
4.2 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2.1 研究区地质特征分析 |
4.2.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系统建立 |
4.3 评价指标提取 |
4.3.1 岩性指标提取 |
4.3.2 地形指标提取 |
4.3.3 构造指标提取 |
4.3.4 植被指标提取 |
4.3.5 河流指标提取 |
4.3.6 降雨指标提取 |
4.3.7 地震指标提取 |
4.4 评价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1 岩性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2 地形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3 构造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4 植被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5 河流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6 降雨指标关联性分析 |
4.4.7 地震指标关联性分析 |
4.5 评价指标多重共线性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 |
5.1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选取 |
5.1.1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 |
5.1.2 随机森林模型 |
5.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5.2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检验算法 |
5.2.1 交叉验证 |
5.2.2 统计参数验证 |
5.2.3 Kappa系数检验 |
5.2.4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5.3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建立 |
5.3.1 数据准备 |
5.3.2 Logistics Regression模型建立 |
5.3.3 随机森林模型建立 |
5.3.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4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优选 |
5.4.1 统计参数结果对比 |
5.4.2 Kappa系数结果对比 |
5.4.3 ROC曲线结果对比 |
5.5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 |
5.6 研究区滑坡敏感性区划结果比较 |
5.6.1 模型预测精度对比 |
5.6.2 滑坡敏感性区划图对比 |
5.6.3 两种斜坡单元综合对比 |
5.7 研究区敏感性区划结果分析 |
5.8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
6.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 |
6.1.1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制图单元选取 |
6.1.2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评价指标选取 |
6.1.3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模型选取 |
6.1.4 研究区滑坡易损性区划结果 |
6.2 研究区滑坡风险性区划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因子研究现状 |
1.2.2 土壤侵蚀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土壤侵蚀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条件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来源 |
2.4.1 遥感数据 |
2.4.2 气象数据 |
2.4.3 地形数据 |
2.4.4 土壤数据 |
2.4.5 野外验证数据 |
2.4.6 土壤侵蚀数据 |
2.5 数据预处理 |
2.5.1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2.5.2 气象数据处理 |
2.5.3 土壤数据处理 |
第3章 RUSLE模型因子定量表征 |
3.1 降雨侵蚀力因子 |
3.2 土壤可蚀性因子 |
3.3 地形因子(LS) |
3.3.1 坡长因子 |
3.3.2 坡度因子 |
3.4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 |
3.4.1 植被覆盖度的提取 |
3.4.2 植被覆盖管理因子的提取 |
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5.1 滇中地区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3.5.2 最大似然分类算法 |
3.5.3 分类过程与结果 |
3.5.4 执行分类 |
3.5.5 评价分类结果 |
3.5.6 分类后处理 |
3.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
第4章 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
4.1 土壤侵蚀模数计算 |
4.2 土壤侵蚀时间变化分析 |
4.3 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变化分析 |
4.3.1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空间自相关 |
4.3.2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 |
4.3.3 土壤侵蚀强度分布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 |
第5章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5.1 地理探测器原理 |
5.2 土壤侵蚀强度与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2.1 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处理 |
5.2.2 自然环境因子数据处理 |
5.3 地理探测结果分析 |
5.3.1 因子探测结果 |
5.3.2 生态探测结果 |
5.3.3 风险区探测结果 |
5.3.4 交互作用探测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讨论与结论 |
6.1.1 讨论 |
6.1.2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8)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总述 |
二、云南气象灾害研究不断深化 |
三、云南地质灾害研究持续推进 |
四、云南地震灾害研究趋向多元 |
五、结语 |
(10)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地质环境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
1.1.1 地质环境与人-地质环境系统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3 研究区地质环境研究状况 |
1.1.4 研究进展综述 |
1.2 论文选题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论文研究框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支撑条件 |
1.6 论文研究成果创新之处 |
2 丽江市基础地质环境 |
2.1 区域大地构造及演化 |
2.2 地质构造 |
2.3 地层岩性 |
2.4 遥感地质信息 |
2.4.1 遥感地质影像单元划分 |
2.4.2 研究区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特征 |
2.5 地球物理特征 |
2.5.1 重力场特征 |
2.5.2 航磁场特征 |
2.5.3 研究区地壳结构特征 |
3 丽江市资源环境 |
3.1 地貌 |
3.2 气象 |
3.2.1 气候特征 |
3.2.2 降雨 |
3.2.3 垂直气候带分区 |
3.3 水资源 |
3.3.1 地表水 |
3.3.2 地下水 |
3.4 土地资源 |
3.5 矿产资源 |
3.6 生物资源 |
3.6.1 植被森林 |
3.6.2 动物资源 |
3.7 旅游资源 |
3.8 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 |
4 丽江市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效应分析 |
4.1 活动断裂 |
4.1.1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
4.1.2 活动断裂地质环境效应分析 |
4.2 地震 |
4.2.1 地震资料 |
4.2.2 地震效应分析 |
4.2.3 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
4.3 地质灾害 |
4.3.1 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 |
4.3.2 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 |
4.3.3 地质灾害分布侍征与区划 |
4.4 土壤侵蚀 |
4.4.1 土壤侵蚀现状 |
4.4.2 土壤侵蚀动态分析 |
4.4.3 土壤侵蚀与环境效应 |
4.4.4 土壤侵蚀发育特征 |
4.5 地球化学背景与地方病 |
4.5.1 地球化学背景 |
4.5.2 地方病 |
4.6 环境变迁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
4.6.1 程海湖泊水体萎缩与水质恶化 |
4.6.2 拉市海环境地质问题及效应分析 |
4.6.3 玉龙雪山冰川退缩及效应分析 |
4.7 人类工程活动及其效应 |
4.8 环境污染 |
5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多源信息叠加分析 |
5.1 丽江市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特征 |
5.1.1 遥感地质综合信息特征 |
5.1.2 地球物理异常场综合信息特征 |
5.2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及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
5.2.1 丽江市地质环境特征 |
5.2.2 丽江市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 |
5.3 丽江市地质环境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
5.3.1 活动构造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
5.3.2 地震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 |
5.3.3 未来人类工程活动对丽江市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
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
6.1.1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选择 |
6.1.2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2.1 地质环境脆弱性分级 |
6.2.2 构建原则 |
6.2.3 指标体系确定 |
6.2.4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确定 |
6.2.5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级 |
6.2.6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6.3 评价模型构建 |
6.4 评价单元划分 |
6.5 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5.1 评价数据的提取与赋值 |
6.5.2 评价因素得分值分析 |
6.5.3 基于GIS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 |
6.6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分区 |
6.6.1 分区原则 |
6.6.2 生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分区 |
7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 |
7.1 人—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
7.2 人—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模式 |
7.3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划 |
7.3.1 区划原则与方法 |
7.3.2 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类型区划 |
7.4 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对策与建议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与论着简况 |
四、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综合农业自然灾害区划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沙江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动态监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冯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横断山区西北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 支泽民.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滇西北高原峡谷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研究 ——以香格里拉市为例[D]. 陈志.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云南永胜县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 霍建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5]快速隆升金沙江上游典型河段滑坡敏感性与风险性区划研究 ——以徐龙-奔子栏河段为例[D]. 孙晓慧. 吉林大学, 2020(08)
- [6]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滇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刘致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8]近三十年来云南自然灾害史研究述评[J]. 聂选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4)
- [9]近百年来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概述[J]. 马国君,李红香.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2013(02)
- [10]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 黄义忠.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