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看庄镇中心小学273502
摘要:语言文字训练最常用的方法是“听、说、读、写”。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机地整合听说读写,并注意依据教学内容把握练习的度。在训练方法与内容的整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体现层次性,从而确保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效果。
一、训练过程体现层次性
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上看,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这一规律体现了层次,必须经历“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熟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一完整的训练过程。这四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并逐层深入的。就我们在教学课文乃至品词析句时,都必须让学生经历这些步骤,方可体现训练的效果。
下面看教学中的一个例子:教学《月球的第一个谜》,课文中“难道”一词两次出现,看似普通,实则非常重要。正是有了“难道”这个词才让一个个月球之谜更加不可思议,才让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所以,我把“难道”一词的教学作为本课的一个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学习、积累、运用。
1.聚焦“难道”,发现作用。在学习时,我引导学生发现“难道”一词的作用。师:我们来分别读一读,老师读去掉“难道”之后的句子,你们读原句,比较比较,看看去掉这个词行不行。师:这些细菌有杀菌的本领吗?生:难道这些细菌有杀菌的本领吗?生:去掉“难道”这个词不行,加上“难道”更能表示怀疑,觉得好像不太可能。生:加上“难道”这个词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生:“难道”这个词让人感觉很不可思议。在学生逐渐揭示出“难道”的含义和作用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传达自己由“难道”一词体会到的不可思议。
2.两种读法,体会不同。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听听老师读的有什么特点(读完“难道”一词拖音后停顿一下再接着读下文)。生:老师在“难道”后面停顿了再读的。师:你听得真仔细。你觉得这种读法怎么样?生:挺好的。师:停顿一下再读,给人更多思考质疑的空间。当然,不停顿也可以,更能表达急切知道答案的心情。不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觉得怎么读出来更让人费解,你就怎么读。
3.再次聚焦,误读强化。在讲述第三个月球之谜时通过教师误读故意遗漏“难道”,然后教师故意示弱,让学生教老师怎么读,从而再次强化“难道”。
4.引导质疑,运用“难道”。了解了课文中三个月球之谜后,教师出示搜集到的其他月球之谜。指名读补充资料一:纯铁粒子不生锈……师:多奇怪啊,你一定想问——(屏幕出示)生接读:月球纯铁粒子中有防止生锈的成分吗?师:加个什么词更能加强反问的语气?生(一起脱口而出):难道。指名读补充资料二:受撞击会发出巨响:……师:多奇怪啊,你一定想问——屏幕出示:难道_____?生:难道月球是空心的吗?生:难道月球是铜做的吗?生:难道月球也有磁场吗?至此,学生已经可以顺畅又灵活地运用“难道”这个词了。
二、训练内容体现层次性
就一个语段教学而言,要体现“部分——整体——部分”的训练层次。第一个“部分”就是引导学生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根据自学的要求,边自学思考边划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接着教师根据学生自学的内容,提炼出具有整体性和思维价值的问题,即“部分——整体”。从思维和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它将完成从具体直观的思维向抽象思维过程的第一次跳跃。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抽象出来的整体性问题,进一步深入探究、品味句段中的重点词句,即“整体——部分”,使思维过渡到第二次的跳跃。这样的阅读课堂从整体切入,将字词句融入全篇,既能从全局来把握整体,也能把课文的主旨落实到每一个字词句中,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有整体有部分,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训练练习体现层次性
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大致的思路是:基本练习(模仿练习)、深化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创新练习)。
1.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四年级下册《趵突泉》中:“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能正眼去看。”这句话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基本题:“呆呆地看”是地看。深化题:这句话是作者观察趵突泉时所引起的,这是对的赞叹。朗读这句话时要带着的感情。发展题:作者不敢正眼去看,是由于。这时,他想到了。你平时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也有这样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
2.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如对句式的学习运用,先抓认识特点,再行理解规律,最后尝试运用。
3.设置阶梯,层层递进。如用词造句,先学习例句,再用词组成短语,最后把短语扩充为句子。层次性要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作业,供学生自由选择,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菊将语言文字运用落到实处——张祖庆执教课例《穷人》赏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3,(09)。
[2]邱成立建构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考试评价——2012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3,(02)。
[3]顾军然关注语言表现形式,回归语言文字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