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龙立[1]2013年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经济现代化。但是,政治与经济是天生的孪生姐妹,经济问题不可能通过经济手段就可能解决,所有的民族社会问题最终都需要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在世界上所有的后发现代化国家中,政治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政治不改革,经济发展也很难实现,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巨大推动力。在全球化时代,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政治与经济相交融,全球化带来一体化,也带来了民族间的分化和碎片化,导致民族主义的复兴和张扬,而这一切问题都需要政治来进行解决,诚如亨廷顿所说:"身处正在实现现代化之中的当今世界,谁能组织政治,谁就能掌握未来"。少数民族政治体系是国家政治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它与民族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具有普遍性,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与国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实现政治体系的现代性,少数民族政治体系政治现代化的目标是:民族政治民主化,少数民族政治体系的结构合理化,少数民族政治体系治理能力的提升,少数民族政治体系权威的理性化,少数民族政治运行的制度化等。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和充满风险的过程,在实施之前我们必须有一个宏观长远的战略规划。战略是一种选择,选择是一种智慧,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宏观长远的规划,只有长远的宏观规划才有明确的目标,才有坚强的战斗意志,才能最终实现目标。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个系统,都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并受环境的制约。战略规划充满风险,战略选择的制定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对内外部环境进行精心分析,有一个宏观长远的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导向和目标,才能避开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应用全球化正面效应推动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实现。所以,在全球化和少数民族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下,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应坚持的战略选择是: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主导下的"一元多线"渐进变革模式、树立开放与改革的全球意识、稳定与变革之间的平衡、民族历史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点面结合的全方位现代化协调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政治现代化、吸纳及发挥新兴民族政治精英的作用等。利用全球化的外因与少数民族内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推进政治现代化,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少数民族教育、医疗、文化、政治、生存保障等实质自由,塑造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巩固、发展、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应用发展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交叉研究,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理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尽量探索和洞见隐藏于现象深处的转型期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变量和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调,把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问题"连根拔起",使它彻底暴露出来。只有先透彻地分析问题,然后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本文从国外到国内、历史到现实、东部到西部、理论与实践结合,跨学科、多角度系统分析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普遍性、民族性、复杂性、紧迫性,以期找到一条适合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道路和战略选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等叁部分组成。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评述,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文章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创新点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地方。正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和论述全球化涵义、影响、历史作用,政治现代化的涵义、类型、动力机制以及全球化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梳理19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的历史和评价。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特征,论证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和政治现代化中可能带来的陷阱。第叁章,主要论述中国历史上对少数民族治理的政策和经验,与国外少数民族治理模式的对比,总结我国少数民族治理的经验和汲取教训,探索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少数民族治理的手段和方法。第四章,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化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心理认同的影响。第五章,论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状况的制约,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道路和需要着手实行的战略选择、任务,以及战略选择实现的制度保障。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现代化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的特殊性和多样化,在遵循民族——国家普遍性的基础上,必然走一条不同于东部地区的"一元多线"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并通过政治现代化最终实现全方位的现代化,实现少数民族实质自由和全方位的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少数民族从民族的社会人认同角色向民族国家认同和忠诚的政治人转变,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完善和巩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孙静[2]2017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政治文化建设研究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分析工具,全面解析政治文化和国家治理之间的交相互动关系,指明政治文化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心理基础、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我们追寻历史的轨迹,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最初建构、曲折发展、畸形发展、突破和创新等各个阶段,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天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历史借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传承和反思中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伟大目标,继续推进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一主多元”的发展态势,“一主”指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多元”指形态各异的政治亚文化,它们共同构成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此种政治文化格局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必然会由于政治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全面分析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观念导向、重要任务的基础上,明确指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法治、参与叁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中,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政治亚文化和反主导政治文化冲击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呈现出整合功能弱化的迹象,再加上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带来负面影响,网络化和全球化对既有政治文化格局的冲击和挑战,全面加强民主、法治、参与叁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但政治文化建设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考量国家治理现代化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多措并举,通过多种路径相互配合,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政治文化基础。本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政治现代化中的政治文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并指出既往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介绍本文理论分析中使用的政治现代化、政治社会化、政治亚文化理论;指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国家治理与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础。在系统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治文化”基本理论之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理论分析工具,全面剖析国家治理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引申出政治文化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国家治理与政治文化内在逻辑进行理论分析,目的是在二者同向互动过程中找到结构契合点,为建设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政治文化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回顾”,从历史的轨迹出发,系统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最初建构、曲折发展、畸形发展、突破与创新各个阶段的主要措施、特点和经验教训,以期对今天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通过对历史经验和教训的追寻,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继续保持政治文化自觉。第叁章“当前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描述当前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成、显着特点、结构要素等,试图勾画出中国政治文化全貌。在分析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重要任务、观念导向的基础上指出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模式,即民主、法治、参与叁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模式,此种政治文化模式综合考量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而非脱离中国政治实践的主观臆想。第四章“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分析当前政治文化格局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从主导政治文化整合功能弱化、市场经济对政治文化建设的挑战、全球化和网络化对既有政治文化格局的冲击等方面进行论述。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政治文化建设依然“在路上”。第五章“推进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主张多措并举,综合运用多种路径共同推进政治文化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借鉴人类政治文化优秀成果、建设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拓展政治现代化途径等方面的思考,试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建设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企图割弃本国政治文化传统,以雷霆万钧之势重塑一个新的政治文化格局无异于痴人说梦。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尊重本民族政治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合理借鉴人类政治文化优秀成果,在民主、法治、参与叁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道路上健康前行。尽管“路漫漫其修远”,但中华民族追寻政治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新征途上继续“上下求索”。

刘晓丽[3]2010年在《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进入现代化阶段是与其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发生深刻变化相联系的,变化了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基础则要求政治文化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在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超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因传统政治文化不适合新中国所建立起来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这种过时的政治文化不能使人们摆脱皇权专制和子民意识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无法完成现代公民角色的转换。现代公民角色的转换有赖于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构建。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民主政治的日益增强,以及执政理念的转变,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形成已成为可能。其构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必然选择,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它不仅能为现代民主政治提供合法性解释和合理性证明,更能加强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可以说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根基和内驱力,事关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成败,所以努力建设参与型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分五个部分详细论述了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构建思路。第一部分提出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缘由,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揭示构建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阐述政治文化及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并从政治文化的类型出发,归纳出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特征。第叁部分详细论述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形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四部分阐述当代构建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公民缺失形成参与型政治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与行为能力的同时,形成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制度保障也不健全。第五部分提出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思路,分别就公民观念维度、政治制度维度以及公民行为维度提出建设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对策。

刘瑞兰[4]2012年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现代性成长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业己证明,每个社会、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走向现代化,从而成长为现代性社会,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外源型”现代化国家,要摆脱传统的束缚,实现国家民族的自立自强,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实现由传统政治形态向现代政治形态的转型。改革开放以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全方位的变革和进步,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也在不断地推进,并体现出现代性的阶段性成长特征。本文提出和运用政治现代性成长理论,结合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史,通过对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起点、目标与任务、动力、指导思想、实践和成长不足的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历程,并揭示这一历程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政治现代性的经验和启示。政治现代性理论既是本文研究的理论范式,同时也是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框架。论文主要分叁个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语。导论部分为理论建构,主要厘定了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性成长,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性和政治现代性成长这些基本的概念,以及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并阐述了政治现代性成长理论。第一章,分别从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两方面论述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起点。历史起点侧重实践层面,逻辑起点侧重于思想理论层面。第二章,主要从政治现代性一般理论的角度论述中国政治现代性的价值诉求、目标和任务。第叁章对政治现代性成长的动力进行研究,主要从经济动力、社会动力、文化动力和主体动力这四个方面分析政治现代性成长的驱动因素,并且认为这四者是综合发生作用的。第四章,基于叁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系统分析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指导思想。分别论述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不同阶段的指导作用。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在不同阶段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其指导思想和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体上看,思想理论和实践进程是相一致的。第五章,立足改革开放的历程,对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实践作了系统的分析,选取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权威、政治过程、政治决策、政治参与等方面,论述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历程和成果。第六章,在对政治现代性成长历程和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不足。传统政治观念的影响、政治制度化水平较低、法治政治建设相对滞后、政治民主化进程缓慢、政治决策科学化水平不高以及政治参与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都是阻碍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重要因素。第七章,研究和概括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经验与启示,提出和探讨了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必须坚持的原则、需要甄别的观点和进一步改革的路径。文章结语以全球化为背景对中国政治现代性进行考察,分析了全球化对现阶段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挑战,提出了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以实现新阶段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调整与转换,也是对中国政治现代性成长的展望。

杨丽梅[5]2004年在《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文化是政治学的重要范畴,也是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政治文化随着国家的起源、政治的变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政治文化的研究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因为政治文化古已有之,又因为它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培育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政治文化。 本文将政治文化的研究置于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中,突出了研究的目的性——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服务。在分析了中外学者对政治文化、政治现代化概念的不同理解之后,明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理解二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始时间界定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分叁个阶段梳理政治文化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即建国前十七年,在这一阶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第二阶段即“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间,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认识不足等原因,政治文化发展呈倒退趋势。第叁阶段即十一届叁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政治文化建设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给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补充了新鲜血液;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新型政治文化正在形成。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也面临许多问题,如: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西方腐朽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分化严重等等。如何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政治文化建设是本文的出发点和归宿。

张海洋[6]2016年在《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它是在全面、深刻反思转型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问题,拷问治理难题和考量治理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改革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和总体部署。它强调通过整体性的制度完备和完善,来促进各层次、各领域的民主治理、依法治理和科学治理,而政治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如何通过对政治资源各要素的统筹化安排及协同化创新,来优化政治资源配置进而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建设进程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本文以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政治资源”为研究主题。首先,运用文献综述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对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研究进行综述说明,在充分借鉴以往关于政治资源配置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我国治理现实与治理目标的基础上,对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涵义、特征、主要机制及优劣标准予以说明。其次,以系统分析法与功能分析法来分析各类政治资源对政治系统的功能及其作用方式,梳理出政治资源配置与政治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来分析不同层次类型的政治资源在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逻辑价值。最后,宏观上分析了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的主要成就、问题、原因,认为可以从优化政治主体、政治制度、公共财政、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信息资源五位一体的政治资源配置格局,来实现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优化配置路径。本论文旨在对政治资源优化配置在推进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逻辑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宏观性研究论证。主要从以下几个主要部分进行论证和分析:1.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配置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政治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资源及其配置的概念、特征、分类、标准分别阐述,来进一步地探讨两者之间存在的逻辑辩证关系。2.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结合政治资源的分类情况,就当前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主体资源、制度资源、公共财政资源、意识形态资源、政治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成就和问题予以宏观论述,从整体上对我国当前政治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认识和把握。3.当前我国政治资源配置欠优的原因探讨。重点针对当前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政治资源配置主体能动性“不足”、政治制度资源配置“失衡”、政治意识形态资源配置“粗放化”、政治信息资源配置体制单一的问题,来从五个方面来解释问题存在的原因。4.以优化政治资源配置来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实现路径。建议通过优化政治参与主体、政治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公共财政、政治信息资源的配置及彼此间的协同创新力,来推进我国政治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宋林霖[7]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嬗变,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和各个方面,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整体现代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整体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就有鲜明的政治现代化导向,并一直在为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而进行着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在努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也在勾勒着政治现代化的蓝图。而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才能适应政治现代化的要求,并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本篇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政治学、党史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核心问题从政治现代化与执政党能力建设、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层次与要素分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国外执政党能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执政党能力建设的制度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以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提供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指导。

李云霞[8]2007年在《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古代文明,又在战后摆脱了内忧外患的历史遭遇,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去追赶现代文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印两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就,而今天又面临着改革和发展。比较分析中印这两个有着极大相似性的后起发展中大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不尽人意。本文从分析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入手,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两国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期获得新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决定本文必须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多学科整合法。本课题从现代化的概念出发,通过对各种现代化理论的评析,确立中印现代化比较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理论的比较研究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演化的角度,对中印两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国的现代化模式进行深入诠释与剖析。本文除了对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有机运用之外,还必须对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运用。本文致力于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通过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条件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中印两国现代化具有相对不利的初始条件,决定了中印两国独立后现代化的任务更加艰巨。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其起始条件也有所不同。但根据本国国情,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在高度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却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法跨越。然后,根据现代化内容的界定,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关于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通过比较两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立足本国国情,扬长避短;确定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放眼世界,突出特色;改革开放是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土地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叁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关于中印两国的政治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国家结构、政治构架、政党制度等,总结两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经验教训。从而得出结论: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立足本国国情;政治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局;不同的政治制度提供不同的现代化国际环境。关于中印两国的文化现代化。通过分析两国的科技教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从而得出结论:科技发展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教育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文化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本文研究表明,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个以经济为主,同时也表现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若要保持现代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则各个领域必须能够协调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中印两国现代化正确的战略选择。社会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人的现代化,同样,人的现代化也意味着社会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决定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推进社会的现代化。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必须转换为人力资本型发展模式,即实现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基础。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观念到行为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才可被称之为现代国家,中印两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和印度在发展战略模式和经济体制等分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建国50多年现代化发展的成就从总体上看是大大超过印度的。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印两国现代化的初始条件、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无疑是归之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印度特有的社会文化制度(如宗教等)。虽然印度的总体发展水平低于中国,但其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平性、和谐性和社会稳定方面却有诸多经验可供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认真学习。中印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是:两国现代化的发展各有自己的优势,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能尽快实现社会现代化。

栗娜[9]2012年在《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构建》文中指出政治文化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状况,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精神条件之一,它影响着政治系统的合法性,并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政治稳定的重要思想基础。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全面转型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政治文化现代化也必然处于这一过程中,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政治文明进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纵观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其生命力是持久而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但从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来看,目前我国政治文化处于多元并存的局面,意识形态多元化,需要加强主导意识形态的建设,通过各种构建路径,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本文论述了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全球化对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双重作用,及加强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必要性,进而指出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构建目标和具体构建路径:即以经济促进政治文化建设;以政治制度引导政治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完善社会化渠道;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文化建设。

孟祥瑞[10]2016年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由城镇化主导的乡村现代化趋向使村民获得自由、自主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共同体归属感以及社会安全感的缺失,风险承受能力的削弱,传统思想世界的瓦解,权力与权利边界的重新调整。因此,城镇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也必然会引起我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但是,对于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方向,特别是以城镇化进程为背景的实证性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结论也并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的村庄呈现出了传统形态、过渡形态和社区形态叁种不同的样态,且叁种样态之间存在从传统形态到过渡形态最后演化为社区形态的演化过程。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叁个处在不同城镇化阶段的行政村落。它们分别是处于传统形态的连云港市班庄镇坡石桥村,处于过渡形态的南通市搬经镇肖马村和位于太仓市浏河镇的新型城镇社区新闸村。本文通过运用共时性横剖面比较的方法,将叁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解构为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四个子变量,再通过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函数建构起不同村的政治文化模式,描绘“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快照”,进而从叁个村的乡村政治文化模式比较中,探究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取向。本文的核心发现是,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城镇化的外在表征,比如拆迁、征地等土地流转样式,时时牵动着村民们的神经。城镇化重新定义了村民的身份和角色,引起了乡村权力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重新分配,甚至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打破了既有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与社会经济政治结构之间的稳定关系。而这种稳定关系的打破,意味着乡村异质性政治文化的移入和内生性政治文化的更新,具体表现为村民对当前政治体系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的转变。这也就是说,乡村政治文化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倚赖的物质文化空间的影响。从纵向角度来看,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表现为从依附型政治文化逐渐向以参与型政治文化为主导的公民文化转变;从横向角度审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政治文化分化为“留守者”政治亚文化、“边缘人”政治亚文化和“村治精英”政治亚文化。这项研究也同时证实了政治文化变量以及创造和维系它们的社会化过程,在解释政治结构和过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城镇化建设乃至转型期的各项改革,必须在掌握乡村政治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 全球化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现代化的战略选择[D]. 龙立. 南京大学. 2013

[2].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孙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7

[3]. 当代中国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刘晓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10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现代性成长研究[D]. 刘瑞兰. 兰州大学. 2012

[5]. 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D]. 杨丽梅. 河北大学. 2004

[6]. 中国政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资源配置研究[D]. 张海洋. 西华师范大学. 2016

[7].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 宋林霖. 吉林大学. 2007

[8]. 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 李云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9].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构建[D]. 栗娜. 河北大学. 2012

[10]. 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研究[D]. 孟祥瑞. 苏州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