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

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

郭琰[1]2003年在《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文中认为心理内容理论作为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它是在传统的意向性问题即布伦塔诺问题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凝聚着当代哲学对心的本质、结构及内在机制的最新思索与认识的问题。由于内容理论与关于民间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所引起的意向实在论和意向非实在论的争论密切相关,因而主要涉及意向性的主体、心理内容的关系属性及其自然化、心理内容的因果性等问题的分析。从其实质来看,心灵哲学中的内容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及其内容的基本观点是以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为背景的,因而,当我们站在当今科学发展基础之上重新反思时,发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的基本观点存在着某些不足和难题。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心理内容理论的演变及其所探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比较它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的异同,在此基础之上来寻求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理论进一步丰富、发展的合理思路。为此,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心理内容理论的缘起及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笔者首先介绍了传统意向性问题的内涵及其如何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下转变为心理内容理论的问题,随后分析了意向实在论与取消论、工具主义对心理内容的不同态度,进而引出了心理内容理论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即意向性的主体、心理内容的关系性质、心理内容的自然化以及因果性等问题。 第二部分:心理内容的存在属性与范畴定位。笔者首先指明心理内容的关系属性所关心的是心理内容如何确定、存在于哪里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外在于行动者头脑的因素敏感等问题,然后分别介绍了外在论、内在论和内容二元论叁种观点的基本主张、依据和所遇到的困难。 第叁部分:心理内容的终极本质与自然化。笔者首先分析了心理内容自然化的缘由及其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对意向实在论者提出的相似论、协变论、目的论和概念作用语义学等几种解决方案逐一进行阐明,分析其理论特色,并进一步指出它们所遇到的困难。最后点明几种方案因走了一条还原论的道路而不 /回回0硕士学位论文 w MASIYIL’S tlESIS一 可能真正回答自然化的问题。 第四部分:心理内容理论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带来的思考。在 这一部分,笔者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的基本观点进行了介绍,然后 将它与西方心理内容理论进行比较,并在分析二者一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指 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理论还存在着某些优越之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代马克 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的研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最后,本文强调,只有关注自 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并借鉴和吸收心理内容理论的积极成果,才能回应挑战、 深化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的研究。

韩彪[2]2016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对全党提出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政治要求,从此“叁个自信”成为当代中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理论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和阐释。其后,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在“叁个自信”基础上“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由此就形成了以“四个自信”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思想。自信不能自发形成,尤其是坚定自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宣传和教育。本文的立足点就在于探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教育问题,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如何培养,思考采用什么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对党员和民众进行自信教育,从中找出符合实际的宣传教育路径。研究本论题的目的在于,掌握或了解目前社会中相关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现状,人们自信力的现实,进而为寻找自信的宣传教育的对策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理论研究,达到宣传的目的,为提升理论宣传的社会效力,增强理论研究的感召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出贡献。全文由六章和结论构成。第1章绪论。阐明了研究该论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确定研究的基本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对研究论题的学术前沿,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系统的梳理,概括出现有的研究程度和水平,在对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做出相关的述评,找出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并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定所需的研究方法。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掌握就奠定了深入研究的逻辑基础。第2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本理论。研究的逻辑深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做出分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做出阐述,分析缘何而自信。提出由“叁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发展,把文化自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体系中。所以,一方面对自信四要素做分门别类的阐述,研讨它们各自的基本内涵。理论自信的先导性、道路自信的方向性、制度自信的物质基础性、文化自信的内生凝聚性。另一方面,研究四个自信的关系,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解读,阐明各要素在自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是共生体,不是单独存在。第3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理论。在自信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中,主要叁个板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必然性,即凝聚共识、深化教育、巩固基础、消除自信疲软、回应国际斗争五个要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的自信历史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展示教育。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主体的自觉性、教育功能的恒常性、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教育价值的传承性。这些构建了自信教育的理论框架。第4章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存在优势和薄弱环节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优势在于,自信教育的自觉性在增强,党和国家掌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自信教育的梗阻性因素逐渐被消解。另一方面,自信教育存在不利因素。自信的宣传教育不到位,对不自信分析的缺失,对不自信理论回应的不力。自信教育两重性的客观存在,为思考自信教育的对策提供了依据。第5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对策思考。根据对自信教育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整体性思考,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要完成四个转变:由党自信向全民自信的转变、由“它信”向自信转变、由传统的教育方式向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转变、由理论抽象向具体形象教育内容转变。实现自信教育要素的四个结合:即自信教育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阐教育的结合;自信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感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构建自信话语体系的结合;自信教育与批判不良社会思潮的结合。第6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实现路径。着重从四个方面设计。一是加强理论正能量的阐释和解读,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力度和实效性;二是社会舆情引导和意识形态的掌控,发挥主流媒体在网络中的作用;叁是加大社会正能量宣传的力度,包括社会生活中的正能量、党员干部中的正能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实际展示;四是加大社会调查的实证性研究,用统计数字和调研按材料论证。自信教育的实现路径是整体性思考,寻找的是有实效性、长效性的实现途径。同时也探讨了中国梦视阈下的自信教育问题。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次要的,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足够的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辉煌,是我们坚持自信的资本,是我们坚持自信的“底气”,也是人们接受自信教育的社会基础。所以,本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为基本内容,比较全面研究和探讨,如何培养人们的社会主义自信心,引导人们自觉提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定力,通过对现实的分析和思考,力争找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的可行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付出微薄之力。在社会宣传的方式和手段上加大投入,采用更加有效的、民众喜闻乐见的、与中国社会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内容,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在历史和现实的空间中,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宣传教育做的有声有色,真正入脑入心。

蔡泉水[3]2016年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不受威胁的状态和能力。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都持续不衰。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媒介。新媒体一经诞生,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交往等各个方面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与机遇。在新媒体方兴未艾的环境下,研究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开展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深化意识形态安全理论研究,拓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领域,总结和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有效占领新媒体宣传思想阵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系统回顾总结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安全思想,从理论层面分析新媒体带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和挑战,从实践层面总结国内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安全的经验教训,提出化挑战为机遇,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除导论和结论外,论文由六章组成,主要内容是:第1章,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省察。意识形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以一定的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体系。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看,意识形态安全是意识形态建构安全、传播安全、认同安全叁个方面的共同体。第2章,新媒体的理论概要。新媒体包含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互动式数字电视新媒体叁种基本形态,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其根本特质,并衍生出超媒体、超时空、个性化、开放性、海量化、低门槛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新媒体传播,表现出传播结构去中心化、传播方式碎片化、传播空间无限化、传播效应裂变化的特征。新媒体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征,一方面冲击了“把关人”、“沉默的螺旋”等大众传播理论,另一方面也激发了“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延伸。第3章,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新媒体通过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安全;通过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转型适应力、分散传播注意力、削弱传播管控力,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安全;通过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认同难度、整合难度、防御难度,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安全。第4章,新媒体带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机遇。新媒体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群众参与水平,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主体资格;新媒体开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崭新渠道,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新媒体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机遇,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争夺国际话语权打开新通道。第5章,国内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启示。我国维护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经验是,顺势而为,化挑战为机遇;因势利导,从管理到治理;乘势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国外维护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借鉴主要有:立法规范、战略部署、专职机构、安全审查、行业自律、技术管控和实名登记,等等。第6章,新媒体环境下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社会存在根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新媒体环境,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做到主观能动与尊重规律相统一,“内容为王”与“形式为圣”相统一,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联动与线下互动相统一。明确具体的办法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媒体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管控力,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媒体传播和整合方式转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提升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维护新媒体空间持久清朗。

吴星儒[4]2017年在《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机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育党和人民李诚卫士的重要使命,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公安院校在办学特色方面有其特殊的行业职能和定位,既要遵循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和践行公安院校专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途径。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李于党、李于祖国、李于人民、李于法律的优秀人民警察。当前形势下,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安院校要牢记法治观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将理论知识与公安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学生法治观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培养,着力提升公安院校乃至公安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本选题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实际情况所开展的研究,以当代我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叁个层面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从我国宏观政治政策的制定运行到具体教育课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层次的探索,并结合国内外法治观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来进行法治观教育规律的总结,以促进接下来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从结构上来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这一选题确定的背景、意义进行针对性阐述,并对当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对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表述。第二章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进行概述,从“是什么”的角度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分析说明,为后文问题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中,重点对“法治观教育”和“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这两个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和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五个方面基本内容,即“构成要素:法治观教育的静态结构”、“教材拓展: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体系”、“运行机制:法治观教育的动态模式”、“载体依托:法治观教育的手段选择”、“环境塑造:法治观教育的条件保障”,使得法治观教育的内涵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第叁章从“为什么”的角度对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独特意义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强化对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理念的认识和认同。首先,从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出发,提出树立公民的法治观念、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加强公民的法治教育叁个方面阐述了法治观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其次,从法治观教育范式的角度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范式”的局限性分析进行分析,总结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提出法治观教育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路径,强化法治观教育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的认同;最后,从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落实在法治观之中、捍卫法律尊严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衡量标准、法治观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叁个方面论证了法治观教育是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第四章侧重于论述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学理依据,包括叁个方面:一是法治观教育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依据,即唯物史观辩证法原理、阶级意识理论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法治观建设思想的学理依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观教育的思想的历史演进,包括阶级斗争为主、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法治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国;叁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范式转换原理,包括范式转换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元理论的新发展、从“德育范式”向“法治教育范式”转换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再审视叁个方面,强化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的理论依据。第五章主要从叁个方面论述了法治观教育的现实依据。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法治观教育的国情依据,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法治观念不健全、公民法治教育体系不完善;二是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是建构法治观教育的重大使命,包括当代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及其危害分析、抵御西方价值观渗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论述、法治观教育作为抵御西方价值观冲击的有力武器的阐明;叁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是法治观教育的实践依据,包括法治观教育是推进深化公安改革的精神动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树立以“法治”为核心的价值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需要通过法律加以实施。第六章重点探索了我国公安院校开展法治观教育的基本路径,从“怎么办”的角度回归了选题研究的初衷,从叁个方面提出了路径设想。第一,以“四个全面”为指导,推进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变革,分别从“四个全面”论述法治观教育变革的基本现实路径;第二,以依法治国为目标,完善公安院校法治观的教育路径,包括提升法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法治观念的意识形态功能、加快法治观教育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大众化中的普及进程;第叁,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指导,筑牢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基石,包括思想政治方向引领、教材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路径、办学层次和质量提升路径。

郑敬斌[5]2012年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个题目作为学位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吸收和汲取了以往研究者的理论和成果,特别是吸收和借鉴了当代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深化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建设的深入发展。本文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论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依据及其特征进行了简要梳理,并从承载形式视角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解读。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教材梳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叁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针对前面的分析,论文首先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而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思路、实施策略两个核心层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朱庆跃[6]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政治生态学研究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实践的演进源由、经验教训、内在规律,这既在理论上有助于拓宽有关中国共产党反腐败历史实践研究的深广度;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现实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这篇论文,就是试图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着重以政治生态学研究法为主,融合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等,力求从生命系统工程建设(即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与环境系统(其分为外环境系统和内环境系统两种,前者为引发和促使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变迁的外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条件,后者为党的权力运行的政治体系内各子系统,如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和政治行为等方面之间协调运行的核心环境)变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来探寻如何实现与保持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的生态化发展(即揭示有效有序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内在规律)。根据党的权力运行所处政治生态环境在具体化变迁中呈现出的特征,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新时期叁个长时间段。相应地,论文在布局上主要分为上(革命时期,有4章)、中(建设时期,有3章)和下(改革新时期,有3章)叁篇,共10章内容和一个结束语。上篇:主要具体考察在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21-1927年构建的开启、1927-1937年初步探索、1937-1945年的成熟以及1945-1949年的继续完善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正向性”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理想化趋向现实化、价值理性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轻视到重视、行为规范到人格塑造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遵循到创新、分散到系统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服从到指导、混杂到分工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支持到规导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中国化发展、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科学化分析、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正确性判断以及对政治体系构建中几对关系的辩证性处理等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是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正向性”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一章重点考察1921-1927年党的成立和创建期,党如何开启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以预防和遏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劣变生态因子侵袭所诱发的种种腐败现象和行为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外部生态环境系统中影响党的权力运行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而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开启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二章重点考察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初步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新旧转变中的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处于新旧转变为分析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以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及其错误化实践为分析对象。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初步化发展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叁章重点考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成熟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抗日根据地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根据地处于新旧社会特点并存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因党的合法性被承认和民族战争所赋予的特殊性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杂质”。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成熟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相应的历史评价。第四章重点考察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的继续化发展,以预防和遏制解放区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解放区处于新旧社会急促替换这一情状为分析的立足点;而内环境系统主要分析党的权力在适应党的地位、任务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弊端。第二节阐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继续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客观的历史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28年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历史实践中的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革命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正向性”发展的轨迹特征。中篇:主要具体考察在建设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从1949-1956年为初步构建、1956-1966年为曲折化以及到1966-1978年处于失误化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建设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所呈现的特征并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逆态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革命精神内核到革命行为理念的转化;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塑造到领袖人格的盲崇的转化;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良性构建到总体缺失的转化;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政党主导到政党主宰的转化;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而对构建提供指导的理论武器的教条化理解、对外部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错误化定性、对党的权力异化主要发生源的失误判断以及对革命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一些成功经验的绝对化运用等多种消极性因素共同作用,是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这种“逆态化”发展轨迹特征的原因所在。第五章重点考察1949-195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的准备阶段,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初步构建,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变革中残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因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半旧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伴随党的地位、党建所处的环境和党面临的任务等方面全面转变时,党的权力运行系统在某些环节和领域的不能科学判断和正确操作所滋生的诸多劣变生态因子情状。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初步构建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六章重点考察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时期,党如何实现反腐败政治体系在全面执政条件下的继续式调构,以预防和遏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探索期下这一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分析以1957年反右派扩大化为标志所逐渐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而指引下的错误化趋向,如在宏观的社会变革实践中所产生的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对党的权力运行的消极性影响;而内环境系统主要阐述“左”倾错误在党建中逐渐成为指导思想对党的权力运行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式的风险。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实现全面执政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历史评价。之所以用“曲折化”来定义这一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特征,在于党的权力运行中本身还隐藏着一套在错误思想指导下所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并与正确的进行不断交锋和冲突,乃至最终取代正确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第七章重点考察1966-1978年十年“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期,在支配全局或占主导性地位的“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在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失误化调构,并从现实中所存在的诸多腐败现象和行为说明这套反腐败政治体系只是将腐败现象和行为压制到较低限度,体系本身的缺陷和弊端决定了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目的。另外,本章还对党内健康力量在正确思想指导下从党的权力运行的指导思想、党的权力人民性宗旨的发展性程度、党的权力运行的规范和党的权力运行的主体建设等方面,对失误化反腐败政治体系尝试性“纠错”状况进行了具体论述。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49-1978年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逆态化”发展的轨迹特征。下篇:主要具体考察在改革新时期的不同阶段针对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尤其是变迁中所滋生的劣变生态因子对权力异化如腐败现象和行为的诱发,党如何从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以构建动态平衡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特别是由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所经历的1978-1992年属于初步构建,1992-2002年属于继续调适性构建,而2002年以来新时期则属于深度化调构这一构建的历程,概观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呈现的特征;同时就这叁个具体阶段中腐败滋生状总体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以及腐败的遏制与反遏制还处于一种均势状态这一奇怪现象给予原因阐释。具体来说,这种政治体系构建体现出了一种“深度化”发展轨迹:在政党文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到科学性与人本性的统一;政治社会化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廉政文化建设的工具性到合工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政治制度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制度的保障功能到保障与预防功能的统一;政治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民主法治化到与民主法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政治行为方面经历了从坚持惩处腐败到惩处和预防腐败的统一、群众参与反腐制度建设方面的渠道拓宽到渠道拓宽和权利保障的统一。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变迁和政治体系本身存在着诸如变迁化的政治生态环境中诱发权力异化的劣变生态因子在种类和体制上的复杂性、调构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等原因,而致使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呈现出“深度化”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与环境互动“非完全耦合性”的一面。第八章重点考察1978-1992年改革新局面的开创期,党如何初步构建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中劣变生态因子主要表现为新旧体制在初步转化中因不完善化新体制和残存旧体制所诱发的劣变生态因子;而内环境系统劣变生态因子主要体现为“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所形成的“病变化”党的权力运行体系“遗毒”、复归的传统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弊端以及复归的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与生态生态环境调适中所形成的不成熟、不完善的部分和环节等。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初步构建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九章重点考察1992-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面确立期,党如何继续调构新条件下的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以不成熟、不完善化的新体制所带来的大量劣变生态因子为重点考察对象;而内环境系统方面主要揭示党的权力运行体系在不同步地适应变迁化新生态环境中所滋生的新劣变生态因子。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继续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状况,并进行了客观的历史评价。第十章重点考察200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巩固完善期,党如何深度化调构新条件下反腐败政治体系,以预防和遏制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党的权力运行内环境系统等方面所存在的劣变生态因子侵袭这一历史实践。此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具体剖析了内外生态环境中对党的权力有效有序运行构成影响的诸多生态因子特别是一些劣变生态因子。其中密切层外部生态环境主要呈现出新体制因素已处于“大立化”状态却尚未达到“大固化”和“至善至美”的境地,旧体制因素总体上虽处于退出状态但一些环节和部分依然存在着残余因素的状况;而内环境系统着力揭示不成熟、不完善的新体制因素以及旧体制的残余因素对党的权力运行异化的诱发情境。第二节论述了党围绕具体化内外生态环境变迁所呈现的特征特别是其中劣变生态因子的侵袭,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方面深度化调构改革新时期反腐败政治体系的历史实践,并给予了客观的评价。小结:重点从纵向方面就政党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制度、政治关系、政治行为等几个具体层级,在1978年以来改革新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中各自演变逻辑轨迹及其总体原因进行了阐述,以此说明建设时期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体现出一种与环境互动的非完全耦合性的“深度化”发展轨迹特征。结束语:通过上述的上、中和下叁篇90多年来党基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而构建的反腐败政治体系历史实践的考察,重点从政治体系构建与政治生态环境的变迁之间,以及政治体系构建的本身等方面抽象或概括出来一些具有共性或者称之为“规律”的东西,以为正确认识党的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乃至更加科学地指导现实实践中的反腐败,提供一些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这些“规律”集中表现为富于变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决定了反腐败政治体系的构建不是一劳永逸的、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态环境内容的科学判断、后一个阶段的政治体系构建是对前一个阶段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扬弃”以及每一个阶段反腐败政治体系调构的本身也是个处理诸多辩证关系的逐渐深入化过程。

张小秋[7]2016年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开展的前提。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是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关键步骤,也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明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义基础上,全面的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认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找出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构想,这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亦是主要步骤。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意义探究。这部分既是文章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讨论的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归属问题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什么”的问题。在经历对相关概念追本溯源的解读以及排除众异之后,我们厘清思维并将教育者定位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将教育者定义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有着特定的语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即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因此,本文不存在否认学生的能动性的问题,并且在整个研究中始终强调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明确了主体的归属之后,本章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涵与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概括。第二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定位。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要环节,因为明确角色既能够让外界清晰的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要性,也能够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本章首先阐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行角色定位的必要性,继而对以往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偏差进行全面阐释,即说明现象、分析原因及总结危害。最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角色进行了分别的解读。第叁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核心内容,具备全方位的素质是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必要条件,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结构会为我们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强化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做好铺垫。本章首先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结构的确立的依据,然后遵从这些依据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概括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七个主要范畴,并逐一对这些范畴的内涵、特征、内容与结构予以解读。此外,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各项素质范畴之间的的结构与关联予以剖析。第四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现状检视。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认清实际,才能够立足于实际,谋求更好的发展。本章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把握,一方面,对当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对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在基于现实问题基础上进行了归因与反思。第五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整体构想。这部分是文章研究的关键内容,更是在前面研究内容基础上的升华。本章首先从把握发展走向和明确建设思路两个方面说明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然后提出了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基本路径,主要包括培养培训的一体化、制度规范的完善化、体制机制的健全化、教育培植的自主化四个维度。最后强调要提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即要注意实现他们义务与权利相互对等、满足他们源自人性的正当需求及关照他们精神世界的成长发展。

苏星鸿[8]2010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机遇和新挑战,既需要我们从实践上加以创新,也需要从理论上加以系统研究,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新局面。为此,必须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该研究在学术层面上能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在应用层面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论文的研究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和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相结合的复合命题。在导论的基础上,论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史、理论教育基本原理发展、理论教育实践创新发展叁个方面展开,全面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特色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的本质、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发展领域和任务、时代境遇等问题。在结束语中,对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整体思考。论文认为,改革开放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内容、任务、领域等理论,实现了党的理论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现代化、网络文化和全球化的时代境遇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仍然要实现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要在实践层面上实现观念、机制、方法、策略上不断创新,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的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张钰[9]2016年在《走向心灵深处的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运动与发展,而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必然要回应西方心灵哲学所提出的一系列尖锐的挑战。而要予以回应,首先就要对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提出的问题作认真的研究。一方面,现代心灵哲学的研究为澄清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基本主张、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前沿化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心灵哲学理论也为现代心灵哲学提供生机与活力。英国着名哲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科克以他独特的视角为心灵哲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在他看来,心灵内容领域的争论很多,但实际进步却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对内容的多种形式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视角比较单一。他指出,要说明心理内容,就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选择不同的说明方式,同时,要诉诸分析哲学、现象学、认识论和具体科学的方法澄清内容问题。根据这样的思路,他尝试用整体论的思想说明内容理论与其它理论的关系,并用更为概括性的理论来解释心理内容,他提出使用概念的占有条件来进行内容个体化,尝试不诉诸于语言而解释内容、说明思想。皮科克的心灵哲学思想有助于拓宽我们对心理内容的理解,把握当代心灵哲学的总体趋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其它哲学思想的沟通与对话。本文以心理内容为中心,通过对内容与真、指称之间关系的剖析,重点对皮科克的内容理论、整体论思想、理性主义思想进行了梳理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尝试在相关问题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思想作出准确的解读。全文分为八个章节(含导论与结语)。第一章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角度分析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的必要性、概括皮科克心灵哲学研究的一般进程与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内容及其本体论地位。第叁章阐述概念理论,从概念的本体论地位、结构等问题介绍概念理论的发展,突出概念占有理论,并以经验概念这一特殊的概念为例进行个案分析。第四章重点讨论内容的个体化问题。重点分析皮科克独具特色的构念理论,并据此解释内容个体化。第五章则集中讨论外在主义,展现了皮科克在内容以及概念理论中以外在主义为主的倾向。第六章探讨整体论问题,主要讨论皮科克的意义整体论及其同其它领域整体论思想的关系,以及他根据这样的思路所提出的整合挑战。第七章详细描述了皮科克的新理性主义,重点分析了理由、真、指称、赋权、先天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结语是对皮科克心灵哲学的评价以及皮科克心灵哲学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贡献的论述。

刘贝贝[10]2016年在《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作为认同主体对政治认同客体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依附与归属感。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既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反映,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直接体现。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既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政治实践发展的需要。当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视角分析,本文主要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理论研究。本文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试图从政治心理学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基本理论、形成条件与发展趋向、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以及政治认同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各个层面阻碍因素、政治认同的目标和教育原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析上,提出了国家意识形态引领、现实环境营造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叁个主要方面,其中重点介绍了心理层面的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叁个方面:根据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认知规律和情绪情感特点进行分阶段的对策分析;运用心理疏导方法培养大学生政治意志: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坚定政治信念,这丰富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范围,更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从而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希望这些研究方法能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丰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理论。

参考文献:

[1]. 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D]. 郭琰.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教育研究[D]. 韩彪. 吉林大学. 2016

[3].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蔡泉水. 南昌大学. 2016

[4]. 当代中国公安院校法治观教育研究[D]. 吴星儒. 吉林大学. 2017

[5].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 郑敬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6].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D]. 朱庆跃.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2

[7].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研究[D]. 张小秋.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 苏星鸿. 兰州大学. 2010

[9]. 走向心灵深处的研究[D]. 张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10].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刘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心理内容理论与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内容问题研究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