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

浅谈声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

杨雄刚甘肃省渭源县蒲川中学748200

声乐艺术是唯一与文学艺术结合得很完美的艺术。文学中所涉及的抑扬、顿挫、徐疾、刚柔即为音乐的基本特点(音高、音值、音强、音色)的具体再现。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对歌曲的艺术处理,需要我们二度创作者在表达中很好地做到与原创保持高度一致,甚至做得更好。那就需要我们把对音乐基本特点的理解更好地融入到作品里,加上二度创作者本人的文学修养和音乐素养,这样,一个作品的完整表达就会栩栩如生了。

一、音高(抑扬)

音高是指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次数来决定的,振动次数越多音就越高,反之音就越低。音高不仅是单纯的旋律线的起伏,同时也是内在情感的起伏。在声音上的表现和声音的抑扬起伏都离不开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时而轻却有力,时而响而有力,时而轻而无力。例如在歌曲《绒花》中结尾处“啊”那两句旋律,需要在演唱过程中时轻时重,柔和地、连贯地表达出一种惆怅、向往的情绪,需要气息较好的控制并不断给予。

二、音值(徐疾)

音值通俗的理解就是速度问题,即音的长短。文学中的徐疾其实也是一种速度的调节,但不是简单的快与慢,是一种内心感觉的松紧变化。这种内心感觉会直接反应在音乐作品的节拍、节奏上。当我们在演唱歌曲时确定了歌曲的基本速度后,对整个作品的速度要有个全局考虑,需要针对个别地方进行处理,对作品每个乐句之间的徐疾、张弛变化、对比有一个总的控制。《乐府传声》中说:“曲之徐疾,亦在一定之节。始唱少缓,后唱少促,此势之徐疾;摩情远景宜缓,辩驳趋走宜促,此情理之徐疾也。然徐必有节,神气一贯,疾也有度,字句分明。倘徐而散漫无收,疾而糊涂一片,皆大谬也。”

例如歌曲《嘎俄丽泰》,歌词“野火样的心情来找你”中,“野火样的”这四个字在演唱中就要演唱者在情绪上稍微渐快些;在“心情”这两个字上,重音落在“情”字上,并且延长时值,由强到弱,把内心急切想找到心爱的人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音强(刚柔)

在一首歌曲里面,不可能整首曲子同一个力度,为了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一定会有轻重缓急,出现在作品的不同位置。音强就是音的强弱,振幅越大音就越强,振幅越小音就越弱。

从声乐作品的体裁来看,有抒情歌曲、颂歌、进行曲、摇篮曲、小夜曲等等,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对不同体裁的歌曲所用的力度、强度是不一样的。但所有的力度、强度都是相对的,有的歌曲需要表现得刚强急促些,而有的则需要柔和缓慢些。总的来说,雄壮有力或情绪激烈的歌曲要以刚为主,含蓄、抒情的歌曲要以柔为主。在一首歌曲里面,刚、柔不是绝对的,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

四、音色(明暗)

音色是指声音的色彩。既是色彩那就有冷暖、明暗之感觉,亦有硬、软、实、薄、沉、飘、浮和厚之分。人的音色从生理结构上讲是每个人各具特色,而从声乐演唱上理解的音色变化,从声乐技巧方面说是由于气息的运用、共鸣管道的长短粗细变化及共鸣不同的运用与调节而造成的。气息的支持点低,气息流动的距离拉长,共鸣管道加长变粗,声音位置靠后,音色浓厚,则色彩较暗;气息的支持点略靠上,共鸣管道缩短变细,声音位置靠前,音色单薄,则色彩明亮。

音色不同的演唱者在选择作品上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音色的作品是演出成功的一半。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就需要选择不同的音色来完成。

例如在演唱《长江之歌》、《共和国之恋》等这类歌曲时就要用坚定有力、饱满、浓厚却又明亮的音色来完成,而如《又唱浏阳河》、《芦花》等作品就需要用清晰脆亮、干净甜美的音色来完成。

五、顿挫

文学中的顿挫是指声音的停顿、转折。同样,在声乐演唱中为了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也要借鉴文学中的停顿、转折,专业术语也可以说成是“声断气不断”的处理方式。

“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恨生。”在作品中,一般是一句一断,但为了强调语气、分清主次、突出表情,常常在乐句中主要的词语和逻辑重音上,或者一些起烘托作用的衬词上,灵活地运用顿挫手法,让音乐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例如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在后十六节的“留恋地”,我把“留”和“恋地”断开,稍作停留,再缓缓唱出,把一步三回头的、流连忘返的场景很清晰地展现出来了。在另一首歌曲《我爱梅园梅》中,由于这首歌曲带有京腔、京味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的特点更为清楚明了,在结束句“我爱棋逢对手园的梅”中的“梅”,在每二小节附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处放慢速度,把京味开始融入,直到结束,那才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标签:;  ;  ;  

浅谈声乐与文学艺术的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