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涡喷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型涡喷发动机,发动机结构,集成化设计,增材制造
微型涡喷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汪文君,徐友良,吴雪蓓,李敏,罗潇[1](2019)在《基于增材制造的微型涡喷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及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大多局限于单个零件的制造加工,如何在整机的范畴上对增材制造技术加以利用,以满足提高性能、可靠性、集成化和轻量化的需求,无疑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期刊2019年03期)
张锐鑫,胡波[2](2019)在《迷你航空发动机实现“洛阳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首席 张锐鑫 通讯员 胡波)通过应用先进陶瓷材料,“洛阳造”航空发动机寿命更长、推力更大,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日,在2019年河南省科技活动周相关展会上,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带来了应用混合陶瓷球轴承等先进成果的首款微型涡喷发(本文来源于《洛阳日报》期刊2019-06-04)
熊恒[3](2019)在《微型涡喷发动机设计点辨识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涡喷发动机是微型无人侦察机、微小型制导弹药等飞行器的动力装置,其性能参数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性能。目前,随着这些飞行器的性能朝着续航能力强、机动性高、隐身性好以及尺寸微型化等方面的发展,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的结构尺寸以及推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动机设计点辨识的过程就是要找到发动机的气动热力学参数和尺寸参数对发动机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为了设计出尺寸小、推重比大的微型涡喷发动机,本文对微型涡喷发动机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微型涡喷发动机进行了设计点的辨识与表征。首先,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压气机和涡轮机进行了气动设计和结构设计;其次,对压气机和涡轮机进行了流体动力学仿真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作为设计点辨识与表征的样本库;然后,对压气机的关键零件离心叶轮和涡轮机的关键零件向心涡轮分别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辨识模型,并通过Matlab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针对离心叶轮和向心涡轮分别设计的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能够对离心叶轮和向心涡轮进行设计点辨识与表征。最后,设计了微型涡喷发动机叶轮测试实验台,并用该实验台对叶片入射角为60°、出口后弯角为45°的离心叶轮和气流进口角为60°、气流出口角为-30°的向心涡轮进行了进出口压力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测得的离心叶轮和向心涡轮进出口压力比与通过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预测的压力比的差值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符合要求。从而验证了该BP神经网络辨识模型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林志祥[4](2019)在《某微型涡轴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一代直升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对涡轴发动机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实验室一台真实的微型涡轴发动机为对象开展控制研究,内容涉及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控制算法设计、电子控制器设计以及控制系统试验验证。(1)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论文首先对微型涡轴发动机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发动机控制计划和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控制计划包含起动控制计划、停车控制计划、状态调节控制计划和燃油加减速控制计划。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分为传感器、执行机构和电子控制器总体方案。(2)微型涡轴发动机控制算法研究。本文根据开环试验数据,建立发动机的慢车以上状态的数值稳态与ARX串联拟合模型,以该模型为控制对象设计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变参数(LPV)模型作为预测模型,采用二次规划算法完成最优控制量的计算,设计反馈校正模块消除模型失配造成的稳态误差,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3)电子控制器设计。电子控制器由核心控制器和电动燃油泵控制器组成,核心控制器负责传感器信号采集,控制量计算以及控制指令的输出,电动燃油泵控制器负责实现对电动燃油泵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核心控制器以ARM为核心,设计时充分考虑传感器信号干扰问题和通信实时性问题,电动燃油泵控制器以DSP为核心,采用无传感器磁场定向控制技术。(4)控制系统试验验证。根据控制系统总体方案搭建控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台架试车平台,先通过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然后进行微型涡轴发动机台架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微型涡轴发动机的起动、停车、状态调节控制;2)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调节时间比带桨距角前馈的串级PI控制少3~4秒,控制效果更好。(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夏天乾[5](2019)在《可变桨距微型涡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燃气涡轮发动机作为一种特殊的航空发动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巡航导弹以及航模领域。具有燃油量和可调桨距角输入的微型涡桨发动机试验系统是航空发动机建模、多变量控制和先进控制规律的理想研究平台。传统大型发动机的变桨距机构较为复杂,对于微型涡桨发动机来说成本高且安装空间有限,因而市面所售的微型涡桨发动机都是定桨距的。本文建立了可变桨距微型涡桨发动机试验平台,并在该试验平台上开展了控制器设计、建模与控制规律研究。论文基于德国SPT10微型涡桨发动机搭建了带可变桨距机构的试验平台,设计的变桨距机构实现了桨距角的自由调节。在分析原装控制器的基础上自主研制了电子控制器,并开展了台架试车,成功实现了微型涡桨发动机的可靠起动,并进一步在慢车以上状态实现了基本的燃油和桨距角双变量控制,其中,燃油采用开环供给,用来控制发动机功率水平,桨距角作为闭环控制量控制螺旋桨转速保持恒定,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燃油输入改变时可以保持螺旋桨转速恒定,误差不超过1.37%,控制精度高。为了降低在变桨距微型涡桨发动机试验平台上直接开展先进控制规律的研究风险,本文设计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并阐述了关键部件接口模拟器的软硬件设计方法。为了提高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仿真置信度,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动态系数法并建立了基于开环台架试车数据的变桨距微型涡桨发动机数学模型。在核心机转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将发动机输出功率设计成螺旋桨转速与核心机转速为自变量的函数,然后通过转子动力学方法迭代求解获取螺旋桨转速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试车数据的误差不超过8%,并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涡桨发动机变转速控制的设计思路。首先分析涡桨发动机稳态特性图中各个工作点耗油率、功率和发动机转速之间的关系,在稳态特性图中规划出工作线作为发动机推力管理系统(ETMS)的设计依据。然后采用参考模型滑模多变量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律来控制发动机转速跟随ETMS给出的转速指令。论文还研究了最小耗油率工作线的寻优,并与ETMS设计方法和参考模型滑模多变量控制算法结合设计了变转速控制系统,将其应用到微型涡桨发动机模型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通常采用的恒转速控制系统相比,可以使平均耗油率下降2.37%,同时该方法可以使飞行员只需通过一个手杆来操纵涡桨飞机,可以大大减轻飞行员的操作负担。(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春利,戴佳,王天绥,高骏冬[6](2018)在《微型涡喷发动机发展现状与应用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发展现状,按推力量级简要地对微型涡喷发动机进行了定义,对国内外重要微型涡喷发动机进行了介绍,主要包含发动机结构参数、功能特点、技术指标和应用方向等。另一方面,探讨了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应用技术,明确巡航导弹、机载弹药、无人飞行器和靶机是微型涡喷发动机的主要应用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将一型多用系列化设计技术、零部件国产化应用技术、飞发一体化设计技术、进发匹配试验技术、空中点火起动技术和高密度燃油应用技术等作为国内微型涡喷发动机发展所需克服的技术难点。(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专辑》期刊2018-11-05)
谭锟,王云,张飞,张洋洋,李俊杰[7](2018)在《微型涡喷发动机喷油环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喷油环是微型涡喷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喷油量的均匀性决定了燃烧室温度场的均匀性。针对微型涡喷发动机喷油环喷油量不均匀问题,采用不等径喷油针结构方案来补偿压力损失影响;运用CFX软件数值模拟实验时喷油环内部的叁维流场,并计算喷油环环体上各喷油针的出口流量值、出口速度以及喷油环整个内部流场的压力变化情况,最后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不等径喷油针结构方案可以较好的改善喷油环喷油量不均匀问题,可为研究喷油环内部流场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8年03期)
姜晓武,杨金广,刘艳,张飞豹[8](2018)在《微型涡桨发动机涡轮设计及变工况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阐述了微型轴流涡轮设计方法和设计参数选取准则,并针对某微型涡桨发动机轴流涡轮进行了气动设计和变工况性能分析。通过一维设计选取合理的流量系数、载荷系数和反动度,结合等环量设计方法,确定各叶高截面速度叁角形;随之利用改进的Pritchard11参数法开展叶片造型,并通过质心积迭方式得到叁维叶型;最后采用叁维数值模拟验证设计结果性能。结果表明尽管动叶叶顶间隙泄漏对损失影响较大,但该微型轴流涡轮的设计结果能够满足气动设计要求,且等熵效率达到87.16%,比设计要求高2.16%,此外,研究了该涡轮在60%~120%等七个设计转速下的非设计点性能,显示该设计结果具有良好的变工况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叁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3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期刊2018-08-22)
金垭梅,郭健[9](2018)在《基于滑移边界法的微型涡喷发动机用高速发电机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微型涡喷发动机用高速永磁发电机为对象,进行电机优化设计研究。传统有限元仿真法在反电势和电感计算方面过于复杂,针对这一问题,将滑移边界法与有限元分析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滑移边界条件的电机有限元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之上,将基于滑移边界有限元模型的电磁参数计算与梯度下降优化方法相结合,提出改进梯度优化算法,开展以发电机最小体积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设计研究。基于上述优化结果设计了多台微型涡喷发动机用高速发电机样机,并通过对电机的电磁参数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18年05期)
王航洲,胡智玺,刘建国,李永生[10](2018)在《微型涡喷发动机装配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技术是保证产品性能、工作可靠性和寿命的重要环节,文中针对微型涡喷发动机装配工序复杂、装配精度高,装配质量难以保证问题,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和分析了微型涡喷发动机装配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可以指导微型涡喷发动机的装配。(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微型涡喷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首席 张锐鑫 通讯员 胡波)通过应用先进陶瓷材料,“洛阳造”航空发动机寿命更长、推力更大,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日,在2019年河南省科技活动周相关展会上,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带来了应用混合陶瓷球轴承等先进成果的首款微型涡喷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涡喷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汪文君,徐友良,吴雪蓓,李敏,罗潇.基于增材制造的微型涡喷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及试验[J].航空动力.2019
[2].张锐鑫,胡波.迷你航空发动机实现“洛阳造”[N].洛阳日报.2019
[3].熊恒.微型涡喷发动机设计点辨识与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19
[4].林志祥.某微型涡轴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夏天乾.可变桨距微型涡桨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6].王春利,戴佳,王天绥,高骏冬.微型涡喷发动机发展现状与应用技术研究[C].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专辑.2018
[7].谭锟,王云,张飞,张洋洋,李俊杰.微型涡喷发动机喷油环优化设计[J].航空工程进展.2018
[8].姜晓武,杨金广,刘艳,张飞豹.微型涡桨发动机涡轮设计及变工况性能分析[C].中国航天第叁专业信息网第叁十九届技术交流会暨第叁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论文集——S03吸气式与组合推进技术.2018
[9].金垭梅,郭健.基于滑移边界法的微型涡喷发动机用高速发电机优化设计[J].机械与电子.2018
[10].王航洲,胡智玺,刘建国,李永生.微型涡喷发动机装配关键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