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煤建去年产值利润均超额(论文文献综述)
张义[1](2017)在《四川产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发展是以产业的发展为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居民生活消费及就业的保障,更与居民生活环境的发展息息相关。产业通过利用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投入进行壮大,不仅要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还要以绿色环保性发展为目标。本文基于区域产业绿色发展视角,分析了产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并运用综合分析法,脱钩和因素分解分析法,基尼系数法及回归分析法等,对四川典型产业发展、产业能耗、产业绿色发展综合状况进行了评价。在构建了一般评价体系的同时,也得出了四川区域产能过剩代表行业,煤炭行业去产能化效果明显,但是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的技术瓶颈问题和去产能化过程中不能有效界定企业最佳规模的产业组织管理问题,以及煤价不稳定等问题仍然突出。农林牧渔业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土地资源等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环境污染有所降低,但单位面积效益未有明显提高,产业人均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市场发展也仍待进一步扩大和完善。旅游业存在市场定位不清,及尚未更好地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当中等问题。同时,重点对四川区域的产业能耗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不仅建立了区域产业结构及能耗结构差异化的评价指数,也构建了将产出和能耗以及生产技术创新纳入区域产业绿色发展规划的评价性方法。并部分实证分析得出,四川区域产业整体能耗仍较高,降低能耗方面技术创新仍不足。近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对于区域降低能耗利用未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得出四川近年整体技术创新速度最多维持4年左右静止发展需求,工业技术创新进度相对发展严重落后,甚至停止不前。此外,还预测得出四川区域近9年的单位产出能耗的控制发展目标,20172025年单位能耗目标应控制在0.6810.566(吨标准煤/万元)之间。但通过复合系统的整体评价来看,四川区域产业整体绿色发展指数呈攀升态势,整体绿色发展态势良好,但如环境承载力系统发展不稳定、政府政策支持力仍不够等个别方面依然存在发展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也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王宇轩[2](2016)在《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设计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设计研究的关注甚少,对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上海艺术设计的研究则更显不足,这一段历史几乎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设计史写作中的空白。新中国前三十年(1949-1978),由于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加之意识形态的骤变使原本与市场经济具有密切关联的艺术设计受到极大抑制。然而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这一段时期并未消解,反而体现出一种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的独特发展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保持了基本稳定的规模,这支具有较高水平的轻工业艺术设计队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新政权的稳定、社会改造、物质与文化生活的丰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因城市环境、历史背景、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普遍具有多面手特色,这为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特征在这一时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则在这三十年中处于一个波折不断的时期,然而面对社会对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得强烈需求,上海在缺乏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方式培养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院校与学术权威的环境下,形成了一种由多方面开展,更为自由、灵活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工作模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服务对象包括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对外贸易、日用品生产等方面,且后两者所占据的比重超过前者,轻工业艺术设计在这一时期并未像其他艺术门类一般深陷政治化的语境中。轻工业艺术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一时期多为国家意志的体现,但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仍旧在总的原则下尽可能地追求“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面貌。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的领导与管理体制最初因分散与重复化的管理造成人力的浪费,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陷入较为僵化的境地,后在轻工业艺术设计体系自我纠正下,转变为更集中与专业化的领导体制,合理运用资源开展工作,继而重新回归更高效、可行的管理方式。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在任务分配、队伍建设、人员管理、工作评价等具体工作环节的支撑下,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并形成这一机制基本的运转形态,具有稳定的良性发展、外向型的影响力、在新时代下形成的“自我”面貌与发展动力等工作机制特征。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通过技术化、规模化、国家化等特征在与工业化生产相结合、与时代社会生态联系更紧密、与更广阔的人民群众生活相关联等方面体现出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延续了“海派”艺术设计的传统与风格。
颜圣萍[3](2015)在《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锑工业大国,锑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锑资源遍布全国,以湖南、广西、西藏等省份分布居多。锑作为一种战略金属,国家将其列为保护性开采和冶炼的特定矿种。全球70%以上的锑产自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完全可以左右锑市场。其中,湖南省锑产量占全国总查明资源储量的25.8%,锑含量在全国排名前列,湖南省也因为锑的拥有量成为了一个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模式的城市统称为资源性城市,资源型城市更加注重长期发展、可持续生存。近几年来,我国锑产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从而导致价格低迷,而过度开采总会迎来资源枯竭的一天,因此必须尽早的为资源枯竭做准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主要趋势。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这给我国锑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T公司作为一个拥有64年历史的锑矿企业,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锑矿企业,更是应该调整自身战略来适应市场需求。本文阐述了T公司的基本情况、发展回顾、重要举措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宏观环境、对标、竞争环境的分析和比较,指出公司当前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系统分析了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组织结构、管理模式、核心竞争力等,从而分析出企业的优势和劣势,T公司应着重于矿产开发、资源整合、质量提升、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机制体制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制定战略措施,在此基础上提供相配套的战略支撑,最终确保战略的顺利实施。
周海富[4](2014)在《BK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不断全球化,我国企业处在变化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与日俱增,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并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借鉴国外经验,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不失为一种好做法。论文从BK集团管理的现实情况出发,尝试以笔者初学的当代战略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为主要手段,借鉴中外煤炭企业发展经验及现状启示,应用PEST分析法,分析研究BK集团战略宏观环境;应用价值链分析法、KSF分析法、SWOT等分析法对BK相关的行业进行分析;分析BK集团的内部有形和无形资源,分析BK集团职能领域能力和业务领域能力。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BK集团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提出BK应当实施“低成本稳步快速扩张战略”,同时为BK集团制定“1+1+1”的发展模式,即主营业务(煤炭生产)+新兴业务(煤炭物流、技术服务、煤矿装备、锰业)+投资业务(股权投资、证券投资、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并从战略实施原则、组织保障、激励措施、发展步骤、关键举措和职能战略匹配协同等方面阐述BK集团战略的实施途径。作者旨在以此文抛砖引玉,求教于广大同仁和先行者,并可供BK同仁参考。论文对BK外部战略环境、内部资源能力进行深入分析,为BK制定系统科学的战略,提出BK战略实施途径。
蒋文军[5](2013)在《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煤炭资源。虽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消耗,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在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我国,由于煤炭与电力市场的改革步伐不一致,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于煤炭,导致两者无法在同一平台上运行和交易,矛盾的焦点表现为电煤与电力的价格即煤电价格之争。可以预见的是,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电价格冲突仍将会是煤电矛盾的焦点。可以说,电煤的价格冲突已经成为行业问题和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本诱因,明确电煤成本和电煤价格的构成比例,结合经济发展诉求出台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调控措施,将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对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迫在眉睫。全文共分九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回顾,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2章在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包括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冲突管理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3章是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经验借鉴。主要从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以及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等四个方面展开。第4章至第7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4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主要研究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以及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冲突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三方煤电价格博弈模型。第5章(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价格冲突对各类企业、宏观经济、人民生活等产生的影响。第6章(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主要研究煤电产业链上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包括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输配电企业及煤炭运输业在面向煤电价格冲突时的微观主体策略。第7章(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主要从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煤电价格冲突宏观调控的方法体系及选择、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与博弈分析,以及煤电价格冲突的的其他宏观调控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第8章主要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对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进行实证研究。在分析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原因,从政府角度提出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从火力发电企业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最后的第9章为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的创新点是:(1)构建了基于政府、煤炭企业与电力企业的煤电价格三方博弈模型;(2)在系统分析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电价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居民对电价的承受能力;(3)对煤电价格冲突过程中煤炭生产企业、发电企业的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4)通过煤电价格联动的博弈分析,提出了基于煤电价格联动的煤电价格冲突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方向。
温琳[6](2013)在《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一直以来是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虽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在企业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现实状况下,以及利益相关者会计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背景下,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回顾后,发现整个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呈现重实证研究,轻规范研究的局面。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领域,但是也面临着自身仍然无法很好解决的问题,例如多种选择、多种动机问题。大部分研究成果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支撑,很少有研究试图从综合的视角构建一套完整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因此,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同时采用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补充,试图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构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依托于企业理论的发展。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而会计本质上是一种以货币计量为主的对经济活动的价值形态进行反映和控制,进而维护和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的管理系统。从企业的经营边界、资源边界、主体边界到会计的对象边界、资产边界、权益边界的转换器就是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行为,是行为主体采用一定的行为方式对会计政策选择客体所开展的活动过程,它依存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并受制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因此,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框架至少应该包括客体、主体、外部环境、目标、内部动因、行为偏好。①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是会计政策,而会计政策应是会计领域的规则,包括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正式会计规则和以会计惯例为核心的非正式会计规则两部分。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会计政策的关系更适合用交集的关系而不是子集的关系来诠释。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最初选择其实发生在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集体选择达成组织契约之时,组织契约的具体内容间接地决定了企业可以选择的正式会计规则的空间范围。而对于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的具体范围的界定,一方面不能盲目的向外扩展,另一方面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硬的”会计选择中。②控制权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最终控制权、经营控制权和作业控制权。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这三类主体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即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③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是企业作为会计政策选择主体时期望达到的境地或者结果,其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应该定位于“权益保护观”,具体目标应定位为追求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外部性的最小化,其“外部性的最小化”应该是外部性承受者集合中每一类利益相关者承受的外部性的绝对值之和的最小化。④作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主体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管理者、会计人员,在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动因驱动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甚至在同一类利益相关者内部也会出现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例如投入资源种类、分享剩余收益形式、最终控制权大小存在差异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以及CFO和以CEO为主的其他高管之间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并不完全相同。企业除了受内部动因驱动会产生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外,在政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审计人员构成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偏好。在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后,本文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部分结论的证据支持。
管仁荣[7](2013)在《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愈显突出,迫切需要矿业企业提升竞争能力,加快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受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完善以及矿业自身发展水平及高风险特性的影响,多数矿业企业存在融资困境,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发达国家经过6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企业融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本文以西方融资结构理论为统领,以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模式为借鉴,采取定量与定性、规范与实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及其成因和改善对策,力图对研究和改善采矿业融资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大量搜集整理采矿业行业经济数据,以及采矿业上市公司、商业银行授信企业财务数据,对我国采矿企业融资结构特征进行辨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采矿企业,特别是民营和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结构不够完善、内源融资能力不足、直接融资渠道受限、间接融资难以获得”的融资困境,需要通过“鼓励内源融资,改善间接融资,拓宽直接融资,优化股权结构”的路径进行全面系统地改进,并重点就采矿企业信贷融资和证券融资的融资机理、存在问题、问题根源进行研究,提出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策略两方面改善采矿企业信贷配给、以建立全球矿业资本中心为目标筹划发展矿业资本市场、加快拓展采矿业直接融资渠道等具体策略建议。企业融资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本文采取计量建模的方式,对采矿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采矿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样本企业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统计分析表明: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呈现集中型、国有及私人单一控股股东占主导的股权结构特征。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建议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适当减持国有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扩大上市融资等多种策略,实施股权多元化改造,加快建立股权相对集中、投资主体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并以“紫金矿业”为案例,说明采矿企业股权结构优化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以及资本市场助推采矿企业加快发展的巨大力量。
孙毅[8](2012)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国际共识和国家战略。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资源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挤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发展难题,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实现区域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将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绿色转型,推进传统的、资源依赖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对完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资源型区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尝试构建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科技创新绿色融合、制度创新绿色引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点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省为例,从省域层面或是案例层面进行剖析。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尝试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数理模型界定了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绿色转型模式是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趋近的过程模式,采取“寻优”而非“择优”的演化路径。初步建立了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出绿色转型的起步期、深化期、成熟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从“黑色”到“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最终再到“深绿色”的资源型区域绿色发展轨迹。二是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资源型产业的锁定与突破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从资源型区域的初始条件、自强机制、锁定效应三个方面揭示了路径依赖的存在,探讨了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转变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产业配套、产业植入等产业多元化路径。以山西为例,分析了“黑色”产业路径的形成条件、资源依赖的强化效应及其路径锁定表现。同时,指出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是资源依赖的产物,并通过构建“资源依赖状况指数”度量山西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程度。三是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集约利用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从利益驱动与技术挤出效应、价格粘性与产业惯性、外部性与环境累积效应、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系统阐释了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的改造,加入耗竭性资源与环境因素,得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资源再生率、可耗竭资源损耗及转化率、环境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资源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通过构建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修复机制,以实现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基于供、求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及融合机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资源产业部门的高收益引发科技创新预期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供给不足,“资源诅咒”、“反工业化”现象造成科技创新需求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开展。科技创新的绿色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等加大科技投入供给,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培育现代企业,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供、求两方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增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分析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考核制度。
刘娟[9](2012)在《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阅读整理的基础上,就我国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我国以煤炭为代表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产业,在“规模化”“基地化”的政策导向和产业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问题,提供决策的理论参考。全文主要围绕四个逻辑问题逐层展开。第一,煤炭资源型产业在我国市场环境下走集群发展的发展道路是否可行,即“能不能集群”的问题。本文在第3章中首先通过空间基尼系数的测算,证明我国煤炭资源型产业已经具备了围绕主导产业链的企业集聚条件,但相关产业和组织的融入和配套还不成熟,产业网络还不完善;然后通过实证数据分析煤炭产业区位集中度和产业利润绩效、安全绩效、技术绩效的关系,证明煤炭企业通过空间集聚行为可以提高产业的绩效水平;最后通过测算我国煤炭产业的行业集中率,分析其发展趋势,得出提高行业集中度可以提高煤炭产业经济效益水平的结论。综上,我国煤炭产业选择集群化的发展之路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具备一定的可行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轮轴式集群形态是适合我国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本模式。第二,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是煤炭资源型产业集群,即“是不是集群”的问题。本文在第4章中将煤炭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条件分为构成条件和发展条件。构成条件在Michael E. Porter“钻石体系”模型的基础上,具体考虑煤炭产业在我国集群发展的特殊属性,进行了“政府参与要素”和“技术创新与产业接续要素”的修正。发展条件是集群要比群外主体对各种资源拥有更大的吸引力。本文借用物理场的概念构建了集群场引力的测度方法,并对我国具备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构成条件的典型区域进行了集群场引力的测度。并基于经济效率视角,对目前我国主要的煤炭产业区的集群化条件进行比较和评价。从样本的地域分布来看,围绕我国黄河流域,以河套沿线及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区域集群化发展条件较为成熟,东北和长江流域尚显不足。第三,煤炭资源型产业集群是按照怎样的演化规律和动力机制形成并持续发展的,即“集群是怎样生成”的问题。煤炭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演化过程取决于变量N(集群企业数量)和K (集群所在区域能够容纳的最大企业数量)的关系变化。集聚优势的发挥和核心能力的培育将最终将决定整个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和发展轨迹。按照不同的比较优势将煤炭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资源优势阶段、集聚优势阶段和产业优势阶段,各阶段的构成要素、集群动力和发展途径各不相同。第四,煤炭资源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有效路径应该是怎样的,即“如何有效集群”的问题。煤炭资源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包括点发展和链发展两条主体路径,分别表现为发挥轴心作用的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和依托煤炭资源而弱化煤炭依赖的产业链扩展。点发展的研究以经济模型理论推导为主,提取了影响核心企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即投资数量和比例、无形资产的价值、技术创新的水平和煤炭资源投入的速度,其中以投资率和技术增长率的影响作用更为显着,但前者的作用是短期的、外部的,而后者是长期的、内源的。链发展的研究基于复杂网络方法,在对比我国煤炭产业链构成现状与优化发展思路的基础上,设计了煤炭产业集群核心产业链抽取和最优路径搜寻的算法规则。在理论研究之后,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集群场空间函数的拟合,选择优势集群区域内,集群场梯度向量在极值点上增长率最快的空间范围,即西北煤炭优势集聚区域内,以鄂尔多斯为核心的内蒙古西南部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动力学建模等研究方法,对上述四个理论问题的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最后,本文就我国煤炭产业的集群化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1)我国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发展应该注重区位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围绕资源的产业集聚和核心煤炭企业的发展,形成寡头竞争市场性质的轮轴式产业集群形态。(2)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培育要特别重视两个问题:一是集群产业模式正面效应的发挥,二是集群创新能力的培养。(3)政府或者企业主体在对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聚区域进行规模扩张或产业投资决策时,应该根据对该区域集群化条件状况的判断或集群所处产业阶段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有顺序的进行。在区域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优势区域(黄河河套腹地)和可行区域(黄河河套中下游);在产业链投资上,在资源优势阶段和集聚优势阶段时,选择深度最优路径上的节点进行扶植;在产业优势阶段时,选择广度最优路径上的节点进行扶植。(4)集群环境下对核心煤炭企业的培育关键要从四个要素入手,即投资、无形资产、技术创新和煤炭资源投入。从长远来看,提高对煤炭产业集群的研发投资和非煤产业投资,选择以技术驱动和多元化经营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才是集群实现有效发展、优化升级的最优路径。按照以上集群发展思路,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武健鹏[10](2012)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地区通常指因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并且资源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地区。此类地区由于经济对资源的路径依赖深,资源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失衡,经济波动显着,面临就业、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压力,发展路径的选择多遇挑战。在中国高调崛起的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成功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资源型地区研究侧重于“资源诅咒”、“荷兰病”等现实问题的剖析,产业变动规律和产业援助接续,以及地区综合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等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我的博士论文则基于政府作用的宏观视角,针对资源型地区路径依赖深的突出问题,希图构建政府把握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资源要素全球重新配置、产业分工重新布局的机遇,发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人才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作用,进而推进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新模式。本文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知识,采用历史演进分析法、规范和实证研究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引入了路径创新、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等新理念。本篇博士论文共分为九章,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着力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借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原因探析、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及其主攻方向等方面内容递进式展开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和政策建议是:1.系统阐释了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涵。运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动因、制度主体、路径依赖作了分析,提出产业转型实质上是对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制作出重新安排和选择的过程;运用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提出产业转型是技术和制度相互作用的创新过程;运用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强调产业转型是工业化大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涵义作出界定,导出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的一大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作了求证,指出产业转型的关键是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动力机制;市场失灵问题在资源型地区同样存在,需要政府有效弥补;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的背景下政府承担着推进制度顶层设计的重任;资源型地区所面对的特殊困难和矛盾的解决需要政府强有力推动。2.通过国际经验比较后发现,即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型地区,其产业转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自觉的过程。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之路是政府主导下的经济主体自行调整过程;日本九州等地区产业转型过程中政府着力实施扶植政策发展接续产业;法国洛林地区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高起点推动产业转型。3.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突出,存在技术、结构、功能和认知上的锁定效应,锁定因素背后有其深层原因。“资源诅咒”现象并非必然现象,资源型地区的兴衰与资源开发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经济体制、思维定势及至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而转方式必须克服产业发展的锁定因素,这单靠企业或社会层面自发调整难以做到,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规划和政策干预,避免资源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而落入“资源优势陷阱”。4.构造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明确了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目标原则和政策取向。克服路径依赖效应,导入路径创新的新理念,提出政府推动产业转型路径创新需把握知识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三个时代背景,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上升期主动进行,着眼于化解“资源诅咒”,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对原有路径进行扬弃,推动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5.产业融合、企业融合和区域创新是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首先,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促进了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重大路径转换,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应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三次产业比例的优化。其次,企业融合是产业融合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是企业转型的关键。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转型的效果。资源型地区企业转型能力的提升途径有: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次,以典型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例,就政府如何推动产业转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以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为动力,重点构建产业转型的宏观管理体制、现代产业组织体制、要素配置体制三大管理体制,建立产业准入门槛的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资源开发的总量和价格调控机制、完善传统产业转型的援助和倒逼机制、充实新兴产业的扶持机制、构建煤炭等资源资产化资本化证券化运营机制、创新产业承接转移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构建重大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等七个产业推进机制。6.政府应在提升山西区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全力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第一,山西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深层原因是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根本路径是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战略举措是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第二,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大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加快推出层次分明的信贷创新产品,借助资本市场推进产业转型,支持保险资金进入经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第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重点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和园区承载战略,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能,为投资者创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第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区域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区域合作,加快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本文在以下三方面有所创新:1.系统地从政府作用角度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进行专门研究。提出资源型地区要克服产业结构失衡、体制改革滞后、发展不可持续的困境,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制度设计、规划引导、政策推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努力寻求熊彼特创新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路径依赖理论二者的契合点,拓展路径创新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研究。2.首次将产业融合理论用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对产业融合的内涵做了重新阐释,强调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基本途径,提出三条必由之路:一是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包括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主导产业之间或主导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二是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三是产业融合中三次产业的比例趋于合理。3.集中论述了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三大主攻方向:产业融合是突破口,企业融合是原动力,区域创新是整体保障。对典型资源型省份山西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实证研究,既提出了地方政府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也对中央政府分类施策有所裨益。在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时,将构建区域创新网络作为战略举措,强调政府(管理部门)、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合力,协同推升区域创新能力。通过金融支持山西晋中市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新结论:我国目前存在总体流动性过剩而局部流动性不足、货币总量投放充足而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为金融支持区域的产业转型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中煤建去年产值利润均超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煤建去年产值利润均超额(论文提纲范文)
(1)四川产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基于宏观视角的相关理论发展梳理 |
2.2 基于微观视角的相关研究现状 |
2.3 综合述评 |
第3章 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3.1 产业绿色化内涵 |
3.2 产业绿色化优势特征 |
3.3 四川区域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3.3.1 近年区域三次产业生产表现方面 |
3.3.2 主要产品生产及能耗方面 |
3.3.3 “绿色”项目开展方面 |
3.3.4 其他“绿色”发展方面 |
3.3.5 四川绿色发展整体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四川产业绿色发展综合分析评价 |
4.1 四川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以煤炭产业为例 |
4.1.1 四川煤炭产业生产与利用状况 |
4.1.2 四川煤炭产业企业与员工发展状况 |
4.1.3 四川煤炭产业市场发展状况 |
4.1.4 四川煤炭产业循环发展模式评价 |
4.2 四川农林牧渔产业发展评价 |
4.2.1 四川农林牧渔业生产与利用状况 |
4.2.2 四川农民与企业发展状况 |
4.2.3 四川农林牧渔产业市场发展状况 |
4.2.4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四川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
4.3 四川第三产业绿色发展评价-以旅游产业为例 |
4.3.1 四川旅游产业生产与利用状况 |
4.3.2 四川旅游企业和员工发展状况 |
4.3.3 四川旅游产业市场发展状况 |
4.3.4 基于绿色发展视角的四川旅游业发展模式评价 |
4.4 三产业四维度综合评价重点比较分析 |
第5章 四川产业能耗绿色发展评价 |
5.1 利用Tapio和LMDI方法对四川产业能耗实证分析 |
5.1.1 Tapio方法实证分析 |
5.1.2 LMDI方法实证分析 |
5.2 四川产业能耗评价方法的构建 |
5.2.1 基尼系数理论及产业能耗利用结构差异性评价构建 |
5.2.2 引入基尼系数构建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
5.2.3 基于产业能耗规模结构差异性评价分析 |
5.3 基于增长视角的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方法的构建 |
5.3.1 库兹涅茨环境曲线 |
5.3.2 四川产业能耗技术曲线方程的建立与评价 |
第6章 四川产业绿色发展系统耦合评价 |
6.1 区域产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6.1.1 综合模型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 综合评价模型的实现 |
6.2.1 数据的选取 |
6.2.2 权重确定方法说明 |
6.2.3 模型的应用性评价 |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与研究现状述评 |
一、设计史研究类 |
(一)对史实的叙述 |
(二)对问题和现象的研究 |
(三)个案研究 |
二、对“机制”概念的研究 |
三、设计类学科中运用“机制”概念的研究 |
四、材料文献类 |
(一)专史 |
(二)回忆录、口述史 |
(三)档案文献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Design在中国含义的演变 |
一、图案 |
二、工艺美术 |
三、艺术设计 |
第六节 本文对“艺术设计”概念的运用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轻工业艺术设计的转型期 |
第一节 从市场经济到计划经济的转变 |
一、新中国成立前市场经济在上海的发展 |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的新形态 |
第三节 转型期的轻工业艺术设计体制 |
第二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构成 |
第一节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规模与分布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的总体分布状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人员规模变化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收入 |
一、私营艺术设计人员 |
(一)公私合营前 |
(二)公私合营后 |
二、国营单位“体制内”艺术设计人员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从业群体的多面手特色与跨领域构成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形成背景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师多面手特色的利弊 |
第三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
第一节 高等美术教育的空白 |
一、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尾声 |
二、专业院校断层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三、轻工业系统艺术设计教育的兴办 |
第二节 专业美术院校的短暂复兴 |
一、“两校”成立后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两校”轻工业艺术设计教学特色 |
第三节 “文革”时期“非常规”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一、“工、农、兵”轻工业艺术设计教育 |
二、在停滞中发展的传统工艺教育 |
第四章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组织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服务的对象 |
一、群众性活动与政治宣传艺术设计 |
二、商业贸易领域艺术设计 |
(一)对内贸易 |
(二)对外贸易 |
三、轻工业及日用品艺术设计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领导与管理体制 |
一、轻工业系统所属单位 |
(一)行业间分门别类的艺术设计领导体制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管理体制变革 |
二、个人参与 |
三、专业艺术设计机构 |
第三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标准与体系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标准 |
(一)民族风格探索 |
(二)“适用、经济、美观” |
(三)“多快好省” |
(四)文艺革命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评价体系 |
第五章 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成型与延续 |
第一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建立 |
一、工作机制运转的基本形态 |
(一)任务分配 |
(二)队伍建设 |
(三)人员管理 |
(四)工作评价 |
二、工作机制运转的特点 |
第二节 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的“现代性” |
一、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内涵 |
二、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中的“现代性”基本特征 |
(一)技术化 |
(二)规模化 |
(三)国家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附录: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大事记(1949-1978) |
致谢 |
(3)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战略管理基础概述 |
2.1 发展战略等相关概念 |
2.2 战略管理层次 |
2.3 战略管理过程 |
2.4 战略分析工具及方法 |
第3章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宏观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发展趋势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3 机遇与挑战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基本概括 |
4.1.1 主要业务构成 |
4.1.2 法人治理结构 |
4.1.3 主要下属公司基本情况 |
4.1.4 发展回顾 |
4.2 公司资源分析 |
4.2.1 有形资源 |
4.2.2 无形资源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4.3.1 资源整合能力 |
4.3.2 投资开发能力 |
4.3.3 运营管理能力 |
4.3.4 资产经营能力 |
4.3.5 管控能力 |
4.3.6 融资能力 |
4.4 核心竞争力分析 |
4.5 优势与劣势 |
4.5.1 优势 |
4.5.2 劣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T公司发展战略设计 |
5.1 SWOT分析 |
5.2 企业愿景与战略定位 |
5.3 战略表述 |
5.4 未来发展战略 |
5.4.1 做大做强锑业 |
5.4.2 维持发展锌业 |
5.4.3 择机发展其它有色金属关联产业 |
5.4.4 适时退出氯碱化工业 |
5.5 规划目标与年度分解 |
5.5.1 主要经济指标 |
5.5.2 产品经营目标 |
5.5.3 市场地位提升目标 |
5.5.4 技术创新发展目标 |
5.5.5 安全环保、节能降耗发展目标 |
5.6 战略措施 |
5.6.1 大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努力提高竞争优势 |
5.6.2 强力整合锑矿资源,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
5.6.3 加大生产加工开发力度,提升产品整体质量 |
5.6.4 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
5.6.5 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和谐发展 |
5.6.6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战略稳步推进 |
5.6.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T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投资保障 |
6.1.1 年度投资规划 |
6.1.2 重点项目库 |
6.2 人力资源保障 |
6.2.1 围绕发展战略所需的组织结构调整计划 |
6.2.2 基于发展战略的人才队伍愿景 |
6.2.3 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6.2.4 2014年-2018年人才需求分析 |
6.2.5 人才培养与开发 |
6.3 战略组织保障 |
6.4 战略风险防范保障 |
6.4.1 防范资源开发风险 |
6.4.2 防范市场风险 |
6.4.3 防范投资风险 |
6.4.4 防范安全环保风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BK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企业战略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企业战略的研究现状 |
1.3.3 煤矿企业战略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及框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框架思路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BK外部环境战略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煤炭行业分析 |
2.2.1 煤炭行业概况 |
2.2.2 煤炭产品和市场 |
2.2.3 煤炭行业价值链分析 |
2.2.4 煤炭行业关键成功要素 |
2.2.5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
2.2.6 煤炭行业机会和威胁 |
2.3 煤炭物流行业分析 |
2.3.1 煤炭物流行业历史沿革 |
2.3.2 煤炭物流行业概况 |
2.3.3 煤炭物流行业产品和市场 |
2.3.4 煤炭物流行业价值链分析 |
2.3.5 煤炭物流行业KSF分析 |
2.3.6 煤炭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
2.3.7 煤炭物流行业机会和威胁 |
2.4 煤矿装备行业分析 |
2.4.1 煤矿装备行业概况 |
2.4.2 煤矿装备行业发展变化趋势 |
2.5 煤矿技术服务行业分析 |
2.5.1 煤矿技术服务行业概况 |
2.5.2 煤矿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
2.6 煤化工行业分析 |
2.6.1 煤化工行业概况 |
2.6.2 煤化工行业发展趋势 |
2.7 锰行业分析 |
2.7.1 行业概况 |
2.7.2 锰行业的影响因素 |
2.7.3 锰行业发展趋势 |
第3章 BK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3.1 对BK调研概况 |
3.1.1 调研方法 |
3.1.2 有关BK发展战略意见收集 |
3.1.3 BK发展历程 |
3.1.4 BK取得成绩 |
3.1.5 BK的改进方向 |
3.2 BK内部资源分析 |
3.2.1 BK的有形资源分析 |
3.2.2 BK的无形资源分析 |
3.3 BK的内部能力分析 |
3.3.1 BK的职能领域能力分析 |
3.3.2 BK的业务领域能力分析 |
3.3.3 BK内部能力分析结论 |
第4章 BK集团的定位与战略目标 |
4.1 BK的SWOT分析 |
4.1.1 SWOT分析 |
4.1.2 结论 |
4.2 BK集团定位 |
4.2.1 BK使命 |
4.2.2 BK愿景 |
4.2.3 BK核心价值观 |
4.3 BK战略定位 |
4.3.1 产品定位 |
4.3.2 市场定位 |
4.3.3 价值定位 |
4.3.4 性质定位 |
4.4 BK战略目标 |
4.4.1 经济目标 |
4.4.2 管理目标 |
第5章 BK的集团战略 |
5.1 集团战略和发展模式 |
5.2 业务组合 |
第6章 BK的竞争战略 |
6.1 BK煤炭生产业务竞争战略 |
6.1.1 BK煤炭生产业务竞争定位 |
6.1.2 BK煤炭生产业务如何实现总成本领先的竞争战略? |
6.2 BK煤炭物流业务竞争战略 |
6.2.1 BK物流业务竞争定位 |
6.2.2 BK物流业务竞争战略如何实现差异化? |
6.2.3 BK物流业务竞争战略如何价值链增值? |
6.2.4 BK物流业务的产品定位 |
6.2.5 BK物流目标客户定位 |
6.2.6 BK物流开拓区域定位 |
6.2.7 BK物流发展定位 |
6.2.8 BK物流业务战略目标 |
6.2.9 BK物流发展(商业)模式和发展策略 |
6.2.10 如何打造BK物流核心竞争力? |
6.3 BK煤矿装备业务竞争战略 |
6.3.1 BK煤矿装备业务竞争定位 |
6.3.2 BK煤矿装备业务发展定位 |
6.3.3 BK煤矿装备业务发展步骤 |
6.3.4 BK煤矿装备业务战略目标 |
6.3.5 BK煤矿装备业务发展模式 |
6.3.6 BK煤矿装备业务发展策略 |
6.4 BK煤矿技术服务竞争战略 |
6.4.1 BK煤矿技术服务综述 |
6.4.2 BK煤矿技术服务竞争定位 |
6.4.3 BK煤矿技术服务发展定位 |
6.4.4 BK煤矿技术服务发展步骤 |
6.4.5 BK煤矿技术服务战略目标 |
6.4.6 BK煤矿技术服务发展模式 |
6.4.7 BK煤矿技术服务发展策略 |
6.4.8 BK煤矿技术服务各阶段关键举措 |
6.5 BK锰矿业务竞争战略 |
6.5.1 BK锰矿业务竞争定位 |
6.5.2 BK锰矿业务发展定位 |
6.5.3 BK锰矿业务发展步骤 |
6.5.4 BK锰矿业务发展模式 |
6.5.5 BK锰矿业务发展策略 |
6.5.6 BK猛矿业务各发展阶段的关键举措 |
第7章 BK战略实施 |
7.1 BK战略实施的原则 |
7.2 BK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
7.3 BK战略实施的资源保障 |
7.4 BK战略实施的激励措施 |
7.5 BK战略实施的发展步骤 |
7.6 BK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 |
7.6.1 整合跨越 |
7.6.2 快速稳步扩张 |
7.6.3 持续发展 |
7.6.4 提升能力 |
7.7 BK职能战略的匹配与协同 |
7.7.1 人力资源职能战略的匹配与协同 |
7.7.2 财务职能战略的匹配与协同 |
7.7.3 运营职能战略的匹配与协同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煤电价格冲突研究的基本理论 |
2.1 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2.2 价格形成与运行理论 |
2.3 冲突管理理论 |
2.4 宏观调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 |
3.1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表现 |
3.2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对煤电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 国外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3.4 国外调控煤电价格冲突的主要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形成 |
4.1 市场化煤价的形成机制 |
4.2 电价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4.3 煤电价格的传导机制与冲突 |
4.4 煤电价格冲突的原因 |
4.5 煤电价格博弈模型及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煤电价格冲突的影响分析 |
5.1 煤电价格冲突对企业的影响 |
5.2 煤电价格冲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5.3 煤电价格冲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煤电价格冲突的微观主体策略分析 |
6.1 煤炭开采企业的策略 |
6.2 发电企业的策略 |
6.3 输配电企业(电网)的电价策略 |
6.4 煤炭运输企业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煤电价格冲突的宏观调控策略 |
7.1 建立科学的电煤价格信息监测体系 |
7.2 选择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方法 |
7.3 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
7.4 煤电价格冲突的其他宏观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的实证研究 |
8.1 河南省煤电市场运行状况 |
8.2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及其产生 |
8.3 河南省煤电价格冲突的调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贡献 |
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国内文献回顾 |
2.1.1 国内规范研究文献回顾 |
2.1.2 国内实证研究文献回顾 |
2.2 国外文献回顾 |
2.3 文献述评 |
3 企业、会计、会计政策选择 |
3.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企业的本质及边界 |
3.1.1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2 基于契约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3 基于战略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集体选择理论的企业本质及边界 |
3.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起点——会计的本质及边界 |
3.2.1 会计的本质 |
3.2.2 会计的边界 |
3.3 从企业边界到会计边界的转换器——企业会计政策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和主体 |
4.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 |
4.1.1 会计政策的涵义 |
4.1.2 会计政策的多样性特征 |
4.1.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体范围 |
4.1.4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客体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 |
4.2.1 控制权的进一步探索 |
4.2.2 内部利益相关者享有源于剩余分享权和最终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3 管理者享有源于经营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2.4 会计人员享有源于作业控制权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权 |
4.3 本章小结 |
5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目标和动因 |
5.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环境 |
5.1.1 社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政府 |
5.1.2 财物资源的拥有者——债权人 |
5.1.3 关系资源的拥有者——供应商和顾客 |
5.1.4 人力资源的拥有者——非会计类普通员工 |
5.1.5 一类特殊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影响环境——审计人员 |
5.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
5.2.1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目标的涵义 |
5.2.2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目标 |
5.2.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目标 |
5.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
5.4 本章小结 |
6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 内部动因驱动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1.1 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2 管理者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1.3 会计人员会计政策选择的行为偏好 |
6.2 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
6.2.1 政府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2 债权人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3 供应商、顾客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4 非会计类普通员工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2.5 审计人员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问卷调查与分析 |
8 结语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综述 |
2.1 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
2.1.1 净收益理论 |
2.1.2 净经营收益理论 |
2.1.3 传统折中理论 |
2.2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
2.2.1 MM 理论及其修正 |
2.2.2 权衡理论 |
2.3 新融资结构理论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新融资结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选择 |
3.1 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
3.1.1 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
3.1.2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
3.1.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 |
3.2 国外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
3.2.1 发达国家内源融资的主导地位 |
3.2.2 发达国家外源融资的典型模式 |
3.2.3 发展中国家企业融资结构特点 |
3.3 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特点 |
3.3.1 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演变过程 |
3.3.2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3.3.3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及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采矿业融资结构特征辨析 |
4.1 采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4.1.1 采矿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
4.1.2 采矿业上市公司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
4.1.3 采矿业上市公司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
4.2 采矿业授信企业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4.2.1 资产负债结构特征 |
4.2.2 内源和外源融资结构特征 |
4.2.3 直接和间接融资结构特征 |
4.3 采矿业规模以上企业融资能力研究 |
4.3.1 负债融资能力 |
4.3.2 利润留存能力 |
4.3.3 固定资产折旧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善间接融资:采矿业信贷融资问题与配给改善 |
5.1 我国采矿业信贷融资状况统计分析 |
5.1.1 金融机构对采矿业贷款 |
5.1.2 采矿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 |
5.1.3 采矿业授信企业信贷融资 |
5.2 采矿业信贷配给产生机理分析 |
5.2.1 信贷配给的理论解释 |
5.2.2 我国信贷配给的“双重性”影响 |
5.2.3 采矿业特点的内在影响 |
5.3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与策略 |
5.3.1 改善采矿业信贷配给的动因: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有利选择 |
5.3.2 改善信贷配给的宏观政策:加大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 |
5.3.3 改善信贷配给的微观策略:对接采矿业融资特点创新业务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拓展直接融资:采矿业证券融资问题与途径拓展 |
6.1 采矿企业证券融资机理辨析 |
6.1.1 证券融资的概念和特征 |
6.1.2 采矿业证券市场融资优势 |
6.1.3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状况 |
6.2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和对策研究 |
6.2.1 我国采矿业股票市场融资问题 |
6.2.2 国际矿业资本市场经验借鉴 |
6.2.3 对策建议:加快建立多层次的矿业资本市场 |
6.3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与改善途径 |
6.3.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6.3.2 我国采矿业债券融资问题 |
6.3.3 对策建议:拓宽采矿业债券融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优化股权结构:为采矿企业改善治理结构与绩效奠定基础 |
7.1 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定性分析 |
7.1.1 相关概念诠释 |
7.1.2 作用机理分析 |
7.1.3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7.2 采矿企业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
7.2.1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
7.2.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7.2.3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
7.3 采矿业股权结构特征及其优化对策 |
7.3.1 我国采矿企业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
7.3.2 以市场化为导向优化采矿企业股权结构 |
7.3.3 案例分析:紫金矿业成长之路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构架 |
一、 总体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构架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节 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 创新点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研究的进展与动态 |
第一节 区域发展难题与“资源诅咒”研究动态 |
一、 国外“资源诅咒”及其区域发展难题研究进展 |
二、 我国对“资源诅咒”的研究述评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一、 国外资源型区域/城市转型探索及其研究 |
二、 国内资源型城市/区域转型研究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的研究进展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
二、 绿色发展理念与低碳经济研究 |
三、 资源集约利用与循环经济研究 |
四、 绿色转型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传统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
一、 产业锁定效应——产业结构单一化 |
二、 生产外部效应——增长方式粗放化 |
三、 要素挤出效应——要素结构初级化 |
四、 财富流失效应——发展能力弱化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内涵、目标与路径 |
一、 绿色转型内涵 |
二、 绿色转型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比较 |
三、 绿色转型的数理描述与双重目标 |
四、 绿色转型的时机选择与演化路径 |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构架 |
一、 绿色转型基本框架构想 |
二、 产业绿色转型 |
三、 增长方式绿色转型 |
四、 科技创新绿色融合 |
五、 制度创新绿色引领 |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指标体系与阶段判定 |
一、 绿色转型指标体系构建 |
二、 绿色转型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与赋权 |
三、 绿色转型阶段判定 |
第三章 资源型区域的产业锁定效应与绿色转型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产业锁定与路径依赖 |
一、 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 |
二、 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路径依赖 |
三、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路径创造 |
第二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黑色”路径依赖的形成 |
一、 资源型产业的“黑色”路径 |
二、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衡量与评价 |
三、 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的形成条件 |
第三节 山西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的探索与实践 |
一、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方向 |
二、 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策略 |
三、 阳煤集团高碳产业绿色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四章 资源型区域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的数理解析与形成机理 |
一、 资源生态环境约束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 |
二、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及其形成机理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难题破解思路 |
一、 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 |
二、 循环经济与资源集约利用 |
三、 生态环境补偿与修复机制 |
四、 破解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保障机制 |
第三节 山西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探索 |
一、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
二、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
三、 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践 |
四、 晋煤集团煤—气综合开发与利用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五章 资源型区域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与绿色融合 |
第一节 挤出效应与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形成机理 |
一、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表现 |
二、 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难题的成因解释:挤出效应 |
第二节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与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 |
一、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融合机制分析 |
二、 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路 |
第三节 山西科技创新挤出与融合的实证分析 |
一、 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 |
二、 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探索 |
三、 绿色技术创新融合评价 |
四、 潞安集团绿色技术创新融合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六章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创新和对策措施 |
第一节 资源型区域推动产业转型的绿色制度 |
一、 加快资源型区域绿色政府建设 |
二、 推动资源型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 |
三、 促进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
第二节 资源型区域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制度 |
一、 全面实施绿色开采制度 |
二、 加大循环经济发展力度 |
三、 构建资源集约利用机制 |
四、 建立矿山生态修复制度 |
第三节 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 |
一、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
二、 提升绿色创新能力 |
三、 建立绿色导向机制 |
第四节 资源型区域发展绿色经济的制度 |
一、 构建绿色金融制度 |
二、 实施绿色财政制度 |
三、 培育绿色核算制度 |
第五节 山西资源型经济绿色转型的制度优化与政策设计 |
一、 构建综改区政策体系 |
二、 发展绿色产业体系 |
三、 完善绿色财税制度 |
四、 创新绿色金融制度 |
五、 构建绿色价格机制 |
六、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七、 健全绿色考核评价体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畴界定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2.1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内容 |
2.2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视角 |
2.3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方法 |
2.4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述评 |
3 我国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3.1 产业空间集中度测度方法的选择 |
3.2 我国煤炭产业空间集中度现状分析 |
3.3 区位集中度与煤炭产业绩效关系分析 |
3.4 行业集中度与煤炭产业效益关系分析 |
3.5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评价 |
4 我国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条件研究 |
4.1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的构成条件分析 |
4.2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分析 |
4.3 我国主要煤炭产业区域的集群化条件评析 |
5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演化规律与动力机制研究 |
5.1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演化周期与演化规律 |
5.2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6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
6.1 产业发展路径 |
6.2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的点发展路径 |
6.3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的链发展路径 |
7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7.1 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证样本选择 |
7.2 样本集群现状分析 |
7.3 样本集群核心企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7.4 样本集群产业链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8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理论分析 |
2.1 资源型地区转型的内涵 |
2.1.1 资源的概念 |
2.1.2 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型地区 |
2.1.3 资源型地区转型 |
2.2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制度分析 |
2.2.1 马克思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
2.2.2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业转型的分析 |
2.3 熊彼特及其之后的创新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
2.3.1 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
2.3.2 经济周期与创新生命周期 |
2.3.3 创新与创造性破坏 |
2.4 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对产业转型的分析 |
2.4.1 产业转型就是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
2.4.2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理论分析 |
2.4.3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分析范式 |
2.5 产业融合理论分析 |
2.5.1 产业融合的新制度经济学涵义 |
2.5.2 产业融合的方式 |
2.5.3 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2.6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 |
2.6.1 产业转型的动力来自于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 |
2.6.2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有效弥补 |
2.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 |
2.7 本章小结 |
3 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中政府作用的国际经验比较 |
3.1 德国鲁尔区产业转型经验 |
3.1.1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历史阶段 |
3.1.2 政府推动鲁尔区产业转型的政策体系解析 |
3.2 日本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经验 |
3.2.1 政府制定实施振兴产煤区临时措施法 |
3.2.2 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直接进行“产煤区”振兴活动 |
3.2.3 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产煤区进行转型 |
3.3 法国洛林地区产业转型经验 |
3.3.1 适应市场需求,进行高质量的产业转型 |
3.3.2 产业转型与体制转轨相结合,用转轨带动转型 |
3.3.3 社会共同行动,产业转型成为系统工程 |
3.3.4 出台系统优惠政策,促进产业转型 |
3.4 国外经验对政府推动我国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启示 |
3.4.1 政府应及早谋划产业转型 |
3.4.2 扎实提升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全社会共同参与产业转型 |
3.4.3 坚持以制度体制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
3.4.4 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反哺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必要性:路径依赖和锁定原因的探析 |
4.1 资源型地区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和锁定问题的提出 |
4.1.1 技术锁定效应 |
4.1.2 结构锁定效应 |
4.1.3 功能锁定效应 |
4.1.4 认知锁定效应 |
4.2 资源本不是诅咒:资源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兴与衰 |
4.2.1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矿产资源消费周期的演进分析 |
4.2.2 资源型地区与其资源产业生命周期互动关系分析 |
4.2.3 资源型地区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资源消费生命周期的互动关系 |
4.3 经济体制转型:资源型地区的沉与浮 |
4.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重工业发展方式推动了资源型地区发展 |
4.3.2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资源型地区优势地位的分化 |
4.3.3 “二元结构”:后改革时代资源型地区的体制困惑 |
4.4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比较优势发挥过度:资源依赖产业发展路径锁定 |
4.4.1 “资源优势陷阱” |
4.4.2 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势 |
4.5 产业结构失衡:地区竞争优势亟待重构 |
4.5.1 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层次不高 |
4.5.2 产业加工深度不足,在国际国内分工链条中处于价值链低端 |
4.5.3 服务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
4.6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
4.6.1 资源开发利用粗放导致浪费与破坏严重 |
4.6.2 传统矿业发展模式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4.6.3 开发矿产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4.6.4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
4.7 本章小结 |
5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实施框架 |
5.1 路径创新 |
5.1.1 路径创新的内涵 |
5.1.2 路径创新的动因 |
5.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涵和关键 |
5.2.1 把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 |
5.2.2 在原有路径基础上克服路径依赖 |
5.2.3 在资源生产和消费周期的繁荣时期主动进行 |
5.2.4 应着力避免“资源诅咒” |
5.2.5 坚持市场导向和技术引领 |
5.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主要目标、政策取向和实现方式 |
5.3.1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主要目标 |
5.3.2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政策取向 |
5.3.3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现方式 |
5.4 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三大主攻方向 |
5.4.1 产业融合: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
5.4.2 企业转型: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内在动力 |
5.4.3 区域创新: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整体保障 |
5.5 本章小结 |
6 产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突破口 |
6.1 产业融合是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必然选择 |
6.1.1 产业融合与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内在联系 |
6.1.2 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要义 |
6.2 资源型产业的融合转型途径 |
6.2.1 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融合 |
6.2.2 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纵向融合 |
6.2.3 不同资源产业之间或资源产业与其它非关联产业的横向融合 |
6.3 产业融合中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 |
6.3.1 产业融合的终极结果是催生出新产业 |
6.3.2 产业融合推动资源型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可能领域 |
6.4 三次产业在融合中比例优化 |
6.4.1 强化工业和服务业对农业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
6.4.2 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6.4.3 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 |
6.5 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协同演化的数量分析 |
6.5.1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的指标选择 |
6.5.2 产业融合创新系统指标数据处理及其结论 |
6.6 本章小结 |
7 企业融合: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 |
7.1 企业融合的含义 |
7.1.1 横向一体化 |
7.1.2 垂直一体化 |
7.1.3 虚拟一体化 |
7.1.4 企业集群化 |
7.1.5 企业网络化 |
7.2 企业素质决定企业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效果 |
7.2.1 企业素质是决定产业融合中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
7.2.2 高素质产生于企业的不断创新 |
7.2.3 不同素质企业获得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
7.2.4 企业融合能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产权融合能力 |
7.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融合能力的途径 |
7.3.1 改善资源型地区企业自身结构 |
7.3.2 提高资源型地区企业的管理能力 |
7.3.3 提升资源型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7.4 本章小结 |
8.区域创新:政府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整体保障---以山西省为例 |
8.1 政府推动山西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的思路目标、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
8.1.1 山西产业转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8.1.2 构建产业转型的管理体制 |
8.1.3 创新产业转型的推进机制 |
8.2 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
8.2.1 现状分析:山西省创新能力居全国中下游水平 |
8.2.2 深层原因:资源型经济的锁定效应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
8.2.3 根本路径:建立学习过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
8.2.4 战略举措: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
8.3 以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 |
8.3.1 金融支持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实证分析——以晋中市为例 |
8.3.2 金融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对策 |
8.4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 |
8.4.1 实施开放引进战略 |
8.4.2 实施园区承载战略 |
8.4.3 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
8.5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8.5.1 全力打造太原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5.2 致力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发挥区域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 |
8.5.3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和生态保障 |
8.5.4 深化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均衡协调的开放格局 |
8.5.5 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增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 |
8.6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四、中煤建去年产值利润均超额(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产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D]. 张义.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2]新中国前三十年上海轻工业艺术设计工作机制研究[D]. 王宇轩. 上海大学, 2016(04)
- [3]T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颜圣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4]BK集团有限公司战略研究[D]. 周海富. 广西大学, 2014(02)
- [5]中国煤电价格冲突及其调控研究[D]. 蒋文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3(06)
- [6]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下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 温琳.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7]基于融资结构理论的我国采矿业融资问题研究[D]. 管仁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8]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9]煤炭资源主导型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研究[D]. 刘娟.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6)
- [10]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创新研究:基于政府作用的视角[D]. 武健鹏. 山西财经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