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云台山种论文_姜侃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安化云台山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安化,茶树,云台山,安化县,湖南省,基因组,多样性。

安化云台山种论文文献综述

姜侃君[1](2018)在《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山游客安全感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安全感知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游客对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山乡村旅游地的安全感知情况。在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动下,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人们往往会选择回归乡村来放松自己的压力,乡村淳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往往是旅游者在短时间出游的最佳选择。但是乡村旅游地一般处在较为偏僻的不发达的地方,由此,游客在出游时是否有考虑到这次出游可能出现的安全状况,以及在游玩过程中对安全状况的感知成为了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本研究选取了安化县云台山乡村旅游地作为研究地,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方式对获取的一手数据进行分析,从自然环境安全感知、社会环境安全感知、娱乐设施及活动安全感知、交通安全感知、医疗及卫生安全感知和住宿安全感知六个方面对游客进行调查。本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一般性安全认知调查、游客对云台山的六个方面的安全感知调查、云台山游客安全感知与期望比较研究,并且就以上叁大内容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获取安全信息途径单一,关注范围不全面。有18.1%的游客对安全问题完全不关注或者不关注。游客获取安全问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游客最为关注的是社会环境安全。在众多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中,有24.9%的游客认为最主要原因是旅游安全设施设备不完善,其次是旅游从业人员工作不负责。(2)游客对云台山旅游安全感知状况不太乐观,游客实际安全感知达不到期望水平。从六大维度的分析状况来看,所有29个项目中,仅有5个项目的均值分数在4以上,分别是气候条件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当地政府对旅游安全重视程度、当地风俗习惯及禁忌等的适应状况、当地居民对游客态度。其余项目测量值均在3-4分之间,因此感知测量状况不太乐观,说明云台山旅游安全问题在这些方面是需要解决的。无论是从六大维度数据分析还是从单项指标的测量分析数据来看,游客的期望值都高于游客的感知值,游客对整个云台山旅游安全状况问题呈现负面状态,尤其在娱乐设施及活动安全状况、医疗及卫生安全状况、交通安全状况及住宿安全状况这几个维度中尤为明显。(3)游客对云台山乡村旅游体验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从整体满意度来看,78.1%的游客对云台山的整体环境较为满意,从重游意愿来看,有28%的游客明确表示不会再次到云台山进行乡村旅游体验,因此,云台山在保证旅游安全的前提下,应着力打造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从推荐意愿来看,68.3%的游客愿意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云台山旅游,说明云台山旅游还是值得一去。(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12-01)

卢秦华,吴丹,姜依何,朱旗[2](2017)在《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品质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的生化特性,选取赵家坪、牛角井、石乙坪叁个地方有代表性的29个茶树单株,分别进行春夏两季新梢的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茶样中,1号、3号、26号单株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3号和17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低,而氨基酸含量较高。夏茶中3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9号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较低。春夏两季相比,槠叶齐水浸出物的增幅分别是25.83%和48.78%,21号样品有相似的变化,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增加了22.21%和43.8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黑茶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茶叶通讯》期刊2017年01期)

张军,李凤武,马梦璇,吴协保,文汲[3](2016)在《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建设条件的SWOT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以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系统地对其建设条件进行了优势(S)、劣势(W)、机遇(O)、威胁(T)剖析,再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将这些因素相互匹配,设计了SWOT战略分析矩阵,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以之为依据,提出了喀斯特生态公园建设的战略对策和行动计划。研究表明,安化云台山具备建设国家石漠公园的基础条件与发展机遇,但亦面临一定的挑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9期)

黄德开[4](2008)在《湖南安化云台山下茶飘香》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笔者来到地处湖南雪峰山脉的安化县云台山采访茶叶专业村——马路镇八角村,该村就坐落在云台山中。这里阳光充沛、土地肥沃、常年云雾缭绕,是中国着名的原生态云台山野生大叶茶的发源地。上世纪20年代的省茶叶研究所就设立在安化,并利用云台山野生大叶(本文来源于《中华合作时报》期刊2008-07-01)

沈程文,罗军武,施兆鹏,龚志华,唐和平[5](2002)在《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 2 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等 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分析 .采用 12 0个 10碱基随机引物 ,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 RAPD引物 2 1个 ,扩增出 15 0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9个 ,占 79.33% .单个引物获得的 RAPD片段数在3~ 10个之间 ,平均为 7.14个 .基于遗传距离分析 ,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 0 .12 5 2 (YTS9和 YTS12 )到 0 .4 6 16(湘波绿与 YTS14 ) .根据 U PGMA聚类分析 ,安化云台山种 2 7个单株包括 2个核心群体和 3个特异单株 (YTS30 ,YTS31,YTS37) ,另一方面从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 :湘安 2 8与单株 YTS31先聚类 ,再与槠叶齐聚类 ,然后与湘波绿聚类 ,最后与 YTS30聚类 .这一方面从 DNA分子水平上验证槠叶齐、湘波绿、湘安 2 8均系从安化云台山种的后代中选育而来 ,同时也揭示一个规律 ,即作为有性群体的个体 ,当其基因组与核心群体的基因组差异大时 ,将有望成为一个优良单株(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沈程文[6](2001)在《茶树安化云台山种有性个体基因组差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茶树安化云台山种原产地的27个有性单株以及湘安28号、槠叶齐、湘波绿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组DNA的平均得率为425.4ug/g鲜重,片段均大于21kb,适宜于进行RAPD反应。采用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多态性检测,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RAPD引物21个。这21个引物共扩增出1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占79.3%。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平均为7个。该21个引物在每个样本中扩增的RAPD片段总数平均约为82个。每个样本都能找出其独特的分子标记。琼脂糖电泳表明,30个样本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于遗传距离分析,安化云台山种原产地的27个有性单株遗传距离范围从0.1252(YTS9和YTS12)到0.3939(YTS6和YTS30),这既表明同一品种同一地理位置的有性个体基因组的共性,又反映出不同有性个体基因组的差异性。根据UPGMA聚类分析结果,湘安28号、YTS31、槠叶齐聚为一支,湘波绿较YTS30先聚类。由此,从DNA分子水平上验证,湘安28号、槠叶齐、湘波绿均系从安化云台山种的后代中选育而来。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系统选种法从茶树地方有性群体中选育新的茶树品种的确是可行的,RAPD分子标记法可以有效地确定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和亲缘关系,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的合理选配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1-06-01)

安化云台山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的生化特性,选取赵家坪、牛角井、石乙坪叁个地方有代表性的29个茶树单株,分别进行春夏两季新梢的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春茶样中,1号、3号、26号单株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3号和17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低,而氨基酸含量较高。夏茶中3号样品茶多酚含量较高,而氨基酸含量较低;19号氨基酸含量较高,而茶多酚含量较低。春夏两季相比,槠叶齐水浸出物的增幅分别是25.83%和48.78%,21号样品有相似的变化,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分别增加了22.21%和43.8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黑茶加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安化云台山种论文参考文献

[1].姜侃君.湖南省安化县云台山游客安全感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2].卢秦华,吴丹,姜依何,朱旗.安化云台山茶树资源品质成分分析[J].茶叶通讯.2017

[3].张军,李凤武,马梦璇,吴协保,文汲.安化云台山国家石漠公园建设条件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

[4].黄德开.湖南安化云台山下茶飘香[N].中华合作时报.2008

[5].沈程文,罗军武,施兆鹏,龚志华,唐和平.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6].沈程文.茶树安化云台山种有性个体基因组差异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27个安化云台山种的有性个体及槠...基因组DNA的随机扩增图谱唐溪茶园芙蓉山茶园云台山茶园皇茶溪茶园

标签:;  ;  ;  ;  ;  ;  ;  

安化云台山种论文_姜侃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