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我启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我,康德,胡适,学科,半拉子,耶稣,主义。
自我启蒙论文文献综述
席妍[1](2019)在《当代台湾原住民知识分子的失语困境与自我启蒙——论夏曼·蓝波安的海洋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夏曼·蓝波安在其"海洋书写"中刻画了以安洛米恩为代表的台湾原住民知识分子群体。安洛米恩的"疯癫"病症及其个体的悲剧命运,象征着台湾原住民族群在卷入现代文明进程后的"失语困境"。面对现代资本社会对原住民生存空间的"规训"与"驱逐",知识分子群体也被迫承受着资本生产和消费文化的双重宰制,挣扎在主体分裂的痛苦之中。夏曼·蓝波安将个人经历融入小说叙述和人物精神世界,重新省思族群现实和文化境遇,在退守海洋空间的身体实践中获得关于生命的"自我启蒙",并可能导向一种"非中心化社群主义"的政治主张。(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9期)
莫为[2](2019)在《“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处上海西南地区的“徐家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巨大而无法忽视的文化存在。徐家汇既是近代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目击者,同时又是这段历史与文化的共同书写者。徐家汇的地名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科学家、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永远联系在一起。不必讳言,历史上的徐家汇是天主教新耶稣会的堂区和教务中心。无论是明末清初来华的第一代耶稣会,还是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第二代耶稣会(也即“新耶稣会”,大部分活动在徐家汇),其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传教,希望通过传播上帝的“福音”,使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士建立起“信仰”。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复杂性和多面向性。耶稣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支具有强烈革新意识的传教修会,并且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把握机遇,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耶稣会注重科学文化、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耶稣会在历史大潮中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可以称为“自我启蒙”。对于以利玛窦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来华耶稣会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活跃在上海徐家汇的第二代新耶稣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比较零散的资料整合方面,且并未上升到将其精神渊源层面和事业活动层面联系起来研究的高度。本文试图主要从“纵”的(耶稣会精神渊源的历史走向,以对其“自我启蒙”的分析为核心)与“横”的(新耶稣会在徐家汇传教同时展开的启蒙性文化艺术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具体论述时,则时时注意历史回顾、融合与比较,以此见出传统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传教活动与文化艺术事业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历史上和实践中,此二者往往凝聚为一个整体。着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倡导从“比较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艺现象。认为,在方法论上要注重“叁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基于世界性宗教传统的“传教”活动的同时,本研究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揭示出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多重属性。俄国美学家卡冈指出:“宗教把一切宗教艺术变成复功用艺术。”本文充分注意到这种“复功用艺术”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将宗教艺术的审美(精神)功用和功利(物质)功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从而解读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对上海的海派精神、现代性起源及其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这项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而且有专门的篇章论述了历史上徐家汇地区的宗教艺术形态及其意义。然而,由于徐家汇自身的历史规定性和局限性,研究难以做到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展开,这是需要说明的。本论文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对主要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对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论文框架方法与创新意识做出说明。“第一章”就耶稣会的“自我启蒙”、历史发展与中国的联系等,作出说明和论述,这是全文的前提。“第二章”首先分析与描绘了新耶稣会徐家汇堂区特定的历史空间形态,在说明其“性别”特征的同时,阐释了这种空间区划的人文意义。“第叁章”具体论述了新耶稣会在传教活动的同时,在启蒙观念的影响下,是如何通过《江南科学计划》来实施科学和自然的启蒙,并对上海地区现代性发生影响的。“第四章”围绕耶稣会重要的女性和慈善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细致分辨和揭示其中的人文因素。“第五章”从徐家汇堂区耶稣会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这个较新的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其中隐含的启蒙性和人文因素。“第六章”以徐家汇“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为对象,揭示、分析、阐发其对海派艺术形成、职业教育与现代性萌芽的重大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别有新意地提出了建立“徐家汇学”的大胆构想。文艺学是一个视界开阔的专业,天然具有跨学科、开放性的特点。作为“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的论文,本研究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将耶稣会与启蒙运动及修会“自我启蒙”特性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对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这种研究自身充满的问题意识,本文尝试努力做出探索和回答。(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广海[3](2019)在《通过对话“五四”实现自我启蒙——读《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能很少有名词能像"五四"那样被反复言说,且众说纷纭。"五四",作为中国社会迈向现代转型的源头性和标志性事件,百年来,承载了无数荣誉,也遭受了无穷批评,但不管对它持何种态度,都不可避免要与其对话。在反复的言说中",五四"已然"层累"为一个巨大且复杂的存在,进入它变得异常困难。若贸然闯入,只瞥见一个片段便赞美(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01期)
曹永国[4](2018)在《教育哲学之学科认同危机及自我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哲学学科的认同危机表现为:学科属性不明导致独立性遭质疑;学科功能分歧招致认同分裂与学术社群割裂;学科制度与文化未竟生成认同隐忧。梳理教育哲学学科发展历史诸面相,学科认同危机有其历史逻辑根源,实为学科发展中的诸种两难困惑与冲突。面对社会文化和教育世界的时代变革,教育哲学学科的自我启蒙应建基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知识之上,在多种复杂关系中寻绎自身的独特性。(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范志均,刘建娥[5](2018)在《摆脱自我启蒙的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批判论者从启蒙的后果出发,把社会合理化导致的技术统治归责为启蒙本身,提出启蒙是神话的启蒙辩证法。后现代主义者从启蒙与被启蒙的先后主从的不对等结构关系中得出,启蒙理性蕴含着启蒙者对被启蒙者的控制,最后必然趋于自我取消,启蒙需要被启蒙。当代启蒙主义者(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2-01)
朱大可[6](2016)在《禁书与自我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史,无非是偷窥禁书的历史。这历史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中国式阅读的独特经验。1967年红卫兵发起"扫四旧"行动,大批图书以"毒草"的名义被查抄、查禁和焚烧,造成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灭书事件。大批印刷物从文明的舞台上消失掉,化成废纸或纸浆,或被焚烧为黑色的灰烬。残剩的图书,被抛掷(本文来源于《杂文月刊(文摘版)》期刊2016年03期)
刘培林[7](2016)在《新常态下地方政府需要新的自我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未来,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彻底抛弃市场增进型政府行为模式,而是要发挥其长处,赋予其新内涵,以便更有效地推动转型升级。以往的地方政府竞争模式已经或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标志就是许多大宗产品产量增速接近峰值,耐用消费品普及程度达到很高水平,骨干基础设施趋于饱和。面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迷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了未来地方政府的着力之处,即在实践中互动、试错和摸索,依靠自己发现转型升级的道路。同时,这也需要上级及中央层面给予制度上的调整、保障和支持。(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姜义华[8](2015)在《启蒙者的自我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月刊上发表《谈政治》和《对于时局的我见》,可视为《新青年》变为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后的政治宣言。第8卷以后因此便常常被置于新文化运动研究视野之外。这样做,对于《新青年》杂志本身,对于整个新文化运动,都是不公平的。(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5-10-23)
刘培林[9](2015)在《新常态下地方政府需要新的自我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是,因为反腐败力度加大,地方政府干事情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且认为这也是导致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不赞同这种看法。本文认为,当前的问题不是地方政府“不积极”,而是迈向新的更高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尚未找到有效作为的途径和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5-06-29)
傅国涌[10](2013)在《不断自我启蒙的王来棣》一文中研究指出50年后才出版的《中共创始人访谈录》2013年第一天,在严寒中惊闻噩耗,王来棣先生已于2012年的最后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她的先生、着名科学史家及理论家许良英先生已在海淀医院的重症监护室躺了十几天(于2013年1月28日去世——编者)。(本文来源于《炎黄春秋》期刊2013年03期)
自我启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今处上海西南地区的“徐家汇”,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巨大而无法忽视的文化存在。徐家汇既是近代上海城市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目击者,同时又是这段历史与文化的共同书写者。徐家汇的地名与中国最早的天主教徒、科学家、东西文化交流的先驱——徐光启永远联系在一起。不必讳言,历史上的徐家汇是天主教新耶稣会的堂区和教务中心。无论是明末清初来华的第一代耶稣会,还是鸦片战争以后来华的第二代耶稣会(也即“新耶稣会”,大部分活动在徐家汇),其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传教,希望通过传播上帝的“福音”,使更多的中国本土人士建立起“信仰”。然而,任何一种文化活动都具有复杂性和多面向性。耶稣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支具有强烈革新意识的传教修会,并且善于在历史的进程中(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把握机遇,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耶稣会注重科学文化、注重人文教育的传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耶稣会在历史大潮中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良,可以称为“自我启蒙”。对于以利玛窦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来华耶稣会的研究成果,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对于活跃在上海徐家汇的第二代新耶稣会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比较零散的资料整合方面,且并未上升到将其精神渊源层面和事业活动层面联系起来研究的高度。本文试图主要从“纵”的(耶稣会精神渊源的历史走向,以对其“自我启蒙”的分析为核心)与“横”的(新耶稣会在徐家汇传教同时展开的启蒙性文化艺术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在具体论述时,则时时注意历史回顾、融合与比较,以此见出传统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传教活动与文化艺术事业看似是一对矛盾,但在历史上和实践中,此二者往往凝聚为一个整体。着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曾倡导从“比较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文艺现象。认为,在方法论上要注重“叁结合”,即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文史哲相结合。在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种基于世界性宗教传统的“传教”活动的同时,本研究尽可能客观公允地揭示出这些文化艺术活动的多重属性。俄国美学家卡冈指出:“宗教把一切宗教艺术变成复功用艺术。”本文充分注意到这种“复功用艺术”的复杂性和现实性,将宗教艺术的审美(精神)功用和功利(物质)功用结合起来进行讨论,从而解读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对上海的海派精神、现代性起源及其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这项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新耶稣会在徐家汇的文化艺术事业,而且有专门的篇章论述了历史上徐家汇地区的宗教艺术形态及其意义。然而,由于徐家汇自身的历史规定性和局限性,研究难以做到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展开,这是需要说明的。本论文由八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对象,对主要概念术语进行了界定,对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就论文框架方法与创新意识做出说明。“第一章”就耶稣会的“自我启蒙”、历史发展与中国的联系等,作出说明和论述,这是全文的前提。“第二章”首先分析与描绘了新耶稣会徐家汇堂区特定的历史空间形态,在说明其“性别”特征的同时,阐释了这种空间区划的人文意义。“第叁章”具体论述了新耶稣会在传教活动的同时,在启蒙观念的影响下,是如何通过《江南科学计划》来实施科学和自然的启蒙,并对上海地区现代性发生影响的。“第四章”围绕耶稣会重要的女性和慈善事业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细致分辨和揭示其中的人文因素。“第五章”从徐家汇堂区耶稣会建筑艺术的开放气象这个较新的角度,分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其中隐含的启蒙性和人文因素。“第六章”以徐家汇“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为对象,揭示、分析、阐发其对海派艺术形成、职业教育与现代性萌芽的重大影响。“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别有新意地提出了建立“徐家汇学”的大胆构想。文艺学是一个视界开阔的专业,天然具有跨学科、开放性的特点。作为“比较文学与文化”方向的论文,本研究的多维度性和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将耶稣会与启蒙运动及修会“自我启蒙”特性问题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对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对于这种研究自身充满的问题意识,本文尝试努力做出探索和回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我启蒙论文参考文献
[1].席妍.当代台湾原住民知识分子的失语困境与自我启蒙——论夏曼·蓝波安的海洋书写[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2].莫为.“自我启蒙”与徐家汇宗教文化艺术事业[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张广海.通过对话“五四”实现自我启蒙——读《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J].名作欣赏.2019
[4].曹永国.教育哲学之学科认同危机及自我启蒙[J].高等教育研究.2018
[5].范志均,刘建娥.摆脱自我启蒙的难题[N].社会科学报.2018
[6].朱大可.禁书与自我启蒙[J].杂文月刊(文摘版).2016
[7].刘培林.新常态下地方政府需要新的自我启蒙[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
[8].姜义华.启蒙者的自我启蒙[N].文汇报.2015
[9].刘培林.新常态下地方政府需要新的自我启蒙[N].中国经济时报.2015
[10].傅国涌.不断自我启蒙的王来棣[J].炎黄春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