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液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花岗岩,地壳,玄武岩,烟囱,瓦尔,西华,慢速。
热液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童真伟,王万迅,葛东文,孟旭彪,韦雅珍[1](2016)在《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可解决油井高含蜡、高稠以及原油温度低、热源进液量不足、原油难以进泵等问题。该装置不仅有效延长了油井检修周期,也提高了油井开采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6年02期)
赵明辉,张佳政,王建,贺恩远,丘学林[2](2013)在《慢速与超慢速洋脊热液循环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基础研究,是新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必由之路。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深海资源更是大势所趋。全球长达60,000km的大洋中脊是地球系统中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岩浆大规模上涌和新洋壳形成的巨型活动构造带,其高温热液循环在地球岩石圈与海洋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认识地球内部动力状态、深部构造、岩浆起源与演化,以及生命起源与极端条件下生态系统等重大地学问题的突破口。(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期刊2013-10-13)
兰安平,陈朝玉[3](2010)在《热液循环系统对黔西南高砷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黔西南高砷煤砷富集的过程进行了热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研究.峨眉山玄武岩高含砷地质体为煤中的砷提供了物质来源.黔西南研究区厚实的上覆地层辅以峨眉山玄武岩引起的地温梯度增温为形成高砷煤热液循环系统提供了热动力来源,断裂构造发育的地质条件为液体循环提供了良好的通道.热液循环系统把形成高砷煤的个主要因子联系起来研究,可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25期)
童景山[4](2006)在《海底热液循环的分子热力学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概述我们知道,大陆地壳地表以下几公里水就达到临界压力(Pc=22MPa)以上,温度根据地下的正常地热增温率,在大陆区约20公里以下,温度就升到水的临界温度(Tc=647K)以上。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其大致范围为0-10公里。同样,侵入海洋地壳裂隙内的水,其压力地已达超临界压力, 这里还应考虑海洋水层高度,黑烟囱现象是发生在新生的大洋地壳,此处地壳温度较高,故海水沿地壳裂隙向下参透,经加热升温后,显然,该流体己达到超临界状态。这种流体,特别在近临界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王兴涛[5](2004)在《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循环及烟囱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全球各大洋内至今所发现的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质信息(如地理位置、水深、构造背景、活动性等),突出总结了各热液活动区的矿产资源特征及生物类型。 当前,海底热液活动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仍未解决,突出表现在热液活动的成因机制、热液循环、物质演化和热液生物学等问题,而核心问题是热液循环。热液循环过程可以有机地分解为叁个子过程:海底以下部分、海底与大洋交界处(热液喷口)及热液流体在大洋中的流动。根据叁个子过程各自的流动特征及可获取的信息,运用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及流体力学知识,本文首次系统地建立了叁个子过程处热液循环的数学模型,并分别确定了各个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讨论了方程求解方法。 本文重新编译了Hydrotherm软件,并应用此软件着重模拟了地质条件下热液流体的流场特征,在计算过程中首次考虑了岩石物性(渗透率、比热等)随温度的变化,而对参数并没有取常值。首次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地层渗透率结构及不同边界条件下热液循环的特征。首先讨论了热液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压力、焓、温度、水流的密度、粘度及流动速度等参数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地层非均质性、裂缝带的存在对热液循环流场的影响,最后分别模拟了近临界状态及侵入体存在情况下的热液循环。 本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首次分析了烟囱体(黑烟囱和白烟囱)的结构特征、热场特征,并讨论了烟囱体内、外流场的对流系数(反映热液及海水的扰动程度)对烟囱体热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带有细小分支的烟囱体的热场特征。水平裂缝在地质介质中较为常见,且在热液循环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形状、流速、粘度、雷诺数下裂缝的流场特征。 本文对现有的热液热通量估算方法进行了对比与讨论,提出了指数衰减模型来估算海底热液热通量。应用此方法计算的洋壳平均热通量为69mW/m~2,计算的全球海洋热液活动总热通量为4.11×10~(12)W。用烟囱体及羽状体估算的热通量分别为9.7359×10~(10)W及8.4895×10~(10)W。(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4-04-01)
赵妙琴,卢志明,柳志青[6](1998)在《华南脉钨矿床中黑钨矿石英脉形成时成矿热液的对流循环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脉钨矿床形成时热液的流动、裂隙腔的闭合情况,得出了热液在裂隙腔内作对流循环运动的推论。从压力差、温度差、浓度差说明热液作对流循环运动的动力。通过详细观察研究西华山钨矿62号脉,阐明了成矿时主要组分的平衡和脉侧围岩蚀变的形成。(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期刊1998年05期)
林宗南,罗瑞兰[7](1992)在《蒙脱石氯化钾饱和后的长石化结构——热液循环体系海水潜入区的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蒙脱石氯化钾饱和后,经压实或者加热,会出现长石化,钠蒙脱石向类钾长石转化、钙蒙脱石向斜长石转化。在沉积岩10μm级粘土中,其类钾长石是在海沟-海槽和地堑沉积体系中由钠蒙脱石在高压下成岩转化而成。类钾长石可以作为热液循环体系中海水潜入的地球动力特征标志。 本文发现了类钾长石的存在,在定向的X光衍射XRD图中,3.71A、4.23A和3.3A特征峰的比值为1:1:3.8,这种结构可能是按一定比例的,由类微斜钾长石与低石英组成的复合物,这种物质可能是文象花岗岩的先质。(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1992年04期)
翟裕生[8](1986)在《参加“发生高热花岗岩、热液循环及矿石成因会议”的见闻》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次会议重点探讨了成矿花岗岩和发生高热花岗岩的概念、类型成因、产出环境和岩石化学特征、以及有关的热液循环、热液蚀变和成矿作用.就所参观的康瓦尔地区的地热试验站而言,花岗岩干热岩体作为一种地热资源,在技术上仍处于试验阶段.古老的康瓦尔矿区在矿业上又有新的进展.即除继续开采锡、钨、铜等矿产外,已在大量开采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高岭土矿床.(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1986年01期)
常国显[9](1983)在《海洋地球化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洋脊热液循环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洋中脊热液循环作用是70年代海洋地质学中的重大发现。本文介绍了热液循环的机制,该过程对洋壳蚀变,海洋地球化学平衡以及洋底重金属的富集和成矿都有重大意义。洋脊热液循环作用的发现及其丰硕成果已引起学术界注目。1963年“国际印度洋”的考察船首先在红海发现了叁个海底热泉及富金属沉积。1972—1974年“法美水下联合考察”(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1983年02期)
热液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海基础研究,是新世纪国际海洋竞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必由之路。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开发深海资源更是大势所趋。全球长达60,000km的大洋中脊是地球系统中火山活动最为频繁、岩浆大规模上涌和新洋壳形成的巨型活动构造带,其高温热液循环在地球岩石圈与海洋之间的物质能量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认识地球内部动力状态、深部构造、岩浆起源与演化,以及生命起源与极端条件下生态系统等重大地学问题的突破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液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童真伟,王万迅,葛东文,孟旭彪,韦雅珍.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J].石油知识.2016
[2].赵明辉,张佳政,王建,贺恩远,丘学林.慢速与超慢速洋脊热液循环机制探讨[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八专题论文集.2013
[3].兰安平,陈朝玉.热液循环系统对黔西南高砷煤作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
[4].童景山.海底热液循环的分子热力学理论[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6
[5].王兴涛.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液循环及烟囱体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
[6].赵妙琴,卢志明,柳志青.华南脉钨矿床中黑钨矿石英脉形成时成矿热液的对流循环运动[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8
[7].林宗南,罗瑞兰.蒙脱石氯化钾饱和后的长石化结构——热液循环体系海水潜入区的标志[J].石油实验地质.1992
[8].翟裕生.参加“发生高热花岗岩、热液循环及矿石成因会议”的见闻[J].地质科技情报.1986
[9].常国显.海洋地球化学中的一个新课题——洋脊热液循环作用[J].海洋通报.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