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干扰抵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扰,波束,全双工,测向,调幅,时域,频带。
干扰抵消论文文献综述
王毅,曹素莎[1](2019)在《基带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计算设备、多媒体业务等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频谱拥挤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频谱资源短缺,可以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其中双极化传输就是一种重要的频率复用技术。对双极化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交叉极化干扰需要进行干扰抵消。对于快速变化的信道,当前的LMS-XPIC技术无法跟踪信道的变化,提出了跟踪性能更好的NIRLS-XPIC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NIRLS-XPIC收敛快,能跟踪信道变化,且比RLS-XPIC计算复杂度低。(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网络》期刊2019年18期)
霍晓磊,赵宏志,刘颖,崔佩璋,全厚德[2](2019)在《基于抵消技术的邻道干扰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设备间的邻道干扰,提出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在接收机中设计邻道干扰重建支路,利用记忆多项式估计信道的非线性参数,构建邻道干扰信号模型并重建干扰信号,最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邻道干扰信号。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邻道干扰影响,提升期望信号接收信噪比,使有限带宽内容纳更多通信设备。计算机仿真与软件无线电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视距环境中,甚高频频段,信号带宽25kHz,所提方法能够抑制18dB的邻道干扰,为有限空间内无线电设备间邻道干扰抑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汪洋,刘清宇,段睿,杨坤德,马远良[3](2019)在《波束形成后多干扰抵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常规波束形成后干扰抵消方法仅能从目标波束内消除一个干扰影响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可实现多干扰抑制的波束形成后干扰抵消方法,用于解决多干扰条件下的弱目标波束形成问题.该方法通过最小化多个干扰波束对目标波束的影响,获得用于抵消干扰波束的加权值;然后从目标波束中减去加权后的干扰波束,从而获得抑制干扰后的目标波束。该方法继承了常规波束形成方法的稳健性,因此在阵列流型失配等存在误差的条件下可以用于目标波束形成。仿真和海上实验数据表明,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方法和解卷积的常规波束形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干扰的影响,且当目标与任一干扰方位相近时,其方位谱中可以观察到目标波束,而另外两种方法的目标波束均被干扰波束或其旁瓣所掩盖;与设置凹槽的波束图综合方法相比,该方法算法复杂度低,计算速度快,稳健性更好。(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春艳,王伟,申和平[4](2019)在《基于逆波束形成的近场本舰干扰抵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舰强干扰是拖曳线列阵探测系统中的主要干扰源,它的存在会影响系统对远场弱目标的检测。常见的强干扰抵消方法有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干扰抵消方法、基于Bartlett权的波束零陷形成方法、基于逆波束形成的干扰抵消方法。但这些方法通常都应用于对远场强干扰的抵消,而对于大孔径光纤拖曳线列阵本舰干扰属于近场目标,远场的抵消方法效果不理想。本文先利用近场聚焦波束形成对本舰干扰进行测向测距,然后再将基于逆波束形成的干扰抵消方法拓展到近场,在本舰干扰的方向和距离上进行抵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逆波束形成的近场本舰干扰抵消效果优于远场抵消效果,适合抵消大孔径光纤拖曳线列阵的本舰干扰。(本文来源于《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05-25)
郑恩明,陈新华,王麟煜[5](2019)在《基于能量补偿的时域干扰抵消改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域干扰抵消方法产生的波束畸变和探测盲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补偿的时域干扰抵消改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数据处理带宽和衰减曲线构造能量补偿因子;然后利用时域干扰抵消方法对线列阵拾取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相应波束;最后采用能量补偿因子对干扰抵消输出波束进行优化,可以减小波束畸变和探测盲区,达到预期的干扰抵消效果和探测效果.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均表明,本文方法通过构造能量补偿因子改善了时域干扰抵消方法,降低了时域干扰抵消方法形成的"宽凹"或"凸"字型波束对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实现了波束校正,减小了探测盲区,对原衰减区间内的目标实现了有效探测.从根本上解决了时域干扰抵消方法产生的波束畸变和探测盲区问题.(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靖靖[6](2018)在《远场反射自干扰信号的传播特性与抵消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线带内全双工(IBFD)成为提升频谱效率的一个研究热点。收发信机在同时使用同频段收发信号时,所发信号必然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自干扰。本文主要研究IBFD的远场反射自干扰信号的传播特性以及干扰抵消方法。首先,介绍了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和IBFD技术,对IBFD中的自干扰信号作了分类并重点分析远场反射自干扰信号的形成原因,参考雷达回波理论对该信号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自干扰抵消技术,包括数字域自干扰信道估计、自干扰信号重建和抵消,以及信道估计常用的方法。其次,对远场反射信道进行了数学建模,给出了反射自干扰信号、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反映半双工性能的SNR、反映IBFD性能的SINR的数学表示,定性分析了IBFD的适用场景。通过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无LOS路径时,除了反射体分布在通信对端的情况,IBFD不能有效实施,必须进行自干扰抵消。再次,设计了针对瑞利衰落信道下远场反射自干扰的数字抵消方案,内容包括估计信号的产生、自干扰信道的构建、信道估计、自干扰抵消四大部分。在信道估计方面,对比分析了六种信道估计算法,给出选取基于DFT的MMSE信道估计算法的技术依据。最后,仿真分析了WIFI通信场景以及微小区通信场景下的远场反射自干扰抵消效果,给出了SIR、SINR和频谱效率等参量与反射体分布、通信距离、发射信号与噪声功率比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微小区通信场景,当反射体分布在基站附近时,即使采用自干扰抵消方案,基站也会因为自干扰信号太强而不能工作于IBFD模式;而WIFI通信场景下,IBFD的频谱效率大于半双工,甚至接近乎半双工的2倍。(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蒋云昊,赵楠,刘聪,丁稳房,席自强[7](2018)在《共址天线干扰抵消系统的调幅制干扰抵消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调幅制干扰信号下,实际共址天线干扰抵消系统的干扰抵消性能。给出调幅制(AM, amplitude modulation)信号下干扰抵消系统稳态权值表达及其结构特性,推导出载频和边频干扰抵消比的计算式,分析得到干扰抵消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干扰抵消系统的稳态权值为载频和边频最优权值按功率比的加权,信号带宽增大将增大载频和边频最优权值的离散性,从而导致干扰抵消比的下降。边频干扰抵消比比载频干扰抵消比随信号带宽增大而下降的程度更加明显,通过提高系统增益来提高系统干扰抵消比的程度有限。给出干扰抵消比极限与等效传输延时之间的关系,提出干扰抵消系统在调幅制AM信号下提高干扰抵消比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许江涛,唐炳俊,翟羽健,伍民顺[8](2018)在《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同频带全双工通信系统存在的自干扰问题,设计完成了一款可集成的单天线同频带全双工自干扰射频抵消系统。同频带全双工系统最关键的问题是:收发机内部发射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反射后,通过天线耦合到接收端给接收机带来的强自干扰。由于干扰信号和接收信号位于同一频带内,传统的滤波技术无法将干扰信号滤除,基于正交矢量合成原理,所提可集成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采用单天线模式,通过自适应控制从发射机获取的两路正交参考信号幅值,合成与自干扰信号幅值相同、相位相同的抵消信号,最后在接收机的射频前端进行相减从而实现自干扰射频抵消。该方法摒弃了限制带宽的相移元件,使得抵消带宽不再严格受限,而且结构简单,易于片上集成,并且采用了自适应控制算法,使得系统工作的适应性更广。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60 MHz频带内,自干扰射频抵消比均大于41dB。(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周美婧[9](2018)在《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域自干扰抵消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同时同频全双工(Co-time Co-frequency Full Duplex,CCFD)概念的提出,意在通过改变无线通信技术来缓解快速增长的业务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理论上,CCFD通信模式能够在同一频率的信道上同时进行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使频谱利用率提高到目前的两倍。然而,由于CCFD系统中存在严重的自干扰问题,且具体的解决方案尚在研究优化过程中,因此CCFD技术在5G的白皮书中仅被列为潜在的关键技术。目前,关于自干扰抵消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叁个方面:空域、模拟域以及数字域。其中,数字域因其极高的灵活性和强大的信号处理能力,近年来得到国内外无线通信领域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围绕如何优化数字域的自干扰抵消技术进行展开,并且与空域、模拟域相结合,实现CCFD系统的自干扰抵消。已有的自干扰抵消技术虽然已经能够提供一定的自干扰抑制能力,基本保证简单CCFD系统的正常通信。但是在实际的全双工系统中,仅通过线性抵消不可能实现自干扰的完全抑制,收发链路中存在的器件损耗还会引入一些非理想因素,比如:非线性失真、相位噪声、量化噪声、高斯噪声、IQ不平衡等。本文首先将发射链路中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的非线性效应考虑在内,分析了当输入为宽带信号时的非线性特征,对比后选择并联Hammerstein模型来近似PA的非线性失真。然后基于单发单收全双工收发系统,根据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准则对信道进行离线估计,实现数字域的非线性自干扰抵消。仿真结果证明,与线性自干扰抵消相比,该方案能够在数字域获取更高的干扰抵消比。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时变信道,又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数字域非线性自干扰抵消方案。在考虑PA非线性失真的前提下,采用自适应滤波原理,根据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准则,对信道实时进行跟踪,保证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从而确保数字域的自干扰抵消能力。最后,研究了收发链路中IQ不平衡和发射链路PA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给CCFD系统带来的综合影响。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对正交调制器进行建模,提出了一种数字域的联合抵消方案,不仅将IQ不平衡和PA非线性效应单独带来的影响考虑在内,还考虑了信号传输过程中两者产生的交叉组合项引入的不利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进一步提升数字域的自干扰抑制能力,结合天线隔离和模拟域抵消,系统总的抵消比可以达到108dB左右。(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李超[10](2018)在《基于相位抵消法的MRS信号抗工频谐波干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尤其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用水短缺问题最为突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水资源匮乏,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地下水,因此寻找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地下水探测方法对于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地下水探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可通过多种物探手段勘测地下水赋存状态。核磁共振(MRS)地下水探测技术是现阶段国际上唯一能够直接测得地下含水状态的探测方法。由于其具有高分辨力、高效率、信息量丰富和解释结果唯一等优势,在地下水探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采集到的核磁共振信号幅度非常小,致使其抗干扰能力较弱。在成分复杂的噪声中50Hz工频谐波的影响最为严重,尤其在农电情况下,由于农电缺少无功补偿等因素,导致其波形因数较差,谐波成分较多,这通常是MRS信号的最主要干扰源。传统的核磁共振探测地下水技术在数据接收完成之后,通常采用迭加消噪方法来削弱环境噪声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无法消除工频谐波的干扰,从而导致后续的数据反演解释结果不准确,使得核磁共振探测手段无法取得预期成果,并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为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文提出基于相位抵消法的MRS信号抗工频谐波干扰方法。该方法主要由工频信号采集与调节和MRS信号相位抵消两大技术配合完成。首先进行工频信号的采集工作并对实验场地的工频噪声进行评估,通过LC并联谐振方式接收工频噪声信号,其经过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最终转换成方波输出。控制模块采用MSP430+CPLD架构,MSP430用于实现信号调理前置放大电路及AGC电路的参数调整,使工频信号幅值处于最佳状态。其次为实现相位抵消法,MSP430捕获工频信号上升沿控制CPLD模块以确定发射时序,并先后发射相位差为180o的激发脉冲。最后对两次接收到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迭加操作,实现工频谐波噪声的消除技术,进而达到增强核磁共振仪器抗干扰能力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基于相位抵消法的MRS抗工频谐波干扰方法的研究,提高了核磁共振探测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在保留常规噪声迭加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工频谐波对核磁共振信号的影响,并将核磁共振探测地下水技术的应用拓宽到更广泛的环境之中。相关理论仿真以及室内、野外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探测技术的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干扰抵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无线设备间的邻道干扰,提出了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在接收机中设计邻道干扰重建支路,利用记忆多项式估计信道的非线性参数,构建邻道干扰信号模型并重建干扰信号,最终从接收信号中消除邻道干扰信号。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邻道干扰影响,提升期望信号接收信噪比,使有限带宽内容纳更多通信设备。计算机仿真与软件无线电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视距环境中,甚高频频段,信号带宽25kHz,所提方法能够抑制18dB的邻道干扰,为有限空间内无线电设备间邻道干扰抑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干扰抵消论文参考文献
[1].王毅,曹素莎.基带交叉极化干扰抵消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9
[2].霍晓磊,赵宏志,刘颖,崔佩璋,全厚德.基于抵消技术的邻道干扰抑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3].汪洋,刘清宇,段睿,杨坤德,马远良.波束形成后多干扰抵消方法[J].声学学报.2019
[4].孙春艳,王伟,申和平.基于逆波束形成的近场本舰干扰抵消[C].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5].郑恩明,陈新华,王麟煜.基于能量补偿的时域干扰抵消改善方法[J].电子学报.2019
[6].杨靖靖.远场反射自干扰信号的传播特性与抵消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7].蒋云昊,赵楠,刘聪,丁稳房,席自强.共址天线干扰抵消系统的调幅制干扰抵消特性[J].通信学报.2018
[8].许江涛,唐炳俊,翟羽健,伍民顺.应用于同频带全双工中的宽带自干扰射频抵消技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9].周美婧.同时同频全双工数字域自干扰抵消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李超.基于相位抵消法的MRS信号抗工频谐波干扰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