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环境污染论文-杨敏

跨界环境污染论文-杨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界环境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市,合力,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市委,应急联动,习近平,生态环境,龙岩,环境污染事件,张爱军

跨界环境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杨敏[1](2019)在《两省叁市合力检验应急联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杨敏)昨日上午,2019年汀江—韩江跨界流域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叁河坝朱德纪念大桥叁江交汇处举行。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指导,梅州市政府主办,潮州市政府(本文来源于《梅州日报》期刊2019-12-14)

沈子华[2](2017)在《论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适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解决跨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地区之间合作协调机制不断地推进和完善,但学界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调解方面,而对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机制的研究鲜有涉及。国家立法或者地方立法层面也没有详细具体地规定行政调处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0条仅仅是原则性地规定了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因此,有必要从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适用范围、主体、方式、性质及效力等基础问题展开研究,以充实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国内理论。(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姜佳蓉[3](2017)在《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困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旨在研究东北亚地区的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本上结合福岛核泄漏事故作为案例分析,发现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存在的叁个问题,一是国家间的理性博弈问题,二是跨界环境污染合作的制度失效问题,叁是国家之间的观念差异问题。之后在总结其他地区跨界污染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在于,加强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制度化建设,建立东北亚环境共同体以及实现跨界问题的多中心治理。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引起环境污染的加重,而环境的恶化又会反作用于抑制经济的发展,尤其土壤、空气、海洋等污染都困扰着东北亚各国。再加上伴随着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说东北亚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造成了海洋严重的污染,工厂爆炸事故引起的空气、海洋核土壤污染等,都加重了东北亚环境合作保护的压力。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在近几十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成立了针对跨界环境污染问题的组织机构,对于治理环境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东北亚的跨界环境合作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制度失效和参与国之间的理性博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发展。因此本文将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东北亚环境合作中的制度失效和理性博弈问题,探究其如何制约东北亚的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其次,本文将选用福岛核泄漏事故作为案例分析,来具体研究阻碍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主要问题。之所以选用福岛核泄漏事故作为基础案例,是因为伴随着核能的广泛使用,对于东北亚地区来说,不仅是日本,韩国和中国都同样存在这样的核安全隐患。目前核能使用的越来越多,但在技术上仍不能保证绝对安全,特别是当发生人为不可控的灾难时,就无可避免地导致核泄露等核污染的产生,核事故的出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周期性较长,污染范围更广,清理难度更大并且极易产生再次污染,因此核事故产生的危害更大,核安全问题成为了每个国家都必须正视的问题。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就是明证。事实上,早在2007年时,日本刈羽核电站就曾因为地震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暴露出了核电站设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核泄漏事故接二连叁的发生,意味着核能至少目前并不是完全安全的能源,存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也会带来不可估计的后果。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发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核能的安全问题的反思和审视。但目前国际社会并没有针对核安全及治理有力的规则制度,这就意味着,一旦核事故发生,现行的应急治理和责任承担制度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制约和辅助作用。因此鉴于核安全带来的环境问题对于东北亚地区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基础,分析事件发生的始末,以中日韩叁国为主要研究国家,分析叁国在核泄露事故发生之后实际的反应及其所带来的利害关系,也包括事发之后东北亚国家的反应和核污染共同治理的情况,通过建立一个博弈模型的方式研究在核安全保障上国家的责任承担,来讨论中日韩叁国在采取不同的应对态度时会带来的不同结果。最后文章中也会分析其他国家和地区针对跨界污染的合作治理经验,探讨其优点和对东北亚地区的适用性,并由此提出可以改进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的方法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01)

朱晓萌[4](2017)在《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呈现跨界融合新业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7环保企业家媒体见面会”上,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笠钧表示,环境施治正在从棕色的末端施治到绿色的系统性生态施治转移。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的《环保企业:中国环境治理的(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7-03-09)

崔浩[5](2017)在《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跨界污染是流域水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之一。地方保护主义、府际间横向分割、治理行动协调难、府际间协作治理执行依据不明确等是影响流域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的主要原因。建立流域跨界水污染的防治机制、协调机制、行政问责机制,完善跨界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是提高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1期)

张跃胜[6](2016)在《地方政府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跨界环境污染会加剧环境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分配的不公平。基于环境污染扩散范围,构建多地区参与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博弈模型中个体目标最优和集体目标最优的冲突表明:纳什均衡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小于帕累托最优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二者呈现相背离状态,并且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地区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向延平,陈友莲[7](2016)在《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框架研究——新区域主义的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区域主义为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提供了一个包括"谁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治理绩效是什么"等内容在内的分析框架。基于新区域主义分析视角,我们认为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主体是多元的、治理对象主要是跨界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应当建立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模式和治理网络、治理绩效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综合绩效等。(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范文杰[8](2016)在《建立联合防治调处机制 消除跨界环境污染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范文杰)“近年来,跨界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现行体制机制存在缺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守志呼吁在国家层面建立跨界污染防控与治理调处机制,从而消除跨界污染现象。“究其根本,跨界环境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跨界环境污染调(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6-03-22)

王燕,韩宁会[9](2015)在《马鞍山芜湖携手保卫“市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王燕通讯员韩宁会)14日从市环保局了解到,我市与芜湖两市于日前正式制定边界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方案,本着互相合作、属地负责、预防为主的原则,两地将共同做好跨界环境污染纠结处置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工作。 合(本文来源于《马鞍山日报》期刊2015-09-16)

刘锦,阚凯[10](2015)在《城市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佛肇联手整治跨界污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跨界环境污染冲突屡屡发生,跨界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广佛肇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府际间合作的科层型传统治理模式虽然取得成效,但治理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跨界污染的复杂性亟待更合适的治理模式。"网络式"跨界治理与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治理目标、治理机制等方面具有趋同性,能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使各治理主体间良性互动、互利互补,形成一系列有效治理机制,综合解决跨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来源于《探求》期刊2015年04期)

跨界环境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解决跨界环境污染纠纷的地区之间合作协调机制不断地推进和完善,但学界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环境污染纠纷的行政调解方面,而对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机制的研究鲜有涉及。国家立法或者地方立法层面也没有详细具体地规定行政调处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0条仅仅是原则性地规定了跨行政区域的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因此,有必要从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适用范围、主体、方式、性质及效力等基础问题展开研究,以充实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国内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界环境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杨敏.两省叁市合力检验应急联动机制[N].梅州日报.2019

[2].沈子华.论我国跨界环境污染纠纷行政调处的适用机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姜佳蓉.东北亚跨界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困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4].朱晓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呈现跨界融合新业态[N].中华工商时报.2017

[5].崔浩.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J].学理论.2017

[6].张跃胜.地方政府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

[7].向延平,陈友莲.跨界环境污染区域共同治理框架研究——新区域主义的分析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范文杰.建立联合防治调处机制消除跨界环境污染现象[N].人民政协报.2016

[9].王燕,韩宁会.马鞍山芜湖携手保卫“市界”[N].马鞍山日报.2015

[10].刘锦,阚凯.城市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佛肇联手整治跨界污染为例[J].探求.2015

标签:;  ;  ;  ;  ;  ;  ;  ;  ;  ;  

跨界环境污染论文-杨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