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组论文-孙靖宇,于滢,孙明波,付新,余洋

分泌组论文-孙靖宇,于滢,孙明波,付新,余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泌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腺癌,分泌蛋白,转移,COL5A1

分泌组论文文献综述

孙靖宇,于滢,孙明波,付新,余洋[1](2019)在《COL5A1抑制肺腺癌转移的蛋白分泌组分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肺腺癌(LAC)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LAC分泌组中,优先表达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FOLR1在多种肿瘤研究中作为治疗靶点,但在肺腺癌中未见研究。本研究拟对同一来源的具有高低转移性的两株LAC细胞系进行比较分泌组研究,在LAC的转移分泌组作为生物标志物的组中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探究LAC转移相关早期生物标志物,为其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同一来源的两株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和AGZY83a进行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后提取其分泌蛋白,采用同位素标记绝对与相对定量(iTRAQ)技术进行蛋白多肽N末端或赖氨酸侧链基团进行标记,经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MS/MS)进行所获得全部蛋白的鉴定。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 4.0和软件共筛选出经典途径分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两株细胞系分泌蛋白中COL5A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经信号肽预测软件共筛选出82个分泌蛋白,研究表明Anip973细胞系中表达高于AGZY83a细胞系的蛋白27个,AGZY83a细胞系中表达高于Anip973细胞系的蛋白55个。COL5A1在低转移细胞系AGZY83a中高表达,由此推测分泌蛋白COL5A1有抑制肺腺癌转移的作用,可以作为肺腺癌潜在的治疗和预后靶点。结论 COL5A1有抑制肺腺癌转移的作用,可以作为肺腺癌潜在的治疗和预后潜在靶点。(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7期)

徐超,李晓红,王晶,史洪建,王景景[2](2018)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对颅脑创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cretome,ASC-ST)对大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TBI组(TBI组)和TBI后静脉注射ASC-ST组(TBI+ST组),每组15只。Sham组只开骨窗,TBI组大鼠在eCCI打击后每日经尾静脉注射0.3 mL生理盐水,TBI+ST组在打击后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0.2 mL ASC-ST和0.1 m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在TBI后10~14 d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高级神经功能;在TBI后7 d和14 d对TBI和TBI+ST组大鼠行头颅MRI,DTI扫描,测量FA值评估神经纤维损伤;检测损伤周围皮层中Bcl-2和Bax蛋白的含量;并在TBI后14 d用免疫荧光检测损伤周围皮层NeuN~+神经元的含量。结果在TBI后,TBI和TBI+ST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着高于Sham组(P<0.05),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的潜伏期显着低于TBI组,当去掉平台后,其在60 s内穿过平台位置的次数显着高于TBI组(P<0.05),但与Sham组无显着差异。在TBI后7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FA值较TBI组高,Bcl-2的含量显着高于TBI组、Bax的含量则低于TBI组,但Bcl-2和Bax的含量均显着高于Sham组。而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FA值与TBI组无显着差异,但损伤对侧皮层、双侧胼胝体的FA值均高于TBI组(P<0.05);损伤周围皮层只有Bax的含量显着低于TBI组(P<0.05),且与Sham组无显着差异。同时,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中NeuN+细胞显着多于TBI组(P<0.05)。结论 ASC-ST能够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凋亡及减轻神经纤维损伤改善大鼠TBI后的神经功能预后。(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徐超,李晓红,史洪建,王晶,王丽娜[3](2018)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对颅脑创伤后大鼠脑水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ASC-ST)对大鼠颅脑创伤(TBI)后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n=18)、TBI组(n=26)和TBI+ST组(n=26)。应用电子颅脑损伤仪(e CCI)建立TBI大鼠模型,Sham组只开骨窗;TBI组经尾静脉注射0.3 m L生理盐水,TBI+ST组经尾静脉注射0.2 m LASC-ST和0.1 m 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在TBI后3、7、14和21 d对TBI和TBI+ST组8只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m NSS);每组选取6只大鼠在TBI后3、7和14 d行头颅核磁(MRI)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采用干湿比重法测量脑水含量并提取损伤周围脑组织总RNA,采用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 TBI后14、21 d时,TBI+ST组m NSS评分均低于TBI组(P<0.05)。TBI后3 d,TBI组和TBI+ST组损伤周围皮层(IC)和损伤对侧皮层(CC)的ADC值均高于Sham组(P<0.05);TBI后7d,TBI+ST组IC和损伤侧海马(IH)的ADC值均低于TBI组(P<0.05);TBI后14 d,TBI+ST组IC和CC的ADC值均低于TBI组(P<0.05)。TBI后3 d和7 d,TBI+ST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与TB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后14 d,TBI+ST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低于TBI组(P<0.05)。TBI后3 d,Sham组大鼠损伤周围脑组织中IL-6表达显着低于TBI组和TBI+ST组,TBI+ST组TNF-α表达显著低于Sham组和TBI组,TBI组高于Sham组;TBI+ST组与TBI组IL-1β表达均低于Sham组(均P<0.05)。TBI后7 d,TBI+ST组与Sham组IL-6表达均低于TBI组,TBI+ST组低于Sham组;TBI组TNF-α表达高于Sham组;TBI组IL-1β表达高于其余两组,Sham组高于TBI+ST组(均P<0.05)。TBI后14 d,TBI+ST组与Sham组IL-6表达均低于TBI组;TBI+ST组TNF-α表达仍低于其他组;TBI组IL-1β表达仍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结论 ASC-ST可通过减少TBI后炎症反应和炎性因子表达,显着改善大鼠TBI后脑水肿状况和神经功能预后,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生物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天津医药》期刊2018年04期)

曹诗洋[4](2017)在《鼠疫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YscI-YscF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蛋白质分泌组新毒力因子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涉及两个部分,即《鼠疫耶尔森氏菌III型分泌系统蛋白YscI-YscF相互作用的研究》和《鼠疫耶尔森氏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新毒力因子的鉴定。摘要及正文将分为两个部分撰写。摘要一 鼠疫耶尔森氏菌III型分泌系统蛋白YscI-YscF相互作用的研究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毒力机制,广泛分布于革兰氏阴性菌中,能够将效应蛋白直接分泌到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该系统的结构类似于一支注射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横跨于细菌内膜、周质及外膜的多环基座以及将毒力蛋白输送到宿主细胞内的中空针头。鼠疫菌的T3SS由pCD1质粒编码而成,是由20余种蛋白质构成的一种超分子复合物,含有许多高度保守结构,通过耗能将分泌性V抗原(LcrV)和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Yersinia outer proteins,Yops)由宿主细胞表面形成的小孔结构注入到宿主细胞内,从而达到干扰细胞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鼠疫菌的pCD1质粒共编码90多个基因,除去部分假基因和转座酶相关基因后,共57个基因编码T3SS相关蛋白。在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中,已通过酵母双杂交阵列筛选技术筛选到57个蛋白之间的21个相互作用对,其中新发现12对,包括YscF-YscI。YscF的多聚体在细菌表面形成注射小体的针状结构,YscI是连接T3SS装置分泌通道内外环的蛋白。前期实验中已采用GST-pull down验证了YscI-YscF体外存在相互作用,并通过构建Ysc I截短突变体的方法确定介导二者体外相互作用的结构域位于YscI的第83-92位氨基酸。本研究中,将通过免疫共沉淀等方法继续验证YscF-YscI的体内相互作用关系,并探讨其相互作用的生理功能。首先,本研究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鼠疫菌yscI基因突变株。再以阿拉伯糖诱导的pBAD24质粒为载体构建带FLAG标签的yscI互补株及yscI截短突变体,并将成功构建的新载体导入yscI突变株,分别为△yscI-FLAG-YscI、△yscI-C△73-85、△yscI-C△83-92、△yscI-C△93-102和△yscI-C△93-102。接下来,运用免疫共沉淀(Co-IP)的方法在FLAG树脂结合下来的样品中检测到了YscF蛋白,验证了YscI-YscF在体内存在相互作用;并使用同样的实验方法对不同突变菌株进行检测,结果,对△yscI-C△83-92、△yscI-C△93-102菌株的Co-IP实验中,FLAG树脂结合下来的样品中未检测到YscF蛋白。以上结果说明,影响YscI-Ysc F体内相互作用的关键结构域位于YscI蛋白C末端的第83-102位氨基酸。本研究分别运用YscF聚合体交联的方法检测上述构建的yscI互补株以及yscI截短突变株在细菌表面组装YscF针状结构的能力;运用WB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其表达及分泌YscI、YscF以及效应蛋白YopN、YopM、Yop E、YopK和LcrV的能力。结果表明:鼠疫菌yscI互补株和yscI截短突变株均可以在菌体内表达Ysc I和YscF,但不能分泌到上清中;在△yscI、△yscF和△yscI-C△83-92的菌体表面未检测到YscF多聚体,在其分泌上清中也未检测到效应蛋白;在△yscI-C△93-102细菌表面能检测到YscF多聚体,但该菌株不能够正常分泌效应蛋白。以上结果阐明,当YscI的第83-92位氨基酸缺失时,该突变株不能形成针状结构且无法分泌效应蛋白;当第93-102位氨基酸缺失时,该菌株组装YscF针状结构的能力受到一定影响,但其分泌效应蛋白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针对YscI的83-92位氨基酸区域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发现Ysc I的第85、86、88和92位氨基酸与YscF同源性高。因此,本研究构建了C末端带有FLAG标签的yscI点突变体,并导入yscI突变株,分别为△yscI-CW85A、△yscI-CS86A、△yscI-CI88A以及△ysc I-CI92A。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与YscF体内相互作用,结果在对△yscI-CW85A、△yscI-CS86A菌株的Co-IP实验中,FLAG树脂结合下来的样品中未检测到YscF蛋白。利用GST-pull down方法检测与YscF体外相互作用,结果发现YscI-W85A或YscI-S86A与YscF未发生结合。以上结果表明,YscI第85或86位氨基酸的缺失,同时影响了YscI与YscF之间体内外的相互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无法在△yscI-CW85A和△yscI-CS86A的细菌表面检测到YscF多聚体,也无法在其上清中检测到效应蛋白。这一结果阐明,YscI的第85或86位氨基酸缺失导致YscI-YscF失去相互作用,并且该突变株也不能形成针状结构和分泌效应蛋白。本研究还通过观察细菌感染Hela细胞后形态的变化,以及用无标记细胞实时定量分析法研究鼠疫菌yscI截短及点突变株的细胞毒性。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野生株鼠疫菌感染3h后的Hela细胞明显变圆,表明效应蛋白破坏细胞骨架;而△yscI、△yscF、△yscI-C△83-92、△yscI-C△93-102、△yscI-CW85A以及△yscI-CS86A感染的Hela细胞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细胞,这说明以上菌株对Hela细胞的毒力作用已大幅度减弱。本研究还利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了yscI截短及点突变株感染Hela细胞后向胞内转运效应蛋白的能力,结果表明对HeLa细胞毒力明显减弱的几株突变株同样不能将效应蛋白Lcr V、Yop M和Yop E转运到细胞胞浆中。摘要二 鼠疫耶尔森氏菌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新毒力因子的鉴定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由节肢动物跳蚤通过叮咬传染给宿主啮齿类动物,并有可能传播给人导致腺鼠疫、肺炎鼠疫和败血症等的发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技术,在鼠疫菌全基因组测序已完成的基础上,对鼠疫菌201株在两种不同的生理条件下,即26°C含钙(模拟跳蚤体内环境)和37°C低钙(模拟哺乳动物体内环境)的蛋白质组展开研究,并进一步发现鼠疫菌致病的新的关键毒力因子,为防治鼠疫菌和新疫苗研究提供更多方法和靶标。首先,本研究制备出鼠疫菌在26°C含钙和37°C低钙培养条件下的分泌蛋白质组和菌体蛋白质组。该过程主要使用TMH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鼠疫菌,在两种条件下培养8h,然后使用超滤法进行上清蛋白的浓缩,菌体用含尿素裂解液裂解,并用BCA试剂盒测量菌体蛋白和上清蛋白的浓度。此外,为了实现对鼠疫菌T3SS不同蛋白质组分的动态监控,在8h分泌时间内选择了一系列时间点作为分泌时间,分别为,80min、160min、240min、320min、400min和480min,制备出不同时间序列的分泌蛋白质组及菌体蛋白质组样品。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同量异序化学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法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TMT是通过串联质谱同时定量鉴定不同样品中蛋白质的有效工具。这些小化学分子标签的结构类似,以共价结合赖氨酸的氨基末端的方式标记蛋白样品中的多肽。在质谱分析中,每种分子量的TMT标签都能生成一个特殊的离子图谱,通过比较不同标签标记的离子的相对丰度实现了对蛋白的相对定量。我们共检测到2141个鼠疫菌蛋白质,占基因组预测CDS的52.2%。其中1081个蛋白质同时出现在分泌和菌体蛋白质组中。将Score≥5和Unique Peptide≥2作为定义潜在分泌蛋白的标准,共在培养上清中检测到767个分泌蛋白,其中Yp-2058、Yp-3657和Yp_3415-Yp_3418几种未知功能的蛋白在37°C表达上调,可能与鼠疫菌在宿主动物中的毒力密切相关。在研究T3SS的分泌蛋白动态变化实验中,根据不同时间序列的蛋白质组样品的质谱结果分析,未观察到鼠疫菌T3SS蛋白组分随时间的蛋白特异性变化规律,推测可能是由于最短分泌时间80min时,分泌蛋白质种类已基本趋于稳定。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新方法分辨哪些蛋白是T3SS的分泌蛋白,即将上清/菌体的PSM值大于1作为分泌蛋白的评判标准。发现根据上清/菌体的PSM值大于1为标准判断鉴定出的T3SS分泌底物的蛋白,均是文献中已经报道的分泌蛋白;而那些比值小于1的蛋白为T3SS结构蛋白、ATP酶以及转运蛋白等。在分子实验部分中,针对筛选出的高表达分泌蛋白质Yp_3416、Yp_3417、Yp_3418、Yp_2058和Yp_3657进行毒力及功能的验证。本研究采用基于p DS132自杀载体的方法构建yp_3416、yp_3418和yp_3416-3418的无痕突变株。分别以尾静脉感染途径和滴鼻感染途径对小鼠进行攻毒实验,绘制出生存曲线。结果表明,经尾静脉感染后,鼠疫菌野生株与yp_3416突变株,yp_3416-3418突变株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yp_3418突变株无差异;滴鼻感染结果中,野生株与以上3株突变株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还构建出yp_3416、yp_3417、yp_3418、yp_2058和yp_3657的β-内酰胺酶(TEM)报告质粒,导入鼠疫菌野生株后,分别感染Hela细胞。当靶蛋白进入宿主细胞时,与靶蛋白融合表达的β-内酰胺酶可降解细胞内CCF2-AM染料分子,在409nm光的照射下发出447nm的蓝光;而靶蛋白未进入细胞时,完整的CCF2-AM具有荧光能量共振转移现象,在409nm光的照射下发出520nm的绿光。利用该原理,研究Yp_3416、Yp_3417、Yp_3418、Yp_2058和Yp_3657五种靶蛋白能否被转运到真核细胞内。结果表明,以上五种蛋白均能转运到真核细胞内,且转运效率较高。这一结果为新鉴定分泌蛋白质因子功能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7-05-18)

蔡君[5](2016)在《丝状真菌华根霉的蛋白质分泌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状真菌是发酵工业中一类重要的生产菌株,其目的产物的形成与培养方式、菌体形态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华根霉(Rhizopus chinesis)CCTCC M201021是本实验室从我国传统酿造浓香型白酒大曲中筛选到的一株丝状真菌,其生成的包括脂肪酶在内的酶蛋白具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但是蛋白的表达、表达量和活性却受培养方式和菌体形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凝胶双向电泳(2-DE)和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别分析了华根霉在固液态培养方式和液态培养不同菌体形态下分泌的差异蛋白,探讨了华根霉在固液态培养下差异分泌蛋白生成的原因,以及华根霉菌体形态差异对包括脂肪酶在内的蛋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华根霉固液态不同培养方式下胞外蛋白进行比较分泌组学研究和分析。固液态培养下华根霉的胞外蛋白质组数据分析表明,无论是以天然底物麸皮及其提取液为固态和液态培养基,还是以合成培养基进行平板固态培养和液态发酵,华根霉固态和液态培养所产的胞外蛋白均存在显着差异。在这些胞外差异蛋白中,约70%是固态和液态培养下各自产生的特有蛋白,此外共有蛋白中多数表达水平也有显着的差异。质谱鉴定结果进一步表明,两组底物固液态培养对华根霉所产胞外蛋白的种类和表达量都有显着影响,在这些胞外蛋白中水解酶类所占比例均较大,其中主要是与蛋白质降解相关的蛋白(占60%以上)。进一步比较了相同培养方式下不同底物对华根霉产胞外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除了固态和液态这两种培养方式之外,底物的组成也会显着影响丝状真菌胞外蛋白的表达和分泌。有些蛋白的表达可能需要特定的培养方式及特定底物的存在,同时一些蛋白也可能存在翻译后修饰的情况。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华根霉的发酵表现。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需要注意固态和液态不同培养方式下丝状真菌胞外酶的筛选和生产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单一的菌种筛选方式以及在工业生产中发酵方式的简单替换可能都是不适当的。(2)对液态发酵不同形态下华根霉胞外及膜结合蛋白进行比较分泌组学研究及分析。双向电泳图谱经过比对显示,两种形态的胞外和膜结合蛋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在成功鉴定的28个胞外差异蛋白和70个膜结合差异蛋白中,85%以上为两种形态各自独有的蛋白。蛋白鉴定结果表明,胞外差异蛋白大多仍为水解酶类(占42.9%),其中仍是与蛋白质降解相关的蛋白居多(占50%)。华根霉脂肪酶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上,而且菌体形态的差异并不影响脂肪酶的分泌,而可能主要影响脂肪酶的表达量。这一结果与已报道的米根霉脂肪酶分泌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对膜结合差异蛋白进行KOG功能分类,发现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能量的形成与转运(18.8%)和糖类转运和代谢(15.6%)这两大类别中。结果表明菌体形态的差异可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对于蛋白质的转运及分泌可能存在非常复杂的生理和代谢机制。(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05-01)

贺羽,王华,陈兰明[6](2015)在《比较分泌组揭示了副溶血性弧菌新型毒力相关因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引起肠胃炎等疾病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比较分析了临床和水产食品来源具有不同毒力基因型和抗生素和重金属抗性表型的副溶血性弧菌的分泌组。运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获得了七株受试菌株差异显着的分泌组图谱;发现、鉴定、解析了毒性和非毒性副溶血性弧菌共有的十四种胞外分泌蛋白,其中,约50%参与蛋白质合成和糖类运输。意外发现六种蛋白作为毒力因子与其他致病菌的致病性相关,包括:翻译延伸因子EF-Tu、5'磷酸吡哆醇合成酶、σ~(54)调节蛋白、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转醛醇酶和磷酸甘油酸酯激酶。此外,比较分泌组还揭示了在其他任何细菌中均未有研究报道的四种分泌蛋白:核糖体循环因子、翻译延伸因子EF-Ts、磷酸载体蛋白HPr和融合蛋白MalE。本研究结果为阐释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机制以及食源性致病菌新型候选疫苗的筛选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1)

马双平,王磊,杨海杰,冯志伟[7](2015)在《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间充质干细胞(MSC)分泌产生的营养和免疫调节因子,被统称为MSC分泌组。MSC分泌组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已成为目前MSC疗法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MSC移植后所产生的细胞因子会受体内微环境的影响,因此MSC分泌组的实际疗效尚不确定。本文就当前MSC分泌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现状、作用机制和研究趋势加以综述。(本文来源于《新乡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姚玲[8](2013)在《分泌组学研究方法的优化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能否在癌症早期得到诊断、癌症是否转移、治疗是否有效是影响其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分泌蛋白在癌症的早期阶段、转移和治疗耐受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开展相关的癌症分泌组学研究,系统筛查相关的分泌蛋白,有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及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本论文建立和优化了系列分泌组学的研究方法,并紧紧围绕上述影响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开展了相关的分泌组学研究。首先,本论文优化了基于细胞培养的分泌组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建立了对分泌蛋白质组进行高效鉴定的一维凝胶电泳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技术路线(GeLC-MS/MS),并将该技术应用于鉴定和分析人乳腺癌MCF-7细胞及其多柔比星耐受细胞MCF-7/Dox的差异分泌蛋白质组,以系统筛查与乳腺癌多柔比星耐药相关的分泌蛋白。通过基于肽段谱图计数的非标记定量方法,我们筛查到了89个在MCF-7细胞和MCF-7/Dox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分泌蛋白,其中57个是首次被报道与乳腺癌多柔比星耐药相关。在这57个蛋白质中,有13个已被报道与癌症转移相关,是潜在的在癌症转移和化疗耐受中发挥双重作用的分泌蛋白,非常有希望成为新的有效的治疗靶点。我们进一步验证了其中的IL-18与乳腺癌耐受多柔比星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IL-18的表达量在耐受多柔比星的细胞系和乳腺癌组织中显着上调;癌细胞在有或无IL-18的情况下,对多柔比星的耐受能力显着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L-18除了在乳腺癌转移中具有作用,也在癌细胞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新发现的具有双重作用的分泌蛋白。同时,在开展乳腺癌耐药分泌组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结合数据分析的需要,建立了一套分泌组学研究中常规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如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和基于肽段谱图计数的非标记定量方法,从而在实验室全面完善了分泌组学研究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分泌组学研究方法。接着,本论文将凝集素亲和捕获技术引入到基于细胞培养的分泌组学研究中,建立了有效降低胞内蛋白污染、提高分泌蛋白鉴定效率的方法。在前面开展分泌组学研究时,我们遇到了和其他研究者一样的问题,即:因不可避免的细胞死亡而释放的大量胞内蛋白显着掩盖了含量甚微的分泌蛋白的检测。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首次将凝集素亲和捕获技术应用于富集细胞(MCF-10A和MDA-MB-231)无血清培养液中的分泌蛋白。实验结果显示,经凝集素捕获后,在MCF-10A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分泌蛋白的检出数量分别从183增加至292、从194增加至368,并且鉴定到的在MCF-10A细胞和MDA-MB-231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分泌蛋白数量显着增加。这些实验结果说明,凝集素亲和捕获技术能有效的富集分泌蛋白并显着提高分泌蛋白的检出数量,有利于对分泌蛋白质组进行更全面、更详尽的比较和分析,为更好的进行分泌蛋白质组的分析和比较奠定了基础。最后,在凝集素亲和捕获技术的基础上,使得我们有能力开展基于新鲜组织培养的癌症分泌组学研究,在更贴近生理状态的情况下研究肿瘤组织的分泌组学。我们收集了9对配对的早期结直肠癌和远端正常组织的无血清培养液,利用凝集素亲和捕获技术富集了其中的分泌蛋白,进一步利用GeLC-MS/MS技术鉴定了捕获到的蛋白质。通过采用基于肽段谱图计数的非标记定量方法,我们筛查到了123个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显着差异表达的分泌蛋白,其中68个在癌组织中表达量显着上调。我们对其中的一个蛋白质,EFEMP2,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免疫酶联反应)在组织水平和血清水平进行了详尽的后期验证工作。实验结果显示,EFEMP2在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包括结直肠癌早期患者;此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显示,EFEMP2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辅助结直肠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和0.728,说明EFEMP2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显着优于CEA。上述实验结果都说明,EFEMP2是非常有潜力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总的来说,在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中,我们首先优化了基于细胞培养的分泌组学研究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乳腺癌耐受多柔比星相关分泌蛋白的研究中,找到了一系列在化疗耐受和癌症转移中发挥双重作用的分泌蛋白。在此基础上,我们在细胞系水平建立了基于凝集素亲和捕获的分泌组学研究方法,显着提高了分泌蛋白的检出效率和检出数量。之后,我们进一步将该方法运用于基于新鲜组织培养的结直肠癌分泌组学研究,找到了一系列有潜力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候选蛋白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15)

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9](2011)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预测并分析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泌蛋白,为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公布的大丽轮枝菌全基因组序列,组合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SignalP、TargetP、TMHMM、Big-pi和PROSITE,预测大丽轮枝菌基因组范围内所有分泌蛋白,定义为分泌组。统计分析分泌组中蛋白N-端信号肽特点;应用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数据库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数据库对分泌组蛋白进行注释,预测分泌组中潜在果胶酶、纤维素酶和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利用真菌激发子的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泌组中潜在的激发子蛋白集;应用BLASTP程序比较分析大丽轮枝菌和黑白轮枝菌分泌组,获得大丽轮枝菌相对于黑白轮枝菌特异的分泌蛋白。【结果】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共有922个蛋白。信号肽分析表明,以19个氨基酸为信号肽的蛋白数目最多,非极性氨基酸丙氨酸的出现频率最高,而有带电侧链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出现频率最低,信号肽的-3和-1位置上的氨基酸相对保守。大丽轮枝菌分泌组含有158个潜在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其中,包括10个果胶水解酶和14个果胶裂解酶;190个潜在的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97个含有RxLx[EDQ]模体的蛋白和52个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分泌蛋白;58个相对于黑白轮枝菌分泌组特异的蛋白。【结论】本文建立了预测大丽轮枝菌分泌组蛋白的方法。分泌组蛋白信号肽长度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氨基酸组成多为脂肪族氨基酸,序列在C-端结构域较为保守。分泌组中包含大量潜在的果胶降解酶、病原菌-寄主互作蛋白、RxLx[EDQ]模体蛋白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小分子量蛋白等致病相关蛋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15期)

任楠,李俊星,沈徐凯[10](2010)在《米曲霉分泌组的预测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3.0跨膜结构预测软件Phobius、TMHMMv2.0和THUMBUP,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Predictor,亚细胞蛋白定位软件TargetP1.1,对米曲霉全基因组中的12063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在米曲霉中有1019个分泌蛋白,编码这些蛋白的ORF最小为330bp,最长为5651bp,平均为1370bp。利用LipoP1.0分析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中,755个带有I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25个带有Ⅱ型信号肽酶识别位点,酶切位点附近氨基酸比较保守。利用TatP1.0对1019个分泌蛋白进行分析,得到43个蛋白序列可能从Tat途径分泌,但是没有找到RR-motif。在1019个分泌蛋白中,497个有功能描述,主要包括各种酶类、能量产生与传递以及自身修复防卫等。(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25期)

分泌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cretome,ASC-ST)对大鼠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TBI组(TBI组)和TBI后静脉注射ASC-ST组(TBI+ST组),每组15只。Sham组只开骨窗,TBI组大鼠在eCCI打击后每日经尾静脉注射0.3 mL生理盐水,TBI+ST组在打击后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注射0.2 mL ASC-ST和0.1 m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在TBI后10~14 d对各组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检测高级神经功能;在TBI后7 d和14 d对TBI和TBI+ST组大鼠行头颅MRI,DTI扫描,测量FA值评估神经纤维损伤;检测损伤周围皮层中Bcl-2和Bax蛋白的含量;并在TBI后14 d用免疫荧光检测损伤周围皮层NeuN~+神经元的含量。结果在TBI后,TBI和TBI+ST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显着高于Sham组(P<0.05),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的潜伏期显着低于TBI组,当去掉平台后,其在60 s内穿过平台位置的次数显着高于TBI组(P<0.05),但与Sham组无显着差异。在TBI后7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FA值较TBI组高,Bcl-2的含量显着高于TBI组、Bax的含量则低于TBI组,但Bcl-2和Bax的含量均显着高于Sham组。而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FA值与TBI组无显着差异,但损伤对侧皮层、双侧胼胝体的FA值均高于TBI组(P<0.05);损伤周围皮层只有Bax的含量显着低于TBI组(P<0.05),且与Sham组无显着差异。同时,在TBI后14 d,TBI+ST组大鼠损伤周围皮层中NeuN+细胞显着多于TBI组(P<0.05)。结论 ASC-ST能够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坏死凋亡及减轻神经纤维损伤改善大鼠TBI后的神经功能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泌组论文参考文献

[1].孙靖宇,于滢,孙明波,付新,余洋.COL5A1抑制肺腺癌转移的蛋白分泌组分析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2].徐超,李晓红,王晶,史洪建,王景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对颅脑创伤后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8

[3].徐超,李晓红,史洪建,王晶,王丽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对颅脑创伤后大鼠脑水肿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8

[4].曹诗洋.鼠疫菌Ⅲ型分泌系统蛋白YscI-YscF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蛋白质分泌组新毒力因子的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7

[5].蔡君.丝状真菌华根霉的蛋白质分泌组学研究[D].江南大学.2016

[6].贺羽,王华,陈兰明.比较分泌组揭示了副溶血性弧菌新型毒力相关因子[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5

[7].马双平,王磊,杨海杰,冯志伟.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

[8].姚玲.分泌组学研究方法的优化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

[9].田李,陈捷胤,陈相永,汪佳妮,戴小枫.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VdLs.17)分泌组预测及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1

[10].任楠,李俊星,沈徐凯.米曲霉分泌组的预测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标签:;  ;  ;  ;  

分泌组论文-孙靖宇,于滢,孙明波,付新,余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