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康霄,祁哲玮,崔大正,张华[1](2021)在《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垃圾填埋场作为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理地,在城市扩张进程中逐步融入公共空间领域,对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利用等方面均产生影响。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垃圾填埋场的景观修复与再利用成为城市绿地发展的关键研究课题。文章基于环境工程学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综述了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问题与景观再生发展现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污染控制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提出了填埋堆体构建自然化山地景观、近填埋堆体区域体现景观艺术、水系与洼地的湿地景观设计等垃圾填埋场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展望了工程技术与景观美学融合发展的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模式。
张若砺[2](2021)在《正渗透和反渗透耦合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DTRO浓缩液的中试研究与工程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垃圾的产生量以每年9%的速率增长,导致大批卫生填埋场暴露出渗滤液普遍积存的问题。由于具有建设周期短、出水水质好等优势,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成为垃圾渗滤液应急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DTRO工艺产生的浓缩液通常采用回灌的方式再次进入填埋场。长期回灌造成垃圾渗滤液盐分不断积累、水质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DTRO工艺回收率下降、出水水质恶化。因此,DTRO浓缩液已经成为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痛点。考虑到正渗透(FO)技术具有无需外加压力、抗污染能力强、污染物截留率高等特点,本实验开发了以FO技术为核心的DTRO浓缩液全量处理技术,进而完成了从小试、中试到示范工程整个链条的研究。具体来说,考察了关键运行条件对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获取了最佳的操作条件,并揭示了FO膜污染的特性,进而构建了操作性强的清洗方案,同时借助实际工程验证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并完成了经济核算。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搭建FO-RO中试实验装置,探讨运行条件对FO-RO中试装置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DTRO浓缩液p H值调节为酸性(p H=5.2)可以提高FO膜对氨氮的截留率并减缓膜通量的衰减;采用UF膜进行预处理可以避免有机物絮体污堵流道的风险;采用Ca Cl2作为汲取液虽然能降低汲取液回收的能耗,但是产水不达标;采用分段逐级浓缩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缓解浓差极化以及反向盐渗透对FO膜通量的负面影响,获得更好的浓缩效果。综合考虑,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是:进水p H值为5.3、采用UF膜预处理、采用Na Cl溶液作为汲取液并借助RO膜进行汲取液回收、采用分段浓缩的方式。(2)FO膜污染特性分析与清洗方案的构建。FO在处理DTRO浓缩液过程中形成的膜污染呈现有机物包覆无机物的复杂结构,且以硫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沉淀以及Na Cl结晶等无机污染为主。相对于不加酸的运行条件,加酸运行条件下的无机结垢更轻且膜污染疏松多孔,膜污染对通量衰减的影响更小。针对FO膜处理DTRO浓缩液时膜面污染物的分析,制定了物理清洗+盐酸酸洗+EDTA-2Na的清洗策略,在FO小试和中试实验中均取得了成功,可以将FO污染膜的通量恢复至新膜水平。(3)在四川某固废处置厂采用FO-低温蒸发-固化耦合工艺对DTRO浓缩液进行了全量处理的工程研究。经过23 d的连续运行,FO系统的水回收率为64%,产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中排放标准要求;FO膜的平均运行通量为2.02 LMH,清洗周期为23 d;固化产品的含水率低于30%,满足运输和填埋要求。本工程的处理规模为12 m3/d,总投资为300万元,运行成本为108.43元/m3,与同类工艺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力。该工艺真正解决了垃圾渗滤液DTRO浓缩液的全量处理问题,在高盐高有机物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纪肇烨[3](2021)在《基于外加铁源的填埋场原位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西北黄土区域生活垃圾组分中水分和平均可降解有机物含量较低,垃圾填埋普遍采用黄土作为覆盖材料,垃圾渗沥液产量较少。渗沥液可经由覆土层和垃圾的吸附、沉积和络合作用固定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渗沥液中的重金属可采用化学淋滤法和电动修复法进行污染控制;填埋气可由导排系统收集后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污染物的原位处理处置技术是实现填埋场污染原位控制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填埋场中存在大量的铁源,厌氧区广泛发生的异化铁还原反应为填埋场的污染原位控制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填埋场中的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少量天然铁源存在于土壤中,其余铁源则由生活垃圾中的金属组分构成。厌氧填埋场为异化铁还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而生活垃圾中Fe(Ⅲ)又为微生物的异化铁还原反应提供了电子受体。络合态Fe(Ⅲ)可随渗沥液实现在填埋体中的纵向迁移,因此通过含铁渗沥液回灌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重金属的固定、渗沥液的吸附净化和生活垃圾CH4减量化等效果。论文通过对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Fe的含量和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搭建实验室模拟填埋柱作为生物反应器,对厌氧环境下生活垃圾降解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生活垃圾的降解特征和内源铁及重金属的分层分布规律。通过测试投加不同铁源对渗沥液的吸附净化作用及重金属的固定效果。在异化铁还原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不同外加铁源对厌氧填埋柱中生活垃圾产CH4的控制效果,并以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对投加铁源条件下CH4的控制效果进行计算,研究基于含铁渗沥液强化Fe循环利用的应用方式。研究表明:(1)通过对兰州新区填埋场生活垃圾中总铁的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铁含量介于15.7~24.5 g/kg之间。填埋龄2~5年的垃圾样品,Fe(Ⅱ)占比随填埋龄增加逐渐上升,由43.8%逐步上升至58.0%,含量由7.6 g/kg上升至13.4 g/kg。填埋龄为0~5年的垃圾中Fe的四种占比形态(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残渣态)含量范围分别为1.35%~8.48%、14.69%~33.22%、17.64%~38.45%、21.37%~65.66%。(2)通过对填埋柱中铁的作用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垃圾自然沉降与填埋龄的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进行表达。垃圾中间层降解速率最小,高温、好氧条件下重金属的固定效果较好。填埋30 d时垃圾中间层重金属剩余含量高于其他各层,填埋180 d时垃圾底重金属富集程度较高,各层重金属的含量与填埋深度呈正相关性。(3)通过外加铁源对渗沥液的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硫酸铁对渗沥液的吸附净化效果较好,适宜投加量为100 mg/L,对初始COD值为3560 mg/L的渗沥液COD去除效率为72.92%。柠檬酸铁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较好。不同铁源对生活垃圾产CH4的控制效果由铁的存在形态决定,氧化铁组在10 d开始逐渐进入产CH4阶段,并于80 d达到最大值25.95%,其产甲烷过程相对延长。柠檬酸铁组CH4浓度非常低,在第30 d达到最大值7.45%,表明CH4的产生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抑制。(4)通过对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产CH4过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理论上每千克生活垃圾中的Fe全部参与CH4前体的反应过程对CH4的削减达0.99~1.67 g,根据模型计算得兰州新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CH4削减量为5.23×109~8.82×109 g,占CH4总产生量的2.06%~3.47%。采用基于含铁渗沥液循环的方式提高Fe的循环效率的技术,最终削减效果可达5.93%~8.67%。
魏晓琳[4](2020)在《太湖南岸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改造设计及运行特性》文中研究指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许多难降解有机物、复杂的无机盐以及对微生物有毒性的重金属,如处理不当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太湖南岸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原有主体处理工艺为缺氧-好氧(A/O工艺),存在对COD和氨氮等去除效率低、运行效果不稳等问题,出水难以满足现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排放标准。本论文通过对原有工艺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成熟技术和污染物去除机理,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改造方案。改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原有水解酸化池改为厌氧反应器(UASB),以解决原工艺COD去除率不高的问题;(2)原有A/O工艺改为两级A/O+MBR处理单元,以解决氨氮和COD去除率不高的问题,同时MBR出水可以保障后续的NF/RO工艺;(3)增加NF/RO膜处理工艺,以确保最终出水COD和氨氮达标,并解决无机盐类及重金属污染问题。结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UASB厌氧反应器、两级A/O-MBR硝化反硝化系统和NF/RO膜深度处理系统等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改造工程的设备、土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进行了估算。采取COD负荷梯度递增的方式对UASB菌种进行驯化,60d内UASB对COD可以达到60%的去除率。通过八个月的月度监测和日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NH3-N分别为7668 mg/L~10130mg/L和1192 mg/L~1674 mg/L时,最终NF/RO膜深度处理工艺出水COD≤35 mg/L、NH3-N≤2 mg/L,出水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3排放标准。
姚光远,何品晶,刘玉强,徐亚,黄启飞[5](2020)在《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标准修订必要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自颁布实施以来,在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相继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选址困难、渗滤液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恶臭普遍以及防渗层破损严重等。分析了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后续污染控制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
高绍博[6](2020)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某沿海地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修复研究》文中认为受垃圾填埋场污染的浅层含水层的治理与修复是滨海平原区地下水管理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本研究以天津市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为研究区,通过传统的以资源调查为目的的物探技术,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判断滨海平原区垃圾填埋场天然地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确定渗漏通道的大小和位置,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地质基础资料。研究使用数值地下水建模软件(Visual Modflow 2011.1),建立了填埋场污染区域的氨氮预测(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运移)模型。利用实测水文地质资料(钻探、物探、水位水质监测等)、经验值和控制方程建立模型。对模型每个参数、不同的边界条件和不同的气象情景进行了地下水流校准、敏感性分析和验证,模拟预测填埋场地下水中氨氮污染范围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抽出处理及防渗墙-隔水漏斗-导水门系统修复模拟等污染控制方案模拟及粒子示踪,优化设计沿海地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修复方案,为滨海平原区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参考。论文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模型结果表明污染物的运移主要受地表水体的控制以及地势的影响。填埋场北部地区地下水几乎不受污染。该垃圾填埋场中NH4+-N主要沿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流向污染东南部潜水含水层,填埋场以南200 m范围内污染程度最高。模拟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NH4+-N浓度(即梯度)的运移和空间分布,以及研究区在水文地层学、大气降水、地表水体等影响下,填埋场高浓度渗滤液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影响,划定研究区地下水NH4+-N污染影响的区域与范围。(2)考虑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基于数值模拟优化设计研究区地下水修复方案。在填埋场周围进行帷幕灌浆工程设计,研究了地下防渗墙对沿海垃圾填埋场潜水含水层流场、氨氮分布,并且评价了防渗墙的渗透系数和厚度、污染源浓度等对防渗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控制填埋场地下水中氨氮污染的防渗墙优化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污染途径控制修复技术进行比选,根据垂直防渗墙条件下氨氮运移数值模拟以及粒子示踪结果,在填埋场南部200 m设置PRB原位修复反应墙(隔水漏斗-导水门系统),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并且防止填埋场继续污染下游地下水。数值结果表明,防渗墙-隔水漏斗-导水门修复系统用于研究区地下水修复效果不错,能够有效降低研究区地下水氨氮浓度。
陶琼[7](2020)在《龙泉山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处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固体废物的填埋过程中会产生成分非常复杂的垃圾渗滤液,反渗透膜处理常作为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的最后一环,以保证出水水质。然而,随之排放的反渗透浓缩液含盐量高、生物降解性差,其处理和处置已成为行业难题,亟需寻找可靠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定期监测合肥市龙泉山垃圾填埋场RO浓缩液水质,提出了采用MAP化学沉淀法结合非均相Fenton技术处理RO浓缩液。在实验过程中,利用XRD、XRF、SEM、XPS、三维荧光图谱等表征手段探究了各影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其中以污水中所含的NH3-N去除率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作为衡量标准。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如下的结果:(1)垃圾填埋场RO浓缩液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水质情况比春季差。RO浓缩液的p H在6~7之间,随着气温的上升,垃圾中有机成分大量分解,COD、氨氮浓度逐步上升。七月份COD和氨氮浓度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1188 mg/L、3219mg/L。随着时间推移,RO浓缩液中盐度逐步累积,最大可达35 g/L,无机盐成分中主要阳离子为钾、钠、钙、镁,在7月份时其浓度分别达到最大值3453 mg/L、5508 mg/L、635 mg/L、587 mg/L。(2)对氨氮浓度为1000 mg/L模拟废水探究发现,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中高浓度的钾、钠离子会影响鸟粪石结晶。当溶液中K/Mg的摩尔比由1:2上升到5:1时,氨氮回收率由96.5%降至83.0%,沉淀中钾离子所占质量百分比由2.4%升至6.4%,但其对鸟粪石晶体的粒径和形貌无影响。溶液中高浓度的钠离子会阻碍鸟粪石晶体进一步生长,使晶体粒度变小。在高浓度钾、钠离子存在的实际RO浓缩液中为保证氨氮的回收率需提高镁盐、磷酸盐的投加比例,实际应用中可将Mg2+:NH4+:PO43-提高至1.8:1:1.5,以保证氨氮、磷酸盐出水达标。(3)采用磁黄铁矿作为固体催化剂的非均相Fenton反应,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从处理经济成本和可生物降解性考虑,对TOC浓度为1158 mg/L的RO浓缩液,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当p H=2、过氧化氢浓度为0.5 mol/L、矿物投加量3 g/L、反应温度25℃时,反应24 h溶液TOC的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固体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其作用机理主要为催化剂中溶出的铁催化芬顿反应。实验用磁黄铁矿循环4次在同样条件下降解浓缩液,TOC去除效果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均可达到70%以上,说明磁黄铁矿在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可循环性和在环境治理中的潜力。
李卫华[8](2019)在《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生活垃圾焚烧的快速发展促成了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的剧增。飞灰富含多元化的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填埋处置”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飞灰管理策略。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入场填埋飞灰的重金属HJ/T 300-200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醋酸缓冲溶液法》)浸出浓度需满足标准限值要求,且应与生活垃圾分区填埋。但因飞灰产生量剧增、填埋场选址困难和建设时序滞后及填埋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出现固化/稳定化飞灰与生活垃圾共处置现象。现实共处置环境中,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性可能遭遇如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和酸雨侵蚀等处置情景的影响。然而针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行为、溶出机制及环境风险评估等问题尚缺乏处置情景模拟实验及方法学研究。本文基于对我国典型地区焚烧厂的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处置现状调研,选用某典型厂取飞灰原灰(Y2)及其螯合剂(A2)和磷酸(P2)稳定化飞灰、水泥固化飞灰(S2)为研究对象。通过柱式淋溶实验研究了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和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飞灰中主要重金属(Pb/Zn/Cu/Cd/Cr/Ni)的溶出行为;并结合关键影响因素(pH/CO2/DOM)批式浸提实验探讨了重金属的溶出机制;最后通过建立液相(OPTI模型)和固相(RAC和STI模型)环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重金属的(独立性/综合性)环境风险演化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析了典型固化/稳定化飞灰样品的基本特性飞灰重金属含量呈Zn>Pb>Cu>Cr>Cd>Ni规律,且Zn/Pb比Cu/Cr/Cd/Ni高1-2个数量级,重金属浸出毒性高低与其含量分布趋势并无一致规律,Pb/Cd/Ni浸出毒性普遍较高。固化/稳定化增加了多数重金属的稳定态比例,但Pb/Cd/Cr/Ni仍赋存一定比例的易浸出形态(可交换态或碳酸盐结合态)。固化/稳定化未改变飞灰的主要矿物相分布,且均未检出赋存目标重金属的矿物相。(2)通过构建三种模拟现实处置情景并基于柱式淋溶实验,探究了固化/稳定化飞灰在不同处置情景下的重金属溶出行为固化/稳定化减弱了不同处置情景下飞灰的重金属浸出水平,且“初期淋溶”均是促进重金属浸出增加的关键时期。渗滤液淋溶和碳酸化作用增加了飞灰中多数重金属的易浸出形态比例,而更替后的酸雨侵蚀则减少了更替前增加的易浸出形态比例,其中碳酸盐结合态的变化因飞灰类型而异。经历不同淋溶处置情景后,飞灰的主要矿物相均演化为Ca CO3,且峰强增加,其中饱和CO2水淋溶后A2/S2中新检出的Ca-Al-Si-O,可能影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及溶出行为。(3)通过识别不同处置情景下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基于批式浸提实验,探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pH是影响飞灰中重金属浸出的最主要因素,终点pH越低,浸出浓度越高。固化/稳定化减弱了重金属的浸出,但并未改变其在全pH范围(1-14)内的溶出规律。DOM的加入影响着“飞灰-浸出液”体系中重金属的终点浓度分布,但影响规律因飞灰类型、重金属种类及pH而异。HA的加入分别促进和减少了A2中Pb和Zn/Cu/Cd的溶出,而FA促进了P2/S2中Cu的溶出,溶出行为受pH影响均较小。HA环境下P2/S2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受pH影响较大,但HA减少了低终点pH下Pb/Zn/Cd/Cr/Ni的溶出。自然pH范围优先溶出了飞灰中的可交换态重金属,但部分重金属的易浸出形态比例会因增加的酸性侵蚀作用呈再次增加趋势。碳酸化处理中,固化/稳定化未显着影响飞灰的碳酸化反应活性,但减弱了多数重金属的浸出,影响规律因浸提评价方式而异:HJ 557-2010(蒸馏水浸提)中,Pb和Cd/Ni的溶出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而Zn/Cu/Cr溶出无一致规律;HJ/T300-2007(醋酸缓冲溶液浸提)中,Pb/Zn/Cu/Cd和Cr/Ni的溶出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碳酸化后飞灰中Zn/Cd和Pb/Cu/Cr/Ni的可交换态比例分别呈增加和减少趋势,Pb/Zn/Cu/Cd/Ni的碳酸盐结合态比例呈增加趋势。固化/稳定化减弱了同期MEP(多级浸提程序)中的重金属浸出,渗滤液或饱和CO2水的初期浸沥及更替的模拟酸雨浸沥均是增加重金属浸出的不利因素,且随浸沥时间延长,多数重金属均存在浸出再增加趋势(尤其Pb/Cd),变化趋势因飞灰类型而异。MEP浸沥后飞灰中重金属易浸出形态赋存比例的演化规律同柱式淋溶实验结果相似。(4)结合处置情景实验和关键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探讨了不同处置情景下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的主要溶出机制渗滤液淋溶体系同时存在重金属的溶出、络合和吸附/解吸途径。DOM对“飞灰-渗滤液”固液界面局部“沉淀-溶解”平衡的破坏作用,非吸附型“DOMMn+(重金属离子)”络合物的形成及DOM对飞灰表面Mn+吸附结合位点(S)的竞争作用,是影响淋溶初期重金属溶出的主要机制。吸附型“S-DOM-Mn+”为淋溶后期的主要吸附作用机制,且受pH影响。饱和CO2水淋溶体系是基于“CO2-水”与“飞灰”的间接碳酸化反应,同时存在碳酸盐矿物的“成核和溶解”及重金属的“固定和溶出”反应,重金属的溶出机制主要受赋存重金属碳酸盐矿物“成核和溶解”反应平衡影响,且淋溶初期和后期分别以“溶解”和“成核”为主。模拟酸雨淋溶体系中影响重金属溶出行为的主要作用机制包括:碳酸盐层溶解作用、H+侵蚀/置换作用和SO42-/NO3-/Cl-反离子效应(SO42->NO3->Cl-)。(5)通过构建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固化/稳定化飞灰在不同处置情景下液相和固相中重金属的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固化/稳定化能有效减弱飞灰的重金属浸出环境风险,但初期渗滤液或饱和CO2水淋溶、酸雨侵蚀以及过度碳酸化作用均是增加飞灰浸出液OPTI的促成条件,而连续渗滤液淋溶或碳酸化作用则是促进浸沥后飞灰基质赋存重金属RAC增加的不利因素(尤其Pb/Zn/Cd)。相较于独立式处置情景,更替式处置情景增加了浸沥后飞灰基质赋存重金属的STI。相较于柱式淋溶实验,HJ/T 300-2007作为一种强化污染物浸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固化/稳定化飞灰入场填埋前的重金属潜在浸出环境风险水平。相较于MEP实验,HJ/T 300-2007能够有效强化“飞灰原灰”的模拟浸出环境,为其在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或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中的重金属浸出环境风险评估提供可靠OPTIsta;但对于“固化/稳定化飞灰”,其在相同处置情景下的浸出液OPTI值均存在超过OPTIsta的现象。因此,共填埋处置情景中,HJ/T 557-2007浸沥环境可能低估固化/稳定化飞灰在连续或更替式渗滤液淋溶、碳酸化作用及酸雨侵蚀处置环境中的重金属潜在浸出环境风险水平。总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开发、固化/稳定化飞灰在现实处置情景中的长期稳定性评价以及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龙滔[9](2019)在《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采用DTRO(碟管式反渗透,Disk Tube Reverse Osmosis)系统处理云贵高原地区某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10个月的运行期间内,对系统运行压力、水温、电导率、脱盐率等指标相互之间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系统运行效能的主要因素,并设计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实验对进出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生物需氧量(BOD5)、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悬浮物(SS)等污染物浓度进行检测,考察DTRO系统分离性能,研究分离机理并对分离能力进行优化;采用混凝+芬顿(Fenton)氧化作为预处理进行实验,调整混凝过程和Fenton氧化中各项参数至最佳值,降低进水渗滤液盐度,减轻填埋场区盐度积存对DTRO运行效能的影响;对环境温度影响产水率进行机理分析,探讨LFG(Landfill Gas,填埋场废气)回用的可行性,计算填埋场LFG产量及热值,设计渗滤液加热及浓缩液干化系统;优化膜清洗机制,提高膜通量并延长膜寿命;对比DTRO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Membrane Bio-Reactor)、MVC(低能耗机械蒸汽压缩卧管蒸发器,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对DTRO工艺技术经济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MBR、DTRO、MVC三种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均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 16889-2008)限值标准;与MBR工艺相比,DTRO工艺可以采用完全物理分离方式处理渗滤液,水质适应性较好,工艺组合灵活;设备体积小,便于拆卸二次搬运;处理规模可以模块化调整,膜片故障时更换较为简单。三种工艺处理量相同时,DTRO工艺的综合建设成本及运营成本较低,具备更高的经济性。DTRO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受环境温度、场区电导率积存等问题影响。(2)DTRO性能主要受到盐浓度、环境温度、运行压力、pH值、膜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出水各项污染物均达标。填埋场区渗滤液电导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16.14mS/cm上升至31.63mS/cm,一级DTRO运行压力随之由35.33bar上升至53.7bar。系统运行效率与温度有关,冬季渗滤液温度低于14℃时,运行压力进入峰值区,压力最高值超出正常趋势约25%,一级DTRO脱盐率在此区间达到最高值97.73%。COD、BOD5、TP、TN、NH3-N、SS,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能够稳定达标排放。渗滤液pH值是在RO膜片分离主要污染物过程中,可调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透过主要污染物分离的变化规律,讨论分析了分离机理。渗滤液pH值调节至67可以较好的平衡DTRO运行经济性和污染物分离性能。(3)采用混凝+Fenton工艺作为预处理后,渗滤液电导率由18.62mS/cm下降至9.68mS/cm。一级DTRO运行压力平均值下降了约3.2bar。成本约为14.82元/t。渗滤液每吨处理成本增加约15元左右,综合药剂投加和运行功耗,加入预处理后,DTRO运行成本约为43.79元/t。混凝实验中,pH值调整至6.5左右效果较好,PFS投加量为1.2g/L时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46.82%。剧烈混凝2min,慢速混凝20min,混凝去除效果最好。Fenton氧化实验中,pH值为4时COD去除率达到最高值63.03%;H2O2投加量为8ml/L时去除率为64.03%;摩尔比nH2O2·nFe2+定为1.5:1,氧化反应时间为1h,去除率即达到最大值。预处理可以有效缓解场区盐度积存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影响。(4)渗滤液中水的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从而影响产水效率。在海拔1910米的环境下,当渗滤液原液温度低于14℃时,DTRO运行压力进入峰值区。小试实验中温度由14℃升高至22℃,一级DTRO运行压力由56.2bar下降至49.5bar,运行压力变化趋于平缓。LFG未经处理的气体热值是19.222.5MJ/m3,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采用IPCC模型估算,实验所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LFG产气量约为5000m3/d,回用燃烧约可产生105MJ/d的热量。LFG加热系统不仅可以实现低温环境下渗滤液的加热,还能分时运行实现浓缩液的蒸发干化,最终产生约3%的残渣,可以实现渗滤液的完全无害化,成本约为30.73元/t。(5)运行期间随着渗滤液电导率上升,一级DTRO运行压力持续上升。进行化学清洗后,膜通量从15.6L/h·m2提升至19.6L/h·m2,运行压力也随之下降,说明化学清洗是最有效的膜清洗方式。用稀释后的H2SO4、NaOH清洗液交替进行清洗,清洗时间在2h内,膜通量恢复速度较快,考虑到清洗经济性,以及清洗对RO膜片本身造成的损害,清洗时间在1.52h最佳。膜通量在1525℃的区间内恢复速度最快,温度低于15℃清洗效果较差,当t>25℃,膜通量恢复趋势较为平缓。正常工况下,建议清洗温度为2535℃。除了缓解场区盐度积存的原因以外,为延长DTRO系统使用寿命并降低综合运行成本,也应该在工艺段中引入预处理工艺,降低胶体颗粒和有机物对RO膜的污染负荷,减少清洗次数。
黄俊翰[10](2019)在《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研究》文中指出填埋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等优势,但也带来了填埋气和渗滤液排放等环境问题。一方面填埋气(主要成分为CH4和CO2)已成为人类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面对已成全球焦点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各国政府空前重视,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对地方各级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减排任务和考核指标。另一方面渗滤液经膜技术深度处理后会残余部分浓缩液,渗滤液浓缩液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在此背景下,本论文开展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研究,旨在寻求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温室气体减排方式,同时缓解渗滤液浓缩液处理压力,可以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相关理论基础。首先,论文提出了基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输送至邻近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利用填埋气的热值弥补渗滤液浓缩液焚烧处理带来的热值损失,从而在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缓解渗滤液浓缩液的处理压力。为确定该方法下的最优协同处理量,研究中构建了以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和风险为目标函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以四川省成都市万兴垃圾焚烧厂和长安垃圾填埋场为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案例中每年焚烧22,361,611 m3填埋气和105,013 t渗滤液浓缩液是最优协同处理量;由此可降低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362,365 t CO2 equivalent。其次,论文利用Arena软件(美国Rockwell Software公司开发的通用仿真软件)对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协同处理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协同处理对垃圾焚烧厂的运行以及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验证多目标优化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的最优协同处理量可基本实现,即协同处理不会影响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的正常运行,且可以完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351,675 t/年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同时焚烧处理104,408 t/年的渗滤液浓缩液。然后,论文借助Arena软件进行协同处理相关经济成本的仿真模拟以对其进行环境经济分析;与此同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及合作博弈理论构建委托代理—合作博弈模型,开展了协同处理的激励机制研究,以设计最合理的激励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在完成351,675 t/年温室气体等量减排任务的前提下,政府理论上需花费8,345,248元/年的减排成本,而通过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协同处理来实现该减排量,仅新增建设和运行成本1,966,808元/年,从而协同处理理论上可为政府节省温室气体减排成本6,378,440元/年。(2)考虑激励机制的需要,政府补贴填埋场和焚烧厂共计2,717,163元/年(扣除成本后,填埋场和焚烧厂可获得净收益750,355元/年),填埋场和焚烧厂分别获得1,246,658元/年、1,470,505元/年。该方案在满足协同处理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可使政府具有最佳收益(政府从运行层面可节省温室气体减排成本5,628,085元/年),同时保证填埋场和焚烧厂之间利益均衡(填埋场可获净收益406,547元/年;焚烧厂可获净收益343,808元/年),从而维持协同处理的稳定和持续开展。最后,论文设置了三种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情景。分别是“填埋气直接排放+渗滤液浓缩液回灌”情景、“填埋气直接排放+渗滤液浓缩液蒸发处理”情景和“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协同处理”情景。并构建可持续性评价模型从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和公众接受度三个维度对各情景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广泛存在的填埋气直接排放和渗滤液浓缩液回灌处理在现阶段存在成本低廉的优势,但长期劣势明显。而本论文提出的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方法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具有极大的优势。论文研究工作表明:(1)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可有效降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置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帮助政府完成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并节省减排投资,同时处理大量的渗滤液浓缩液,具有显着的环境及经济效益。(2)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激励方案,可以推动协同处理实现,使政府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企业(包括填埋场和焚烧厂)共同受益。(3)从可持续性角度出发,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协同处理可以对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和公众接受度三个方面的带来明显的提升。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温室气体减排和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提供新的思路,可以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也可为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统进行可持续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现状和景观再生发展 |
1.1 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现状 |
1.2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生发展 |
2 垃圾填埋场景观化的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 |
2.1 垃圾填埋场景观化的污染控制 |
(1) 垃圾堆体的整形及处理 |
(2) 渗滤液及地表雨水导排系统 |
(3) 填埋气导排系统 |
(4) 封场覆盖工程 |
2.2 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措施 |
(1) 植物蒸散层 |
(2) 地下水迁移层 |
(3) 雨水过滤层 |
(4) 原地消解层 |
(5) 湿地消解层 |
(6) 多机质阻抑层 |
3 垃圾填埋场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
3.1 填埋堆体营建自然化山地景观 |
3.2 近填埋堆体区域体现景观艺术 |
3.3 水系与洼地的湿地景观设计 |
4 展望 |
(2)正渗透和反渗透耦合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DTRO浓缩液的中试研究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垃圾渗滤液概述 |
1.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
1.1.2 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
1.1.3 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
1.1.4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 |
1.2 正渗透技术原理与应用 |
1.2.1 正渗透技术概述 |
1.2.2 正渗透膜与汲取液 |
1.2.3 正渗透膜污染及其控制措施 |
1.2.4 正渗透技术的应用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FO-RO工艺的中试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其他实验设备 |
2.2.3 实验用水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H值对FO处理DTRO浓缩液运行性能的影响 |
2.3.2 UF预处理对FO运行性能的影响 |
2.3.3 不同汲取液对FO运行性能的影响 |
2.3.4 不同浓缩方式对FO运行性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试装置FO膜污染特性分析与清洗模式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FO膜 |
3.2.2 原料液和汲取液 |
3.2.3 试验装置与操作条件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O膜污染实验 |
3.3.2 FO膜污染特性分析 |
3.3.3 清洗方案的构建与运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FO-低温蒸发-固化耦合工艺全量处理垃圾渗滤液DTRO浓缩液的工程研究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艺流程与主要设备 |
4.2.1 工艺流程 |
4.2.2 主要设备 |
4.3 运行效果 |
4.3.1 水质分析 |
4.3.2 FO膜系统运行情况 |
4.3.3 低温蒸发和固化效果 |
4.3.4 经济效益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外加铁源的填埋场原位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填埋场污染原位处理技术 |
1.2.1 渗沥液污染处理技术 |
1.2.2 填埋气减量化控制技术 |
1.2.3 外加铁源原位污染控制技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填埋场中铁的赋存特征及价态分布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内容 |
2.1.3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2.2 试验结论 |
2.2.1 填埋场中黄土与生活垃圾与填埋龄的关系 |
2.2.2 垃圾填埋体中Fe的含量与价态特征 |
2.2.3 垃圾填埋体中Fe的形态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活垃圾降解规律及内源铁分布特征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内容 |
3.1.3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3.2 试验结论 |
3.2.1 生活垃圾自然应变与填埋龄的关系 |
3.2.2 生活垃圾分层降解与填埋龄的关系 |
3.2.3 好氧/厌氧条件对生活垃圾降解的影响 |
3.2.4 生活垃圾降解温度与填埋龄的关系 |
3.2.5 生活垃圾中Fe及重金属的分层分布规律 |
3.2.6 生活垃圾中铁形态的分层分布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加铁源对渗沥液的吸附净化作用 |
4.1 试验设计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内容 |
4.1.3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4.2 试验结论 |
4.2.1 不同外加铁源对渗沥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不同铁源浓度对渗沥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含铁渗沥液回灌后铁的形态和分层分布特征 |
4.2.4 含铁渗沥液回灌对重金属Cr的去除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外加铁源对生活垃圾产CH_4的影响 |
5.1 试验设计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内容 |
5.1.3 试验指标与检测方法 |
5.2 试验结论 |
5.2.1 实验室模拟填埋柱初期产气特征 |
5.2.2 异化铁还原机制对甲烷的抑制效果 |
5.2.3 异化铁还原机制对中间产物氢气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外加铁源的异化铁还原污染原位控制技术 |
6.1 异化铁还原作用原理 |
6.2 异化铁还原机制在厌氧填埋场中的应用 |
6.3 基于异化铁还原作用的甲烷抑制量衡算 |
6.4 基于场内循环提升Fe利用效率的甲烷抑制量衡算 |
6.5 含铁渗沥液回灌法强化Fe循环的工程措施 |
6.5.1 工艺参数 |
6.5.2 铁源选择 |
6.5.3 实施方式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太湖南岸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改造设计及运行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原有工艺分析及改造思路 |
2.1 原有工艺介绍 |
2.2 原工艺运行情况 |
2.3 原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
2.4 工艺改造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提标改造方案设计 |
3.1 新增UASB厌氧系统设计 |
3.2 UASB设计说明 |
3.3 新增强化生化系统设计 |
3.4 新增深度处理系统设计 |
3.5 工程经济性分析 |
4 改造工程调试与运行 |
4.1 改造工程调试 |
4.2 改造工程稳定运行特性 |
4.3 工程实施综合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标准修订必要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
2.1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
2.2 县城生活垃圾处置现状 |
2.3 城市与县城生活垃圾处置情况比较 |
3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管理主要问题分析 |
3.1 部分地区新建填埋场选址困难 |
3.2 渗滤液渗漏风险大 |
3.3 恶臭扰民 |
3.4 渗滤液达标排放难 |
3.5 存在飞灰超标填埋现象 |
4 标准修订建议 |
5 结论 |
(6)基于数值模拟的某沿海地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中氨氮的迁移转化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地下水氨氮污染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3 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与关键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场地描述及地下水污染特征 |
2.1 场地描述 |
2.2 垃圾填埋场污染渗漏通道检测 |
2.2.1 研究场地地球物理特性 |
2.2.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研究区氨氮污染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下水流模型数值模拟 |
3.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3.1.1 边界条件 |
3.1.2 地表水体 |
3.1.3 降水与蒸发 |
3.1.4 水文地质参数获取 |
3.2 地下水流模型 |
3.2.1 地下水流控制方程 |
3.2.2 数值模拟 |
3.3 结果校验与讨论 |
3.2.1 模拟结果的校正 |
3.2.2 地下水流模型的预测分析与水量均衡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水氨氮运移数值模拟 |
4.1 溶质运移控制方程 |
4.2 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
4.3 溶质运移模型校正与敏感性分析 |
4.4 NH4+-N运移模型的预测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控制措施模拟研究 |
5.1 污染源控制模拟 |
5.1.1 垂直防渗工程 |
5.1.2 数值模拟 |
5.1.3 防渗墙污染控制影响因素探究 |
5.2 污染途径控制模拟 |
5.2.1 污染途径控制修复技术比选 |
5.2.2 防渗墙-隔水漏斗-导水门系统修复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龙泉山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反渗透浓缩液的性质 |
1.1.2 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理工艺 |
1.2 MAP化学沉淀法研究 |
1.2.1 MAP化学沉淀法的发展历史 |
1.2.2 MAP化学沉淀处理工艺原理 |
1.2.3 MAP化学沉淀法工艺应用 |
1.3 Fenton高级氧化技术研究 |
1.3.1 Fenton试剂的发展历史 |
1.3.2 Fenton反应原理 |
1.3.3 非均相Fenton工艺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缩液水质调查 |
2.1 反渗透浓缩液的产生 |
2.1.1 试验项目背景 |
2.1.2 分析方法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反渗透浓缩液水质特征 |
2.2.1 浓缩液的pH |
2.2.2 浓缩液的COD |
2.2.3 浓缩液的氨氮 |
2.2.4 浓缩液的盐度 |
2.2.5 浓缩液的无机阳离子 |
2.3 小结 |
第三章 MAP化学沉淀法处理RO浓缩液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分析方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钾钠浓度对氨氮回收率的影响 |
3.2.2 结晶沉淀产物XRD |
3.2.3 钾钠离子对结晶沉淀物形态的影响 |
3.2.4 结晶沉淀产物钾钠组分分析 |
3.2.5 实际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中氨回收 |
3.3 小结 |
第四章 非均相Fenton法处理RO浓缩液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矿物的吸附作用 |
4.2.2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2.3 pH值的影响 |
4.2.4 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 |
4.2.5 矿物投加量的影响 |
4.2.6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 机理分析 |
4.3.1 磁黄铁矿样品表征 |
4.3.2 探究RO浓缩液中腐殖质组分变化 |
4.3.3 探究磁黄铁矿的可循环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我国垃圾焚烧飞灰产生、处理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研究进展 |
1.2.1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相关特性 |
1.2.2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技术 |
1.2.3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影响因素 |
1.2.4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机制 |
1.2.5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溶出环境风险评估 |
1.3 垃圾焚烧飞灰生命周期全过程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实验设计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2.2 实验设计 |
2.2.1 重金属总量及化学形态分析实验 |
2.2.2 重金属浸出浓度(毒性)评价实验 |
2.2.3 飞灰固化/稳定化配比优化实验 |
2.2.4 “渗滤液淋溶”处置情景实验 |
2.2.5 “碳酸化作用”处置情景实验 |
2.2.6 “酸雨侵蚀”处置情景实验 |
2.2.7 终点pH值影响因素实验 |
2.2.8 CO_2碳酸化作用影响因素实验 |
2.2.9 DOM影响因素实验 |
2.2.10 液固比、浸提时间影响因素实验 |
2.3 测定方法 |
2.3.1 液相指标 |
2.3.2 固相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第3章 典型焚烧厂固化/稳定化飞灰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3.1 pH值(腐蚀性) |
3.2 元素组成 |
3.3 重金属全量及浸出毒性 |
3.4 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处置情景下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 |
4.1 “渗滤液淋溶+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行为 |
4.1.1 浸出液pH、EC变化 |
4.1.2 浸出液重金属溶出行为变化 |
4.1.3 飞灰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
4.1.4 飞灰矿物组成变化 |
4.2 “碳酸化作用+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行为 |
4.2.1 浸出液pH、EC变化 |
4.2.2 浸出液重金属溶出行为变化 |
4.2.3 飞灰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 |
4.2.4 飞灰矿物组成变化 |
4.3 小结 |
第5章 不同关键影响因素对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
5.1 关键“环境因素”对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
5.1.1 终点pH值的影响 |
5.1.2 CO_2碳酸化作用的影响 |
5.1.3 DOM的影响 |
5.2 关键“控制条件”对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 |
5.2.1 浸提时间的影响 |
5.2.2 液固比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6章 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机制探讨 |
6.1 “渗滤液淋溶”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
6.2 “碳酸化作用”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
6.3 “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溶出机制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 |
7.1 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学的构建 |
7.1.1 液相体系—浸出液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7.1.2 固相基质—飞灰中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
7.2 “固化/稳定化预处理”对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 |
7.3 基于“HJ/T300-2007标准浸提”对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的影响 |
7.4 “关键影响因素”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
7.4.1 终点pH值 |
7.4.2 CO_2碳酸化作用 |
7.5 “渗滤液淋溶+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
7.5.1 柱式淋溶实验 |
7.5.2 MEP实验 |
7.6 “碳酸化作用+酸雨侵蚀”处置情景下重金属潜在环境风险演化规律 |
7.6.1 柱式淋溶实验 |
7.6.2 MEP实验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9)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DTRO技术综述及特性对比研究 |
2.1 DTRO技术概述 |
2.1.1 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路线 |
2.1.2 DTRO核心组件及处理流程 |
2.1.3 主要配套设施 |
2.1.4 DTRO膜片的改性 |
2.2 传统渗滤液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 |
2.2.1 垃圾渗滤液污染物的构成 |
2.2.2 渗滤液水质的影响因素 |
2.2.3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 |
2.2.4 渗滤液传统处理工艺概述 |
2.2.5 常规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 |
2.3 DTRO工艺优势对比 |
2.3.1 新型渗滤液处理技术运用情况概述 |
2.3.2 工艺流程及机理 |
2.3.3 工艺特性 |
2.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 DTRO、MBR和 MVC综合成本分析 |
2.4.1 建设投资费用 |
2.4.2 DTRO系统运行成本 |
2.4.3 单位运行成本对比结论 |
2.5 关键技术点差异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TRO分离性能优化及机理研究 |
3.1 运行效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1 电导率的表征作用 |
3.1.2 实验采样点概述 |
3.1.3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1.4 填埋库区渗滤液电导率变化分析 |
3.1.5 电导率与运行压力的关系 |
3.1.6 高盐度对DTRO脱盐能力的影响 |
3.1.7 低温对DTRO渗透压的影响 |
3.1.8 运行压力对脱盐率的影响 |
3.1.9 主要性能影响因素优化的讨论 |
3.2 DTRO分离污染物性能分析 |
3.2.1 污染物分离性能实验装置与设备 |
3.2.2 SS削减能力分析 |
3.2.3 COD、BOD、TP、TN和 NH_3-N的削减能力分析 |
3.2.4 金属离子的去除 |
3.2.5 pH值对污染物去除性能的影响 |
3.2.6 DTRO分离性能实验结果的讨论 |
3.3 分离性能优化及机理 |
3.3.1 实验设计 |
3.3.1.1 RO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
3.3.1.2 DTRO主要分离现象的讨论 |
3.3.1.3 实验参数的选定 |
3.3.2 pH值对一级DTRO运行压力的影响 |
3.3.3 pH值对COD、BOD、TP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4 pH值对TN、NH_3-N分离性能的影响 |
3.3.5 pH值取值优化 |
3.3.6 DTRO污染物分离机理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场区渗滤液盐度积存的减量化 |
4.1 浓缩液回灌的影响 |
4.1.1 浓缩液回灌后盐度变化规律 |
4.1.2 浓缩液污染负荷 |
4.2 预处理工艺比选 |
4.2.1 Fenton氧化机理及作用 |
4.2.2 UASB反应器运行机理及构成 |
4.2.3 混凝机理及作用 |
4.2.4 对比结论 |
4.3 预处理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4.3.1 预处理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预处理工艺的优化 |
4.4.1 絮凝剂的选择 |
4.4.2 絮凝剂投量的优化 |
4.4.3 混凝时间的优化 |
4.4.4 pH值的优化 |
4.4.5 H_2O_2投量的优化 |
4.4.6 摩尔比n的优化 |
4.4.7 反应时间的优化 |
4.5 预处理综合运行成本分析 |
4.5.1 主要设备构成 |
4.5.2 药剂消耗成本 |
4.6 Fenton氧化改良的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温运行优化及浓缩液最终处置的研究 |
5.1 LFG预加热可行性的实验研究 |
5.1.1 温度、气压对渗滤液粘度影响机理 |
5.1.2 渗滤液加热可行性分析 |
5.1.3 渗滤液加热小试实验结果 |
5.1.4 LFG的燃烧性能 |
5.2 LFG回用加热物料平衡计算 |
5.2.1 甲烷IPCC计算方法 |
5.2.2 DOC的计算 |
5.2.3 热值产生量的计算 |
5.3 LFG系统回用加热系统设计 |
5.3.1 LFG收集系统设计 |
5.3.2 加热系统工艺流程及投资估算 |
5.3.3 浓缩液的无害化处置 |
5.3.4 LFG加热蒸发系统成本核算 |
5.3.5 浓缩液最终处置的讨论 |
5.4 渗滤液的减量 |
5.4.1 填埋场区设计优化 |
5.4.2 运行阶段的优化 |
5.4.3 减量化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DTRO渗透压控制及膜清洗机制优化 |
6.1 渗透压增长规律及污染分布研究 |
6.1.1 渗透压的增长规律 |
6.1.2 膜污染的分布 |
6.1.3 膜污染增长的影响因素 |
6.1.4 减缓膜污染方法的讨论 |
6.2 清洗过程的优化 |
6.2.1 实验设计 |
6.2.2 物理、化学清洗效果对比 |
6.2.3 清洗时间的优化 |
6.2.4 清洗温度的优化 |
6.2.5 洗脱液处置及清洗改良的讨论 |
6.3 DTRO污染机理及防治 |
6.3.1 主要污染机理 |
6.3.2 膜污染防治的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生活垃圾 |
1.1.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置 |
1.1.3 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处理 |
1.2.2 协同理论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的应用 |
1.2.3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优化及评价 |
1.3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5.1 技术路线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方法的建立 |
2.1 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提出 |
2.2 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协同处理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2.2.1 目标函数 |
2.2.2 约束条件 |
2.2.3 基准情景 |
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2.3.1 参数设置 |
2.3.2 求解过程 |
2.3.3 求解结果 |
2.3.4 可行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过程的仿真模拟 |
3.1 协同处理过程的仿真模型 |
3.1.1 仿真工具 |
3.1.2 仿真模型构建 |
3.2 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环境经济分析及激励机制研究 |
4.1 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环境经济分析 |
4.1.1 环境经济收益 |
4.1.2 成本投入分析 |
4.2 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激励机制研究 |
4.2.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联盟激励机制 |
4.2.2 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的联盟内部分配方案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可持续性评价 |
5.1 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情景设计 |
5.2 评价模型构建 |
5.3 评价模型的参数设置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研究进展[J]. 李成,康霄,祁哲玮,崔大正,张华.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1(03)
- [2]正渗透和反渗透耦合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DTRO浓缩液的中试研究与工程应用[D]. 张若砺.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外加铁源的填埋场原位污染控制技术研究[D]. 纪肇烨.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太湖南岸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提标改造设计及运行特性[D]. 魏晓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控制标准修订必要性初探[J]. 姚光远,何品晶,刘玉强,徐亚,黄启飞. 环境卫生工程, 2020(04)
- [6]基于数值模拟的某沿海地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氨氮污染修复研究[D]. 高绍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龙泉山垃圾渗滤液RO浓缩液处理技术[D]. 陶琼.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固化/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及环境风险评估研究[D]. 李卫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9]DTRO处理垃圾渗滤液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的研究[D]. 龙滔.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理填埋气和渗滤液浓缩液的研究[D]. 黄俊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
标签:渗滤液论文; 重金属论文;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论文; dtro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