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方法的堰塞体形成过程的数值研究

基于DEM方法的堰塞体形成过程的数值研究

论文摘要

在自然状态下所形成的堰塞湖比较容易破裂,对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本文当中,针对堰塞体堆积稳定后的形态及颗粒的分布位置进行研究分析,为堰塞体除险、加固等救灾决策提供基础的参考依据。堰塞体的形成本质是滑动颗粒积聚的过程,基于当前研究现状,考虑运动路径、摩擦力的变化和适用性等因素,本文采用离散元方法研究堰塞体堆积性质。本文首先介绍了离散元法的理论内容,然后实验模拟了5组不同密度的砂堆堆积过程,以对颗粒接触参数进行标定,同时建立模型,针对不同坡高、坡角及不同颗粒模型形成堆积体的过程做出模拟,对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堆积结果形态及颗粒位置进行分析,并对堰塞体堆积稳定的均匀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为了解堰塞体堆在堆积谷底后的情况,本文采用EDEM-FLUENT耦合模型,对堆积颗粒在水流作用时的运动情况进行了基础性的探究,得出如下结论:(1)堆积过程。在相同坡高下,坡角越大,颗粒受到的阻力越小,颗粒下滑的最大速度越大,颗粒堆积稳定用的时间越少。(2)堆积体形态。在坡角相同时,堆积体表面斜率随坡高的增大而增大;在坡高相同时,堆积体表面形态随坡角的增大而由曲线变为直线。(3)堆积结果。大、中颗粒较多的分布于堆积体表面及河谷对岸附近,颗粒下滑速度越大,这种堆积现象越明显。(4)堆积体均匀性。坡角不变,堆积体的均匀度随着坡高的增加而减小;斜坡高度相同,堆积体的均匀度随坡角增大而增大。(5)堰塞体堆积颗粒被水流作用后,大颗粒、中颗粒、小颗粒三者的速度依次减小,且随着流动时间的增加,颗粒速度的差别越大。(6)堰塞体堆积颗粒随着水流运动时间的增加,堆积体形态由集中变成扁平,且形态的高度也逐渐减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堰塞体研究现状
  •   1.3 滑坡的数值方法
  •     1.3.1 有限体积法
  •     1.3.2 DDA法
  •     1.3.3 DAN法
  •     1.3.4 离散单元法综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离散单元法及力学模型
  •   2.1 基本原理
  •   2.2 颗粒模型
  •   2.3 运动方程
  •   2.4 离散单元法求解的程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堰塞体颗粒参数及滑坡模型
  •   3.1 选取颗粒模型
  •   3.2 颗粒参数的选取
  •     3.2.1 属性参数
  •     3.2.2 接触参数
  •     3.2.3 接触模型参数
  •   3.3 颗粒参数标定实验
  •     3.3.1 数值模拟方法
  •     3.3.2 实测实验
  •     3.3.3 结果分析
  •   3.4 颗粒的组成与生成
  •   3.5 选取滑坡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堰塞体堆积过程及堆积形态
  •   4.1 堰塞体堆积过程
  •   4.2 堰塞体堆积形态
  •     4.2.1 坡高对堆积表面形态的影响
  •     4.2.2 坡角对堆积表面形态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堰塞体堆积结果及均匀性分析
  •   5.1 堰塞体堆积结果的颗粒相对位置
  •   5.2 堰塞体堆积结果的均匀性
  •     5.2.1 均匀性分析方法
  •     5.2.2 颗粒不同坡角下的分选
  •   5.3 简单球形颗粒对比模拟
  •     5.3.1 堆积形态对比
  •     5.3.2 滑落过程速度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堰塞体堆积颗粒在水流作用下的仿真模拟
  •   6.1 EDEM-FLUENT藕合模型原理
  •   6.2 EDEM-FLUENT模型之间的作用
  •   6.3 时间步长的匹配
  •   6.4 EDEM2.7-FLUEN17.0 耦合过程
  •   6.5 模型与网格及设置
  •     6.5.1 EDEM模型
  •     6.5.2 FLUENT网格
  •     6.5.3 FLUENT设置
  •     6.5.4 耦合设置
  •   6.6 耦合模拟结果与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洋海

    导师: 顾声龙

    关键词: 堆积过程,标定试验,组合颗粒,均匀性,耦合

    来源: 青海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青海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479087),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sklhse-2016-C-05),青海大学年中青年科研基金(2017-QGY-7)

    分类号: P694;P343.3

    DOI: 10.27740/d.cnki.gqhdx.2019.000032

    总页数: 97

    文件大小: 7290K

    下载量: 24

    相关论文文献

    • [1].某高速公路古滑坡堆积体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J].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6)
    • [2].汶马高速公路千枚岩堆积体岩块定向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20(01)
    • [3].基于Linear Cohesion模型的含水堆积体滑坡过程数值模拟[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01)
    • [4].含石量和坡度变化对土石混合堆积体的动力响应及失稳的影响[J]. 地震地质 2020(01)
    • [5].长条状富水堆积体滑坡处治[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03)
    • [6].某错落型堆积体滑坡综合治理研究[J]. 交通科技 2020(02)
    • [7].汶川县雁洛大型堆积体特征及成因[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4)
    • [8].甘草村古滑坡形成机制及堆积体稳定性分析[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9)
    • [9].公路工程崩塌型堆积体临界剪出长度计算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20(08)
    • [10].降雨条件下某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J]. 人民珠江 2019(11)
    • [11].川藏高速公路高位堆积体病害分析与防治[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05)
    • [12].碎屑流模型试验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0)
    • [13].风干堆积体边坡地震响应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09)
    • [14].滑坡堆积体稳定分析及工程治理研究[J]. 红水河 2016(05)
    • [15].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 四川水力发电 2014(06)
    • [16].降雨条件下某滑坡堆积体稳定性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7].赣北地区工程堆积体侵蚀水动力机理研究[J]. 水力发电学报 2015(11)
    • [18].汶川县芤山村古堆积体特征及成因分析[J]. 城市地理 2017(06)
    • [19].大型堆积体岩土力学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S2)
    • [20].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争岗堆积体稳定性评价[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1].西南地区某水电站右岸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6(02)
    • [22].果多水电站库区加赛堆积体稳定性计算及应对措施研究[J]. 珠江水运 2019(23)
    • [23].暴雨及久雨作用下东岭信滑坡堆积体的渗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4].降雨型堆积体滑坡渗流稳定性研究进展[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20(04)
    • [25].大渡河中游某古冰水堆积体降雨入渗特征试验研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04)
    • [26].库水作用下青杠坪滑坡堆积体变形演化趋势[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7)
    • [27].梨园水电站念生垦沟堆积体变形规律研究[J]. 云南水力发电 2018(05)
    • [28].不同密实度条件下泥石流沟侧岸堆积体破坏过程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9(05)
    • [29].堆积体成因机制及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2)
    • [30].溪洛渡库区典型滑坡堆积体变形与防灾探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8(05)

    标签:;  ;  ;  ;  ;  

    基于DEM方法的堰塞体形成过程的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