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GIS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彦雪[1](2021)在《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美丽乡村的真实写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的不足,缺少定量化研究的技术手段。目前传统的乡村建设过程中数据资源获取困难,主观性强,缺少合理的规划指导,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缺乏客观认知,新形势下急需拓展研究的量化手段及方法,以对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展开科学理性思维的探讨。本文针对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认知不足和量化研究技术方法匮乏的问题,以黑龙江省域为研究范围,以代表性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为主脉络展开研究。技术层面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引入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形状指数法,并辅以Rhino、AutoCAD、DepthMap、IIIustrator和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量化与分析。内容上对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要素和典型村落分布形态详细分析,从乡村聚落本底的边界空间、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形态等综合认知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并结合典型县域实证研究,优化指导景观设计方案。本研究发现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形态价值认知不足,国家层面的地域典型代表性村落占比特别低,各类典型聚落景观形态有待挖掘。通过技术分析发现,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受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自然环境海拔高程影响占比最大,而坡向影响不大。黑龙江大部分村落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中南部区域的齐齐哈尔、牡丹江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分布最集中,分布特点也与历史流寓的流人文化有一定关系。基于量化并分析结果,乡村聚落景观的边界空间形态、街巷空间形态和院落空间形态要素,从不同角度综合全面的表达了黑龙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形态。乡村聚落最为常见的边界形态为指状形态特征,团状形态特征次之。边界形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地形和水体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和可理解度综合分析,与村落空间相融合,通过轴线的冷暖层次,确定出村落的核心区域,并形成可达性及可理解度权重层级关系,作为引导实践的依据,使空间从感性认知得以理性升华。院落空间分布形态上多以平行式排列为主,院落空间格局以前院院落和前后院落最具代表性,“小家大院”的特征最具地域代表性。最后以林口县22个绿化示范村进行实证研究,以设计的新思维来指导方案设计。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探索,搭建了认知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思维的框架,开拓了研究思路,使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认知更具客观性,为北方寒地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理性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而指导实践,同时丰富了黑龙江乡村景观研究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胡庭浩[2](2020)在《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选题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1524):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时空演变规律及其优化模型研究。在我国“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主体,是提升人类福祉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然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受到城市化和采煤活动的持续影响,生态结构不断变化,人居环境受损,威胁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网络”这一核心问题,综合运用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规划学等学科基本理论,揭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GI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对城市GI体系重构的贡献度,剖析了GI重建的方法,建立了“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不同需求导向GI构建”的方法体系,并以徐州为研究区对其进行GI构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揭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发展的基本特征。从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受采煤活动的影响研究入手,分析了城市GI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同时应用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框架,分析了研究区GI相关规划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因子覆盖水平。研究得出,一方面,煤炭开采造成黄淮东部地区产生大量动态发展的采煤沉陷区,改变了城市原有GI的基本格局,对城市生态本底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采煤沉陷区的动态性和易积水性,改变了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大面积的单一性陆生生境,这些区域也可成为GI重构的重要资源。由于在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发展目标的综合考虑,当前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GI系统性建构意识较为薄弱。(2)创立了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方法。鉴于采煤沉陷区的生态脆弱性和景观格局不稳定性,采用生境质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景观连通性指数对采煤沉陷区内斑块的生态韧性进行评价,利用阈值法结合自然断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叠加,识别生态韧性评价结果为:“非常高”、“高”、“中等”的三级斑块作为采煤沉陷区GI的本底要素,完成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3)建立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调节服务需求、支持服务需求、文化服务需求3个一级指标,以及调节服务需求下的雨洪管理、热岛效应缓解,支持服务需求下的环境固碳、生物多样性,文化服务需求下的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6个二级指标构成。研究采用综合径流系数、单窗地表温度反演、生物多样性当量、In VEST碳汇水平、绿地可达性、景观质量来分别量化表征6个二级指标,将表征结果按照需求强弱等量划分为6个等级以体现GI构建优先级水平差异,完成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专家打分获得的二级指标重要性进行权重判定,通过权重叠加分析分别得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4)提出了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方法体系。分别从GI的构成、构建尺度、生态效益、构建方法层面剖析了城市GI构建的一般范式,结合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和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方法体系,形成“GI本底要素识别-GI构建优先级评价-多需求GI构建”的基本模式。(5)制定了多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策略。首先,研究选取城市GI本底要素识别结果中的一级和二级斑块作为GI核心区,使用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GI核心区进行分析进而得到GI廊道,完成GI网络的定型。其次,将GI核心区和廊道与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根据GI构建优先级水平将核心区和廊道划分为三个等级,完成GI网络的分级。最后结合不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导向,分别制定了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和综合服务导向下的GI构建方案和相对应的管控策略。论文有图114幅,表39个,参考文献205篇。
解爽[3](2020)在《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与优化》文中提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公园绿地是人民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媒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大力开展留白增绿、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动,不断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要求。因此,如何针对现有公园绿地资源进行有效的游憩服务评价,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公园绿地增量提质至关重要。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起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模型,提出对现有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的质疑,引入可达性评价方法,运用GIS网络分析法对公园绿地可达性现状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地均公园绿地空间绩效、人均公园绿地服务绩效两项指标对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绩效进行评估,最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可达性分析的海淀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范围覆盖率仅达到7.25%,与服务半径覆盖率统计所得90.89%相差较大,可达性分析比传统服务半径覆盖率指标更具科学真实性,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仍处于待提升水平;(2)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绩效在空间上存在城乡差异显着、人口密度与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匹配度较差等问题;(3)海淀区公园绿地增量应优先在居民15分钟生活圈建设小微绿地;(4)海淀区公园绿地提质应着重更新公园设计理念,提升公园入口数量,提高硬质活动场地比例。研究构建起的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体系有助于完善公园绿地服务水平量化指标,其研究结果对于海淀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提升居民对于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琚青青[4](2020)在《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应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海南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城乡建设发展应该更加坚定地朝着低碳、生态、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海口市作为海南省省会,又是我国的边境沿海城市,在华南区域甚至整个东南亚区域的生态战略中都处于突出地位,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境内热带物种资源和海洋资源总量丰富,拥有独具特色的火山岩湿地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及热带海洋动植物资源。因此,海口市在海南省实现其“自由贸易港”目标进程中,尤其是在响应“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成为未来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确保城乡可持续发展、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功能安全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采用不透水面指数结合阈值分割法界定海口市城市边缘区,以海口市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自然环境、生境条件、人为干扰三方面要素9个生态敏感性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海口市城市边缘区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在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生态源地进行识别,然后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构建生态阻力面与识别生态廊道,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基于生态安全构建结果,以协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为目的,为研究区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城市边缘区包括西秀镇,石山镇,永心镇,长流镇,海秀镇,龙泉镇西北角,遵潭镇少部分地区,城西镇南部,龙桥镇,龙塘镇北部,灵山镇,演丰镇大部分地区,甲子镇东北部,东山镇东南部,新坡镇南部,旧州镇南部,三门坡东部等地区。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面积为123.42km2,占海口市总面积的5.35%。(2)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高敏感区面积为227.9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87%;中敏感区主要围绕在高敏感区附近,其占比为25.11%,面积为174.2km2;低敏感区面积为148.9km2,占总面积的21.47%;不敏感区面积为142.5km2,占20.54%。低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广泛分布于建成区周边的区域。从空间分布上看,研究区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中部及南部区域生态敏感性较高,从北向南整体呈现出由低到高的梯度变化。(3)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源总面积为129.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69%,共16个生态源斑块,总体呈西部与南部集中连片,斑块方向呈南北向分布的空间格局。海口城市边缘区最小累积阻力面空间分布图中,北部地区整体累积阻力值最高,其靠近市区,受城市扩张影响,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海口市城市边缘区潜在生态廊道共288条,总长度约为885.6km,生态廊道整体呈树状辐射分布格局。(4)海口市在促城乡协调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该将生态源地的保护放在首位,注重生态红线系统的完善,对城乡土地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水平。此外还应该应积极建设“水廊”、“绿廊”等廊道系统,促进各生态斑块间的物种流动及提升其连接度,建立一个多元化、完整的生态功能网络。最后,海口市城市边缘区需加强节点建设,提高生态安全结构的稳固性与服务价值。而且要改善现阶段有关国土规划的行政部门各搞一套的低效行为,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发挥多规合一统筹管理机构效应,使城乡空间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推动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
葛晓丹[5](2020)在《群体差异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过去四十年经历了的快速压缩式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人口激增,土地不断向外扩张,生态空间处于不断被蚕食、挤压的状态。这种发展方式专注发展效率,但缺乏对社会群体的关怀,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居住空间分异、城市低端人口等社会公平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园绿地作为一种有限的重要公共资源,在提供休闲、交流、社交场所的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绿色空间资源的不公平和不正义现象尤为突出。并且伴随着“马太效应”,使得历史积累和路径依赖下的绿地不公平的问题持续升级,尤其是发生在社会弱势群体上的绿地不公平现象更加显着。城市公园绿地的配置涉及人们的切身福祉、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更加需要坚持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导向,深入人与绿地的关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绿地公平性问题。为此,本文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与社会关切,选择两组群体进行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分别为常住群体和暂住群体、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拟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哪类群体是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中的弱势群体?②群体之间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数量差异特征如何?③群体之间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空间差异特征如何?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构建基于群体差异的绿地公平性评价框架,通过群体与绿地可达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绿地可达性的群体差异情况。本文以杭州为实证案例,主要运用指标分析法、交叉分析、空间叠图分析法,对杭州主城六区不同群体的公园绿地公平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不同群体和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显着,群体公园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异也比较明显,杭州城市公园绿地不公平性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大尺度的绿地公平性比小尺度的绿地公平性更加好,小尺度内的绿地不公平情况更加严重;常住群体和暂住群体相比于暂住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享有的公园绿地数量更多、公园绿地面积更大、离公园绿地距离越近、公园绿地类型更丰富。另外,群体-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异存在明显特征,公园绿地可达性低的区域主要也是暂住群体和低收入群体聚居的区域,双劣势型单元集聚的情况非常明显,主要集聚在城市边缘区,包括城乡结合部、郊区农村;而公园绿地可达性高的区域出现常住群体和高收入人口分散集聚或点状集聚的现象,双优势型单元集聚情况不显着,主要散布在城市中心区,包括大运河沿线、新城CBD区域。根据不同的阶段特征、时间特征、成本特征及空间特征,将群体-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情况分为六种类型:优势积累型、新城开发带动型、旧城更新置换型、老旧小区低洼型、城乡结合部盲区型、郊区配置匮乏型。最后,通过对群体-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方式的分析,归纳得出群体公园绿地公平性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主要为城乡二元分化与统筹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和需求异化、城市空间演变的历史积累和滤出。基于杭州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结果,试图从绿地和群体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公园绿地公平性的策略:一方面提升公园绿地的供给效率,另一方面将公园绿地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
杜宁[6](2020)在《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乡结合部提取技术实现 ——以北京为例》文中指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要素和乡村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最为激烈的区域,也是土地利用问题、社会经济问题及生态问题等较为尖锐的区域。城乡结合部的边界是加强土地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及时掌握乡村城镇化进程、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因此,科学、合理、快速提取城乡结合部的范围有利于研究其内部用地结构变化规律,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和城乡规划提供科学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越来越真切地反映地表变化。根据实际需要,遥感影像逐渐成为识别城乡结合部空间范围的重要数据源。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影像可反映综合性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大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景观分布等。这为识别并提取城乡结合部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采用2013年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影像作为数据源,对其进行像元饱和校正后,将夜间灯光亮度、灯光亮度起伏度和灯光指数协调度作为指示要素,根据“断裂点”分析法原理确定北京市城乡结合部边界。在此基础上,根据基于夜间灯光影像提取城乡结合部的实验过程,本文采用Arc GIS中的Model Builder和Arcpy相结合开发一个城乡结合部自动化提取工具,然后使用该工具提取了2013年北京市各个区的城乡结合部,且进一步比较了市级和区级两个空间尺度下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的范围。为了解决DMSP/OLS夜间灯光影像的像元饱和问题,本文采用不变目标区域法对其进行校正。根据待校正影像的灯光亮度值分布情况将其分为聚集区和分散区,然后用分别建立校正模型。校正后的北京市夜间灯光影像的像元分布由0-63变为0-197,增强了内部区域灯光的细节,为后续研究计算夜间灯光指数提供了质量更优的数据。使用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外边缘区主要分布在延庆区、密云区的西南部,怀柔区的南部,平谷区的西南大部,通州区的东南部,大兴区的南部,房山区的中部南部,门头沟区的中东部和昌平区的西部;内边缘区主要分布在海淀区的西部和北部,昌平区的东南部,顺义区的西北和中南部,通州区的东部,大兴区的中北部,房山区的东北角及门头沟区的东端。这个结果打破了以行政区为单位划分城乡结合部的限制,更加真实地体现了北京市城区的发展和乡村的城镇化进程。使用DMSP/OLS稳定夜间灯光影像提取城乡结合部涉及较多的数据处理,耗费时间较长。为了简化提取步骤,本文采用Model Builder和Arcpy脚本开发了一个快速提取城乡结合部的工具,包括数据处理、灯光指数计算和城乡结合部边界处理三个子工具。通过使用该工具和传统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可以得出:(1)提取时间大幅度减少。使用城乡结合部提取工具所需时间约为15分钟,传统方法所需时间约6个小时。(2)操作过程简单。使用城乡结合部提取工具提取某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只需运行3个工具,而传统方法需运行35个工具,这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因程序较多而出现错误的几率。(3)工具支持编辑修改。城乡结合部提取工具中的每一个子工具及其中的地理处理工具均支持编辑修改,比如饱和校正模型计算式、灯光指数计算式、夜间灯光指数阈值选择等。所以,城乡结合部提取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为其它城乡结合部提取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张博文[7](2019)在《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土地利用则最能体现人与地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与否,将对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土地的优化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大连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甘井子区人口总量不断增加,其城市空间不断向周围扩展,导致甘井子区5个涉农街道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了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下,本文对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文献、实地调研基础上,使用GIS方法,基于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区域内2005年、2010年、2015年Google Earth高分辨遥感影像得到的土地利用矢量数据,经过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数据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并进一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一方面在研究视角上,站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以涉农街道为研究对象,对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不同于之前的将研究将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作为辅助工具,本文的土地利用数据完全是基于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得到的。因此,本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和方法上有一定创新,对甘井子区涉农街道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土地优化利用相关理论。
黄琦[8](2019)在《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与其附近乡村之间出现了一个城乡交错带,学界对此基本上已经认可。但是如何从空间上定量识别该地带,目前尚没有发展出一个成熟的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该地带既具有“亦城亦乡”的特征,也具有乡村或城市不具有的独特性,同时往往也是矛盾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带。而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对解决这些问题捉襟见肘,显现出其现实局限性,亟待发展适应城乡关系变化下的新的城乡地域结论理论,以指导解决出现的此类发展新课题。本文提出了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并以武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如:对城市和乡村之外的第三元进行了空间识别和划分、该理论对武汉市的土地征收等实际工作的指导等。主要内容有: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解构以及第三元地域的出现。城乡户籍、土地利用管理、耕地红线保护等一系列非此即彼的二元规制,从制度层面将城市和乡村全然人为地分隔开来,形成多重二元结构体系。随着城乡要素流动性增加,城乡之间出现大量亦城亦乡“灰色”地域,空间歧视明显,要素流动的制度仍未完全解除,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已开始解构。这些全新的变化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地关系框架体系,带来了城乡结构特征革新式的变化——第三元地域开始出现。第三元地域是多种因素引致发生,具有多种特征,存在多种空间功能及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城乡地域结构已演化为包含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的三元地域结构分布。第三元地域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将城乡结构由“城市——乡村”二分法转化为“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乡村地区”的三元法。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三个彼此独立功能区共同构成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城乡交错带位于城乡之间,存在“亦城亦乡”特性,属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过渡区域,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地区位于区域核心,属区域经济、政治、文化成熟区,对周边具有一定的辐射力,用地范围不断向城市外延扩张,城市化水平较高;乡村地区位于城市外围区域,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以城市性视角构建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并以此提出三元地域空间界限的划分测度方法。城市和乡村是矛盾的统一体,城市和乡村相比较而存在。城市性是地域城市化水平高低度量指标,任何地域都是城市性和乡村性的统一,表现出城市性和乡村性的双重属性,乡村性强的区域其城市性弱,城市性强的区域其乡村性弱。假定城乡地域存在城市性程度指标值Ust和乡村性程度指标值Rst,城乡属性关系存在Ust+Rst=1,则在城乡地域之间出现三类地域,一是Ust>>Rst地域,位于区域核心,其城市性占主导,可称之为城市地区;二是Ust<<Rst地域,远离城市中心,其乡村性占主导,可称之为乡村地区;三是Ust≈Rst地域,属于城乡之间的“中介”区域,城乡属性交错混杂,可称之“亦城亦乡”的城乡交错带。基于以上理论假设,文章构建了城乡地域三元地域结构模型,并依据城乡属性程度差异,设计提出了城乡三元地域界限划分测度方法。构建武汉市城乡地域结构要素体系,对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依据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模型,围绕城市性定义界定,选取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规划、产业类别、土地权属、人口分布、土地市场供应等要素构建指标体系,运用GIS软件网格化分析功能确定各单要素城市性程度,再利用熵权法对各要素网格单元合理赋权;最终,测算得出武汉市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的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空间分布以及城市性程度数据。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及城乡三元地域理论应用分析。土地是人类主要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土地利用差异是城乡地域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存在“t-1”、“t”、“t+1”三种时空“形态”,在时空纵向上,“t+1”时刻的三元地域土地利用规划对“t”时刻土地利用具有导向性;在时空横向上,三元地域土地利用存在空间冲突。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桎梏,将城乡关系研究从“二元”转向“三元”,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可为划定征地风险预控区域,优化宅基地退出差异化管理,创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因地制宜划定“三元”地域规划,解决“四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地理视角的决策参考依据。总之,实证分析表明,武汉市的确存在着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带和乡村地区构成的城乡三元地域,三元地域均具备其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三元地域中极易被忽视的城乡交错带更是发挥着城乡交流介质、桥梁等重要媒介作用。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直面现实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对于构建协同共生城乡社会、经济、政治、生态、文化关系,实现公平、正义、持续的城乡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欣宇[9](2018)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社会经济面临剧烈的发展转型。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乡村在城乡关系重塑中要素单向性外流,导致地域要素组织与功能结构演进出现诸多变动。乡村住区的发展与空间重构既是客观现实又是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增强本土理论的知识贡献和规划技术的实施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论文研究了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住区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阶段特征,借助理论透视厘清城乡关系驱动下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重点研究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要素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功能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现阶段乡村住区发展困境的整体思路。其次,根据城乡关系重塑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建构了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研究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实施的内容、要素和层次。第三,结合空间重构的组织框架,论文建构了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住区发展的复杂性和重构的差异性归纳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研究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模式,从建设过程、动力机制和影响意义等方面总结创新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和支撑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关系重塑是一种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具渗透力的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组织方式和功能结构调整推动住区空间重构;2)城乡统筹阶段,城乡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方式显着变化,导致乡村住区出现人口流失加剧、土地利用低效、发展资本不足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应通过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优化地域资源利用方式和推进地方性空间生产等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转变;3)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是乡村发展的正向演进过程,应利用人为的空间干预与调控手段,优化系统的要素配置、空间演进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乡村自主发展能力和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4)在乡镇地域尺度下应用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发展度和重构度识别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发现不同类型住区呈圈层布局结构且重构需求差异显着;5)新时期乡村住区应采取“内外联动”的重构路径,通过提升存量供给水平、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和加强公众参与程度等方法,发挥空间规划的引导作用;采取加速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社自治等手段,提升乡村自主发展能力。
白文佳[10](2018)在《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文中研究指明城乡结合部是区域“人-环境系统(HES)”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段之一,生态胁迫因子类型多、土地利用混杂、机制复杂和作用叠加耦合,对城乡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已有众多的基础研究和生态相关规划,但因为管控太过全面以致难以落到实处、部门协调不周以及无法有效应对城乡结合部动态发展的趋势等原因,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安全保护目标实现效果不佳。本研究以城乡规划学科的视角,提出了达成城乡结合部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综合安全目标的技术路线,即在对我国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特征、生态安全胁迫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挥城乡土地空间和功能互相借用的优势,探索构建多功能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相关的基础设施网络以阻断城乡生态安全交互影响的策略和方法;创新乡村生态空间保护和城乡用地的规划管控机制和办法;探索多学科视角下生态及环境技术整合途经,充分利用当代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优化城乡生态空间格局和土地利用配置,重塑区域生态安全空间网络。因此,本论文提出构建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所需的最核心和最低限度的保障空间——“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B-ESI)网络”的设想,解决城乡结合部生态空间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与适应性、灵活性的矛盾;为保障最低限度的用于生态安全目的的土地刚性供给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态格局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建立基础框架。研究选取厦门市后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后溪城乡结合部的自然、文化、污染控制、防灾避难、安全水源等五大生态子系统进行设计,五大系统共同构成后溪流域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B-ESI)网络。本研究探讨在既有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机制下,结合现有的比较成熟的规划管理体制,创新城乡土地利用分类方法,优化相关土地利用指标和标准,并设计一系列有利于生态安全目标达成的定量和定性指标控制,最终通过法定规划的形式落实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思路和方法。
二、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GIS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GIS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引言 |
1.1.2 选题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 |
1.3.1 研究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2 基本概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1 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2 乡村聚落景观的国内外研究 |
1.4.3 相关理论依据及技术规范 |
1.4.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主要理论和技术研究探索 |
2.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 |
2.1.1 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研究背景 |
2.1.2 重建技术实现路径 |
2.1.3 三维重建实践探索 |
2.1.4 应用于乡村景观设计的优势 |
2.2 空间句法理论与技术研究 |
2.2.1 空间句法的基本概念 |
2.2.2 空间句法的发展应用 |
2.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分析思维 |
2.3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 |
2.4 形状指数法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及样本分类研究 |
3.1 黑龙江乡村演化及发展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演化 |
3.1.2 村镇发展现状 |
3.1.3 乡村与城市的区别 |
3.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环境特征研究 |
3.2.1 自然环境特征 |
3.2.2 人文环境特征 |
3.3 乡村典型样本村落的选取 |
3.3.1 研究对象筛选界定 |
3.3.2 地域典型样本选取结果 |
3.3.3 研究样本城乡分布数量 |
3.4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分类及价值特征 |
3.4.1 样本村落调研方式及数据来源 |
3.4.2 典型样本村落分类研究 |
3.4.3 乡村聚落景观的价值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分布特征 |
4.1 样本村落选址空间分布密度 |
4.1.1 黑龙江典型村落选址分布 |
4.1.2 样本村落市级分布密度 |
4.2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4.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4.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4.3 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
4.3.1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布 |
4.3.2 传统村落分布 |
4.3.3 国家级生态村分布 |
4.3.4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分布 |
4.3.5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与分类特征 |
5.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1 乡村聚落边界空间形态量化指标 |
5.1.2 样本村落边界空间形态 |
5.1.3 村落边界空间形态驱动因子分析 |
5.2 乡村聚落街巷空间形态 |
5.2.1 基于集成度的街巷空间形态特征 |
5.2.2 基于可理解度街巷空间形态 |
5.2.3 聚落景观空间融合形态特征 |
5.3 乡村聚落院落空间形态 |
5.3.1 乡村院落空间布局 |
5.3.2 院落空间格局形态 |
5.3.3 院落景观要素空间形态 |
5.3.4 公共及绿化空间景观形态 |
5.4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典型特征分类 |
5.4.1 空间形态结构角度分类 |
5.4.2 村落价值特征角度分类 |
5.4.3 区位关系角度分类 |
5.5 本章小结 |
6 典型县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实证研究 |
6.1 案例概述及分布密度 |
6.1.1 选取缘由 |
6.1.2 林口县典型聚落样本村的选取 |
6.1.3 村落空间分布形态密度分析 |
6.2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影响要素 |
6.2.1 自然环境影响因素 |
6.2.2 人文环境影响因素 |
6.3 林口县示范村景观空间形态研究 |
6.3.1 典型村落分布特点 |
6.3.2 样本村落边界形状指数界定 |
6.3.3 村落边界形态特征分析 |
6.3.4 样本村落空间集成度分析 |
6.3.5 空间可理解分析 |
6.4 实践方案优化指导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与实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特征研究 |
2.1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概况 |
2.2 城市GI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GI功能特征分析 |
2.4 城市GI规划特征分析 |
2.5 城市GI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6 本章小结 |
3 需求导向下的城市GI构建方法 |
3.1 城市GI构建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分析 |
3.2 城市GI构建的理论范式 |
3.3 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的技术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土地利用数据提取 |
4.3 基于生态韧性评价的采煤沉陷区GI本底要素识别 |
4.4 基于MSPA法的城市全域GI本底要素识别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1 煤炭资源型城市GI构建优先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5 综合服务需求下GI构建优先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需求导向下的GI构建策略 |
6.1 GI网络的定型分级 |
6.2 调节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3 支持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4 文化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5 综合服务需求下的GI构建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公园绿地 |
2.1.2 游憩服务 |
2.1.3 服务半径 |
2.1.4 可达性 |
2.1.5 游憩服务绩效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游憩服务相关研究 |
2.2.2 可达性相关研究 |
2.2.3 游憩服务绩效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范围 |
3.1.2 自然地理条件 |
3.1.3 社会经济条件 |
3.1.4 公园绿地发展背景 |
3.2 评价模型与数据库构建 |
3.2.1 评价模型构建 |
3.2.2 数据采集及数据库构建 |
3.3 海淀区公园绿地现状分析 |
3.3.1 样点的选取 |
3.3.2 空间分布 |
3.3.3 现状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与分析 |
4.1 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
4.1.1 评价过程 |
4.1.2 整体可达性分析 |
4.1.3 与缓冲区分析法对比分析 |
4.1.4 不同时间圈层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
4.1.5 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
4.1.6 可达性影响因素 |
4.2 公园绿地游憩服务显性盲区分析 |
4.2.1 显性盲区识别与统计 |
4.2.2 显性盲区空间分析 |
4.3 公园绿地游憩服务绩效评价 |
4.3.1 地均公园绿地空间绩效 |
4.3.2 人均公园绿地服务绩效 |
4.4 公园绿地游憩服务隐性盲区分析 |
4.4.1 隐性盲区判定与分类 |
4.4.2 隐性盲区空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优化策略 |
5.1 优化目标及原则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2 可达性优化策略 |
5.2.1 大规模增加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建设 |
5.2.2 合理利用腾退空间建设大型公园 |
5.2.3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森林游憩 |
5.2.4 适当增加公园入口提升开放性 |
5.3 游憩服务绩效优化策略 |
5.3.1 游憩服务绩效优良的空间单元优化策略 |
5.3.2 游憩服务绩效中等的空间单元优化策略 |
5.3.3 地均公园绿地空间绩效较差的空间单元优化策略 |
5.3.4 人均公园绿地服务绩效值较差的空间单元优化策略 |
5.3.5 游憩服务绩效较差的空间单元优化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北京市海淀区街道人口数据 |
附录B 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绿地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城市边缘区 |
1.3.2 生态敏感性 |
1.3.3 生态安全格局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界定及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识别方法 |
2.3.1 基于V-I-S模型的不透水面提取 |
2.3.2 最大熵阈值分割法 |
2.4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识别 |
2.4.1 海口市不透水面提取 |
2.4.2 图像阈值分割及空间范围识别 |
2.5 结果验证及分析 |
2.5.1 结果验证 |
2.5.2 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3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
3.1 海口市城市边缘区概况 |
3.1.1 地质地貌 |
3.1.2 社会资源 |
3.1.3 土地利用类型 |
3.1.4 植物资源 |
3.1.5 物种多样性 |
3.2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1 生态因子选择 |
3.2.2 指标因子权重确定 |
3.2.3 综合叠加 |
3.3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
3.3.1 自然环境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2 生境条件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3.3 人为干扰因子生态敏感性分析 |
3.4 生态敏感性综合分析 |
3.5 小结 |
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4.1 生态源地划定 |
4.2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生态阻力面构建 |
4.2.1 最小阻力模型 |
4.2.2 阻力指标选取 |
4.2.3 阻力值赋值 |
4.3 生态廊道识别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海口城乡空间发展策略 |
5.1 加强不同功能分区保护和管理工作,夯实生态安全格局基础 |
5.1.1 加强不同功能分区保护和管理 |
5.1.2 优化生态控制线 |
5.2 建设结构稳定的廊道网络,提升生态安全格局连通性 |
5.3 优化城乡布局,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
5.3.1 多规合一,统筹规划 |
5.3.2 发展优势产业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5)群体差异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正义城市的兴起呼唤城乡规划正义核心的回归 |
1.1.2 社会公平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
1.1.3 城市绿地规划中长期存在的重效率轻公平的问题 |
1.1.4 城市公园绿地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物质载体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公园绿地 |
1.2.2 绿地公平性 |
1.2.3 社会群体 |
1.2.4 社会公平与正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绿地公平性研究综述 |
2.1 绿地公平性的发展历程和分析方法 |
2.1.1 绿地公平性发展历程 |
2.1.2 绿地公平性的分析方法 |
2.2 绿地公平性研究中的群体情况 |
2.2.1 国内外关注的群体类型存在差异 |
2.2.2 缺乏针对特定群体的绿地公平性研究 |
2.3 绿地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
2.3.1 绿地公平性的影响因素 |
2.3.2 绿地不公平的形成机制 |
第三章 基于群体差异的绿地公平性评价框架 |
3.1 框架建构 |
3.2 群体分类 |
3.3 绿地可达性指标 |
3.4 研究尺度选择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杭州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 |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测度方法 |
4.2.1 指标分析法 |
4.2.2 交叉分析法 |
4.2.3 空间叠图分析法 |
4.3 公园绿地和群体的基本特征 |
4.3.1 公园绿地的基本特征 |
4.3.2 不同群体的基本特征 |
4.4 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 |
4.4.1 数量统计特征 |
4.4.2 空间分布特征 |
4.5 群体公园绿地公平性分析 |
4.5.1 公园绿地可达性服务的群体差异 |
4.5.2 群体享有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差异 |
4.5.3 公园绿地可达性中的弱势群体识别 |
4.6 群体-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类型及机制 |
4.6.1 群体-绿地可达性的空间分异特征 |
4.6.2 群体-绿地可达性空间分异的类型 |
4.6.3 公园绿地公平性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 |
第五章 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提升策略 |
5.1 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供给效率 |
5.1.1 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配置 |
5.1.2 引导公园绿地供应数量和质量并重 |
5.2 公园绿地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 |
5.2.1 同权同等地享有公园绿地供给服务 |
5.2.2 降低到达公园绿地的门槛成本 |
5.2.3 建立公园绿地周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乡结合部提取技术实现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2 城乡结合部范围界定方法研究现状 |
1.3.3 城乡结合部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夜间灯光数据与城乡结合部 |
2.1 夜间灯光数据 |
2.1.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 |
2.1.2 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 |
2.1.3 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 |
2.2 城乡结合部 |
2.2.1 城乡结合部概念 |
2.2.2 城乡结合部形成原因 |
2.2.3 城乡结合部划分标准 |
第三章 夜间灯光数据获取及处理 |
3.1 夜间灯光数据获取 |
3.2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处理 |
3.2.1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饱和校正 |
3.2.2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连续校正 |
3.2.3 夜间灯光影像阈值设定的主要方法 |
第四章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提取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北京市夜间灯光数据预处理 |
4.3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提取 |
4.3.1 夜间灯光指数 |
4.3.2 灯光指数协调度 |
4.3.3 城乡结合部提取依据 |
4.3.4 城乡结合部提取方法 |
4.3.5 城乡结合部提取过程 |
4.4 城乡结合部提取结果与分析 |
4.4.1 市级提取结果 |
4.4.2 提取结果灯光指数分析 |
4.5 基于Model Builder的城乡结合部自动化提取模型 |
4.5.1 Model Builder与空间建模 |
4.5.2 Arcpy与脚本工具 |
4.5.3 城乡结合部自动化提取工具 |
4.6 基于城乡结合部提取工具的区级提取结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关于城乡统筹理论的研究 |
1.3.2 关于涉农街道的研究 |
1.3.3 关于土地优化利用研究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相关基本概念 |
2.1.1 GIS |
2.1.2 土地优化利用 |
2.1.3 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
2.2 相关基础理论依据 |
2.2.1 城乡统筹理论 |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 基于GIS的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现状和驱动因子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基于GIS的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时空差异性分析 |
3.3.1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时间变化分析 |
3.3.2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3.4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的现状 |
3.4.1 耕地数量少且后备资源不足 |
3.4.2 建设用地规模大且增速较快 |
3.4.3 未利用地数量少且开发不足 |
3.4.4 用地结构发生变化且逐渐集中 |
3.5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驱动因子分析 |
3.5.1 定性分析 |
3.5.2 定量分析 |
4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建设用地布局不够合理 |
4.1.2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违法用地现象依然存在 |
4.1.3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土地规划发挥作用有限 |
4.1.4 土地管理模式落后,GIS技术应用有待强化 |
4.2 原因剖析 |
4.2.1 在思想认识上,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重视程度不够 |
4.2.2 在制度建设上,尚未建立有效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
4.2.3 在执纪监管上,没有形成处理违法用地的联动机制 |
4.2.4 在产业发展上,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尚未形成 |
4.2.5 在规划体系上,各类空间规划的整合工作需要加强 |
4.2.6 在GIS技术应用上,亟需加强GIS在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 |
5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的原则、目标和对策建议 |
5.1 基础原则 |
5.1.1 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 |
5.1.2 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 |
5.1.3 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 |
5.1.4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
5.2 发展目标 |
5.2.1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5.2.2 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
5.2.3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 |
5.3 甘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的建议 |
5.3.1 坚定的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
5.3.2 主动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显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5.3.3 继续加大执法执纪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用地 |
5.3.4 适度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动产业协调发展 |
5.3.5 加快推进“多规合一”进程,着力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
5.3.6 强化新技术新手段应用,提升基层土地管理水平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遭遇瓶颈 |
1.1.2 乡村发展面临困境 |
1.1.3 城乡结构新迹象 |
1.2 研究意义 |
1.2.1 构建适于新型城乡关系的地域结构理论 |
1.2.2 为城乡融合提供地理视角空间应对策略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 国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外研究述评 |
2.2 国内研究进展与述评 |
2.2.1 国内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3 城乡二元结构局限性及第三元地域的出现 |
3.1 城乡二元结构及制度基础 |
3.1.1 城乡二元结构 |
3.1.2 制度基础 |
3.2 城乡二元结构的局限性 |
3.2.1 城乡“灰色”地域的出现 |
3.2.2 城乡交错地带界定模糊 |
3.2.3 城乡空间歧视的产生 |
3.2.4 地理空间固化和要素流动冲突 |
3.3 “第三元”地域的出现 |
3.3.1 第三元地域的概念 |
3.3.2 第三元地域产生的动因 |
3.3.3 第三元地域特征 |
3.3.4 第三元地域的空间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4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及模型构建 |
4.1 三元地域概念 |
4.2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概念模型 |
4.2.1 建模原则 |
4.2.2 维度分析 |
4.2.3 城乡属性量化关系 |
4.2.4 城市性界定 |
4.2.5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模型 |
4.3 城乡地域要素识别及测度分析 |
4.3.1 城乡地域要素识别 |
4.3.2 传统量化测度方法 |
4.3.3 城市性等级层次测度 |
4.3.4 三元地域界限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5.2 要素分析 |
5.2.1 城乡土地利用现状 |
5.2.2 城乡土地利用规划 |
5.2.3 城乡土地所有权 |
5.2.4 城乡产业类型 |
5.2.5 城乡人口分布 |
5.2.6 城乡土地市场 |
5.3 数据空间分析 |
5.3.1 数据准备 |
5.3.2 要素分级赋值 |
5.3.3 数据网格化处理 |
5.3.4 各要素权重计算 |
5.3.5 城市性程度度量 |
5.3.6 城乡属性数值空间分布 |
5.4 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的划分 |
5.4.1 三元地域空间阈值确定 |
5.4.2 三元地域空间结构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6 城乡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初探 |
6.1 城乡地域时空锥 |
6.1.1 城乡地域时间特性 |
6.1.2 时空光锥 |
6.1.3 地域时空锥 |
6.1.4 城乡时空过程模拟 |
6.2 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机理分析 |
6.2.1 时空纵向土地利用机理 |
6.2.2 时空横向土地利用机理 |
6.3 三元地域土地利用时空表征 |
6.3.1 城乡边界的动态变化 |
6.3.2 城市开发弹性边界和刚性边界 |
6.3.3 城乡交错带城乡要素交错混杂 |
6.3.4 城乡交错带独立地域单元的界定 |
6.3.5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动最大 |
6.3.6 城乡土地利用程度逐步下降 |
6.4 城乡三元地域组织模式 |
6.4.1 中心近域环绕型 |
6.4.2 中心离散点状型 |
6.4.3 多中心交汇型 |
6.4.4 中心近域点状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的应用 |
7.1 城乡三元地域征地风险预控区上的应用 |
7.2 城乡三元地域在宅基地退出管理上的应用 |
7.3 城乡三元地域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验区上的应用 |
7.4 城乡三元地域在全域规划上的应用 |
7.5 城乡三元地域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的应用 |
7.6 城乡三元地域在推进三元地域融合上的思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1.1 城乡交错带是存在于城乡之间的独立功能区 |
8.1.2 城乡地域呈现出三元地域结构分布 |
8.1.3 城市性是城乡地域结构界限界定的可靠指标 |
8.1.4 三元地域融合是城乡发展的根本要义 |
8.2 研究创新点 |
8.2.1 首次系统地提出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 |
8.2.2 首次以城市性为指标划分出城乡地域空间界限 |
8.2.3 运用城乡三元地域结构理论分析了当前存在的某些城乡问题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系统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 |
1.1.2 乡村发展与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 |
1.1.3 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借助空间规划落实国家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
1.2.2 理论意义: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补充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基本概念 |
1.3.2 研究范畴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典型实践 |
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
2.1.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
2.1.2 新时期国内乡村住区建设典型实践 |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
2.2.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
2.2.2 发达国家乡村住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
2.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
2.3 本章小节 |
第3章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发展演变及规律 |
3.1 自然均衡阶段(1949 年以前):住区建设的历史基点 |
3.1.1 早期均衡城乡关系 |
3.1.2 住区系统基本形成 |
3.1.3 住区单元稳步生长 |
3.1.4 住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二元隔离阶段(1949~1978 年):国家总体性支配住区发展 |
3.2.1 二元结构下乡村封闭的发展环境 |
3.2.2 社会经济功能变迁分化住区格局 |
3.2.3 住区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3.3 城乡联系恢复(1978~2002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影响 |
3.3.1 城乡关系调整改变乡村发展环境 |
3.3.2 居住改善的需求推进住区建设 |
3.3.3 乡村工业化延续分散格局 |
3.3.4 乡村城镇化促进均衡集中 |
3.3.5 园区建设与土地供应紧张 |
3.3.6 村镇规划的介入与引导 |
3.4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的演变规律与机制 |
3.4.1 城乡相互作用决定住区发展趋向 |
3.4.2 要素重组驱动地域空间功能变迁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问题与调整 |
4.1 城乡关系进入反哺与统筹阶段 |
4.1.1 加强要素供给,改善发展条件 |
4.1.2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
4.1.3 创新经营体制,破除制度壁垒 |
4.2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乡村劳动力流动加剧 |
4.2.2 农业基础地位降低 |
4.2.3 自主发展资本不足 |
4.2.4 自然生态本底恶化 |
4.3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4.3.1 高流动性社会冲击生活基础 |
4.3.2 土地利用方式限制生产发展 |
4.3.3 外部冲击促成地域生境变迁 |
4.4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调整思路 |
4.4.1 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 |
4.4.2 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水平 |
4.4.3 强化“地方性空间”生产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理论的提出 |
5.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 |
5.1.1 国外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相关理论 |
5.1.2 国内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指导思想 |
5.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 |
5.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 |
5.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特征 |
5.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运行机制 |
5.3.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模型 |
5.3.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目标规则 |
5.3.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 |
5.4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组织实施 |
5.4.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层次 |
5.4.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内容 |
5.4.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要素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划分方法及特征识别 |
6.1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建构 |
6.1.1 评价分析流程与方法选择 |
6.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来源 |
6.1.3 乡村住区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
6.1.4 乡村住区重构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
6.1.5 乡村住区“发展—重构”综合评价结果 |
6.2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特征分析 |
6.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分布特征 |
6.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的识别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 |
7.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 |
7.1.1 基于生活空间优化城乡聚居格局 |
7.1.2 基于生产空间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
7.1.3 基于生态空间盘活山水田园资源 |
7.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 |
7.2.1 外部拉力:空间规划的引导路径 |
7.2.2 内部推力:自主发展的实施路径 |
7.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支撑策略 |
7.3.1 人:解除福利捆绑,培育职业农民 |
7.3.2 村: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3.3 产:挖掘存量土地的综合效益 |
7.3.4 景:人文自然开发与保护并举 |
7.4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关注 |
1.1.2 对城乡结合部、郊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1.2 研究内容及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城乡结合部和生态安全相关概念界定 |
1.2.3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的概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城乡结合部的生态安全威胁 |
2.1.1 生态基础设施薄弱且生态保障能力差 |
2.1.2 土地利用混杂且多种生态胁迫叠加耦合 |
2.1.3 土地利用快速变化且管理权责关系复杂 |
2.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政策和规划研究与实践 |
2.2.1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政策 |
2.2.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规划与实践 |
2.3 当前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相关规划实践的困境 |
2.3.1 缺乏有效的规划管控工具和管理依据 |
2.3.2 忽略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实际需要 |
2.3.3 生态安全相关规划体系众多且难于协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理念和方法 |
3.1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建设理念 |
3.1.1 城乡结合部B-ESI概念定义 |
3.1.2 城乡结合部B-ESI与既有概念的关系 |
3.2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的模型构成与建设目标 |
3.2.1 城乡结合部B-ESI理论模型构成 |
3.2.2 城乡结合部B-ESI建设的目标 |
3.3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潜力 |
3.3.1 土地空间与基础设施互补共享 |
3.3.2 机构改革助推B-ESI的潜力 |
3.4 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设计方法 |
3.4.1 城乡结合部B-ESI建设的技术路线 |
3.4.2 城乡结合部B-ESI规划的核心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规划建设的方法策略—以后溪流域为例 |
4.1 厦门市后溪流域概况 |
4.1.1 厦门地区气候特征 |
4.1.2 后溪流域基本概况 |
4.1.3 后溪流域的生态安全风险 |
4.1.4 周边发展及新城建设的机遇 |
4.2 后溪镇B-ESI的要素识别与空间网络概念设计 |
4.2.1 自然生态系统 |
4.2.2 文化生态景观系统 |
4.2.3 污染控制系统 |
4.2.4 防灾避难系统 |
4.2.5 安全水源系统 |
4.2.6 复合型的城乡结合部B-ESI构成 |
4.3 后溪镇B-ESI网络的规划管控变革 |
4.3.1 与现行用地分类结合的土地细分方式 |
4.3.2 针对B-ESI空间要素的控制指标标准 |
4.3.3 与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调整 |
4.4 后溪镇B-ESI单元详细设计引导及控制管理 |
4.4.1 例A: 石兜-坂头水库重点水源地保护空间 |
4.4.2 例B: 郊野生态河道空间 |
4.4.3 例C: 城市生态河道公园空间 |
4.4.4 例D: 城内村局部设计引导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城乡结合部生态环境GIS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形态研究[D]. 李彦雪.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2]黄淮东部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研究 ——以徐州为例[D]. 胡庭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北京市海淀区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评价与优化[D]. 解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海口市城市边缘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D]. 琚青青. 海南大学, 2020(07)
- [5]群体差异视角下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研究[D]. 葛晓丹. 浙江大学, 2020(02)
- [6]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乡结合部提取技术实现 ——以北京为例[D]. 杜宁.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基于GIS的大连甘井子区涉农街道土地优化利用研究[D]. 张博文. 大连海洋大学, 2019(03)
- [8]武汉市三元地域结构及实证研究[D]. 黄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9]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D]. 韩欣宇. 天津大学, 2018
- [10]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基础保障空间网络建设的规划及管控[D]. 白文佳. 天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