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表述论文_王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表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人类学,多民族,族群,边界,中国,东山。

文学表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19)在《文学表述中的城市、城里人与城市生活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城市表述涉及到文学表述对城市经验、城里人形象与人际关系、城里人的生活方式等,城市是现代化的产物,所有城市化的文学叙述都与文学的现代性紧密相关,而城市现代化最为显赫的特征便是重新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在新的人地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与生活方式。在这个文学建构的过程中,世界不再以乡土社会的道德秩序建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否更多与(本文来源于《青年作家》期刊2019年11期)

张春梅[2](2019)在《网络文学的中国表述:从“九州”玄幻世界开创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网络文学在几经质疑和生产机制变迁中,以"中国"这个不可忽视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进入世界读者视野。"九州"携带着传统文学的印记和网络文学的冲突,在网络平台以其"九州"想象与实践形构出"中国表述"的文化地图。本文关于网络文学的中国表述探求,即从"九州"玄幻世界创建开始,以21世纪初一批玄幻迷的大胆构想为开端,思考其如何在中国文化空间安放"世界"和社会格局、如何重构神话传说,如何建构"中国气质"以及如何表达从中西差异走向南北共融的文化观。(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王艺涵[3](2019)在《族群边界与文学/影像表述——以叶尔克西、万玛才旦、哈斯朝鲁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族群、族群认知和族群边界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表现出在多族群国家,族群问题既是一个理论与批评命题,也是一个经验性课题。文章以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藏族作家及导演万玛才旦和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等人的文学、影像作品为例,阐释文学/影像表述和族群边界及文化认知的关联。(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倪佳瑜[4](2019)在《谢氏家族东山文学表述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谢氏家族辉煌在六朝,六朝的谢氏家族由东山崛起。落籍东山,东山再起,东山之志不渝。谢氏显赫功业与创作成就源于东山奠定的"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家族文化,源于秀美山川的灵性与"雅道相传"的悟性。东山既是风景秀丽的自然美景,也是寓意丰富的社会蕴含,更是唐诗宋词名家吟诵追步的楷模。在关于谢氏家族文学研究的诸种表述中,"东山谢氏"之说最具学术意义,既突破了传统"陈郡阳夏谢氏"之言,也突出了灵秀的山水作为素材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本文来源于《湖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长中[5](2019)在《表述的边界:以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迁移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与主体民族文学互生共融表述着典型的"中国经验",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却在"表述中国"与"表述民族"间发生价值迁移:前者以"同"化"异"的方式抑制了少数民族文学主体性生产,后者以"异"代"同"的方式驱逐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引入"多民族文学"研究范式,在民族性、中华性与世界性构拟的边界内建设共享价值体系,表述全球化进程中的完整中国,是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建设的规约性框架。(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余红艳[6](2019)在《区域表述: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空间呈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需要场域研究。进入场域意味着进入区域,因为作为完整空间的"中国"包含着多元一体行政区划。因此,整体的"中国多民族文学"亦应涵盖不同层面的区域表述。研究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应从多民族文学区域入手,选择不同层级的区域内多民族文学空间进行考察,观察多民族文学的发生发展场域构造与状貌,最终呈现当代中国多民族文学发展现状。(本文来源于《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柱林[7](2019)在《共同的命运,不同的表述——2018年《民族文学》小说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不光是由于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周年,很多问题都到了应该总结和反思的时期,也由于整个世界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对于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使中国深深地嵌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所发生的事情在影响世界,世界上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情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文学》2018年第1期发表的头条作品,王华(仡佬族)的小说《在路上》,具有非常强的象征性,所谓在路上,就是历史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远远没有凝固或终结,人还大有作为。小说里的正面人物,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符号性,如奋进、为民、传宗,其内在含义不言自明。这是一篇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乐观想象的作品,而要实现理想,必须要有一心为民的领导,坚忍不拔的干部,(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菊[8](2018)在《文学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四十年来家国,叁千里地山河"来形容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还是比较恰切的。回首四十年中国文学人类学的一路行程,随着国家的蓬勃发展和山河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文学人类学一直尝试着在发现地方性知识中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书写在地化和民族性的思考版图。(本文来源于《文学人类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荆莹莹[9](2018)在《一种“整体观”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与表述范式——评潘年英的《文学与人类学演讲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与人类学演讲录》是潘年英在海内外各大高校和学术机构演讲整理形成的文字结集。内容涉及文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诸多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其观点犀利,见解独到。尤以其在文学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领域倡导的"大文学观""寨子文明""土着文明说""原生态文学"等概念和思想,具有独树一帜的创新色彩,也充分体现了"破学科"研究的学术范式与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学人类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吴雪丽[10](2018)在《寻找“文学西藏”历史表述的新可能——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扎西达娃的《骚动的香巴拉》到次仁罗布的《祭语风中》,"如何讲述西藏"经历了从寓言书写到现实关怀、从宏大族群历史到日常个人叙事的转换,其背后联系着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中知识资源、话语逻辑、历史伦理等的变化。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文学西藏"历史表述提供的可能性也给当下的历史叙事某种启示。(本文来源于《西藏文学》期刊2018年05期)

文学表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网络文学在几经质疑和生产机制变迁中,以"中国"这个不可忽视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进入世界读者视野。"九州"携带着传统文学的印记和网络文学的冲突,在网络平台以其"九州"想象与实践形构出"中国表述"的文化地图。本文关于网络文学的中国表述探求,即从"九州"玄幻世界创建开始,以21世纪初一批玄幻迷的大胆构想为开端,思考其如何在中国文化空间安放"世界"和社会格局、如何重构神话传说,如何建构"中国气质"以及如何表达从中西差异走向南北共融的文化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表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敏.文学表述中的城市、城里人与城市生活方式[J].青年作家.2019

[2].张春梅.网络文学的中国表述:从“九州”玄幻世界开创说起[J].中国文艺评论.2019

[3].王艺涵.族群边界与文学/影像表述——以叶尔克西、万玛才旦、哈斯朝鲁为中心[J].民族文学研究.2019

[4].倪佳瑜.谢氏家族东山文学表述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5].李长中.表述的边界:以多民族文学评论价值迁移为中心[J].文学评论.2019

[6].余红艳.区域表述: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空间呈现[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张柱林.共同的命运,不同的表述——2018年《民族文学》小说述评[J].民族文学.2019

[8].王菊.文学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表述[J].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

[9].荆莹莹.一种“整体观”视野下的跨学科研究与表述范式——评潘年英的《文学与人类学演讲录》[J].文学人类学研究.2018

[10].吴雪丽.寻找“文学西藏”历史表述的新可能——从扎西达娃到次仁罗布[J].西藏文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年版《中国画学全史》2[北宋]文同《墨竹图》绢本水墨13...《八段锦坐像立像》4立式八段锦功法在近...2001年申报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教育部人...学生获奖情况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优秀研究生...学生获奖情况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优秀研究生...

标签:;  ;  ;  ;  ;  ;  ;  

文学表述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