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场地组合防滑胶板(论文文献综述)
贾雨洁[1](2021)在《以审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幼儿园设计》文中指出
姚亦舒[2](2021)在《基于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的幼儿园交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生育政策改革的逐步深入,幼儿园的需求量逐年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近年对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和防火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者行为的基础数据作为空间设计依据是必要和重要的。儿童疏散基础数据获取及其应用,是国内外迫切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综合运用了建筑学、行为学、安全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力求获取儿童疏散基础数据,探寻交通空间各区域与疏散行为的关系、利用实际数据作为模拟参数及在设计策略的应用。建立从儿童疏散数据到幼儿园建筑设计策略之间的纽带。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综述提出本文研究问题:国内外基于儿童疏散行为的基础性研究较少,国外文献中疏散模型的建立尚在起步阶段,对各年龄段儿童进行疏散实验后发现与成人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基础疏散数据的稀缺,直接影响国内外幼儿园建筑相关规范制定的准确性;我国在幼儿园建筑疏散模拟相关文献中,儿童行为参数值比较离散,影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建筑设计与防火设计标准及规范等文献总结归纳,聚焦了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相关研究的子问题。对大连市区17所幼儿园进行调研,总结出大连市区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的设计现状;进行3~6岁儿童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日常行为实验,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与差异性检测日常与疏散行为特征评价,聚焦了有关儿童疏散行为研究的子问题。儿童疏散行为实验为主要实验内容,三所典型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按功能划分区域,获取了 3~6岁幼儿园儿童疏散基础数据与各区域疏散效果。其中,自由行走速度与综合速度模型为后续模拟实验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所试儿童速度-密度、流率-密度关系模型与成人模型差距较大,且边界层几乎为零。所得儿童疏散基础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主要数据和理论支持。在日常及疏散行为实验过程中发现,交通空间各区域设计对儿童疏散行为产生影响。为探寻其规律,通过不同局部空间设计下的疏散行为数据、不同整体空间形式中典型行为出现的概率,表达不同交通空间设计对儿童疏散行为的影响。为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设计策略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利用Agent-based(智能体)模型的Pathfinder模拟该三所典型幼儿园的儿童疏散,以儿童实际行为实验数据作为参数,提高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且与实验结果接近。验证了儿童疏散实验数据在模拟中作为参数的可靠性,同时也提供了该参数设置及模型应用在幼儿园疏散模拟中的适用性。为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设计策略提供部分方法支持。基于本文以上实验性数据和结论,结合国内外幼儿园建筑设计及防火设计规范和指南作为理论依据,对幼儿儿园建筑交通空间作出基于实测数据的交通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为儿童提供以安全为基本的幼儿园环境。本文所获得的儿童疏散基础数据可为幼儿园的交通空间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幼儿园交通空间设计策略,可为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提供参考;儿童疏散模拟参数的设定及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模拟软件的准确度,验证了其适用性;本文实证研究及其应用策略,可为其他类型建筑提供方法和理论支持。
周涛[3](2020)在《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是劳动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尝试积累的智慧结晶。在当前建筑能耗巨大的现实背景之下,研究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绿色建筑文化,而且有助于寻求当代绿色建筑本土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伴随着建筑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加快,绿色经验连同传统民居建筑正在逐渐消失。通过当代绿色建筑理念反观传统民居,分析总结其中的绿色经验并加以科学验证,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将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运用到当代乡村住宅建筑设计创作中,是推动当代乡村住宅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地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天水地区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及比较研究法对天水传统民居的绿色经验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研究框架。通过比较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体系指标,明确了绿色建筑的核心内涵与外沿,进而以之为基本视点,审视传统民居的绿色内涵,确定其绿色经验的研究价值,从而对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分层级、分系统的研究。以研究框架为依据,在调研区域内,遵循地形地貌的多样性、自然气候的差异性及聚落属性的差异性等原则选取了8个传统聚落样本,充分考虑合院空间形式、建筑布局形式、建筑形式以及建造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代表性,选取了传统聚落内的传统民居样本。在确定聚落、院落及建筑单体层级的具体调研内容的基础上,对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成果,详细分析解读了天水传统民居在聚落层级、院落层级、建筑单体层级这三个层级上适应自然气候、适应地形地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具体绿色经验。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天水传统民居建筑的绿色经验。通过将天水传统民居绿色经验与我国现行评价标准相关指标的对标分析,对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进行科学验证,从而得出绿色经验中具备绿色优势的部分,并且发现其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当代绿色技术对传统民居绿色性能的提升方法以及传统绿色经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实现绿色建筑的本土化,为创造满足当代生活的绿色乡村民居提供指导和借鉴,实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贾岚[4](2020)在《颐康寿养老院改造室内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人口老龄化程度正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大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养老设施的建设无疑会成为缓解社会养老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基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及心理需求条件下的城市养老院室内空间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养老设施案例的研究与分析,从自理、介护、介助老人的身心需求入手,本着无障碍设计、人性化设计、通用性设计等原则对颐康寿养老院公共及居住空间进行系统性设计。首先,针对各功能单元的分布进行整体性的合理规划,力求增强交通动线的合理性,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各类服务人员工作效率。其次,对各功能区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加强设计的通用性、可行性,着重强调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及易变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最后,本项目特别将居住空间作为重点设计模块,从适老化的角度进行细节设计,如色彩、陈设、材料、灯光等方面,力求为老年人营造温馨、舒适、自然、宜居的空间氛围。本项目从设计的角度为老年人创造积极的养老环境,体现设计的价值以及对人的尊重与人文关怀。通过论文研究及项目实践成果,对既有建筑改建养老设施的室内空间方案设计提出了可实施性建议。同时,将养老院空间功能划分、平面功能布置、人的尺度与行为活动的关系、空间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设计,从多方面阐述养老院室内设计的系统性研究对老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与意义。从本设计中可以看出,设计师在对养老设施室内空间进行设计时不能仅追求设计的艺术性,还必须将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心理需求、情感慰藉需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强调设计的实用性。
牛萌[5](2020)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银川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提供部分参考依据。2.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通过信效度检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及可行性,为发现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个性化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管理主要内容,逐步完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流程。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科研小组设计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银川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306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2.专家咨询法:以“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健康观为理论依据,参考前期基线调查结果,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雏形。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后,科研小组成员根据专家意见及剔除要求对各级指标进行修改及完善,构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3.层次分析法:以第二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评分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与组合权重值。4.统计学分析法:根据第二轮专家咨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检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结果1.306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方面均存在健康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将27个健康问题归纳为躯体症状、跌倒风险、家庭支持、生活满意度、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抗压能力、坚持锻炼情况8个方面,为后期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依据。2.本研究共完成两轮专家咨询,其中17位函授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提出修改建议的专家分别为58.8%和29.4%。专家权威程度: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判断系数分别为0.95和0.96,熟悉系数均为0.8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各级指标的算术均数分别为3.535.00和1.185.00。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中变异系数<0.25的指标占比分别为81.63%和94.62%。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和0.300(P<0.05)。最终构建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85项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63项。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身体状况评估(0.211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状况评估(0.3118)、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知识、信念、行为状况评估(0.3118)、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状况评估(0.064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状况评估(0.1009)。4.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采用克朗巴赫系数表示,其中总体Cronbach’sα为0.980,85项指标的Cronbach’sα为0.6650.944。效度采用内容效度表示,其中各条目内容效度(I-CVI)为0.821.00,总体指标体系内容效度(S-CVI)为0.93。结论1.银川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不同方面均存在一定健康问题,我们需重点关注患者的躯体症状、跌倒风险、家庭支持、生活满意度、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抗压能力、坚持锻炼情况。2.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覆盖内容较为科学、全面,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准确性,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社区护理发展现状,有助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管理。17位函授专家的权威性、代表性及积极性均较高,且对研究内容的熟悉程度较高,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研究结果可靠。
窦伟[6](2020)在《管道施工关键技术在“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课题以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为依托,针对二线的特殊环境和技术指标,全面进行了焊接工艺技术、伴行在役管道的冻土管沟安全开挖、保温管道防水补口、特殊地形地貌施工及专用配套机具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本课题获得以下5项主要成果:(1)进行了Φ813mm管道焊接工艺优化研究,形成了高寒环境和复杂地形工况条件下组合焊接工艺。(2)研究了多年冻土地区伴行在役管道管沟安全开挖技术,确定了不同工况条件管沟开挖方式和原则。(3)开展了3LPE管道机械化补口应用试验,优化了保温管补口结构形式,形成了高寒环境管道防腐保温补口工艺技术。(4)研制了国内首台Φ813mm液压管道对口与气动清扫一体化装置,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5)研制了滚带式管道下沟吊篮和气囊密封型管端封堵装置,有效解决了保温管道下沟和管端封堵技术难题。以上成果为大庆油田在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承包段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工程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梁捷[7](2019)在《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建设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村老龄化现状明显比城市严峻,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随着中国各地农村对养老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呈现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盛行的农村社区养老方式,但各地建设运营情况差异巨大。由于城市关于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国家标准要求相对于农村较高,并不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开展建设无合适的参考标准,结果造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成本浪费或规模过于拮据等情况。现如今,农村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也到了一个繁盛时期,医养结合模式切实解决了农村养老的部分问题,山西省展开试点工作,湖北省随州市已全面联合建设,其他地区也有众多农村医照结合建设的案例。基于以上,本文开展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策略研究:首先,探索适合农村的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标准化建筑设计。在对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建筑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山西、湖北、北京等地近30个农村医疗设施与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结合建设的实地调研,和对其中部分村落老人养老情况的深入调研,总结分析农村养老现状和农村老人日常生活特征、与城市养老的差异,进行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及偏好分析,并总结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现有问题。最后通过量化数据,得出不同规模村庄的设施标准规模及标准平面,为农村养老设施相关建设标准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在此基础上探讨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模式研究和标准化设计。通过调研了解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进而提出构建农村医照结合的养老模式,并对其优势、核心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从而进行设计策略探究,为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设计指导。最后,基于以上探讨农村旅居养老式的医照结合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畅想,丰富了我国农村养老建筑本土化设计的研究成果。
胡京林[8](2019)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共享优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核心区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城市中老年人的人口数量和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代表的城市老城区养老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养老逐渐成为一种家庭负担更是社会负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法之一,它以社区为依托成为容纳老年人活动、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载体,是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在实现老年人自身价值、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代表的老旧城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出现使用率低下、停滞使用的空间,且闲置空间分为单一闲置空间和复合闲置空间两类,后者较前者的闲置情况更严重。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方面,在社会的发展下,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养老观念、消费理念等方面随之发生了转变,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功能、空间装饰等方面并未针对这种变化而变化;次要方面,养老服务设施受到外部“邻避效应”的影响,很难被社区居民所接受,使得设施成为人们敬而远之的地方。在此问题的研究上,我国的还处于相对较弱的环节,部分研究给提出了“共享空间”的问题解决方向,却未深入进行研究,并且缺少相关理论层面的研究和理性分析。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养老发展政策、“人人共享城市”,“社区美好计划”等社会发展背景的分析,以北京市核心区为例,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升闲置空间使用效率提供设计参考。本文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共享优化研究——以北京市核心区社区为例为课题,采用调查访问法、循证设计法、数据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首先,基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对国外社区养老设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借鉴优化设计理论和经验;之后立足我国共享城市发展背景,从布局情况、功能情况、使用时间设定情况三个角度分析北京市核心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使用情况,从建筑学角度总结空间闲置原因。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北京市核心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提出三种共享空间模块:单功能空间模块、多功能空间模块、混合功能空间模块,并用这三种空间模块替换闲置空间作为共享优化的实现方式。分析北京市核心区社区全龄人群的空间需求意愿、行为模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设计规范、人体工程学、老年人辅具尺寸等相关方面,将其作为界定三种空间模块使用人群、使用功能、使用时间、使用面积、室内设备、室内装饰的主要依。并且空间模块的界定遵循以老年人为主、其他年龄层为辅的原则。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共享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从共享优化原则出发,对公闲置空间共享优化设计研究展开了探讨。提出单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多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混合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来优化单一闲置空间,分别对其优化方式说明、优化前期工作、优化表格查询、闲置空间优化内容、优化方式的优势与使用范围进行了详述。提出针对复合闲置空间的优化方法,详其优化前期工作、优化原则、复合闲置空间优化内容。以此,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优化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推动与借鉴作用。
闫晶晶[9](2019)在《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文中认为自21世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比例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日益呈现出人口高龄化发展严峻、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矛盾突出和高龄失能失智群体照护问题显着等基本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及社会服务机制面临巨大挑战。为解决我国城市高龄人口照护的养老保障问题,国务院于“十二五”(2011-2015)期间发布《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政策立法层面上提出“推动建设老年友好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鼓励老城区及已建成社区“举办家庭化、小型化的养老设施以满足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政策举措,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的养老模式正在逐渐从依赖于家庭的非正式养老转向植根于社区的正式养老模式。在当前我国城市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更新中,由于社区规划普遍缺乏宏观统筹、用地紧张,以新建方式对养老设施进行补充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实现闲置空间的功能置换已逐渐成为城市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方式的现实选择。然而,当前我国养老研究领域在利用存量建筑改造为社区养老设施,以及整合现有社会服务资源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策略研究层面还较为薄弱,作为社会老龄事业的工作者与研究者,我们正处于“十三五”(2016-2020)这一城市养老事业发展及社会保障改革的关键性战略时期,亟需在构建社区化、地域化养老设施的方法及策略研究层面开展学术讨论与研究,以推进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完善并以此指导养老实践项目落地,实现城市老龄人口“就地养老”的愿景与期许。本文旨在以城市社区更新的视角,对既有社区建设地域化养老设施的服务供给策略及设计要点进行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首先,以北京市城区既有社区为实态调研对象,通过测绘、拍照等形式对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使用现状、建筑规模、老年人服务需求等信息进行数据采集与汇总分析,作为设施建设依据。进而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老年居民的养老需求与现阶段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比对分析,结合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摸底普查数据总结当前既有社区中养老设施建设存在的严峻问题。进而,分析国内外老龄化城市及地区对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总结各国家服务于城市社区老龄人口的养老设施建设方式及特点。日本近年的福利政策的制定借鉴了西方长期照护体系,于2005年提出“地域介护体系”概念。其设施发展动向主要以小型化、地域化和专业化方向为主,利用新建与改建并存的方式建设地域化介护养老设施,保障地域居民生活的有效服务与支援。韩国与日本、中国共处亚洲东部地区,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让老年人回归家庭与社区,呼吁其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延续养老生活,主要采取改造早期福利设施的方式实现城市资源与地域化养老设施的转化,最大限度的为社区老人提供家庭化的服务与环境。本文在对国内外地域化养老设施的建设理念和实践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适合于现阶段我国高龄人口照护发展情况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策略。最后,融合以上策略要点,通过天陶养老设施项目实践总结地域化养老设施的建筑设计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提炼并归纳出设施的空间设计要点、空间组合方式及其建筑改造模式,为今后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空间设计与建设落实提供可以参考的实践经验与可靠依据。
景元[10](2019)在《易跌倒步态特征及其预警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步行是肌肉、骨骼及神经系统共同协调完成的一种肢体运动。步行时,躯体所呈现出的具体姿态和运动方式便是步态。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加重,跌倒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生活的一大问题,相应的异常步态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步态特征的研究不仅可用于医疗健康,也可广泛用于体育竞技、人机接口和身份识别等诸多领域。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小体积、低功耗、多功能的便携式步态数据分析设备的实现成为可能。本文以无线微控制器为硬件核心,设计了一种小型步态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足底压力和足部运动加速度、角速度的采集。该数据采集系统嵌入鞋底,体积小、使用简单,不会给日常穿着带来额外的负担,具有很高的使用舒适度。为了便于对步态数据进行存储和观察,还开发了专用的手机端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和本地保存。通过使用该步态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步态数据采集实验,对静止站立、正常步行、不稳定步行与跌倒时的步态数据进行采集。在对不同类型步态数据完成特征分析之后,确定了易跌倒步态的特征和规律,并据此将采集到的步态数据样本进行类别分组。通过构建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步态类型识别模型,实现了对易跌倒步态的识别。而将该模型集成到手机应用程序中,实现了对易跌倒步态特征的实时检测,以达到跌倒前预警的目的。最终,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步行测试,验证了步态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时地进行步态数据的采集,也证明了步态识别模型能够成功识别易跌倒步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步行运动中进行人体跌倒前的预警。
二、运动场地组合防滑胶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场地组合防滑胶板(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的幼儿园交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幼儿园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2 建筑设计与防火现状 |
1.1.3 幼儿园建筑消防与安全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实验对象界定 |
1.3.3 实验伦理及限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学术意义 |
1.4.3 现实意义 |
1.5 研究框架及构成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流程及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2 儿童行为理论与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 |
2.1 儿童行为理论 |
2.1.1 儿童生理与行为特征 |
2.1.2 幼儿园建筑交通空间日常行为 |
2.2 幼儿园交通空间设计与防火设计现状 |
2.2.1 幼儿园交通空间 |
2.2.2 幼儿园建筑设计与防火规范 |
2.2.3 相关问题的提出 |
2.3 幼儿园日常及应急管理 |
2.3.1 日常及安全管理 |
2.3.2 应急管理 |
2.4 疏散行为与建筑空间 |
2.4.1 疏散基础数据 |
2.4.2 疏散效果与建筑空间 |
2.5 本章小结 |
3 幼儿园交通空间现状及调研 |
3.1 大连市区幼儿园现状 |
3.2 大连市区幼儿园调研 |
3.2.1 概述 |
3.2.2 大连市区幼儿园交通空间调研 |
3.2.3 交通空间现状 |
3.2.4 交通空间使用与安全调查 |
3.3 儿童日常与疏散行为差异 |
3.3.1 日常水平方向行走速度与慢跑速度实验(实验1) |
3.3.2 日常与疏散垂直方向行走速度与行为评价(实验2) |
3.4 调研与日常行为实验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儿童疏散行为实验及基础数据获取 |
4.1 引言 |
4.1.1 实验环境与对象 |
4.1.2 实验内容 |
4.2 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3) |
4.2.1 自由行走速度获取 |
4.2.2 疏散基础数据 |
4.2.3 各区域与总疏散效果 |
4.3 二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4) |
4.3.1 垂直方向行走速度模型 |
4.3.2 疏散基础数据及疏散效果 |
4.4 三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结论及分析(实验5) |
4.4.1 实验设计 |
4.4.2 垂直方向疏散基础数据及疏散效果(工况1) |
4.4.3 水平方向疏散基础数据及疏散效果(工况2) |
4.5 儿童疏散行为及与成人差异 |
4.5.1 儿童疏散行走速度 |
4.5.2 速度-密度关系模型与成人对比 |
4.5.3 流率-密度关系模型与成人对比 |
4.5.4 边界层与群体行为 |
4.6 本章小结 |
5 交通空间各区域对儿童疏散的影响 |
5.1 不同楼梯中的行为数据(实验6) |
5.1.1 实验设计 |
5.1.2 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不同安全出口前台阶上的行为数据(实验7) |
5.2.1 实验设计 |
5.2.2 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5.2.3 结果与对比分析 |
5.3 不同走廊中的行为数据 |
5.3.1 研究内容 |
5.3.2 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5.4 不同前厅中的行为数据 |
5.4.1 研究内容 |
5.4.2 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5.5 不同安全出口处的行为数据 |
5.5.1 研究内容 |
5.5.2 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5.6 交通空间形式对典型行为的影响 |
5.6.1 水平交通空间与典型行为 |
5.6.2 垂直交通空间与典型行为 |
5.7 本章小结 |
6 基于实际数据的儿童疏散模拟实验 |
6.1 疏散模型与模拟设置 |
6.1.1 模拟软件选择 |
6.1.2 实验数据提取及模拟设置 |
6.2 层幼儿园疏散模拟(实验8) |
6.2.1 相关参数设定 |
6.2.2 模拟过程 |
6.2.3 与疏散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3 二层幼儿园疏散模拟(实验9) |
6.3.1 相关参数设定 |
6.3.2 模拟过程 |
6.3.3 与疏散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4 三层幼儿园疏散模拟(实验10) |
6.4.1 相关参数设定 |
6.4.2 模拟过程 |
6.4.3 与疏散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6.5 模拟参数与结果分析 |
6.5.1 疏散实验与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6.5.2 模拟参数设定对结果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7 基于疏散实验结论的交通空间设计策略 |
7.1 实验结论提取与应用 |
7.1.1 实验结论 |
7.1.2 疏散实验数据及特征的提取 |
7.1.3 研究方法及依据 |
7.2 前厅复合型功能 |
7.3 走廊净宽度 |
7.3.1 走廊空间利用 |
7.3.2 基于边界层的走廊净宽设计策略 |
7.4 楼梯及踏步尺寸 |
7.4.1 楼梯设置及构件 |
7.4.2 基于疏散模拟的踏步尺寸设计策略 |
7.5 室外空间安全策略 |
7.5.1 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前台阶 |
7.5.2 主出入口空间 |
7.5.3 无障碍设计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1.1 幼儿园交通空间现状与调研 |
8.1.2 儿童疏散基础数据的获取 |
8.1.3 交通空间与儿童疏散行为关系 |
8.1.4 提高疏散模拟的准确性 |
8.1.5 基于儿童疏散数据的交通空间设计策略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及展望 |
8.3.1 局限性 |
8.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外幼儿园设计及防火设计规范与指导总结 |
附录B 幼儿园消防疏散安全检查表 |
附录C 幼儿园应急疏散调查(幼儿园教职工问卷调查) |
附录D 幼儿园应急疏散调查(幼儿园儿童访谈) |
附录E 大连市区17所幼儿园交通空间现状调研 |
附录F 儿童疏散行为实验详细内容及数据 |
一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实验3) |
1 实验设计 |
2 自由行走速度 |
3 疏散基础数据 |
4 建筑疏散效果 |
二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实验4) |
1 实验设计 |
2 垂直方向基础数据与疏散效果 |
3 水平方向速度数据及疏散效果 |
三层幼儿园儿童疏散行为实验(实验5) |
1 实验设计 |
2 垂直方向疏散基础数据及疏散效果(工况1) |
3 水平方向疏散基础数据及疏散效果(工况2)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村住宅能耗过高的困境 |
1.1.2 我国对乡村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视 |
1.1.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延续的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传统民居 |
1.3.2 绿色经验 |
1.3.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框架 |
2.1 绿色建筑视角下的传统民居 |
2.1.1 绿色建筑概念辨析 |
2.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1.3 传统民居——初级阶段的绿色建筑 |
2.2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表现内容 |
2.2.1 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
2.2.2 自然气候的适应性 |
2.2.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
2.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的表达层级 |
2.3.1 宏观——聚落层级 |
2.3.2 中观——院落层级 |
2.3.3 微观——建筑单体层级 |
2.4 本章小结 |
3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概况及绿色经验调研 |
3.1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形成背景 |
3.1.1 地形地貌与聚落形态 |
3.1.2 自然气候与建筑形态 |
3.1.3 自然资源与建筑材料 |
3.1.4 历史背景与聚落属性 |
3.2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3.2.1 合院空间 |
3.2.2 建筑形式 |
3.2.3 建造技术 |
3.3 调研范围 |
3.4 调研对象 |
3.4.1 传统聚落样本选取 |
3.4.2 传统民居样本选取 |
3.5 调研内容 |
3.5.1 聚落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
3.5.2 院落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
3.5.3 建筑单体层级绿色经验调研内容 |
3.6 调研成果 |
3.7 本章小结 |
4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探析 |
4.1 聚落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
4.1.1 适应地形地貌的选址规划经验 |
4.1.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布局理念 |
4.1.3 适应自然气候的规划理念 |
4.2 院落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
4.2.1 适应日照的策略与方法 |
4.2.2 适应温度的措施 |
4.2.3 适应风环境的院落设计 |
4.2.4 适应降雨的技术与措施 |
4.2.5 微气候营造的措施 |
4.2.6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
4.3 建筑单体层级的绿色经验分析 |
4.3.1 适应日照的策略与方法 |
4.3.2 适应温湿度的技术与措施 |
4.3.3 适应风环境的技术与措施 |
4.3.4 适应降雨的技术与措施 |
4.3.5 材料选择措施——就地取材 |
4.3.6 材料应用方法——因材施用 |
4.3.7 材料循环策略——节约材料 |
4.3.8 可再生能源利用 |
4.3.9 适应地形地貌的策略与方法 |
4.4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总结 |
4.4.1 聚落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
4.4.2 院落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
4.4.3 建筑单体层级的绿色经验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对标分析及当代应用 |
5.1 基于绿色评价标准的传统绿色经验对标分析 |
5.1.1 安全耐久 |
5.1.2 健康舒适 |
5.1.3 生活便利 |
5.1.4 资源节约 |
5.1.5 环境宜居 |
5.1.6 提高与创新 |
5.2 当代绿色技术对传统民居绿色性能的提升 |
5.2.1 太阳能的高效利用 |
5.2.2 生活废物收集处理 |
5.2.3 室内光环境的改善 |
5.2.4 生土墙的当代改良 |
5.3 传统民居绿色经验在当代乡村住宅设计的应用 |
5.3.1 聚落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
5.3.2 院落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
5.3.3 建筑单体层级的传承与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一 甘谷县觉皇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二 甘谷县蔡家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三 甘谷县南坡寺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四 甘谷县上街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五 武山县家坡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六 武山县上下街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七 清水县梅江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附录八 麦积区胡家大庄村传统民居绿色经验调研成果 |
致谢 |
(4)颐康寿养老院改造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我国的养老机构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选题的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成果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成果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养老院室内空间设计理论 |
2.1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及需求 |
2.1.1 老年人的生理及行为变化趋势 |
2.1.2 老年人的心理及情感需求 |
2.1.3 生理及心理需求与养老院设计的关系 |
2.2 养老院室内空间设计原则 |
2.2.1 无障碍设计原则 |
2.2.2 安全性设计原则 |
2.2.3 功能性设计原则 |
2.2.4 人性化设计原则 |
2.2.5 私密性与可交往性设计原则 |
2.2.6 其他通用性设计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养老院空间室内环境设计实践分析 |
3.1 调研范围 |
3.2 养老院室内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3.2.1 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养老小镇案例分析 |
3.2.2 上海申养望年荟案例分析 |
3.2.3 上海泰康之家·申园案例分析 |
3.2.4 日本真寿园养老院案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颐康寿养老院室内设计过程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1.1 区位及环境概况 |
4.1.2 原始建筑分析 |
4.2 设计任务书 |
4.2.1 设计内容及指标 |
4.2.2 设计要求 |
4.3 项目设计对策 |
4.3.1 功能空间组织模块 |
4.3.2 交通流线设计模块 |
4.3.3 公共餐饮服务模块 |
4.3.4 公共生活服务模块 |
4.3.5 文化娱乐服务模块 |
4.3.6 居住空间模块 |
4.3.7 医疗保健服务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颐康寿养老院室内空间设计实践研究 |
5.1 设计定位 |
5.2 养老院室内设计分析 |
5.2.1 功能空间规划设计 |
5.2.2 交通流线组织设计 |
5.2.3 公共餐饮服务重点空间设计 |
5.2.4 公共生活服务重点空间设计 |
5.2.5 居住单元重点空间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总结与展望 |
6.1 设计总结 |
6.1.1 设计重点 |
6.1.2 设计难点 |
6.1.3 设计的不足 |
6.2 设计体会 |
6.3 设计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颐康寿养老院室内设计施工图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概述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及意义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状况现状调查 |
1.对象与方法 |
2.研究结果 |
3.讨论 |
第三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1.组建科研小组 |
2.拟定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雏形 |
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4.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
5.结果 |
6.讨论 |
第四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1.层次分析法 |
2.结果 |
3.讨论 |
第五章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3.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6)管道施工关键技术在“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焊接工艺研究 |
1.1 RMD+气保药芯焊丝半自动焊接工艺研究 |
1.1.1 概述 |
1.1.2 试验研究方案 |
1.2 RMD+气保药芯焊丝自动焊接工艺研究 |
1.2.1 概述 |
1.2.2 试验研究方案 |
1.2.3 现场试验 |
1.3 焊道高效预热与保温方式优化研究 |
1.3.1 概述 |
1.3.2 主要研制内容 |
第二章 伴行在役管道的冻土管沟安全开挖技术研究 |
2.1 管沟开挖环境和冻土类别 |
2.1.1 冻土性状和分布 |
2.1.2 漠大线工程运营以来各类冻土工程问题的调查和分析 |
2.2 爆破开挖方式的试验研究 |
2.2.1 试验概况 |
2.2.2 保温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的力学性能参数确定 |
2.2.3 爆破试验研究 |
2.2.4 管沟爆破开挖施工 |
2.3 机械开挖方式的研究 |
2.3.1 管沟开挖的效率测算 |
2.3.2 管沟开挖方案 |
2.3.3 需用资源 |
第三章 保温管道防水补口工艺研究 |
3.1 保温管道管端防水结构及工艺研究 |
3.1.1 低温超韧性防水帽 |
3.1.2 “内嵌式”防水帽 |
3.1.3 工艺方案比选 |
3.2 保温管低温补口结构及工艺研究 |
3.2.1 补口结构试验优化设计 |
3.2.2 保温管道补口工艺流程 |
3.2.3 保温管补口施工操作要点 |
3.2.4 现场应用情况 |
3.3 3LPE管道机械化补口冬季低温环境下适应性施工工艺研究 |
3.3.1 机械化补口 |
3.3.2 机械化补口主要设备组成 |
3.3.3 机械化补口冬季低温环境下的现场适应性试验 |
第四章 特殊地形地貌施工技术的优化与研究 |
4.1 并行段施工技术研究 |
4.1.1 有效利用作业空间 |
4.1.2 安全通过在役管道 |
4.1.3 缩减和避免对在役管道的扰动 |
4.2 林区施工技术研究 |
4.2.1 施工准备 |
4.2.2 施工作业带清理 |
4.2.3 布管施工 |
4.2.4 焊接前的准备 |
4.2.5 焊接温度控制 |
4.2.6 防腐补口 |
4.2.7 管沟开挖 |
4.3 沼泽施工技术研究 |
第五章 配套机具的研制 |
5.1 保温管道下沟吊具 |
5.1.1 总体设计 |
5.1.2 关键部件设计 |
5.1.3 功能测试 |
5.2 对口清管一体机 |
5.2.1 功能设计 |
5.2.2 结构设计 |
5.2.3 功能试验 |
5.3 管端封堵装置 |
5.3.1 功能设计 |
5.3.2 结构设计 |
结论与建议 |
1、结论 |
2、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 |
1.1.2 农村养老及医疗现状 |
1.1.3 农村医养结合模式及医照结合模式发展现状 |
1.1.4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面临问题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医养结合、医照结合 |
1.3.2 村卫生室 |
1.3.3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
1.4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现状调研及分析 |
2.1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调研概况介绍 |
2.1.1 调研目标选取 |
2.1.2 调研对象特征 |
2.1.3 调研情况概述 |
2.2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使用者调查 |
2.2.1 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
2.2.2 使用者满意度分析 |
2.2.3 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及需求分析 |
2.3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特殊性 |
2.3.1 养老模式、环境特殊性分析 |
2.3.2 设施规模特殊性分析 |
2.3.3 服务对象特殊性分析 |
2.4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基本要素 |
2.4.1 建设原则 |
2.4.2 建设前提 |
2.4.3 运行模式 |
2.5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 |
2.5.1 经济文化因素 |
2.5.2 政策法规因素 |
2.5.3 基础设施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建设策略 |
3.1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服务半径与规模等级 |
3.1.1 服务半径 |
3.1.2 规模等级 |
3.2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选址原则与布局原则 |
3.2.1 选址原则 |
3.2.2 布局原则 |
3.3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医照结合模式 |
3.3.1 新建模式 |
3.3.2 改建、加建模式 |
3.3.3 邻近建设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策略 |
4.1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空间组织策略 |
4.1.1 功能空间组合 |
4.1.2 功能流线组织 |
4.1.3 多义空间复合 |
4.2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建筑设计策略 |
4.2.1 空间细部设计 |
4.2.2 建筑外观设计 |
4.2.3 环境层级设计 |
4.3 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专项设计策略 |
4.3.1 声光热环境改善 |
4.3.2 建筑材料和形式 |
4.3.3 无障碍设施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状况调查表 |
附录 C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服务半径分析 |
附录 D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选址布局分析 |
附录 E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功能分析 |
附录 F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流线分析 |
附录 G 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和医疗设施的外部空间环境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共享优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核心区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养老相关政策解读 |
1.1.3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情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畴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闲置空间相关调研与分析 |
2.1 相关调研概述 |
2.1.1 调研对象选取 |
2.1.2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 |
2.2 调研对象的闲置空间基础现状情况分析 |
2.2.1 闲置空间的规模及比例 |
2.2.2 闲置空间的室内环境及其设备 |
2.2.3 闲置空间的使用情况 |
2.3 闲置空间与非闲置空间的布局情况对比分析 |
2.3.1 空间位置的分析 |
2.3.2 空间开放形式的分析 |
2.3.3 空间布局的分析 |
2.4 闲置空间与非闲置空间的功能情况对比分析 |
2.4.1 空间功能配置的分析 |
2.4.2 空间功能满意度及评价的分析 |
2.4.3 空间功能特征的分析 |
2.5 闲置空间与非闲置空间的使用时间设定情况对比分析 |
2.5.1 空间规定的总使用时长分析 |
2.5.2 空间使用时间的设定规律分析 |
2.6 闲置空间的成因分析 |
2.6.1 闲置空间的规模偏小 |
2.6.2 闲置空间的布局不合理 |
2.6.3 闲置空间的功能不精准 |
2.6.4 闲置空间的使用时间设定效率低 |
2.7 本章总结 |
第3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共享优化空间模块界定依据 |
3.1 空间模块界定所需依据 |
3.1.1 功能界定依据 |
3.1.2 使用时间界定依据 |
3.1.3 尺度规模界定依据 |
3.2 社区全龄人群的空间需求分析 |
3.2.1 老年人对活动空间的需求 |
3.2.2 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空间的需求 |
3.2.3 老年人对生活空间的需求 |
3.2.4 中青年人群的功能空间需求 |
3.2.5 全龄人群的功能空间需求共同点 |
3.3 社区全龄人群的行为分析 |
3.3.1 老年人日常作息 |
3.3.2 老年人活动规律 |
3.3.3 中青年人群日常作息及其活动规律 |
3.3.4 全龄人群的行为共同点 |
3.4 设施规范及相关学科分析 |
3.4.1 规范界定模块 |
3.4.2 人体工程学界定模块 |
3.4.3 室内设备界定模块 |
3.5 本章总结 |
第4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共享优化空间模块界定 |
4.1 单功能空间模块界定 |
4.1.1 单功能活动空间模块 |
4.1.2 单功能医疗保健空间模块 |
4.1.3 单功能生活空间模块 |
4.2 多功能空间模块界定 |
4.2.1 多功能活动空间模块 |
4.2.2 多功能医疗保健空间模块 |
4.2.3 多功能生活空间模块 |
4.3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界定 |
4.3.1 小型混合功能空间模块 |
4.3.2 中型混合功能空间模块 |
4.3.3 大型混合功能空间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共享优化设计策略 |
5.1 闲置空间共享优化原则 |
5.1.1 以提升闲置空间使用率为主要目的 |
5.1.2 以适老为主共享为辅 |
5.1.3 以社区全龄人口比例为标准合理选择空间模块 |
5.1.4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创建多样化空间 |
5.1.5 以共享方式为指导实现美好社区计划 |
5.2 单功能空间模块替换单一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 |
5.2.1 单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 |
5.2.2 单功能空间模块共享优化的前期工作 |
5.2.3 单功能空间模块查询表的设定 |
5.2.4 单一闲置空间的优化 |
5.2.5 单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
5.3 多功能空间模块替换单一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 |
5.3.1 多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 |
5.3.2 多功能空间模块共享优化的前期工作 |
5.3.3 多功能空间模块查询表的设定 |
5.3.4 单一闲置空间的优化 |
5.3.5 多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
5.4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替换单一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 |
5.4.1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 |
5.4.2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共享优化的前期工作 |
5.4.3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查询表的设定 |
5.4.4 单一闲置空间的优化 |
5.4.5 混合功能空间模块优化方式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
5.5 空间模块替换复合闲置空间的共享优化 |
5.5.1 优化方式 |
5.5.2 共享优化的前期工作 |
5.5.3 优化原则 |
5.5.4 复合闲置空间的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课题相关问卷 |
附录B 问卷信息统计及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人口老龄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兴起 |
1.1.2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及公共服务设施发展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2.1 社区照顾理论 |
1.2.2 生活圈理论 |
1.2.3 既有社区 |
1.2.4 地域化养老设施 |
1.2.5 装工业化改造 |
1.3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问题 |
2.1 调研概述 |
2.1.1 调研目的及内容 |
2.1.2 调研对象及方法 |
2.2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及养老相关设施实态调研 |
2.2.1 八宝庄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2.2.2 安慧里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2.2.3 石油大院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2.2.4 新安南里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设施建设 |
2.2.5 马家堡西里一区社区养老相关服务设施建设 |
2.3 北京城市既有社区养老设施建设问题分析 |
2.3.1 社区照护需求与社区设施供给问题 |
2.3.2 社区地缘需求与社区适老环境问题 |
2.3.3 社区体系需求与社区多样化服务问题 |
2.3.4 社区更新需求与社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城市社区更新方式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
3.1 国内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
3.1.1 国内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
3.2 国内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
3.2.1 八里庄老年养护院 |
3.2.2 马家堡养老照料中心 |
3.3 国内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城市社区更新方式的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
4.1 日本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 |
4.1.1 日本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
4.1.2 日本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
4.1.3 日本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
4.2 韩国养老政策发展与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 |
4.2.1 韩国老年福利政策与养老模式发展 |
4.2.2 韩国地域化养老设施实践研究 |
4.2.3 韩国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策略 |
5.1 三位一体——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
5.2 分级解决——细化社区老年群体分类 |
5.3 多样复合——完善社区养老设施体系 |
5.3.1 自理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
5.3.2 介助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
5.3.3 介护老人需求特性与养老设施类型 |
5.4 多元主体——协调社区服务供给机制 |
5.5 代际融合——建设社区全龄宜居环境 |
5.5.1 地域化养老设施与其他功能设施合并设置 |
5.5.2 地域化养老设施内设置地域交流活动空间 |
5.5.3 鼓励老年社会参与并与其它设施建立联系 |
5.6 信息共享——奠定社区介护循环基础 |
5.6.1 便民信息平台 |
5.6.2 紧急求助平台 |
5.6.3 健康管理平台 |
5.7 存量再生——更新社区既有建筑资源 |
5.7.1 SI建筑空间再生理念 |
5.7.2 支撑体外部改造与填充体内部设计 |
5.8 部品集成——建立设施适老部品体系 |
5.9 场所营造——赋予养老设施家庭氛围 |
5.9.1 建设规模小型化 |
5.9.2 护理服务组团化 |
5.9.3 家具设备家庭化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设计研究—天陶地域化养老设施项目实践 |
6.1 项目概况 |
6.1.1 社区老龄化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概况 |
6.1.2 天陶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概况 |
6.2 天陶养老设施规划设计 |
6.2.1 场地布局 |
6.2.2 配置规模 |
6.3 天陶养老设施空间设计 |
6.3.1 整体布局 |
6.3.2 居住空间 |
6.3.3 公共空间 |
6.3.4 服务空间 |
6.3.5 交通空间 |
6.3.6 景观空间 |
6.4 天陶养老设施改造设计 |
6.4.1 支撑体改造 |
6.4.2 填充体介入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易跌倒步态特征及其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步态数据采集 |
1.2.2 跌倒预警技术 |
1.3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步态分析及其研究内容 |
2.1 步态分析基本理论 |
2.1.1 步态周期 |
2.1.2 步态时相划分 |
2.2 步态特征研究内容 |
2.2.1 步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2.2.2 步态特征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态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1 压力鞋垫模块 |
3.1.2 惯性测量模块 |
3.1.3 无线微控制器模块 |
3.1.4 电源模块 |
3.1.5 硬件功能整合 |
3.1.6 通信距离测试 |
3.2 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3.2.1 嵌入式端数据采集程序实现 |
3.2.2 Android端数据接收程序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步态数据采集及特征分析 |
4.1步态数据采集实验 |
4.2 步态特征分析 |
4.2.1 步态数据时相划分 |
4.2.2 易跌倒及正常步态特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步态识别及跌倒预警系统 |
5.1 步态识别模型 |
5.1.1 LSTM网络相关介绍 |
5.1.2 开发环境介绍 |
5.1.3 样本数据构建与模型设计 |
5.1.4 模型的训练和评估 |
5.2 步态识别系统实现 |
5.3 跌倒预警功能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运动场地组合防滑胶板(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审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幼儿园设计[D]. 贾雨洁.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基于儿童疏散行为实验的幼儿园交通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姚亦舒.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天水地区传统民居绿色经验研究[D]. 周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颐康寿养老院改造室内设计[D]. 贾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牛萌.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管道施工关键技术在“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的应用[D]. 窦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医照结合的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设计建设策略研究[D]. 梁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闲置空间共享优化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核心区社区为例[D]. 胡京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北京城区既有社区地域化养老设施建设研究[D]. 闫晶晶.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9(03)
- [10]易跌倒步态特征及其预警技术研究[D]. 景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