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抖动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割补偿,高仰角跟踪,天线抖动,控制方法
抖动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立新,郝耀峰,安睿,肖艳青,赵德艳[1](2019)在《一种抑制雷达天线高仰角跟踪抖动的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方位-俯仰型雷达设备在跟踪高仰角低速目标时跟踪天线存在方位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正割补偿算法,通过设置修正系数对俯仰角进行比例约束,从而对空间方位角的正割补偿增益进行限制,在不影响天线对目标正常跟踪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天线动态性能来减小天线的抖动,通过分析实际的工程应用数据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对于高仰角情况下跟踪天线的抖动现象抑制效果显着,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蔡冰涛,景翠萍,舒鹏,陈小宝[2](2019)在《非平衡式光纤水听器拖曳阵列拖缆抖动噪声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和验证了平衡式、非平衡式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光路结构在拖曳阵应用中对拖缆抖动的敏感性差异。针对非平衡式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光路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单元输出通过自适应滤波实现对阵列各阵元输出中拖缆抖动共模噪声抑制的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类似于光纤光栅对的干涉型水听器等非平衡式光纤水听器在拖曳阵应用时拖缆抖动引起的共模噪声的抑制问题。(本文来源于《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叶可卉,严义[3](2019)在《一种EtherCAT软主站的抖动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造成EtherCAT网络同步通信抖动的系统调度、程序流程与网络I/O过程3大因素进行分析与建模,通过修改程序调度方式、优化程序流程及改进网卡驱动实现了对抖动的有效抑制。在硬件环境不变的条件下,不同软件优化设计结果的对比实验表明:未优化实验组的通信抖动最大值为144μs,优化实验组的网络通信抖动最大值降至0.9μs。(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杨明,曹佳,徐殿国[4](2018)在《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交流伺服系统抖动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流伺服系统中,联轴器、减速箱等弹性连接装置的存在,将导致高转速运转的伺服电机定位时负载末端存在残余抖动,必然会影响定位精度,严重时会对机床和加工设备造成损伤,因此必须对定位时的抖动进行抑制。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首先将伺服定位系统建模为电机-负载双惯量模型,然后从频域角度分析抖动成因,并提出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定位末端抖动抑制算法,将输入指令和一系列脉冲序列进行卷积,得到新的输入指令发送给系统。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零振动(ZV)、导数零振动(ZVD)和极不灵敏(EI)叁种输入整形器算法在不同负载惯量情况下的抑制效果、时间滞后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佟为明,高吉星,金显吉,李中伟[5](2018)在《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报文传输时间计算及抖动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程层网络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时性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而报文传输时间是实时性的主要指标。在介绍过程层网络结构及通信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报文传输时间计算方法,分析了报文长度、数据率等因素对过程层网络中报文传输时间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因竞争而造成的采样值(SV)报文传输时间抖动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报文发送时序与转发条件来抑制SV报文传输时间抖动的方法,给出了该方法的实现思路,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确保报文实时性的同时,有效地抑制SV报文传输时间的抖动。(本文来源于《电力自动化设备》期刊2018年06期)
李鹏辉,沈汉林,罗欣,沈安文[6](2018)在《伺服驱动中末端抖动的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伺服系统在驱动柔性负载定位时,末端的残留振荡严重影响定位精度与效率。在伺服中应用输入整形器实现对末端抖动的抑制。首先对柔性负载建模,将其等效为二质量系统。然后分析几种整形器原理及优缺点,提出ZVD整形器与最优整形器结合的方法,在高频振荡时使用ZVD整形器获取较好的抑振效果,在低频振荡时使用最优整形器减小整形器时滞。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在瑞萨RX62T平台中实现,实验验证了算法在抑制末端抖动方面具有显着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05期)
李姝杨[7](2018)在《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手部抖动便携式治疗仪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其次结合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对系统方案的确定,介绍了试验样件的制作流程,并通过小范围临床和仪器测试,最终得出便携治疗仪对帕金森患者手部和脚部抖动起到抑制作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产业》期刊2018年04期)
刘赞,陈西宏,刘进,彭勃宇[8](2017)在《对流层散射信道传递时间信号的抖动抑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流层散射信道传递时间同步信号过程中,信道的多径效应及噪声会引起信号抖动。为抑制抖动、提高时间同步精度,引入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阈值组合的抖动抑制模型。组合抖动抑制模型中,首先根据经验模态分解原理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然后利用小波阈值对分解得到的各分量进行处理,最终利用处理结果重构信号。为提高组合模型的抖动抑制效果和原始信号的保持能力,利用连续性好、柔和度高的阈值函数对小波阈值中的传统阈值函数进行改进。利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结果表明,在抖动抑制和信号保留方面,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以及常用的Kalman模型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尹伟,孙雷,王萌,刘景泰[9](2018)在《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抖动抑制的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SEA)的位置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规划+控制"的策略.首先根据连杆端运动学约束方程,基于数字滤波器对电机位置进行轨迹规划;为了使电机能够准确跟踪期望轨迹,根据电机端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位置跟踪控制器.理论分析证明了规划的抖动抑制作用和跟踪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随后的实验结果也表明了这种"规划+控制"方法在使连杆到达期望位置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抑制残余抖动.(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徐学红,栗科峰[10](2017)在《激光接收器的抖动抑制优化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激光接收器的精度,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缺陷,提出激光接收器的抖动抑制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采用闭环抖动控制方案对激光接收器的机抖频率和幅度实施控制,通过抖动幅度闭环控制器采用自动幅度控制环路控制抖动,依据抖动的正弦波幅度调整形式注入随机抖动,然后融入抖动随机噪声,过滤掉激光接收器的动态锁区,提出了噪声注入的优化方法,给出优化后噪声注入压缩动态锁区方案,解除激光接收器动态锁区,最后对激光接收器的抖动进行有效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激光接收器具有较高抖动抑制能力。(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抖动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和验证了平衡式、非平衡式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光路结构在拖曳阵应用中对拖缆抖动的敏感性差异。针对非平衡式干涉型光纤水听器光路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单元输出通过自适应滤波实现对阵列各阵元输出中拖缆抖动共模噪声抑制的方法,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类似于光纤光栅对的干涉型水听器等非平衡式光纤水听器在拖曳阵应用时拖缆抖动引起的共模噪声的抑制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抖动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周立新,郝耀峰,安睿,肖艳青,赵德艳.一种抑制雷达天线高仰角跟踪抖动的控制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9
[2].蔡冰涛,景翠萍,舒鹏,陈小宝.非平衡式光纤水听器拖曳阵列拖缆抖动噪声抑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9
[3].叶可卉,严义.一种EtherCAT软主站的抖动抑制方法[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杨明,曹佳,徐殿国.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交流伺服系统抖动抑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8
[5].佟为明,高吉星,金显吉,李中伟.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报文传输时间计算及抖动抑制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
[6].李鹏辉,沈汉林,罗欣,沈安文.伺服驱动中末端抖动的抑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7].李姝杨.抑制帕金森病患者手部抖动便携式治疗仪的设计[J].中国科技产业.2018
[8].刘赞,陈西宏,刘进,彭勃宇.对流层散射信道传递时间信号的抖动抑制模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7
[9].尹伟,孙雷,王萌,刘景泰.针对串联弹性驱动器抖动抑制的轨迹规划和跟踪控制[J].自动化学报.2018
[10].徐学红,栗科峰.激光接收器的抖动抑制优化控制方法[J].激光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