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刘金凯

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刘金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整地机,镇压力监测,离散元仿真,模糊控制

压力反馈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凯[1](2019)在《精整地机设计与镇压力反馈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但蔬菜机械化生产水平和效率较低。精整地是蔬菜机械化生产的首要环节,其一次作业完成后即可获得表土细平、中间松塇、深层松动的土壤种(苗)床,这为蔬菜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内已开展了精整地装备的研发工作,但整机作业性能仍不完善。为解决精整地作业后土壤紧实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精整地机对不同土壤环境的适应性,本文在整机结构设计的基础上,研发了一种可实时监测土壤对镇压辊反力的镇压部件,并运用智能控制技术对镇压辊的镇压深度进行实时调节,以维持垄面土壤紧实度的均匀性,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精整地机结构设计。依据精整地作业要求,考虑功耗和机具作业的灵活性,设计了单刀轴旋耕碎土、镇压、起垄相集成的精整地机,完成了传动方案、旋耕碎土部件和镇压部件的参数计算。为提高垄面镇压质量,镇压辊采用主动镇压的方式,并设计了镇压力可实时测量和镇压深度可调节的装置。2、镇压辊与土壤互作关系研究。采用离散元软件中的非线性弹塑性粘结接触模型(Edinburgh Elasto-Plastic Adhesion)建立土壤与土壤、土壤与镇压辊的接触力学关系,仿真了土壤镇压作业过程中镇压辊前进速度、镇压深度、土壤含水率对镇压力的影响。3、镇压力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采用拉压传感器监测土壤对镇压辊的反力。设计以STM32为核心的控制器,实现了镇压力数据采集、显示和存储等功能。提出了镇压力模糊控制方案,以镇压力偏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参数,固态继电器接通时间为输出参数,即对应电动推杆伸缩调节量;完成了控制器软件的编程。4、精整地机作业性能试验。将控制装置集成在精整地机上,选择机具前进速度、镇压深度作为试验因素,土壤紧实度稳定性作为考核依据,运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分析机具前进速度、镇压深度对镇压作业的影响。完成了控制逻辑的实验验证,并进行镇压力反馈控制功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镇压力模糊控制系统能根据镇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镇压辊镇压深度,使垄纵向土壤紧实度维持在设定值范围内。(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昊[2](2018)在《基于线性反馈控制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谐振器以其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并受到各国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较为微弱,且易受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固有特性的影响,故而难以直接对谐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测试。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精度,而且对于提高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GC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和锁相环控制系统分别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谐振频率的测试。然而,两种测试系统均拥有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为克服系统缺陷,提高系统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闭环检测系统,用以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测试分析,并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和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品质因数。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采用叁层硅-硅键合结构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闭环检测原理,着重讨论了几种不同的谐振器激励与检测方式,分析比较了几种驱动检测方式的优劣。(2)分析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自激控制原理,分别建立了基于AGC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和锁相环控制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并搭建测试电路。实现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自激振荡,并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谐振频率的测试。此外,对锁相环系统的环路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提高环路性能的方法。(3)建立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基于线性反馈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搭建测试电路检测谐振器的幅频特性。分析仿真和测试结果,发现使用基于线性反馈的闭环测试系统将谐振器的谐振峰值提高了6.5dB,同时对系统的精确度和谐振器的品质因数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分析了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对系统稳态相差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8)

杜欢[3](2017)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中超声探头压力反馈控制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定量反馈控制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检查过程中探头施加的压力区间与压放频率对应变比值(SR)测量重复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在日立HI VISION preirus型超声诊断仪,EUP-L74M浅表超声探头两侧分别加装一个FS01型压力传感器,构成压力反馈式超声弹性成像探头(以下简称压力探头),通过图像采集卡和数据采集卡将弹性图像和探头施予组织的“轻压-解压”的压力区间和压放频率实时传输到笔记本电脑操作面板上便于及时调控和观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调整探头压力区间及压放频率以获得满意的弹性成像图。实验分别对压力探头做重复性及准确性检验,方法如下:(1)重复性实验:15位不同熟练度的操作者分别对杨氏模量为80 kPa、直径为10.4 mm、中心深度为3 cm的超声圆柱形仿体进行3组不同条件下的RTE检查:组1为参考压放推荐指标2-3的常规方法;组2在0~80 g的压力区间、1.5次/s的压放频率引导下进行弹性成像检查;组3在40~120 g的压力区间、1.5次/s的压放频率的引导下进行检查,每组条件下均对满意的弹性成像图进行SR值测量,每位医师每组条件下均测量15次SR值,计算每位医师各组SR测量值的CV值,并分析组与组之间CV值有无明显差异。(2)准确性实验:分别在使用仪器自带的压放推荐指标2-3(对照组)和在0~100g压力区间、1.5次/s压放频率的引导条件下(实验组)测量弹性模量为(8,14,45和80kPa),直径10.4 mm,中心深度3cm的4处圆柱形超声仿体的应变比值(SR),两组条件下每个硬度仿体各测量45次,并将每组条件下测量数据分为3组,计算并比较组Ⅰ(80 kPa vs 45,14,8 kPa),组Ⅱ(80,45 kPa vs 14,8 kPa)和组Ⅲ(80,45,14kPa vs 8 kPa)的两组实验条件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两组条件下测得4种弹性模量仿体的SR值有无差异。结果(1)重复性实验:3组条件下15位操作医师的C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53,P<0.001),组2与组3的CV值均低于组1的C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732,P<0.001;q=5.038,P<0.001),组2与组3的CV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0.625,P=0.685)。(2)准确性实验:两组条件下组Ⅰ和组Ⅱ的ROC曲线的AU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实验组的组Ⅲ的AUC大于对照组(P=0.0379);对照组中8kPa和14kPa的SR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对照组中8,45和80kPa之间,14,45和80kPa之间以及实验组中四种弹性模量的仿体SR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对RTE检查中的压力区间与压放频率进行定量控制来指导医师操作较使用压放推荐指标2-3可以提高其SR值测量重复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8)

杜欢,童清平,张俊楠,干露,杨艳婷[4](2016)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压力反馈控制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检查过程中,通过定量反馈控制探头施加的压力范围与压放频率对应变比值(SR)测量重复性的影响。方法在HITACHI preirus型超声诊断仪,L74M线阵超声探头上加装压力传感器,使探头施加在组织上的压力范围及压放频率实时反馈在笔记本电脑上便于观察。15位不同熟练程度的超声医师分别在压力反馈信息引导下对硬度为80 k Pa、直径为10.4 mm、深度为3.0 cm的超声仿体进行3组不同条件的弹性成像检查:组1为不加压力反馈的常规方法;组2施加0~80 g的压力范围、1.5次/s的压放频率的压力;组3施加40~120 g的压力范围、1.5次/s的压放频率的压力,3组条件下均获得满意的弹性成像图并测量SR值,每位操作医师每组条件下均获得15幅弹性成像图及相应的SR值。计算3组实验条件下不同医师SR测量值的CV值,采用单因素陪分析比较组与组之间CV值有无差异,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3组实验条件下15名医师的C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53,P<0.01),组2与组3的CV值均低于组1的C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732、5.038,P均<0.01),组2与组3的CV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625,P>0.05)。结论通过对RTE检查中的压力范围与压放频率进行定量控制来指导按压,较使用压放综合指标可提高其SR值测量的重复性,而当压力前负荷较小时对测量结果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10期)

刘超,宁芳青,程抱友,梅学书,周游[5](2015)在《回炉煤气主管压力的前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煤气主管压力调节阀的特性曲线,构建出压力调节阀改变量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调节阀的特性及焦炉加热系统的工艺要求,利用前反馈的控制方法消除系统的阶跃干扰,使得回炉煤气主管压力能够稳定在给定压力上,系统现场运行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燃料与化工》期刊2015年05期)

王竹平,陶园[6](2014)在《机油泵限压阀工作压力反馈控制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机油泵限压阀工作压力的两种不同的反馈调节方式,并通过试验分析不同的限压阀工作压力反馈方式的发动机机油压力分布规律,总结出机油泵限压阀采用主油道机油压力反馈控制,发动机高速运转时的主油道机油压力受机油温度和油道阻力影响小,机油压力更加稳定,能够对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实施精确的控制,特别是对发动机低温运行工况机油压力过高和旧机油滤清器机油压力过低有很大改善。(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4年11期)

洪木南,欧阳明高[7](2011)在《基于模型前馈的进气压力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转矩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将转矩控制转化为进气控制,从物理背景出发推导出进气系统的模型,基于该模型提出带前馈的进气压力(proportional and integral,PI)反馈控制方法。针对某汽油机,进行了进气模型参数辨识,并对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同时进行了基于Map图前馈的反馈控制试验,并进行了相对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模型前馈的进气压力反馈控制与基于Map前馈的反馈控制性能相近,但前者只需较少的标定数据量。(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陈伟[8](2005)在《灌浆工程中压力参数检测与反馈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浆效果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就灌浆操作本身,基本上以灌浆压力、灌浆流量和浆液密度(水灰比)来控制灌浆过程的,简称灌浆叁要素。灌浆压力是灌浆能量的来源,是控制灌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灌浆压力是将浆液输送到预定范围的地层空隙里的动力,这种动力通常是由灌浆泵活塞运动的驱使而产生的,合理科学的灌浆需要选定一个最适宜的压力,这种压力通常是通过返浆阀来控制的。因此,研发灌浆压力实时检测系统和技术先进、实用、耐用且具备自动调节或反馈控制功能的灌浆阀,已成为当今灌浆界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在导师的灌浆新技术课题组中,重点对上述二个课题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和部分阶段性成果,其中压力实时检测系统已转化为产品并投入生产应用;具备自动调节功能的灌浆阀已研制出样机,并进行了现场可行性试验;具备自动反馈调节功能的灌浆阀己完成图纸设计阶段。诚然,在研发的初始,作者对灌浆压力检测和自动调节、反馈控制阀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拟定正确的方向、方法以及在核心、关键技术问题上没有走弯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内容是: 1、成功研制了高精度的固体压阻压力变送器,并采用先进的二线制传输,性能稳定可靠,目前已广泛应用在生产现场。 2、先后成功研制了高压胶套式和金属膜片式油水隔离器两种油水隔离器:从根本上解决了浆液直接接触压力传感器膜片而造成压力传感(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5-03-01)

臧发业,戴汝泉[9](2005)在《压力反馈控制液压夯拔装置冲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压力反馈控制液压夯拔装置冲击系统的夯入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冲击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通过立柱阻力适时调节冲击系统的压力,可实现冲击能和冲击频率的自适应独立无级调节。(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05年02期)

吴芷红[10](2004)在《基于压力反馈控制的液压夯入冲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了国内外液压冲击器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行程反馈控制的液压锤(液压冲击器)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压力反馈控制,与夯拔油缸、蓄能器等组成压力反馈控制的液压夯拔装置。基于液压夯拔装置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深入分析了液压夯拔装置夯入过程,提出了利用立柱阻力适时调节系统的冲击压力,可实现冲击能和冲击频率的独立无级调节。建立冲击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性能仿真研究和实验研究。 实践证明,通过护栏立柱阻力适时调节冲击系统的压力,实现了冲击能和冲击频率的独立无级调节,扩大了应用范围,节能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4-05-01)

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谐振器以其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并受到各国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较为微弱,且易受外部环境以及自身固有特性的影响,故而难以直接对谐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测试。因此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精度,而且对于提高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GC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和锁相环控制系统分别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谐振频率的测试。然而,两种测试系统均拥有各自的缺陷和局限性,为克服系统缺陷,提高系统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闭环检测系统,用以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测试分析,并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测试精度和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品质因数。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析了采用叁层硅-硅键合结构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闭环检测原理,着重讨论了几种不同的谐振器激励与检测方式,分析比较了几种驱动检测方式的优劣。(2)分析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自激控制原理,分别建立了基于AGC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和锁相环控制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并搭建测试电路。实现了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自激振荡,并完成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谐振频率的测试。此外,对锁相环系统的环路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了提高环路性能的方法。(3)建立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的非线性模型以及基于线性反馈系统的闭环仿真模型。搭建测试电路检测谐振器的幅频特性。分析仿真和测试结果,发现使用基于线性反馈的闭环测试系统将谐振器的谐振峰值提高了6.5dB,同时对系统的精确度和谐振器的品质因数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分析了当输入信号发生变化时,对系统稳态相差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凯.精整地机设计与镇压力反馈控制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9

[2].王昊.基于线性反馈控制的谐振式压力传感器测试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3].杜欢.实时组织弹性成像中超声探头压力反馈控制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4].杜欢,童清平,张俊楠,干露,杨艳婷.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压力反馈控制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

[5].刘超,宁芳青,程抱友,梅学书,周游.回炉煤气主管压力的前反馈控制[J].燃料与化工.2015

[6].王竹平,陶园.机油泵限压阀工作压力反馈控制方式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4

[7].洪木南,欧阳明高.基于模型前馈的进气压力反馈控制[J].内燃机工程.2011

[8].陈伟.灌浆工程中压力参数检测与反馈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5

[9].臧发业,戴汝泉.压力反馈控制液压夯拔装置冲击系统的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

[10].吴芷红.基于压力反馈控制的液压夯入冲击系统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

标签:;  ;  ;  ;  

压力反馈控制论文-刘金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