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草甸土结构变化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草甸土结构变化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cm土层较高,平均1.51g·cm-3;不同耕作方式,0~40cm土层拔节期前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cm土层,深翻(1.45g·cm-3)与浅翻(1.44g·cm-3)无差异,30~50cm土层,深翻容重(1.48g·cm-3)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cm土层平均容重(1.42g·cm-3),比DT-S和ST-S减少0.03~0.05g·cm-3;0~30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g·cm-3,30~50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cm土层容重。10~20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cm土层的0.5~1.0和3.0~5.0mm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   2.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容重变化的影响
  •   3.2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变化的影响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孟祥海,李玉梅,王根林,王立柱,邵广忠,胡颖慧,孙殷会,张庆娜

    关键词: 草甸土,耕作方式,土壤结构

    来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07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增效项目(2016YFD0300806),黑龙江省重点基金(ZD2016008),黑龙江省级资助项目(GX18B013)

    分类号: S812.2

    页码: 4-11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384K

    下载量: 82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江平原草甸土水田土壤酶活性的演变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3)
    • [2].张承高速草甸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1)
    • [3].交通荷载作用下草甸土路基沉降有限元数值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6(01)
    • [4].青海湖流域草甸土光释光年代学研究[J]. 土壤学报 2018(06)
    • [5].草甸土供氮能力及水稻合理施氮量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08)
    • [6].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在草甸土中的吸附和解吸行为[J]. 环境化学 2008(03)
    • [7].人工种植牧草对退化沙质草甸土养分性状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3)
    • [8].腐殖酸对浑河流域草甸土钾素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J]. 土壤通报 2016(04)
    • [9].沈阳菜园型草甸土中线缆及材料埋藏试验研究[J]. 现代传输 2012(05)
    • [10].武夷山草甸土与黄红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对比分析[J]. 高师理科学刊 2008(04)
    • [11].不同海拔下青海草甸土中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9(05)
    • [12].土壤容重对草甸土坡面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6)
    • [13].面向土壤分类的高光谱反射特征参数模型[J]. 遥感学报 2017(01)
    • [14].三种不同土壤中金属的腐蚀特性比较[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0(05)
    • [15].浅谈施肥策略[J]. 农民致富之友 2008(03)
    • [16].秸秆还田方式对草甸土有机碳和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4)
    • [17].三江平原草甸土不同种稻年限土壤理化性质演变特征[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5)
    • [18].草甸土水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1)
    • [19].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Z1)
    • [20].辽宁大凌河流域草甸土土壤硝态氮运移及合理施肥调控[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1)
    • [21].离子强度和离子类型对土霉素在草甸土中被吸附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5)
    • [22].三江平原农田土壤动物组成与结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1)
    • [23].莫莫格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动态及与酶活性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4)
    • [24].东北寒地不同土质对玉米生长发育和耗水量的影响研究[J]. 节水灌溉 2016(02)
    • [25].落叶松育苗技术[J]. 农村科技 2012(01)
    • [26].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改良效果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7(10)
    • [27].路堤下草甸土地基中应力分布规律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1)
    • [28].施用铵态氮对森林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J]. 土壤 2011(06)
    • [29].吐坡公路沼泽草甸土路基筑路技术研究[J]. 路基工程 2008(03)
    • [30].唐县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措施 存在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1)

    标签:;  ;  ;  

    不同耕作方式对草甸土结构变化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