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镇,体系,结构,规模,空间结构,甘肃省,模型。
城镇体系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朱玲,肖黎姗,杨柳[1](2019)在《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建省67个县级经济体作为研究的单元,通过综合发展指数和两两节点最短通勤时间,利用引力模型计算经济联系强度,依托最大经济联系方向"自下而上"进行组织,明确城镇等级体系,并从产业、交通和政策方面分析城镇等级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福建省67个县级单元综合发展实力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东西部发展水平差距显着;(2)省域内形成"一带叁轴"的经济联系格局,具有明显的极核发展和点轴发展特征,并呈现多核心的发展结构,网络结构的发展相对简单;(3)依据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自组织模式在福建省域内形成6个子区域,以福州、泉州、厦门为核心的沿海区域和以南平、叁明、龙岩为核心的内陆区域;(4)城镇空间结构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产业布局、交通可达性和政策规划是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交通特征是影响城镇联系的重要条件,产业布局是推动城镇结构转变的内在动力,政策规划则是城镇空间结构的重要引导因素。(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尹要东[2](2019)在《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体系是区域竞争与区域分工的重要标尺,其规模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城镇功能的发挥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面临城镇体系发育不足、规模结构失衡、规模小实力弱等压力,使得打破行政区划、综合考量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成为城镇建设发展、相关规划制定以及城镇化发展转型的研究方向。鉴于此,研究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动力机制、空间分异特征、演变类型与规律、影响因素及合理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规模结构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合理性判定理论、演变动力机制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其次,借助城镇化视角,选取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阐述了规模结构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首位律理论、基尼指数理论、位序规模理论,测度了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并从规模分布、规模紧凑度、规模效率叁个维度构建叁维诊断模型,探索了规模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演变类型,总结了规模结构合理性的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位条件、城镇职能四因素对规模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的共生效应、城镇职能的黏融效应、产业结构的耦合效应、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的柔性效应,这四种效应的协同作用构成规模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城镇体系整体呈各等级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低等级规模有序增长的层级式演变态势,部分区域出现规模等级断层现象,但城市规模位序基本保持稳定;城镇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首位城市的首位作用不断弱化,经济规模基尼指数下滑而人口规模基尼指数稳定,其合理性指数具有中等合理、低合理、不合理叁种发展阶段的时空演变特征,形成趋优型、波动型、趋劣型的演变类型,呈整体上升、短期波动甚至区间下降的大“S”形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促进城镇规模分布的集中程度,生态环境阻碍人口规模分布均衡步伐、减弱经济及用地规模分布集聚力量,交通区位抑制城镇规模分布的过度集中,城镇职能加剧首位城市的垄断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6)
邱芸[3](2019)在《基于GIS的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山东省被国家列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省政府确定了建设“十强”产业和加快形成“叁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布局。这些重要产业和区域发展政策,必将引起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本文基于GIS,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位序-规模法则、引力模型等方法从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人口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和城镇空间相互作用等四个方面研究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及特点,进而分析其演变规律;最后从自然、经济、社会保障、交通、政府干预和开放程度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2016年统计数据、夜间灯光数据等,采用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引力模型等方法,从山东省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人口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和城镇空间相互作用等四个方面综合解析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和特点。结果显示:在城镇体系地域结构方面,2016年山东省能够表征城镇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夜间灯光总强度(TNL)空间自相关性不显着,空间上呈随机分布;各市市辖区TNL明显高于县级城镇。在人口空间结构方面,首位城市不突出,城市规模差异不大。在经济空间结构方面,由西向东GDP递增;南北方向GDP的分布呈倒“U”型。在空间相互作用方面,山东省中部地区联系紧密,空间相互作用较强;西部城镇联系强度较小,空间相互作用相对较弱。2、采用重心分析、首位度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利用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的统计数据和夜间灯光数据等时间序列数据,并结合2016年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现状分析结果,系统研究山东省城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山东省TNL重心和经济重心均向东部偏移;城镇人口重心向西偏移,并且均位于GDP重心的西南方;首位城市发展一直不突出,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差异不大;城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城镇空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3、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自然、经济、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建立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与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山东省城市综合发展水平与二叁产业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进出口总额的相关性达到0.05的置信水平,相关性显着;与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医疗水平指数、保险福利费用、公共财政支出、固定投资总额和外商投资总额的相关性达到0.001的置信水平,呈高度相关,表明这些因素对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较大。4、为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影响,利用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与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和空间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空间滞后模型的拟合度最优(R~2为0.9988),可以建立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2016年山东省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着空间相关性;各影响因素中,二叁产业比重、在职人员平均工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受教育年限、医疗水平指数、保险福利费用、交通可达性、公共财政支出、固定投资总额和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对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解释性最强,说明这些因素对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较强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6)
王敏[4](2019)在《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城市群的核心组成单元和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区内部城乡体系结构的优化,不仅能促进内部结构的高效组合,而且能够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都市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优化的相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城市相互作用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城乡地域系统理论等理论,运用城镇体系结构分析的方法,如城市首位度法、位序—规模法,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形理论模型、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对支撑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进而根据其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案。第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运用首位度、金字塔模型、Zipf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对大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土地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各层级数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2)高位城市发育突出,首位城市特征明显;(3)人口规模Zipf指数偏大,总体符合位序—规模结构;(4)大中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少,小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庞大;(5)城镇呈现较合理的“橄榄型”金字塔结构,乡镇呈现不规则“凸字型”金字塔结构的现状特点;(6)高位城市发育突出,核心优势特征明显;(7)中小乡镇数量庞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8)建成区面积增大,呈“S”型曲线增长;(9)土地规模范围扩大,乡镇密集性增强等。结合以上规模结构定量分析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划及战略,提出如下优化调整措施:(1)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优化各层级城市数量;(2)解决人口规模断层,构建完整序列结构;(3)适度扩大乡镇人口规模,优化乡镇人口规模结构;(4)缩小各层级规模差距,优化经济规模结构;(5)减少中小乡镇数量,增多大乡镇数量;(6)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7)合理扩大土地规模,优化土地规模结构。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运用城镇中心性强度和乡镇中心性强度的测算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和城乡等级结构,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城镇中心性强度差异显着,城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别大;(2)高等级城镇数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大;(3)各乡镇中心性强度差距大,乡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异显着;(4)各等级乡镇数量差距大,等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各城镇、乡镇发展潜力,提出如下优化策略:(1)增加高等级城镇数量,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2)增强各等级城市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等级结构;(3)增强各乡镇综合实力,缩小各等级乡镇差距;(4)优化调整各等级乡镇数量,构建合理的乡镇等级体系。第叁,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通过对大都市区各城镇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定位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叁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产业差异大;(3)城镇职能类型趋同明显,功能互补性亟待加强;(4)城镇职能定位不尽鲜明,现代职能体系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丰富各城镇职能类型,构建功能互补职能结构;(2)明确各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职能体系。第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形理论模型等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核心区综合实力强,非核心区综合实力有待加强;(2)空间关联类型为正相关,镇域显着关联特征明显;(3)城镇间轴带联系弱,区域联系有待加强;(4)城市功能较为宏观,各城镇功能需进一步细化等。根据以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极核强化次中心,构建“一核+四心+多点”空间结构;(2)增强轴带联系作用,构建“五轴+一带”空间格局;(3)细化各城镇功能,构建功能互补的“五片区”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一核+四心+五轴+叁带+五片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结构。第五,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方面。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模型对大都市区网络数量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高等级连线数量少,联系强度需提升;(2)高等级节点城市数量少,城市经济区位度需提升;(3)“*型”网络结构特征明显,“成长△型”网络结构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网络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完善交通网络,推进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2)优化网络层级结构,推动多中心网络格局形成;(3)构建多中心网络格局,推动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侯爱玲,郭付友,吴连涛[5](2019)在《基于用地与人口复合视角下山东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合理性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识别区域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合理性,准确判定区域城镇规模结构演化态势与存在问题,对于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用地与人口复合视角,该文综合构建了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判别模型以及城市规模效率判定模型,并对2008—2017年山东省城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城镇规模结构较为合理,且其空间呈现出"√"型分布特征,与其区域内人口规模、用地面积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②山东省城镇Zipf指数呈现出稳定发展—迅速降低—较为稳定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山东省大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较低,未来需要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增强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③山东省城镇体系具有相对稳定固化特征,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城镇体系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合理向合理的演化趋势;空间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位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明显受到区域因素的相互作用。④山东省城市规模效率呈现散团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并且初步形成了叁大高度合理的城市规模效率空间格局。(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04期)
魏建飞,刘晓阳,丁志伟[6](2019)在《中国中部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区常住人口指标,运用城镇体系规模分析的多种方法,分析1995—2017年我国中部地区多尺度的规模结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地级市数目与人口金字塔均由较规则塔形结构演化成"纺锤型";建制市数目金字塔趋于完善,人口金字塔演化成"纺锤型";城镇数目金字塔变化不明显,人口金字塔演化为不规则形。(2)城市首位度指数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且逐渐偏离理想值,以武汉、郑州为首的高位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理想。(3)整体城市规模体系符合分形规律但体系分布日益分散,拟合线不断向外偏离。地级市视角下拟合线斜率波动变化,建制市及城镇视角下斜率逐渐减小。(4)城镇密集区范围均不断扩大,且在同时间段内集聚程度由强至弱、集聚范围由大到小依次为县城、建制市、地级市。地级市和建制市的核心集聚区最终演变为以合肥为顶端,以郑州、太原为"撇",以武汉、长沙为"捺"的"人字型"结构;城镇密集区由以武汉、郑州为核心的"双星"格局演变成以武汉、郑州、合肥、长沙为增长极的"四核T字型"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2期)
陈翔[7](2019)在《圈层经济结构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借鉴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圈层经济结构理论现今已被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城市群空间规划当中,县域经济承接着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缓解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改善并最终解决"叁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领域,论文论述借鉴圈层经济结构理论,以构建合理的县域圈层经济结构,从而建立县域城镇体系的核心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辐射并带动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周在辉,马静[8](2018)在《河西走廊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河西走廊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分形理论定量化分析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空间结构和空间集聚分形特性。结果表明:河西走廊城镇等级规模分散,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中间位序城镇少,末位城镇多且集中;城镇之间交通网络发达,通达性强,交通完善度高,城镇主要沿交通干线集中分布,形成城镇发展主要轴线;城镇体系空间呈现向四周密度递减的分布状态,城镇空间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空间结构较均衡,中心城镇带动辐射作用相当。(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11期)
张丽敏[9](2018)在《太原都市圈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测度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深远看法。报告认为,我们必须建立更有效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机制,去建设城市群,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而早在2010年,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就提出应构建“一核一圈叁群”的山西省城市体系框架。太原都市圈是整体带动山西“一核一圈叁群”的“牛鼻子”,只有抓住核心部分才能带动其他区域,使山西省更好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先从理论上对于城镇规模分布法则和区域发展理论进行叙述,对相关的文献产开研究与讨论。包括城镇人口规模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城镇规模金字塔、人口规模基尼系数,系统熵度量法、经济联系强度指标等等。本文利用经典的模型和公式对太原都市圈的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这两类重要指标是研究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常用指标,可以为所研究的区域提供良好的数据模型。利用空间、时间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促进太原都市圈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具体结论如下:(1)太原都市圈的首位度比山西省的首位度高,表明太原都市圈的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较高,但规模仍然较小。而首位度随时间递减,这表明太原都市圈的核心区域仍需要通过第叁产业发展和人口的集聚来增强实力。(2)核心区域周边依然有较多城镇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发展水平较低,说明核心区对于周边城镇带动力不强,缺乏协调发展机制。(3)太原都市圈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都高于山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但是太原都市圈内部经济差异较大,相对差异在慢慢减小,说明其他区域正在快速发展,减小差距。而有大约一半的城镇经济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这对今后的经济发展而言,还需进行结构化调整。(4)从经济联系强度来看,各个地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原因为距离、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相关,所以想要更好的加强经济联系,最好还是应当在经济结构和优势企业上下文章,和核心区域进行经济资源沟通,以核心来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2)
戴蓉[10](2018)在《江苏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江苏省经济社会迅速转型,但同时也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源于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不合理。城镇等级结构的研究是基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理念,通过对城镇规模分布的测度,研究区域内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合理性。合理的城镇等级结构,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江苏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布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然后分析了江苏省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的现状,认为目前江苏省存在特大城市和小型城镇发展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城市规模来加以改进。其次,结合Henderson城镇体系一般均衡模型以及城市竞争力理论模型,从竞争力的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城镇规模发展的因素,并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城市规模的作用方向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模分布现状看,江苏省地级市和县级市的规模偏离Zipf规则,城镇体系规模分布比较均匀,高位次城市不突出,中间位序等级的城市比较发育,特大城市和Ⅱ型小城镇发育不够;(2)从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看,卫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工业化、产业结构、消费能力对城镇规模的影响是正向的,绿化覆盖率对城镇规模产生负向的影响;(3)城镇竞争力指数和城镇规模之间的关系为正N型,目前江苏省大部分县级城市都处于城镇竞争力对城镇规模存在正向作用的阶段。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14)
城镇体系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镇体系是区域竞争与区域分工的重要标尺,其规模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城镇功能的发挥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面临城镇体系发育不足、规模结构失衡、规模小实力弱等压力,使得打破行政区划、综合考量城镇体系的合理性,成为城镇建设发展、相关规划制定以及城镇化发展转型的研究方向。鉴于此,研究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演变动力机制、空间分异特征、演变类型与规律、影响因素及合理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规模结构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合理性判定理论、演变动力机制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其次,借助城镇化视角,选取2001-2016年的面板数据,阐述了规模结构的演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首位律理论、基尼指数理论、位序规模理论,测度了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并从规模分布、规模紧凑度、规模效率叁个维度构建叁维诊断模型,探索了规模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与演变类型,总结了规模结构合理性的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区位条件、城镇职能四因素对规模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的共生效应、城镇职能的黏融效应、产业结构的耦合效应、交通区位和生态环境的柔性效应,这四种效应的协同作用构成规模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城镇体系整体呈各等级城镇规模不断扩张,低等级规模有序增长的层级式演变态势,部分区域出现规模等级断层现象,但城市规模位序基本保持稳定;城镇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首位城市的首位作用不断弱化,经济规模基尼指数下滑而人口规模基尼指数稳定,其合理性指数具有中等合理、低合理、不合理叁种发展阶段的时空演变特征,形成趋优型、波动型、趋劣型的演变类型,呈整体上升、短期波动甚至区间下降的大“S”形演变规律;产业结构促进城镇规模分布的集中程度,生态环境阻碍人口规模分布均衡步伐、减弱经济及用地规模分布集聚力量,交通区位抑制城镇规模分布的过度集中,城镇职能加剧首位城市的垄断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体系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朱玲,肖黎姗,杨柳.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2].尹要东.甘肃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9
[3].邱芸.基于GIS的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及影响因素[D].山东建筑大学.2019
[4].王敏.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D].河南大学.2019
[5].侯爱玲,郭付友,吴连涛.基于用地与人口复合视角下山东省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合理性诊断[J].山东国土资源.2019
[6].魏建飞,刘晓阳,丁志伟.中国中部地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7].陈翔.圈层经济结构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借鉴意义[J].中外建筑.2019
[8].周在辉,马静.河西走廊城镇体系结构分形特征研究[J].华中建筑.2018
[9].张丽敏.太原都市圈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测度与评价[D].山西师范大学.2018
[10].戴蓉.江苏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