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颖(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宝坻区国土资源分局,天津3018000)
LiLiying
(TianjinLandResourcesandHousingBranchofLandandResourcesBaodi,Tianjin3018000,china)
Abstract:Theextensiveusingofcomputertechnologypromoteresourcesscienceandenvironmentalsciencetoenteranewagesofsystematicandquantitative,computerinformationintoday'sworld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rend.Inland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computertechnologyiseverywhere,andplay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Keywords:Computertechnology;Landdevelopment一、引言曾培炎副总理到国土资源部视察工作时曾提出,要提高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不放过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天上看”是指利用遥感卫星等手段进行土地执法检查,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逐块地调查土地的地类和面积,通过“拉网”式检查,使以往难以把握的土地违法、违规、瞒报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3S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计算机信息系统GIS)在土地调查、地质调查等工作中的集成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以数据流为主线的全数字化野外计算机信息采集体系初步建立;一批覆盖全国、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质、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等方面的大型基础数据库陆续建成,并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地上查”主要是指运用GPS、巡查车、PDA等手段对实际用地进行核查,发现违法用地现象。“最重要的其实是‘网上管’,可提高办事效率、规范管理流程。”二、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内涵(一)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含义土地计算机信息是指与土地有关的所有计算机信息,一般可分为土地空间计算机信息、土地属性计算机信息和土地文档计算机信息三大部分。其中:土地空间计算机信息是指所有与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图形、图像数据,包括地籍图、地形图、遥感图像和专题图等。土地属性计算机信息是指除空间数据以外的计算机信息,它用来描述土地的特征、状态等属性,包括土地等级、土地类别等。土地文档计算机信息是指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证件及簿册等文件、档案,如《土地法》、土地证、土地登记簿等。(二)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化应用的特点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庞大、种类繁多,这就造成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结构复杂。通常一个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多终端使用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又被多层管理部门使用,而目前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又限制了计算机信息数据的管理。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实用型计算机信息系统,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支撑,加上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计算机信息系统(GIS)集成技术(简称3S技术)研究,使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很好地适应土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新要求。而土地计算机信息模型的复杂化就要求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用户界面更加友好化。三、土地资源计算机信息化应用新举措(一)加强土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容纳了巨大计算机信息量,采用的先进技术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保质和增值目标的有效手段,符合我国的“科教兴国”方针。在农业、农村用地中,采用现代生物生态工程技术,遏制土地质量下降、土地资源的退化,加强科技、经济、物质投入,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达到保质增值目标。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手段、方法,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规范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同类工作接轨。土地资源管理中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的管理,改变当前土地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不灵,工作效率低,积案较多的现状。普及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国土(包括国土资源开发、流转、利用、保护、浪费、闲置和土地质量状况等各种数据库)资源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全国各地土地资源网络,通过互联网实现土地资源的计算机信息数据共享,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最佳决策。(二)研究土地计算机信息数据库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土地计算机信息化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变更数据、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数据三大类。基础数据包括初始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地形图数据、影像数据、DME数据。变更数据包括变更调查过程产生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形监测数据。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数据的标准化,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必将促进这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运用最新的网络及网络GIS技术可实现用土地规划、市政路网及地形等数据的交换处理,根据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原则、适用性原则及可靠性原则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紧跟计算机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采用新思想新方法,如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设计基于CASEI进行结构化分析及系统设计,面向Internet的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是开放式的,应将数字地球概念和Internet网络技术用于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研制之中,将土地计算机信息系统融入更高层次的系统中。参考文献:[1]古志新,翟刚,李华,章远钰,廖琴兰,王莉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7,2[2]樊闽.中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06,10[3]蔡海生,陈美球,赵建宁,曾珩,张学玲.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的概念与方法探讨[J].农业工程学报,2009,10[4]高向军.向无纸化办公迈进——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构架概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2,1[5]高向军,贾文涛,陈原,张中帆.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J].农业工程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