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解质溶液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解质,溶液,理论,电荷,阻抗,界面,阿伦。
电解质溶液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钱鹏[1](2019)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进阶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首次提出“学习进阶”这一概念,并于2011年正式确定了在“学习进阶”的基础上统整科学教育课程,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提出这一概念至今,学习进阶研究逐步成为了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且研究侧重点逐渐从理论设计走向实践应用。国内学者也逐渐意识到研究学习进阶的重要意义,期望构建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来指导教学实践。首先,本文通过对“电解质溶液”学科本体知识的分析和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高中化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确定了“电解质溶液”的核心概念: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以及盐类的水解。其次,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明确各个核心概念在不同学段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然后再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相关研究,分析与每个SOLO水平认知表现特征相对应的“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的各进阶目标,形成基于SOLO水平的“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内容为例,设计出围绕相应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方案,将其实施于实验班的课堂,对照班由该班原授课老师制定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教学实验完成后,通过后测和访谈来验证教学效果。通过以上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本文应用SPSS 20.0对两个班的后测成绩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显着高于对照班,说明实施围绕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2)测试结果显示两个班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水平不同,实验班学生对相应核心概念的理解程度优于对照班,实验班有更多的学生能够达到多点水平和关联水平,说明实施基于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水平。(3)在核心素养水平表现方面,实验班有更多的学生达到学业质量水平1以及核心素养水平1的要求。由此可见,实施基于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4)通过访谈发现两个班学生上课的感受有所差异。实验班的学生对新手型老师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表达了认可,认为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对照班无论化学成绩如何,学生们上课都很认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老师的课堂难度颇高,容量较大,但对老师的教学仍然较为认可。综上可以看出,基于核心概念学习进阶设计的教学方案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水平,有助于学生建构核心概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习者达到更高的思维层次,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苗兵[2](2017)在《聚电解质溶液相分离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电解质体系是高分子物理乃至统计物理中具有基础重要性的研究对象,电荷间长程库仑作用使得聚电解质溶液表现出众多不同于中性高分子溶液的新颖行为。本文在统计力学的框架里写出描述聚电解质溶液浓度涨落的有效自由能模型,该模型表现出Lifshitz行为,考察离子强度和链统计性对溶液相分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对超越RPA方法的理论方法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期刊2017-11-17)
[3](2016)在《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1927)瑞典物理化学家,电离理论的创立者。由于"他解释了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获得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阿伦尼乌斯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祖父是一个农民,父亲是乌普萨拉大学的总务主任。阿伦尼乌斯3岁就开始识字,并学会了算术。17岁时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化学。1878年毕业后留校。后去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学习测量溶液电导,准备博士论文。当时只有化学家威(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6年18期)
董运洪,陈谙谱,赵南蓉[4](2015)在《聚电解质溶液中纳米粒子扩散系数的模耦合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耦合理论(MCT)建立了研究纳米粒子在聚电解质溶液中长时扩散系数D的介观统计方法,提出了有效的聚合物溶液动态散射函数Γpp(k,t)的约化形式.定量计算了溶液微观密度涨落对扩散系数的贡献,考察了扩散系数D对溶液浓度c及纳米粒子半径R的依赖关系,并定量分析了MCT与经典StokesEinstein(S-E)关系的偏离.结果表明,MCT方法的研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当纳米粒子尺寸小于聚电解质特征尺寸时,其扩散系数对S-E关系明显偏离.本文建立的基于微观描述的MCT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溶液中的含时扩散动力学行为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肖铁军[5](2015)在《电解质溶液中电荷转移过程重组能的理论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能描述溶剂化效应对电荷转移过程速率的影响,是溶液相电荷转移过程的研究重点之一[1]。一方面,我们近年来发展了一种连续介质理论(分子德拜——休克尔理论)来处理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自由能问题[2]。另一方面,基于线性响应理论,溶液相电荷转移过程的重组能计算可以转化为溶解自由能的计算。结合这(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期刊2015-08-21)
李文文[6](2015)在《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关于“电解质溶液理论”内容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和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为了保证在教材编写质量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拓展国际视野,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教材的编写理念,为我国教材编制更加完善有所启示。依据教材的典型代表性和使用地域的广泛性以及知识模块的重要性,本文以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和美国Glencoe公司出版的《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化学:概念与应用)作为分析对象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对“电解质溶液理论”在两国的课程标准中的规定、内容的编排特点及内容的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此过程中会有以下发现:二者都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以学科为中心作为教材的编排思想,且注重化学与生活和社会间的联系,不同的是我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较美版来说在内容呈现方式(栏目、插图和习题)方面数量过少、实验栏目形式较单一、图片的颜色过于暗淡等,综合分析笔者将给出以下建议:一是注重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栏目中多引入家庭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或者是化学知识多与生活和社会相关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无处不在,再者通过描述化学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对社会的意义以及介绍高科技化学设备的工作原理,使学生建立对化学的好奇和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注重与化学知识点结合的方式。通过增加栏目插图的数量以便更好地对化学知识解读,也可以利用色彩艳丽画面清晰的插图还原反应现象,以便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叁是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在例题讲解要有明确的分析、方案、实施和检查四步骤,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课后习题考察的知识点要灵活全面。(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徐旭东[7](2014)在《例析酸碱质子理论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以从对应微粒得失质子能力强弱的角度进行比较.若电解质HA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AH++A-,则A-是弱酸HA的共轭碱,且HA给出H+能力越弱,则A-结合H+的能力就越强,即HA酸性越弱,A-的碱性就越强.运用这些观点能帮助学生轻松解决溶液中的几个典型问题.1根据物质酸碱性强弱比较微粒得失质子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高中数理化》期刊2014年14期)
覃东棉[8](2011)在《一种新的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解质溶液理论在化学化工、湿法冶金、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海洋化学、环境保护、土壤科学及盐湖卤水资源开发等研究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Debye-Huckel理论创立以来,出现了很多的电解质溶液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或模型的主体思想大致分为两种:1)仅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长程静电相互作用力;2)不仅考虑长程相互作用,还考虑粒子间短程相互作用力(如排斥力和色散力等),这些相互作用力通常被认为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然后通过相互作用力的加和构成多参数电解质溶液理论或模型。然而,电解质溶液中,溶剂的量远大于电解质的量,对体系进行研究时,我们应该考虑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要考体系中各作用力的相互影响。因而,寻找新的思路,提出新的电解质溶液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统计热力学中巨正则系综的理论,结合电解质溶液离子水化数的变化规律,并假设电解质溶液中总粒子数是恒定的。采用数学方法,推导出关于溶剂为主体的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新模型为lnr±=-4KAφ/bln(1+bI0.5)[ln(I)+K1/K]-2KAφI0.5/1+bI0.5[ln(I)+K1/K]其中Aφ=1/3〔2πNAdw/1000〕1/2〔e2/DKT〕3/ =〔8πNAe2dw/1000DKT〕1/2a,a是离子的平均半径K=aAnAV/NKT,K表征的是溶液体积的变化K1=K(ln(2vnw)-ln((v+1)zi2)),K1的物理意义是溶质对溶剂相互作用的影响;Ao和b值在Pitzer方程中已有计算值,本文对K和K1值进行了详细计算。论文把原始模型应用至40多种单一电解质溶液中,原始模型的拟合方差均小于0.08,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重合得较好。原始模型的两个参数K和K1的拟合结果不仅与电解质的半径有关,还与电解质正负离子的价态有关。因而,原始模型可以严格应用于计算不同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同时也验证了推导过程中参数物理意义的定义是准确的。为了更加简化原始模型,使其应用得更加简便,作者对原始模型进行了简化,从而得出优化模型为lnr±=ln(1+b'I0.6)[2ln(I)+c]模型中,b’和c是模型的调节参数。b’主要体现的是电解质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总的相互作用的贡献,c是电解质和溶剂对总的相互作用的共同贡献。论文把优化模型应用至单一电解质溶液、混合电解质溶液以及非电解质溶液中,结果表明:这些溶液中,优化模型的拟合方差均小于0.01,且它们的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有很好的重合。同时,优化模型在电解质溶液渗透系数的表征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丁娜[9](2010)在《电解质溶液界面中移动氧化还原界面的理论建立、实验验证以及区带界面的应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解质溶液界面作为电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分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其中的移动化学反应界面和区带界面更是作为近十年的重点研究方向。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电解质溶液界面中新型移动氧化还原界面的理论模型的初步创建、实验验证以及区带界面中毛细管区带电泳的应用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的初步建立在本论文的第二章中,我们以移动化学反应界面(MCRB)为理论基础,结合以往已经研究成熟的其他反应界面,从一个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出发(氧化剂为FeCl3,还原剂为KI),创新性的提出了移动氧化还原界面(MORB)的概念,建立了理论模型,并根据此模型进一步推导出了界面迁移的速度表达式,也是为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理论做了一点拓展研究。2、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的实验验证在本论文的第叁章中,我们紧紧围绕第二章中提出的移动氧化还原界面模型和界面迁移速度表达式进行了具体的大管实验验证,其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结果显示:①施加电场后,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氧化剂FeCl3与还原剂KI之间形成的移动氧化还原界面。②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浓度比在界面迁移速度和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变二者之间的浓度配比可以控制界面的迁移速度。③通过理论推导出的界面迁移公式,理论预测的各参数对界面速度的影响和实验结果相符。以上结果都证明了理论模型和公式的正确性,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灵芝发酵菌丝体中灵芝酸相似物在本论文的第四章中,我们基于区带界面中最常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作为分析方法,完成了对灵芝发酵菌丝体中多种灵芝酸同系物的同步分离与定量检测。在最终优化的最佳的实验条件下,当以245 nm为检测波长,甘草次酸为内标时,四种灵芝酸在9分钟左右即可达到基线分离。所有物质的标准曲线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 >0.9958),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低于0.6和1.8μg mL-1,精密度和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回收率在91.4%到103.6%之间。所有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这种方法真实、有效,为灵芝酸同系物的分离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刘枭辰,张恺,张昊,江洪建,王思慧[10](2009)在《电解质溶液的高频导电现象及理论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溶液导电理论认为溶液总阻抗为容性.通过实验发现,高频时溶液阻抗会随频率增大而增大,而且溶液的电流滞后于电压.这些都与现有理论不符.本文修正了溶液导电模型,使之在低频端与原有理论一致,在高频范围与实验现象吻合.(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09年11期)
电解质溶液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电解质体系是高分子物理乃至统计物理中具有基础重要性的研究对象,电荷间长程库仑作用使得聚电解质溶液表现出众多不同于中性高分子溶液的新颖行为。本文在统计力学的框架里写出描述聚电解质溶液浓度涨落的有效自由能模型,该模型表现出Lifshitz行为,考察离子强度和链统计性对溶液相分离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对超越RPA方法的理论方法进行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解质溶液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钱鹏.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电解质溶液”核心概念进阶教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9
[2].苗兵.聚电解质溶液相分离理论[C].中国化学会第14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暨分子模拟国际论坛会议手册.2017
[3]..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J].医疗装备.2016
[4].董运洪,陈谙谱,赵南蓉.聚电解质溶液中纳米粒子扩散系数的模耦合理论计算[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5
[5].肖铁军.电解质溶液中电荷转移过程重组能的理论计算[C].第十四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会议文集.2015
[6].李文文.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关于“电解质溶液理论”内容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7].徐旭东.例析酸碱质子理论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应用[J].高中数理化.2014
[8].覃东棉.一种新的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D].中南大学.2011
[9].丁娜.电解质溶液界面中移动氧化还原界面的理论建立、实验验证以及区带界面的应用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10].刘枭辰,张恺,张昊,江洪建,王思慧.电解质溶液的高频导电现象及理论修正[J].物理实验.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