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涂饰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永华[1](2021)在《水性聚氨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环保与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无毒无害的新型环保材料水性聚氨酯(WPU),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和纺织等领域。但是目前实验合成的水性聚氨酯薄膜在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作为薄膜材料使用时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需要对水性聚氨酯材料进一步改性研究。本课题旨在使用多种纳米填料增强水性聚氨酯基材料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扩展其在印刷包装领域的应用。同时,部分纳米填料来源于可回收废弃物,在实现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同时实现废弃资源利用。改性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共混在聚合物中加入填料来提升聚合物的综合性能,为纳米材料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提供了新途径。本实验研究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提出了以废弃PET瓶醇解物为有机微纳米材料增强水性聚氨酯的方法,并研究了废弃PET瓶降解物的资源化过程。以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为聚合物基体,将等梯度质量比例的包装用废弃PET瓶醇解物作为有机微纳米改性材料制备有机微纳米材料/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与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有机微纳米材料成功分散于水性聚氨酯基体中,并对水性聚氨酯的非晶结构无明显影响。热重分析显示有机微纳米材料的加入降低了聚氨酯材料的热稳定性,使复合薄膜更易于分解。同时,力学分析表明有机微纳米改性材料对水性聚氨酯薄膜的储能模量有显着影响,使得复合薄膜的刚度加强。其中,有机微纳米材料添加量为0.75 wt%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最为明显。第二部分建立了多种有机/无机纳米材料增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基体的路线,以聚氨酯丙烯酸酯分散体为聚合物基体,将碳纳米管(CNTs)、纳米微晶纤维素(CNCs)和纳米氧化铝(Al2O3)等粒子作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和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纳米填料在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中能够分散均匀,说明聚氨酯丙烯酸酯基体具有物理包容性。CNTs与CNCs的加入显着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其中,填料为CNCs的复合薄膜的刚度提升最为明显,薄膜不易形变。此外,CNTs填料显着提升聚氨酯丙烯酸酯薄膜的延伸率至127.29%,并使其具有最高的介电响应。
刘乐欢[2](2021)在《纳米纤维素稳定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摒弃传统有毒有机溶剂而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安全环保的新型材料,不仅如此,还继承传统溶剂型聚氨酯的优良性能,受到社会的喜爱与热切关注。社会在发展,人民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更加安全环保的新型材料走入人们的视线,成为聚氨酯工业的发展方向。为保持良好的乳液稳定性,通常引入大量的亲水基团以满足需要,但这也使得水性聚氨酯在性能方面出现下滑,仍需进一步改进提高。此外,亲水性不足以水性聚氨酯稳定需要时,引入小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水性聚氨酯乳化剂以满足乳液稳定需要,小分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材料性能的同时,具有一定毒性,与水性聚氨酯绿色环保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开发一种更加绿色环保,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迫在眉睫。为改善水性聚氨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选用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作为原材料,通过不同方法进行可控制备,获得不同的纳米纤维素作为水性聚氨酯乳化剂,基于Pickering乳液的思想,利用纳米纤维素的双亲性,将纳米纤维素作为Pickering乳液中的纳米粒子,在乳化聚氨酯过程中吸附在聚氨酯微球表面上,增加乳液的亲水性,实现乳液的稳定;另一方面,纳米纤维素具有高强度和生物相容性等优异性能,且表面具有丰富的亲水基团,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可作为纳米填料补强水性聚氨酯。本文选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HF)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主要反应单体,通过调控亲水扩链剂2,2-二羟甲基丙酸(DMBA)获得稳定性差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对比在聚氨酯预聚体乳化过程中加入不同纳米纤维素作为乳化剂,考察不同方法不同含量下纳米纤维素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离心乳液、测量胶膜的拉伸性能等方式对其表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方法不同反应程度下,获得尺寸和表面电荷量不同的纳米纤维素,其中盐酸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在加入量为0.5%时,便能够稳定水性聚氨酯乳液6个月以上,同时使得聚氨酯胶膜的拉伸强度得到提升,较传统乳化剂相比,耐水性得到提高。此外,后续甲基纤维素和单宁酸的加入,使得水性聚氨酯具有了干燥可再分散的特性。
王卿平[3](2020)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材料,具有成材快、强度高、韧性好、硬度大等诸多优点。然而竹材在户外应用时极易发生腐朽、霉变等生物劣化现象。防腐处理可有效防治生物劣化现象,但可能引起防腐剂流失和金属腐蚀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竹处理材性能及其长效防护方法。三唑复合防腐剂兼具防腐防霉变功能。本研究选用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制备竹处理材,研究其防霉变性能、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采用元胞自动机(CA)模型探究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采用脲醛树脂(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技术延长涂层使用寿命,实现涂层长效防护的目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具有较好的防霉变性能。丙环唑(PPZ)-戊唑醇(TEB)/碘丙炔基正丁氨基甲酸酯(IPBC)浓度大于0.06/0.05wt%(载药量0.124/0.104kg·m-3)时,对霉菌和变色菌的防治效力均可达到100%;PPZ-TEB/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甲基异噻唑啉酮(MCI-MI)中MCI-MI浓度为0.17wt%(载药量0.341kg·m-3)和0.26wt%(载药量0.517kg·m-3)时,对变色菌治效力均可达到100%。(2)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PPZ、TEB和IPBC抗流失性能良好,流失率分别为2.02%(载药量0.072kg·m-3)、1.2%(载药量0.072kg·m-3)和0.65%(载药量0.284kg·m-3);MCI和MI流失率分别为14.78%(载药量0.543kg·m-3)和48.87%(载药量0.181kg·m-3),流失率较高。相比于不锈钢、铝合金及铜质金属,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对铁质金属具有较强金属腐蚀性。PPZ-TEB、PPZ-TEB/IPBC和PPZ-TEB/MCI-MI竹处理材对Q235钢和65Mn钢的腐蚀速率范围分别为69.39~132.70μm?a-1、81.58~171.10μm?a-1和111.39~324.22μm?a-1;56.03~95.49μm?a-1、64.86~114.73μm?a-1和95.08~250.57μm?a-1。(3)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根据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中Q235钢局部腐蚀特征建立了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基于Q235钢腐蚀坑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建立了CA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演化过程。(4)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参数为p H值3~3.5、乳化剂用量10ml、搅拌转速400rpm时,微胶囊平均粒径、粒径分布、包封率分别为97μm、22~185μm、71wt%,芯材平均含量约为77wt%,热降解温度约为220℃。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具有自动修复损伤区域的能力,且抗冲击性能和附着强度未出现明显降低。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能够有效提高竹处理材抗流失性和降低对金属的腐蚀性。涂饰自修复聚氨酯和自修复丙烯酸酯涂层后,在综合老化条件下0.3wt%MCI-MI中MCI的流失率较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0.63%和3.04%,MI分别降低了9.80%和6.05%;PPZ-TEB/MCI-MI处理材中Q235钢腐蚀后平均质量损失率(720h)比对照涂层分别降低了58.2%和66.3%,而65Mn钢分别降低了44.9%和67.1%。
张淼[4](2020)在《侧链胺基型阳离子扩链剂的合成及其合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性聚氨酯是指将聚氨酯预聚体扩散于水中,以水为溶剂,体系中没有或含有极少的有机溶剂,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伤害很小,在当今对环保日益注重的情况下,受到了大众的关注,并迅速发展为全球喜爱的产品之一。水性聚氨酯合成的关键是把有亲水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和聚氨酯的结构接到一起,扩链剂自身含有某些特性基团,接入聚氨酯分子链段后,使得聚氨酯具备扩链剂的某些功能。在聚氨酯结构中引入阳离子亲水基团能够得到阳离子水性聚氨酯,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带有正电基团,容易和带阴离子的物质反应,导致力学性能差,乳液易变黄。本文通过实验合成了一种叔胺基团在分子链侧链上的阳离子扩链剂,进而合成阳离子水性聚氨酯,通过改变单一反应条件,优化了新型阳离子扩链剂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为了探究其对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合成了不同摩尔量亲水扩链剂的水性聚氨酯。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液质联用仪对阳离子扩链剂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合成的新型阳离子的性能并与N-甲基二乙醇胺体系的水性聚氨酯做了比较,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新型阳离子扩链剂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的合成与表征将2-乙基-2-羟甲基氧杂环丁烷和二甲胺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反应,合成了阳离子扩链剂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核磁共振氢谱上出现了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结构中每个位置的峰,且液质联用仪上在162处出现了信号极强的分子峰。用过改变单一反应条件,探究了合成工艺:在催化剂用量为4%、2-乙基-2-羟甲基氧杂环丁烷和二甲胺在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5、反应温度180℃下,反应18h,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的生成率最高,能够达到97%;(2)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用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作为亲水扩链剂合成了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探究了扩链剂添加方式以及中和度对反应影响。得知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合成水性聚氨酯条件平和,在60℃下一次性投料就能取得稳定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并且在中和度为1:3时取得的水性聚氨酯乳液最稳定。探究了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的添加量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粒径的影响并与MDEA体系的水性聚氨酯分散性能做了对比。结果显示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作为扩链剂,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对两种水性聚氨酯的耐黄变能力、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性做了研究,结果显示本文合成的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力学性能高于MDEA体系,耐黄变能力明显增强,热重分析显示耐热性也比较优异,但耐水性不如MDEA合成的水性聚氨酯。
胡娟,张爱霞,陈莉,李文强,曾向宏[5](2019)在《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指出根据2018年公开发表的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概况及有机硅产品的研发进展。
丁宏静[6](2018)在《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水白化的研究》文中指出涂膜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易发生水白化,致使聚合物材料发生老化,涂膜起泡、开裂、粉化、脱落、水印、泛碱等问题随之出现,影响涂膜的装饰和防护性能,因此对聚合物水白化的研究就十分必要。本文以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叔碳酸乙烯酯(V10)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和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了该体系乳胶膜的水白化机制,以及水白化涂膜的机械性能等。论文围绕以下三个部分展开了研究。(1)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聚氨酯(EPUD)乳胶膜水白化的研究以蓖麻油、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E10p为主要原料合成了EPUD,通过红外表征,证明了EPUD乳液的成功制备。通过紫外光谱表征的显示,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膜的透光率越来越小,证明了乳胶膜水白化的原因是膜内存在水域,产生了光散射,该水域的大小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乳胶膜水白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研究表明:储能模量与水白化的程度有关,水白化程度越严重,乳胶膜的储能模量会升高;E10p含量的升高,降低了乳胶膜内结合水的含量。(2)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PUA)乳胶膜水白化研究以蓖麻油、IPDI、DMPA作为起始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水分散体,以制备好的PUD作为种子乳液,采用半连续滴加的方式,进行MMA、BA自由基聚合。制备得PUA复合乳液。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DMA、DSC等分析手段表明:将PUA的涂膜浸在水中时,水进入PUA的乳胶膜内会产生水域,膜产生水白化;水白化的现象随着浸水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浸水温度远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其储能模量和Tg基本上保持不变,乳胶膜不产生水白化。而在室温时将膜浸在水中24 h,乳胶膜会产生轻微的水白化,其储能模量和Tg降低,再次烘干时,乳胶膜可以恢复原有的透明度;当膜在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下浸水24 h时,其储能模量降低,Tg升高,产生严重的水白化。(3)叔碳酸乙烯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VPUA)乳胶膜水白化研究在PUA的基础上引入了共聚单体叔碳酸乙烯酯制备了VPUA,研究了该乳胶膜的性能。通过动态机械分析不同浸水温度下水白化乳胶膜的储能模量的变化表明:随着浸水温度的增加,水白化乳胶膜膜的储能模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对于干膜都有所降低,并且随着温度的增加降低的越明显。通过DSC的研究表明:水白化的乳胶膜内存在着自由水、结合水等不同状态的水,而V10的引入有效地减少了膜内自由水的存在,并且随着V10含量的增大,可进一步减少膜内结合水的含量。
宗奕珊[7](2014)在《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性聚氨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而具备了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软硬可调、耐低温、耐磨性好、粘附力强等。高性能与低VOC含量兼具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得到了科学界和工业生产的普遍关注。传统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由于其分子结构限制,使其胶膜存在耐热性、耐水性、耐溶剂性不佳等缺点;而丙烯酸酯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有鉴于此,常通过复合共聚的方法将两者性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本研究采用丙烯酸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通过引进蓖麻油和环氧丙烯酸酯合成了改性WPUA乳液,研究了复合乳液及其胶膜的结构与性能,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及其改性乳液的制备、结构和性能提供理论基础。首先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通过逐步聚合法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然后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等为降粘剂制备聚氨酯分散液,并以此为种子乳液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复合乳液。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证明了反应按照预期方向进行,得到预期产物。重点讨论了聚氨酯(PU)含量、m(MMA):m(BA)、初始-NCO与-OH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WPUA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w(PU)=80%、初始n(-NCO)﹕n(-OH)=6﹕1、w(DMPA)=5%、m(MMA)﹕m(BA)=4﹕6时,所得WPUA乳液性能稳定,其胶膜吸水率降低至9.8%,相比较未改性的聚氨酯胶膜的吸水率24.75%,其吸水率降低了60.4%;改性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28.9MPa,是未改性聚氨酯胶膜的1.53倍,制备出了性能稳定、具有优异耐水性和物理机械性能的WPUA复合胶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等仪器研究了WPUA胶膜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中存在明显的微相分离结构,且胶膜截面呈鳞片状结构。随着丙烯酸酯的加入,体系中两相相容性增加而结晶性降低,胶膜截面呈网状结构。PU、WPUA的结晶度均较低,以非晶态弥散宽峰为主,当引入丙烯酸酯后,胶膜结晶度明显降低。热性能分析表明采用丙烯酸酯改性可使聚氨酯材料的热稳定性得以提高。接着通过分子设计方法,引入蓖麻油(C.O)形成半互穿网络结构,制备出了以蓖麻油基聚氨酯(CPU)为壳、聚丙烯酸酯为核的无皂核壳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CPUA)复合乳液。重点研究了蓖麻油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确认了复合乳液的核壳结构,FT-IR证明反应得到了预期产物。采用AFM、SEM、XRD研究了胶膜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WPUA及CPUA胶膜均存在明显的软区和硬区的相分离结构,随着蓖麻油的添加,两相相容性增加。WPUA、CPUA胶膜的结晶度均较低,呈现一个宽的弥散峰。热性能、耐水性及机械性能分析表明,蓖麻油的引入显着提高了聚合物胶膜的热稳定性,当C.O与PCDL中-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胶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及耐热性能。此外,在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的基础上,以环氧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合成了贮存稳定的交联型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其胶膜具有优异耐水性和力学性能。重点探讨了交联剂用量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AFM、SEM、XRD研究了交联型WPUA胶膜的微观特性。结果表明,未交联WPUA胶膜截面呈鳞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相分离,而交联胶膜呈致密而粗糙的网状结构,两相相容性逐渐增加。XRD检测表明不同交联剂添加量的WPUA胶膜结晶度均较低,随着交联剂的引入,聚合物的结晶能力受到影响。热性能、耐水性及机械性能分析表明,交联改性后,WPUA胶膜的耐热性得到明显改善,聚合物中软硬相分离不太明显,热分解过程变得复杂。当n(GMA)﹕n(DMPA)≦0.3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吸水率低至5.4%,拉伸强度达到28.9MPa,较未交联胶膜的拉伸强度提高了173%。本文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过程,深入探讨了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及其改性乳液的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丙烯酸酯的引入,改善了聚合物的微相分离,同时经过改性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的微相分离进一步得到改善。由于微相结构的改变,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也得到相应改变,聚合物胶膜耐水性、机械性能及耐热性相比较未改性前明显提高。
王艳姣[8](2012)在《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涂膜性能》文中研究表明丙烯酸树脂是目前在制革生产中使用量较大的一类皮革涂饰材料,从生产成本、工艺过程及综合性能诸方面来看,丙烯酸树脂作为涂饰成膜材料较之其它成膜材料具有一定优势,但其主要的缺陷就是涂膜的热黏冷脆,使其在使用上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即耐候性差。本论文采用添加功能单体和交联剂的方式,通过预乳化和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一系列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通过分析测试成膜基本性能,探索涂膜物化性能与单体配比等技术参数的相关性,旨为制备新型皮革丙烯酸树脂涂饰成膜剂提供技术思路和方法。首先,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和功能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乙酰乙酰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等为基本的单体原料,考察了丙烯酸树脂乳液聚合过程中的工艺、条件以及乳化剂和引发剂对聚合物乳液及涂膜的性能影响。确定了合成丙烯酸树脂乳液的最佳工艺,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及功能单体为基本的单体原料,先进行预乳化,然后采用生成种子乳液的乳液聚合工艺,参数具体如下:涂膜的理论玻璃化温度Tg为-30℃;单体与水用量比为4:6;采用AES和OS-15为复合乳化剂,其质量比为AES:OS-15=2:1,乳化剂总用量占单体质量的3%;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5%;预乳化温度为45℃,搅拌速度630r/mim;聚合反应温度控制为85℃,搅拌速度为500-600r/mim。建议预乳化以及形成种子乳液时的搅拌速度较快,反应中逐渐变慢。分别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乙酰乙酰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功能单体引入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中,并添加己二酸二酰肼(ADH)或己二胺(HDA)作为交联剂,可制备具有室温自交联功能的丙烯酸树脂乳液。将树脂乳液成膜后,采用吸水率、抗耐溶剂性、涂膜的Tg、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为指标,考察了DAAM-ADH、AAEM-HDA、GMA-HDA三种交联体系对丙烯酸树脂乳液涂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交联体系的加入,均使涂膜24h的吸水率下降,由34%至少降至18.7%,在THF中的溶解度由几乎全溶至少降低至37.2%;硬度提高;DAAM-ADH和GMA-HDA体系的引入均使涂膜的Tg上升,而涂膜的Tg基本不受AAEM-HDA体系的影响;添加了交联体系的三种涂膜断裂伸长率均降低,断裂强度升高。添加了DAAM-ADH体系的涂膜表现为硬而强的特点,AAEM-HDA体系和GMA-HDA体系表现得强而韧。DAAM-ADH体系涂膜和GMA-HDA体系涂膜的硬度较同交联度的AAEM-HDA体系涂膜要高,因此,DAAM-ADH体系和GMA-HDA体系适合于皮革顶层涂饰用的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AAEM-HDA体系更适合于皮革底层涂饰用的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在分子链含功能单体乙酰乙酰基甲基丙烯酸乙酯(AAEM)的丙烯酸树脂乳液中,添加适量的蛋白质类物质(如明胶、酪素、多肽)作为交联剂,利用蛋白质分子链上的氨基能够与AAEM反应的活性,制备一种新型的室温自交联的丙烯酸树脂乳液,在成膜时可形成蛋白质和丙烯酸树脂相互交联的互穿网络结构。采用涂膜的硬度、吸水率、耐溶剂性、玻璃化温度(Tg)、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为指标,考察了三种蛋白质类交联剂对丙烯酸树脂乳液成膜基本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交联体系中,随着交联程度的增加,24小时的吸水率均趋于一致,均只溶胀,不溶解,由于蛋白质的强吸水性,使涂膜吸水率均高于未经交联的丙烯酸树脂涂膜;涂膜的硬度和抗张强度均逐渐增加,其中明胶交联的硬度和酪素交联的抗张强度最高,断裂伸长率均随用量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明胶交联的耐溶剂性最好;多肽交联体系的用量对涂膜断裂伸长率影响不大,基本都在600%-700%。蛋白质-AAEM交联体系的引入会明显提高丙烯酸树脂乳液涂膜的Tg,但三类蛋白材料交联的丙烯酸树脂涂膜的Tg差异不大。
凡永利,郑水蓉,侯锐刚,康圆[9](2011)在《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水性聚氨酯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文简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几种改性方法: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重点简述了纳米改性,并指出水性聚氨酯在各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徐徐[10](2011)在《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碱化成盐法提纯改性松香多元酸-富马海松酸,得到高纯度产品,利用加成、酯化及加成聚合等化学反应将松香衍生物-富马海松酸引入到水性聚氨酯分子的主链结构中,利用其特有的三环菲骨架结构,提高产品的硬度、光泽、耐热性等性能;采用乳液聚合技术,将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等材料进行复合,进而将松香衍生物、聚氨酯、丙烯酸酯及环氧树脂的优点有机结合,得到综合性能优良的富马海松酸复合改性水性聚氨酯,结果表明:富马海松酸上稠合多脂环结构的引入,增加了水性聚氨酯材料的抗水性能、硬度以及抗热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普通水性聚氨酯材料存在的抗水性和抗热性不足等缺陷。以富马酸和松香为原料制备富马海松酸,分别考察了富马酸加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并使用钾盐法对制备的富马海松酸进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富马酸加入量为松香总质量的30%,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富马松香经钾盐法纯化得到的富马海松酸纯度为95.1%,得率为93.8%,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1HNMR)及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验证。以富马海松酸为原料,制备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FAPP),分别考察了二元醇种类、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常压反应时间、减压反应时间、醇酸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FAPP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结果表明采用0.10 wt%的氧化锌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20℃、常压反应时间为4 h、减压反应时间为3 h、醇酸物质的量比(二甘醇:富马海松酸)为1.20的反应条件下制得的FAPP制备水性聚氨酯(WPU),可提高其拉伸强度、硬度和耐水性。以FAPP、聚醚N-210及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了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FWPU),分别研究了亲水扩链剂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加入量、NCO/OH摩尔比值(R值)及FAPP加入量对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镜面光泽、摆杆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附着力、吸水率等表征。当DMPA加入量为5%、R值为1.3、FAPP的加入量为35%时,FWPU的综合性能优良。同时对FWPU的抗菌性能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FWPU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性。采用核-壳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FWPUA)乳液,通过红外、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乳液的形态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酸酯加入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FWPUA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当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用量为30wt%,聚合温度在80-85℃,使用油溶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0.8wt%时,可得到性能较佳的乳液,制得的FWPUA涂膜耐水性、稳定性、力学性能及耐化学溶剂性有明显提高。以FAPP、聚醚N-210及TDI和环氧树脂(EP)为原料,合成了EP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FWPU/EP)乳液。试验结果表明:加入EP后,WPU分散体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FT-IR分析验证了EP中的羟基和环氧基参与了反应,并且生成了EP改性WPU;随着EP用量的增加,胶膜的硬度、耐水性及力学性能增强,但乳液外观和稳定性变差,故EP用量为3.0wt%较适宜;当DMPA用量为6.0wt%时,乳液呈微透明状,储存稳定性较好。以自制的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及纳米氧化锌(ZnO)为原料制备了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ZnO(FWPU/ZnO)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FT-IR研究结果表明,FWPU/ZnO复合材料中的氨酯羰基氢键化程度和硬段的有序化程度较纯FWPU高,而且FWPU/ZnO纳米复合材料中PU软硬段间有一定的相混合程度。TEM照片显示,ZnO纳米尺寸较均匀地分散在PU体系中。同时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纳米ZnO粒子的加入对PU有很好的增强和增韧效果,且具有一定的抗菌性和抗紫外性能。
二、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涂饰剂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涂饰剂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聚氨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性聚氨酯 |
1.2.1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 |
1.2.2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3 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
1.3 纳米材料 |
1.3.1 纳米材料的概述 |
1.3.2 纳米材料的分散方法 |
1.4 纳米材料/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纳米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案 |
2 有机微纳米材料/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内容 |
2.2.1 有机微纳米材料/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 复合薄膜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复合材料基本表征 |
2.3.2 复合材料热性能表征 |
2.3.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形貌及结构分析 |
2.4.2 热性能分析 |
2.4.3 力学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纳米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内容 |
3.2.1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2.2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分散 |
3.2.3 纳米材料/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透射电镜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3.3 水接触角测试 |
3.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3.3.5 X射线衍射仪 |
3.3.6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
3.3.7 热重分析仪 |
3.3.8 差示扫描量热仪 |
3.3.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3.3.10 电子万能试验机 |
3.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3.12 静电伏特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形貌及表面性能 |
3.4.2 结构分析 |
3.4.3 热力学分析 |
3.4.4 电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纳米纤维素稳定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氨酯简介 |
1.2 水性聚氨酯简介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原料 |
1.2.3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2.4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1.2.5 水性聚氨酯的乳化 |
1.2.6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7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方法 |
1.2.8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3 纤维素 |
1.4 纳米纤维素 |
1.4.1 纳米纤维素的分类和性质 |
1.4.2 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1.4.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长径比与表面性质纳米纤维素的可控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2.4.2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4.4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条件下制备纳米纤维素的形态结构 |
2.5.2 不同条件下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电位与粒径分布 |
2.5.3 不同条件下制备纳米纤维素的晶型结构 |
2.5.4 不同条件下制备纳米纤维素的红外吸收光谱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纤维素稳定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3.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3 样品的制备 |
3.3.1 不同亲水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3.2 不同类型纳米纤维素稳定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3.4.1 稳定性测试 |
3.4.2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3.4.3 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XRD) |
3.4.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3.4.5 拉伸测试分析 |
3.4.6 耐水性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不同亲水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5.2 不同纳米纤维素乳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5.3 水性聚氨酯粒径电位分析 |
3.5.4 水性聚氨酯胶膜表面形貌表征 |
3.5.5 纳米纤维素对胶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6 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燥再分散水性聚氨酯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4.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3 样品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4.1 稳定性测试 |
4.4.2 动态光散射测试(DLS) |
4.4.3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4.4.4 拉伸测试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不同单宁酸含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4.5.2 水性聚氨酯干燥粉末的微观形貌表征 |
4.5.3 原水性聚氨酯乳液与干燥粉末及再分散后乳液放置宏观形貌对比 |
4.5.4 原水性聚氨酯与再分散后水性聚氨酯粒径与电位分析 |
4.5.5 原水性聚氨酯与再分散后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竹材防腐与防霉变研究概况 |
1.2.1 竹材化学成分 |
1.2.2 竹材腐朽与霉变 |
1.2.3 竹材腐朽与霉变防治方法 |
1.2.4 防腐剂 |
1.2.5 水载有机防腐剂处理材防霉变性能研究现状 |
1.3 防腐处理材防腐剂流失研究进展 |
1.3.1 水载有机防腐剂抗流失性研究现状 |
1.3.2 防腐剂固着机理 |
1.3.3 竹材解剖构造对防腐剂流失的影响 |
1.3.4 防腐处理材抗流失性能测试方法 |
1.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研究进展 |
1.4.1 含铜防腐剂处理材金属腐蚀研究现状 |
1.4.2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机理 |
1.4.3 影响处理材金属腐蚀性的关键因素 |
1.4.4 防腐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
1.5 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研究进展 |
1.6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创新思路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构成 |
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及其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1 引言 |
2.2 三唑复合防腐剂制剂稳定性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分析 |
2.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防霉变性能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和金属腐蚀性能 |
3.1 引言 |
3.2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三唑复合防腐剂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表面涂饰对竹处理材性能的影响 |
3.4.1 材料与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竹处理材金属腐蚀形貌特征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竹处理材制备 |
4.2.3 腐蚀坑演化的数学模型 |
4.2.4 CA建模依据 |
4.2.5 CA模型 |
4.2.6 CA模型实现过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Q235钢腐蚀结果 |
4.3.2 起始模型和生长模型 |
4.3.3 CA模拟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长效防护竹处理材性能 |
5.1 引言 |
5.2 UF桐油微胶囊封装工艺研究 |
5.2.1 UF/桐油微胶囊封装方法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UF/桐油微胶囊性能表征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UF/桐油微胶囊型自修复涂层性能表征 |
5.4.1 材料与方法 |
5.4.2 结果与分析 |
5.5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抗流失性能影响 |
5.5.1 材料与方法 |
5.5.2 结果与分析 |
5.6 胶囊型自修复涂层对竹处理材金属腐蚀性能影响 |
5.6.1 材料与方法 |
5.6.2 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侧链胺基型阳离子扩链剂的合成及其合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性聚氨酯的简介 |
1.1.1 水性聚氨酯概论 |
1.1.2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 |
1.1.3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原料 |
1.1.4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工艺 |
1.1.5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2 扩链剂的研究进展 |
1.2.1 阴离子型扩链剂 |
1.2.2 阳离子型扩链剂 |
1.2.3 非离子型扩链剂 |
1.3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概述 |
1.3.1 合成机理 |
1.3.2 合成方法 |
1.3.3 影响阳离子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因素 |
1.3.4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3.5 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侧胺型阳离子扩链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叔胺含量的测定 |
2.2.4 阳离子扩链剂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的合成 |
2.3 仪器表征 |
2.3.1 核磁共振谱仪 |
2.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2.3.3 蒸发测试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阳离子亲水扩链剂合成条件的优化 |
2.4.2 阳离子扩链剂的结构表征 |
2.4.3 N,N-二甲基-2-(二羟甲基)丁胺的蒸发测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试剂预处理 |
3.2.4 不同粒径的新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2.5 MDEA为扩链剂合成阳离子水性聚氨酯 |
3.2.6 聚碳酸酯为软段的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3.2.7 水性聚氨酯胶膜制备 |
3.2.8 水性聚氨酯合成配方 |
3.3 仪器分析 |
3.3.1 WPU膜的红外表征 |
3.3.2 WPU乳液稳定性测试 |
3.3.3 WPU乳液粒径测试 |
3.3.4 WPU胶膜水接触角测试 |
3.3.5 WPU胶膜力学性能测试 |
3.3.6 WPU胶膜吸水率测试 |
3.3.7 WPU胶膜热重分析(TGA) |
3.3.8 WPU胶膜的耐黄变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投料方式对水性聚氨酯的影响 |
3.4.2 中和度对WPU和 CWPU性能的影响 |
3.4.3 红外分析 |
3.4.4 WPU和 CWPU粒径测试对比 |
3.4.5 WPU乳液稳定性测试 |
3.4.6 WPU胶膜吸水率测试 |
3.4.7 WPU与 CWPU力学性能测试对比 |
3.4.8 聚酯型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测试 |
3.4.9 WPU与 CWPU耐黄变的测试 |
3.4.10 WPU的热重分析 |
3.4.11 WPU和 CWPU的水接触角测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6)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水白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1 聚氨酯的结构 |
1.2.2 水性聚氨酯的特性 |
1.3 水性聚氨酯存在的不足和改性方法 |
1.3.1 丙烯酸酯改性 |
1.3.2 环氧树脂改性 |
1.3.3 有机硅/氟改性 |
1.3.4 复合改性 |
1.3.5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 |
1.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进展 |
1.4.1 存在问题及需改进方面 |
1.4.2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耐水性水白化的研究 |
1.4.3 提高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耐水性的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E10p改性聚氨酯涂膜水白化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仪器 |
2.3 EPUD的制备 |
2.4 涂膜的制备 |
2.5 EPUD的乳液性能测试 |
2.5.1 聚氨酯的外观评价 |
2.5.2 粒径的测定 |
2.5.3 粘度的测定 |
2.5.4 涂膜吸水率的测试 |
2.5.5 固含量的测定 |
2.6 EPUD的涂膜性能测试 |
2.6.1 红外光谱表征 |
2.6.2 紫外光谱表征 |
2.6.3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6.4 热机械性能分析 |
2.6.5 热重分析 |
2.7 结果与讨论 |
2.7.1 不同环氧基团含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2.7.2 EPUD红外光谱的分析 |
2.7.3 EPUD胶膜的热重分析 |
2.7.4 紫外光谱的分析 |
2.7.5 动态机械性能分析 |
2.7.6 浸水温度对胶膜水白化及恢复程度的影响 |
2.7.7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水白化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仪器 |
3.3 聚合工艺 |
3.3.1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 |
3.3.2 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3.4 涂膜的制备 |
3.5 性能测试 |
3.5.1 乳液外观评价 |
3.5.2 粒径的测定 |
3.5.3 粘度的测定 |
3.5.4 吸水率的测定 |
3.5.5 固含量的测定 |
3.6 涂膜表征 |
3.6.1 红外光谱表征 |
3.6.2 紫外光谱表征 |
3.6.3 差示扫描量热仪 |
3.6.4 热机械性能分析 |
3.6.5 热重分析 |
3.7 结果与讨论 |
3.7.1 BM:PUD的配比对乳液基本性能的影响 |
3.7.2 BM:PUD对乳胶膜吸水率的影响 |
3.7.3 FTIR分析 |
3.7.4 WPUA胶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7.5 紫外光谱分析 |
3.7.6 动态机械性能分析 |
3.7.7 浸水温度对胶膜水白化及恢复程度的影响 |
3.7.8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8 结论 |
第4章 V10 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胶膜水白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聚合工艺 |
4.3.1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 |
4.3.2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 |
4.4 VPUA涂膜的制备 |
4.5 复合乳液的性能测试 |
4.5.1 VPUA乳液外观评价 |
4.5.2 粒径的测定 |
4.5.3 粘度的测定 |
4.5.4 涂膜吸水率的测试 |
4.5.5 固含量的测定 |
4.6 复合乳胶膜的性能测试 |
4.6.1 红外光谱表征 |
4.6.2 紫外光谱表征 |
4.6.3 差示扫描量热仪 |
4.6.4 热机械性能分析 |
4.6.5 热重分析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V10 改性的 PUA 复合乳胶的基本性能 |
4.7.2 红外谱图分析 |
4.7.3 VPUA的热重分析 |
4.7.4 机械性能的分析 |
4.7.5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7)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文献综述 |
1.1 聚氨酯与水性聚氨酯 |
1.1.1 聚氨酯 |
1.1.2 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1.3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1.4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1.2.1 交联改性 |
1.2.2 优化复合改性 |
1.2.3 生物质改性 |
1.3 WPUA 复合乳液 |
1.3.1 物理共混改性 |
1.3.2 复合乳液共聚 |
1.3.3 互穿网络(IPN)聚合法 |
1.4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发展 |
1.4.1 存在问题及需改进方面 |
1.4.2 发展方向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基于 IPDI 的核壳结构 WPUA 复合乳液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WPUA 复合乳液的制备 |
2.2.3 乳胶膜的制备 |
2.2.4 分析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WPUA 胶膜的红外表征 |
2.3.2 乳液外观及胶膜吸水率 |
2.3.3 乳液粒径及ζ电位 |
2.3.4 乳胶粒形态表征 |
2.3.5 胶膜的力学性能 |
2.3.6 X 射线衍射分析 |
2.3.7 胶膜断面 SEM 观察 |
2.3.8 乳胶膜的热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无皂蓖麻油基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CPUA 复合乳液的制备 |
3.3 CPUA 的表征与测试 |
3.3.1 -NCO 含量测定 |
3.3.2 复合乳液粒径测定 |
3.3.3 力学性能测试 |
3.3.4 吸水率测试 |
3.3.5 乳液稳定性测定 |
3.3.6 红外光谱表征 |
3.3.7 乳胶粒形态表征 |
3.3.8 X 射线衍射分析 |
3.3.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3.3.10 扫描电镜分析 |
3.3.11 热失重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FT-IR 分析 |
3.4.2 CPUA 复合乳液外观及粒径 |
3.4.3 乳胶粒形态表征 |
3.4.4 CPUA 胶膜耐水性 |
3.4.5 胶膜的力学性能 |
3.4.6 胶膜 X-射线衍射分析 |
3.4.7 乳胶膜截面形貌 SEM 观察 |
3.4.8 CPUA 胶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3.4.9 胶膜的热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化学交联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2.3 乳液胶膜的制备 |
4.2.4 -NCO 含量测定 |
4.3 WPUA 的表征与测试 |
4.3.1 红外光谱表征 |
4.3.2 复合乳液粒径测定 |
4.3.3 力学性能测试 |
4.3.4 吸水率测试 |
4.3.5 热失重分析 |
4.3.6 乳胶粒形态分析 |
4.3.7 X 射线衍射分析 |
4.3.8 扫描电镜分析 |
4.3.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
4.4.2 交联型 WPUA 复合乳液粒径 |
4.4.3 乳胶粒形貌表征 |
4.4.4 乳胶膜耐水性 |
4.4.5 胶膜的力学性能 |
4.4.6 胶膜 X 射线衍射分析 |
4.4.7 胶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4.8 胶膜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4.4.9 WPUA 胶膜耐热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创新点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
(8)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涂膜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常用皮革涂饰成膜物质的种类与性能 |
1.2.1 聚氨酯树脂 |
1.2.2 丙烯酸树脂 |
1.2.3 蛋白类材料 |
1.2.4 硝化纤维 |
1.3 丙烯酸树脂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自交联改性 |
1.3.2 核壳乳液聚合 |
1.3.3 微乳液聚合[60] |
1.3.4 无皂乳液聚合 |
1.3.5 UV 光固化 |
1.3.6 互穿网络聚合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创新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制备 |
2.2.1 乳液的制备 |
2.2.2 涂膜的制备 |
2.3 分析检测 |
2.3.1 乳液性能测试 |
2.3.2 涂膜性能的测试 |
3 丙烯酸酸树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
3.1 前言 |
3.2 单体的选择和玻璃化温度(Tg)的设计 |
3.3 聚合条件的选择 |
3.3.1 单体与水的比例 |
3.3.2 搅拌速率 |
3.4 引发剂的影响 |
3.4.1 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影响 |
3.4.2 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 |
3.4.3 引发剂对比 |
3.5 乳化剂对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影响 |
3.5.1 阴离子与非离子乳化剂比例的影响 |
3.5.2 乳化剂用量占单体比例的影响 |
3.6 种子乳液对涂膜的影响 |
3.7 优化乳液的性能表征 |
3.8 本章小结 |
4 自交联体系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自交联体系的作用机理 |
4.3 交联剂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交联体系的交联程度对涂膜吸水率和耐溶剂性的影响 |
4.3.2 不同交联体系对涂膜硬度的影响 |
4.3.3 不同交联体系及用量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4 不同交联体系对涂膜 Tg 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蛋白质-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涂膜性能 |
5.1 前言 |
5.2 蛋白质-AAEM 室温交联机理 |
5.3 蛋白类交联体系涂膜基本性能 |
5.4 涂膜吸水率变化 |
5.4.1 交联体系的用量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5.4.2 蛋白质的种类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
5.5 涂膜的耐溶剂性能 |
5.6 不同交联体系及其用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7 不同交联体系对涂膜 Tg 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合成 |
6.2 自交联体系对丙烯酸树脂的影响 |
6.3 蛋白质-丙烯酸树脂复合乳液涂膜性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 |
2.1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 |
2.2 环氧改性水性聚氨酯 |
2.3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
2.4 纳米改性水性聚氨酯 |
3.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3.1 应用于皮革加工业 |
3.2 应用于纺织加工业 |
3.3 应用于涂料行业 |
3.4 应用于胶粘剂 |
4. 展望 |
(10)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历程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水性聚氨酯的分类 |
1.3.1 以外观分类 |
1.3.2 以使用形式分类 |
1.3.3 以聚氨酯原料分类 |
1.3.4 以亲水性基团的性质分类 |
1.3.5 以聚氨酯的水性化方法分类 |
1.3.6 以聚氨酯树脂的分子结构分类 |
1.4 水性聚氨酯的原料及制备方法 |
1.4.1 水性聚氨酯使用的原料 |
1.4.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5 水性聚氨酯的改性研究进展 |
1.5.1 复合改性 |
1.5.2 生物质资源改性 |
1.6 水性聚氨酯的应用 |
1.6.1 木器涂料 |
1.6.2 皮革涂饰剂 |
1.6.3 汽车涂料 |
1.6.4 纸张涂料 |
1.6.5 其他 |
1.7 论文的设想及研究内容 |
1.7.1 论文的设想 |
1.7.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7.3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富马海松酸的制备及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3.3 富马海松酸的纯化及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二元醇的影响 |
3.3.2 不同的催化剂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3.5 常压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6 减压反应时间的影响 |
3.3.7 醇酸比的影响 |
3.3.8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IR 谱图 |
3.3.9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性能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DMPA 的加入量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3 R 值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4 FAPP 的加入量对乳液及漆膜性能的影响 |
4.3.5 热学性能分析 |
4.3.6 FWPU 性能参数 |
4.3.7 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4.3.8 抗菌活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丙烯酸酯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5.3.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5.3.3 引发剂种类的影响 |
5.3.4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
5.3.5 MMA 用量的影响 |
5.3.6 耐化学试剂性分析 |
5.3.7 FT-IR 表征 |
5.3.8 TEM 分析 |
5.3.9 热学性能分析 |
5.3.10 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参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氧树脂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DMPA 含量的影响 |
6.3.2 环氧树脂含量的影响 |
6.3.3 FT-IR 表征 |
6.3.4 TEM 表征 |
6.3.5 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耐化学试剂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纳米氧化锌复合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试剂与仪器 |
7.2.2 实验方法 |
7.2.3 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机械性能分析 |
7.3.2 FT-IR 表征 |
7.3.3 XRD 表征 |
7.3.4 TEM 表征 |
7.3.5 SEM 表征 |
7.3.6 热学性能分析 |
7.3.7 抗菌活性分析 |
7.3.8 紫外吸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聚氨酯/丙烯酸酯水性涂饰剂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聚氨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宋永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纳米纤维素稳定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乐欢.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3]三唑复合防腐剂处理竹材的性能及其涂层防护研究[D]. 王卿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侧链胺基型阳离子扩链剂的合成及其合成水性聚氨酯的研究[D]. 张淼. 安徽大学, 2020(07)
- [5]2018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张爱霞,陈莉,李文强,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19(03)
- [6]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水白化的研究[D]. 丁宏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7]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D]. 宗奕珊. 陕西科技大学, 2014(11)
- [8]室温自交联丙烯酸树脂乳液制备及涂膜性能[D]. 王艳姣.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9]水性聚氨酯的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A]. 凡永利,郑水蓉,侯锐刚,康圆. Proceedings of 2011 AASR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AASRI-AIIA 2011 V4), 2011
- [10]富马海松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徐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