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同伴交往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同伴,障碍,初中生,自闭症,谱系,儿童,社会交往。
同伴交往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1](2019)在《同伴交互指导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交往能力是个体在游戏、学习等活动中感知、适应、调节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作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智力障碍儿童自身所伴随的社会技能缺陷,为其开展同伴交往和融入社会带来了不利影响。智力障碍本身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情感和运动等各方面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使智力障碍儿童在社会交往等适应行为上受到明显的限制,成为影响交往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社会化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摆脱自我中心、增强个体的情感支持,并且有助于促进社会行为、社会认知的发展,进一步有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同伴交互指导是一种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交互辅导和教学,有利于增加学习动机、提升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及时的反馈和平等交往的机会,增加同伴交往的经验,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回顾以往研究,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多从理论上探讨提升策略。本研究针对同伴交互指导的平等性、合作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等特征,采用同伴交互指导来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以期取得良好的提升效果。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重庆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七年级四名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自编同伴交往能力提升需求调查问卷,确定研究对象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需求,进一步设计同伴交互指导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和调整来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本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同伴交互指导有助于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研究对象的同伴交往能力都有了不同方面及不同程度的提升。在使用礼貌用语、帮助同学方式、交往方式以及交往主动性几方面的技能上有较好的提升。(2)同伴交互指导有助于增进同伴之间的关系。在开展同伴交互指导的过程中,同伴之间要进行相互的示范、提问、协助、评价以及鼓励,为同伴之间提供了较多交往的机会。通过同伴之间密切的互动,几位个案的同伴关系有所改善。(3)教学内容的选择影响同伴交互指导的教学效果。从个案的交往能力提升程度来看,几位个案在常用的技能,如使用礼貌用语、向同学道歉、主动加入游戏和邀请同学加入游戏上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称赞同伴、表达感受较不经常使用的技能上进步空间小。(4)同伴指导技能的掌握程度影响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效果。在开始同伴交互指导的试教活动中,由于个案对部分指导技能等的掌握程度不佳,同伴交往能力的提升程度不佳。随着指导技能的进步,同伴交往能力才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提升。本研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同伴支持体系,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其次,提供个别化支持,促进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创设支持性教育情境,提供充足的交往机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颜士利[2](2018)在《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留守人员是我国非常大的一个群体,由于父母和家里人到城市中打工,孩子们留在农村进行教育。以往,我国主要关注的是农村儿童,而近年来,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的障碍方面入手,给出了教育的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8年15期)
宋菲燕,丁海东[3](2018)在《幼儿园插班生同伴交往的常见障碍及支持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同伴交往在帮助插班幼儿适应新环境、促进社会化发展、实现身心健全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插班幼儿作为在园幼儿的一种群体类型,其同伴交往的状况值得关注。插班幼儿在插班过程中存在哪些交往障碍,这些障碍是否会阻碍幼儿的同伴交往,继而影响幼儿融入新环境,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探讨幼儿园插班生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常见障碍,将有助于教师、家长对插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以帮助插班幼儿尽快缩短适应新环境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连福鑫,王雁[4](2017)在《融合环境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同伴介入干预研究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查融合情境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同伴介入法的干预效果,对国外近十年23篇单一被试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计算相关研究总体干预、维持及泛化Tau效应值,并分析被试特征、同伴特征及干预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融合环境下运用同伴介入法能有效提高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维持和泛化效应;仅在干预效应值上,女童高于男童,社交参与、社交回应高于社交发起,同伴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高比例分配形式高于低比例分配形式。(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李怡慧[5](2016)在《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生正处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少年期,不仅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一生中身心变化最为显着的时期。此时初中生与同龄人之间的同伴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成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更加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提高。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不仅会导致初中生学校适应不良,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以学校生活为背景,从初中生同伴交往的主体感受与需求出发,结合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选择了X市两所初级中学,对初中生同伴交友状况展开了广泛调查,发现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不容乐观,在交往认知、交往情感、交往行为和技能方面都存在交往障碍,并在把握现状的基础上对初中生产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结为四个方面:首先是限制于初中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其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存在不良的个性品质和交往意识、缺乏交往机智;其次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家庭背景、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都会对学生的交往产生影响;再次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薄弱,提供的交往空间相对狭小、开展的交往教育不完善、教师重视不足,师生缺乏沟通;最后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理解与尊重相结合、发展与干预相结合、普遍与个别相结合的教育干预原则;从交往品德的培养、交往认知的调整和交往技巧的提升叁个方面提出教育干预的具体内容;从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丰富课堂教学交往结构、开设交往课程、实施心理辅导、实现家校共育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干预途径。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能够帮助交往不良的初中生克服交往障碍,建构和谐的同伴关系,收获美好的友谊,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高欢欢[6](2015)在《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贫困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儿童由于自身特殊性,成为家庭、社会的依赖人口,以及家庭贫困的直接受害者,因此贫困儿童一直是教育学界、社会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以宏观视角为主:分析贫困儿童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探讨贫困儿童的社会救助政策等。缺少微观层面的具体介入手段和措施。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该阶段社会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人生的发展历程。影响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因素众多,但是同伴交往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贫困儿童由于内在自信心和外显自尊心的不足,在同伴交往中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本研究以贫困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同伴交往障碍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从微观视角,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解决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问题,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本研究以南京市Q小学为研究地点,选取20名贫困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参与式观察法以及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针对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具体表现:不愿交往、不会交往以及不敢交往,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供微观介入服务。首先,在优势视角理论和系统理论的支撑下,分析贫困儿童同伴交往的现状、同伴交往障碍的表现及形成原因。其次,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指导下,设计个案服务计划,运用直接治疗技巧改善案主自身系统,运用间接治疗技巧改善案主环境系统。然后,基于发展性模式,设计小组工作方案,以小组活动为载体,帮助组员宣泄负面情绪,学习同伴交往技能,增强同伴交往能力。两种专业方法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案主改变。最后,探讨两种社会工作的方法在解决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上的有效性。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及实践效果的考察,本研究认为,贫困儿童的同伴交往障碍得到了改善。运用社会工作这一方法介入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儿童解决同伴交往过程中的情绪困扰,提升贫困儿童的交往技能,促使贫困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顺利完成早期社会化。而且突破以往关于贫困儿童研究的宏观视角,从微观层次,提出了解决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具体策略和措施,有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熊絮茸,谢丽霞,李梦凡,周雨凝[7](2015)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同伴介入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问卷访谈基础上,确立干预目标,遴选干预同伴,创设干预环境,监控干预实施来开展实验,收集数据对随班就读中的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同伴介入法进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同伴接纳水平影响儿童朋友的数量和质量,同伴介入存在比没有时儿童在关系质量的积极维度上表现更佳;交往目标确立能为同伴理解,与社会规范要求一致,与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合是提升儿童被同伴接纳的主要社会认知因素;同伴介入有助于儿童在交往技能提升的同时学会情绪情感常态表达。说明在一定社交情境中,同伴介入有利于儿童社交技能提升。(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刘金荣[8](2014)在《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结构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学习障碍初中学生和与其对照的普通初中学生18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初中生进行访谈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障碍初中生的交友范围整体比普通初中生广,部分同伴来源于网络和社会上的青少年;绝大多数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社会圈子较小,同伴数量也明显比普通学生少;学习障碍初中生更喜欢找比自己年龄小者作为同伴;学习障碍初中生选择同性同伴的比率高于普通初中生,同伴结构相对单一。(本文来源于《毕节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刘金荣[9](2014)在《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文章从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同伴数量、交往的对象、交往动机,同伴接纳、同伴交往的和谐度等方面探讨了学习障碍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现状,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为改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4年08期)
刘金荣[10](2014)在《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现况及教育建议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习障碍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精神卫生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关注。文章从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范围、同伴数量、交往的对象、交往动机,同伴接纳、同伴交往的和谐度等方面探讨了学习障碍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的现状,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为改善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的现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同伴交往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村留守人员是我国非常大的一个群体,由于父母和家里人到城市中打工,孩子们留在农村进行教育。以往,我国主要关注的是农村儿童,而近年来,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的障碍方面入手,给出了教育的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伴交往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张婷.同伴交互指导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颜士利.农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对策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3].宋菲燕,丁海东.幼儿园插班生同伴交往的常见障碍及支持策略研究[J].幼儿教育研究.2018
[4].连福鑫,王雁.融合环境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同伴介入干预研究元分析[J].教育学报.2017
[5].李怡慧.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及教育干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6].高欢欢.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儿童同伴交往障碍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
[7].熊絮茸,谢丽霞,李梦凡,周雨凝.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同伴介入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
[8].刘金荣.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结构特点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
[9].刘金荣.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现状及教育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
[10].刘金荣.学习障碍初中生同伴交往现况及教育建议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