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移转,入渗,氮素,土壤,形态,堆肥,沉积物。
移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乐[1](2019)在《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总结膜孔灌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黄河流域浑水灌溉与农田施肥现状,采用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通过开展浑水肥液入渗的膜孔灌试验研究,分析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湿润体内水分、氮素的运移分布规律和水肥耦合特性,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浑水肥液入渗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层状上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自由入渗的入渗特性,结果表明: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对浑水膜孔单点源肥液入渗均具有明显的减渗效果;夹砂层不同位置处理均增加了水分的横向扩散,水分穿过土砂交界面后,0~5 cm层位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历时仍符合幂函数关系,而5~10 cm层位则呈线性函数关系;不同夹砂层位置的含水率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同均质土相似,而在垂向的分布规律差异较明显;各处理在水平方向的土壤NO3-N浓度前锋运移距离的关系为:0~5 cm 层位>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土层各处理在垂向的NH4+-N含量含关系为:5~10 cm层位>均质土>0~5 cm层位。(2)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的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愤和入渗历时之间均符合Kostiakov入渗模型,其湿润锋运移距离随入渗历时增加均呈幂函数增大趋势;分别建立了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各影响因素和入渗历时的经验模型,经验证,所建模型拟合精度饺高。(3)与浑水入漆相比,除土壤容重1.40 g/cm3外,浑水肥液入渗的入渗能力、湿润体体积、湿润锋运移距离均较大。灌水结束时,肥液浓度为600、1300和2000 mg/L的肥液入渗增渗率分别为12.62%、23.84%和37.55%,且增渗率η与入滲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土壤容重由1.30 g/cm3增大至1.35 g/cm3 和1.40 g/cm3,其减漆率分别为13.96%和24.33%,且减渗率δ与入渗历时t呈对数负相关;泥沙中值粒径D50由0.019 mm增大至0.056 mm,其减渗率分别为20.28%、15.03%和10.36%,且减漆率ξ与入漆历时t呈幂函数负相关。(4)浑水膜孔灌单点源自由入渗条件下,不同肥液浓度、土壤容重、泥沙级配的浑水肥液入渗在湿润体内的水分分布规律基本相同,膜孔中心处的土壤含水率最高,越远离膜孔中心,土壤含水率越低,其等值线分布逐渐密集;同一入渗历时下,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时,湿润体体积越大,且湿润体内同一点的土壤含水率越大。(5)浑水肥液入渗与浑水入渗在土壤湿润体内的NO3-N、NH4+-N分布规律不同;不施肥时,湿润体内NO3--N、NH4+-N含量靠近膜孔中心处均低于本底值,而靠近湿润锋处略大于本底值;灌水结束时,浑水肥液入渗的土壤NO3-N、NH4+-N含量均随湿润距离增大而减小。肥液浓度和泥沙中值粒径D50越大,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和NH4+-N含量越大;土壤容重越小,湿润体内同一点的NO3--N含量越大,靠近膜孔中心处的NH4+-N含量越小,而湿润锋附近处的NH4+-N含量越大。(6)灌水结束时,膜孔中心水平方向0~12 cm与垂向0~10.5 cm的土壤NO3-N、NH4+-N含量与含水量之间均符合二次项函数关系;不同肥液浓度的浑水膜孔入渗土壤湿润体中含水率较高处,NO3-N、NH4+-N含量亦较高;且NO3-N、NH4+-N含量均随含水量增大呈增大趋势,肥液浓度越高,湿润体同一点的NC3--N、NH4+-N含量和含水量均越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杨琳,黄介生,吴争光[2](2019)在《暗管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控制排水措施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转化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控制排水位下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①控制与非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规律相似,硝态氮含量集中在0~40 cm土层,深层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很小在1 mg/kg左右,不会污染地下水;②排水结束后至降雨前,表层至4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变化率和各田硝态氮含量的增大率与控制排水出口的高度成负相关,降雨至排水结束后,表层硝态氮的浓度均减小,表层以下硝态氮浓度变化与地下水埋深有关,地下水位以上硝态氮浓度一般增大,地下水位以下硝态氮浓度一般减小。结论为控制排水措施减小了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且大大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且控制排水能有效减少硝态氮的流失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5期)
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3](2016)在《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探明潜流带表层沉积物对地表水体的"源汇"关系及季节性转化规律,综合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在河道和湖泊潜流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不同区域潜流带内水流形态及其对氮素运移转化的影响机制、潜流带内部环境变化梯度和温度分布季节性变化对潜流带好氧-厌氧区分布范围及氮素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潜流带中氮素与地表水体的交换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雷勋杰[4](2015)在《污泥施入黄土后Cu、Zn对Cd的迀移转化影响及营养物质淋滤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污泥具有量大,有机成分高,处理处置难等特点。污泥众多处置方式中,土地利用是最具发展前途的处置方式之一。污泥含有毒有机化合物、重金属、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等,因此,污泥土地利用的二次污染问题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焦点,尤其是重金属方面。我国黄土面积达64万km2,黄土肥力低下、土壤结构较差以及保水保肥性能差等,而污泥可以弥补黄土的这些缺陷。然而污泥在黄土地区利用时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机质和氮磷的迁移特征,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作用等尚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分析。论文选取我国污泥中浓度最大的Cu、Zn和毒性大的Cd,以及有机质、氮磷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年灌溉用水量的黄土土柱连续淋滤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重金属总量在土柱剖面中的淋滤迁移分布特征:各土柱耕作层Cu、Zn和Cd均发生了纵向迁移,迁移能力:Cu和Cd>Zn;耕作层Cd的流失率大小依次为:1号柱<2号柱<3号柱<4号柱<5号柱;耕作层堆肥污泥中Cd、Cu和Zn的浓度增加均会增加Cd的纵向迁移能力。(2)重金属形态在土柱剖面中的迁移转化特征:淋滤有利于促使Cu、Zn和Cd的形态稳定化,且Cu、Zn的稳定化效果好于Cd;堆肥污泥Cu或Zn浓度的增加均不利于耕作层中Cd的可交换态比例的减少;各土柱剖面Cu以形成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Zn与Cd则形成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3)污泥有机质和氮、磷在土柱剖面中的淋滤迁移特征:堆肥污泥可明显改善黄土肥力;淋滤后污泥有机质仍绝大部分持留于耕作层,全氮和有效氮易于向下迁移,其迁移能力:有效氮>全氮,全磷>有效磷,且磷素的迁移转化易受氮素的影响。(4)污泥经堆肥化或厌氧消化稳定化后其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土地利用的相关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时,则堆肥污泥在黄土地区的土地利用是可行的、可推广的,且研究对于污泥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碱性土壤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5-01)
赵志鹏[5](2015)在《重金属镉的土壤空间分布机制及迀移转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镉属于分散元素,在地壳的丰度仅为是0.2 mg·kg-1,然而在特殊的自然过程、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下,镉会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对生态环境安全产生影响,甚至危害人类健康。贵州省属于喀斯特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土壤中镉的平均背景值为0.659mg·kg-1,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镉地球化学高背景特征,其异常的特征以及污染风险值得广泛关注。本文在镉的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贵州省黄壤与石灰土的吸附解吸特性、高污染地区镉在耕地土壤剖面的淋溶特性,以及影响镉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吸附解吸试验镉的浓度设置为0、0.5、1.0、2.0、5.0、10.0、25、50、100、150、300mg/L,Cd在黄壤和石灰土中的吸附量均随着加入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吸附率却逐渐下降。当初始溶液中Cd的浓度达到310 mg·L-1时,石灰土与黄壤中吸附的Cd的含量达到了2626和1507mg·kg-1,此时石灰土以及黄壤的Cd的吸附率分别为84.74%和48.64%。Freundlich和Henry方程均可以用来拟合Cd2+在这两种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过程,而Langmuir和Temkin方程则不适合用来描述.其中Freundlich的拟合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Cd在黄壤和石灰土中的解吸量均随着加入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解吸率却逐渐升高最终趋于稳定,黄壤对Cd的解吸率最终稳定在25%-30%之间,石灰土对Cd的解吸率稳定在6%-7%。重金属镉在酸性黄壤中的吸附能力较石灰土弱,而解吸性能较石灰土强,容易迁移,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2)高浓度养殖废水淋溶试验表明,污水灌溉会使重金属镉在土壤表层和底层富集,在淋溶初期,土壤中镉的分级测定结果为易还原态镉>残渣态镉>酸可交换态镉>可氧化态镉,在180天淋溶试验结束后,镉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为残渣态镉>易还原态镉>酸可交换态镉>可氧化态镉,可见,镉在土壤中可由易还原态向稳定的残渣态转化。(3)前期试验表明,镉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是表层累积,在0-0.8 m范围内有所下降,在0.8-1.2m出现明显的沉积层。研究土壤剖面镉与土壤有机碳、铁锰氧化物含量、土壤质地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土法炼锌区,镉在土壤表层累积,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较为一致,在无污染的背景区,镉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为表层低,底层高,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分布相关性显着。在酸性土壤中,镉主要以铁锰氧化物易还原态以及酸可交换态的形式存在,其占到总镉的60%-80%,这可能会引起镉从土壤向食物链以及水体的迁移,从而影响人体健康以及引起环境风险。(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5-01)
陈培培[6](2015)在《土壤中砷的迀移转化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非常的严重,而土壤砷污染作为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都不容忽视。土壤中砷的生物可利用性及毒性与其存在的形态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关于土壤中砷的形态变化及迁移转化特征的研究,比单一考虑砷的总量更加重要。本文以设计试验的方式,对土壤中砷的迁移转化特征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土壤的基本性质与砷形态之间的关系,模拟酸雨浸泡对土壤中砷形态迁移转化的影响,以及添加有机质对土壤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叁个方面。对嘉定、崇明、闵行叁个地区的代表性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的基本性质与砷形态之间存在相关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对砷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交换态砷的影响,其含量的增加会引起交换态砷含量的增加。土壤中碳酸盐的含量则会影响碳酸盐结合态砷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土壤中铁和锰的含量相关性很高,且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的含量随其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中含有能与砷结合的官能基团,它的含量会影响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砷的含量。模拟酸雨浸泡处理试验土样,主要是通过pH值和酸根离子影响土壤。随着浸泡溶液pH值的增加,水溶态砷、交换态砷、碳酸盐结合态砷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的含量会增加,有机结合态砷和残渣态砷的含量会减少,呈现出向更加稳定的形态迁移转化的趋势。浸泡溶液所使用酸的类型对砷形态的影响,体现在随着SO42-离子的减少,土壤中水溶态砷、交换态砷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砷的含量会增加,而碳酸结合态砷、有机结合态砷和残渣态砷的含量相对减少。有机质对土壤砷形态迁移转化特征的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添加的黄腐酸浓度的增加,土壤中水溶态砷的含量增加,交换态砷和碳酸盐结合态砷的含量会减少,但整体上土壤中生物有效性强的AE-As含量减少,铁锰氧化物的含量也呈递减趋势,而有机结合态砷和残渣态砷的含量则随之增加。土壤中砷会向着形态稳定、生物毒性弱、可利用性低的方向转化。砷在土壤中主要以稳定性强、活性差的残渣态的形式存在,而其余形态的含量较少。砷的迁移转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试验研究的结论,提出砷的迁移转化在砷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建议,可以通过更改土壤的基本条件,或外加化学试剂的方法,使得土壤中的砷由活性大、生物毒性强的形态向性质稳定、生物可利用性低、生物毒性弱的形态转化,减少砷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脱云飞,王克勤,张丽娟,费良军[7](2015)在《灌水定额对玉米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玉米膜孔灌土壤水分和氮素的运移转化特性,通过灌水定额分别为300,450,600,750m3/hm2的玉米膜孔灌施氮肥试验,提出了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玉米膜孔灌农田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玉米生育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生育时间相同,土壤含水率随灌水定额增大而增大,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灌水定额增大而减小,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灌水定额增大而减小;灌水定额相同,土壤含水率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呈正余弦函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增大,最后减小,土壤硝态氮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又增大,最后减小;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玉米膜孔灌农田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与玉米生育期之间的经验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30 0,标准误差均很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李桂元,肖红宇,刘思妍[8](2014)在《紫鹊界古梯田区域地下水储量及其运移转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取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连续监测等实验研究手段,对紫鹊界古梯田区域地下水分布、储存及其运移转化规律开展研究。研究揭示:花岗岩地质构造孕育了区域地下水蓄水库,其有效调蓄容量达1.44亿m3,年均补给量3 991万m3。是古梯田稻作灌溉水源,也是维系区域生态景观的生命之基。(本文来源于《湖南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5期)
脱云飞,王克勤,张丽娟,费良军[9](2014)在《肥液浓度对膜孔交汇入渗水氮运移转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膜孔多向交汇入渗条件下肥液质量浓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和氮素运移转化影响的室内试验资料,研究提出了土壤湿润体的含水率及其硝态氮和铵态氮与不同肥液质量浓度和灌水入渗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提出了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及其减小量和减小率、土壤硝态氮及其转化量和转化率、土壤铵态氮及其转化量和转化率与肥液质量浓度和运移转化时间关系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该经验公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00,标准误差很小,且通过0.05的显着性检验,可见该经验公式能反映膜孔多向交汇入渗不同肥液质量浓度的土壤水分分布和氮素运移转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排灌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脱云飞,王克勤,宋维峰,费良军[10](2013)在《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土壤水动力学方程和溶质运移理论,考虑了土壤氮素的挥发、吸附、硝化、反硝化和矿化作用等动力学过程,而忽略作物根系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吸收过程,建立了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的数学模型,运用试验资料确定与模型相关的土壤水分及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的参数,利用ADI格式结合Gauess-Seidel迭代法对方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铵态氮以膜孔为中心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逐渐减小,而土壤硝态氮先增大后减小。随分布和运移转化时间的增大土壤含水率和土壤铵态氮逐渐减小,土壤硝态氮逐渐增大。土壤含水率及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实测值与计算值根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7444、0.6518和0.8300,吻合良好,具有变化规律的一致性,则该模型可以反映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控制排水措施对土壤硝态氮运移和转化的影响,通过测坑试验分析了不同控制排水位下土壤不同深度硝态氮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①控制与非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规律相似,硝态氮含量集中在0~40 cm土层,深层土壤中硝态氮浓度很小在1 mg/kg左右,不会污染地下水;②排水结束后至降雨前,表层至4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浓度变化率和各田硝态氮含量的增大率与控制排水出口的高度成负相关,降雨至排水结束后,表层硝态氮的浓度均减小,表层以下硝态氮浓度变化与地下水埋深有关,地下水位以上硝态氮浓度一般增大,地下水位以下硝态氮浓度一般减小。结论为控制排水措施减小了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且大大减少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且控制排水能有效减少硝态氮的流失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移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乐.浑水膜孔灌自由入渗氮素运移转化与水肥耦合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2].杨琳,黄介生,吴争光.暗管控制排水条件下土壤硝态氮运移转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李勇,张维维,袁佳慧,黄漫丽,朱亮.潜流带水流特性及氮素运移转化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雷勋杰.污泥施入黄土后Cu、Zn对Cd的迀移转化影响及营养物质淋滤实验[D].兰州大学.2015
[5].赵志鹏.重金属镉的土壤空间分布机制及迀移转化过程研究[D].贵州大学.2015
[6].陈培培.土壤中砷的迀移转化特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7].脱云飞,王克勤,张丽娟,费良军.灌水定额对玉米膜孔灌土壤水氮运移转化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5
[8].李桂元,肖红宇,刘思妍.紫鹊界古梯田区域地下水储量及其运移转化规律研究[J].湖南水利水电.2014
[9].脱云飞,王克勤,张丽娟,费良军.肥液浓度对膜孔交汇入渗水氮运移转化影响[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4
[10].脱云飞,王克勤,宋维峰,费良军.膜孔肥液自由入渗土壤水氮运移转化的数值模拟[J].水力发电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