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碰撞振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岔,系统,混沌,光滑,摩擦,特性,动态。
碰撞振动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丁旺才,李险峰[1](2019)在《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吸引域结构变化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振动问题或利用振动时效技术消除工件应力时,常需要借助激振器或振动台等激振装置使物体产生振动。针对含间隙及预紧弹簧激振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得到其解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胞映射法在不同Poincaré截面上获得系统中共存的吸引子及吸引域,分析了由鞍结分岔、周期倍化分叉及边界碰撞分岔诱导出现的吸引子共存情况,及由边界激变、吸引域边界质变及内部激变等全局分岔所引起的吸引子湮灭情况。研究表明由擦边分岔所诱导产生的平常型鞍点分支,及由周期倍化分岔所诱导产生的的翻转型鞍点分支的出现是造成系统出现分形吸引域边界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8期)
张惠,卫晓娟,丁旺才[2](2019)在《一类弹性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预测及其神经网络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单自由度含间隙和预紧弹簧的弹性碰撞振动系统的分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指数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岔预测及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的Poincaré映射,推导了弹性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存在的条件,研究了在主要分岔参数平面中的动力学分布;其次利用Lyapunov指数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利用追踪Lyapunov指数谱分岔点来预测周期倍化分岔发生的方法;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了参数反馈分岔控制器、基于周期倍化分岔点处的最大Lyapunov指数构造适应度函数,并利用Lyapunov指数判断是否实现了分岔控制,以引导自适应混合引力搜索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选,从而实现周期倍化分岔控制。(本文来源于《振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俭勇[3](2019)在《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位置控制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以二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为例验证了控制效果,并在不同强度的随机激励下讨论了该方法的稳定性。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是研究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控制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12期)
张瑜,王立新,陈洪月,毛君[4](2019)在《刨煤机系统纵向振动与刨头斜切碰撞振动耦合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精确研究斜切进刀工况下刨煤机系统动态特性,考虑刨头与滑架体之间的间隙,推导了斜切工况下刨头与滑架体的碰撞接触条件,建立了刨头接触碰撞动力学模型,推导了间隙条件下的刨刀截割阻力,以此为外激励模型,构建了刨煤机系统纵向振动与刨头碰撞振动耦合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求解。分析了不同刨速下刨煤机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与改进前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及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提高了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准确度。(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07期)
陈俭勇[5](2019)在《基于碰撞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线性系统里面混沌现象非常的不稳定,其如果不受控制的话,就会造成振动系统表面的损坏和内部系统的混乱情况,甚至有时候还会造成很大的噪音。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所以混沌的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了解碰撞系统的结构以及混沌控制的基础上研究混沌控制,寻找提高混沌控制效率的方法,从而提高碰撞系统的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9年07期)
黄曼娟,侯诚,李云飞,刘会聪,陈涛[6](2019)在《基于碰撞升频的MEMS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碰撞升频机制的微型压电能量采集系统,由一对共振频率不同的悬臂梁平行迭放组成.在外界低频振动激励下,底部低频S形金属曲梁产生共振,在运动过程中碰撞顶部高频微型压电直梁,从而将低频环境振动转换为高频压电梁的振动,解决了压电直梁的固有频率与外界激励频率不匹配问题.论文建立了压电悬臂梁受迫振动、压电悬臂梁与金属悬臂梁碰撞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模型,讨论了压电悬臂梁的电压输出特性.通过实验测试了压电能量收集系统和单个压电悬臂梁的开路电压并计算了输出功率,结果表明当振动加速度为1.0g时,升频式压电能量采集系统在25 Hz的激振下输出功率达到8.6μW,高于单个压电悬臂梁的最大输出功率.(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艳龙,王丽,石建飞[7](2019)在《随机干扰下碰撞振动系统的Lyapunov指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随机干扰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建立了一类随机干扰强度下的两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给出了系统所有Lyapunov指数的计算推导过程,分析了一定参数条件下不同随机干扰强度对系统周期运动最大Lyapunov指数的影响,获得了随机干扰强度变化时系统的分岔特性和不同随机样本条件下系统的不同运动状态.研究发现:在一定随机干扰强度下,系统在稳定周期运动参数区间内出现抗随机干扰能力较强的点和抗随机干扰能力较弱的点;在随机分岔区域内系统运动极不稳定,在不同随机样本条件下,系统或呈现相轨扩散的周期运动,或呈现混沌运动,可供此类问题的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同慧,朱喜锋[8](2019)在《含干摩擦振动系统的共存吸引子与亚谐碰撞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类简谐激励作用下含干摩擦和间隙的单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p/1运动随激励频率变化的演化过程以及共存吸引子的存在范围与特点,发现随激励频率递减,系统会产生Grazing分岔导致碰撞次数依次加一直至发生完整颤碰-粘滞运动,在相邻p/1运动窗口之间会存在由于系统的不同初始条件包含有两种不同运动的共存吸引域.(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叶建聪,杜叁山,石慧荣[9](2019)在《摩擦碰撞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间隙和摩擦的机械部件广泛存在于机械和交通等领域.而研究间隙和摩擦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可用以优化机械系统;因此建立了含双侧间隙的摩擦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四阶Runge-Kutta数值方法研究了该摩擦碰撞振动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分析了基准参数下该系统的粘滞与纯滑移周期振动特点.讨论了不同参数对粘滞行为和颤碰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下,随着间隙值b的增大,系统发生粘滞的时间会减小,滑移的时间会增加.当摩擦力较大时,系统的纯滑移运动会逐渐消失,而主要存在粘滞振动.周期运动与混沌运动之间的转迁主要通过倍化分岔、逆倍化分岔、Bare-grazing分岔、Hopf分岔、以及Neimark-Sacker分岔来实现.由此可知,间隙值和摩擦对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很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代东昌,周建星,张建杰,孙文磊[10](2019)在《齿轮传动系统碰撞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高速轻载条件下,齿轮传动系统出现的碰撞振动现象。以直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Hertz接触理论,构建了系统碰撞振动分析模型。在轻载条件下,就不同转速及负载对齿轮副碰撞振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载荷较小时轮齿间产生碰撞振动现象,啮合力频谱出现1/3次谐波,此时表现出极强的非线性,随转速的增加,碰撞力幅值逐渐增大,脱啮时间逐渐减小;随负载逐渐增加齿面依次经历了双侧碰撞,单侧碰撞以及正常啮合叁个阶段,当负载达到碰撞振动门槛值时,齿轮副开始正常啮合。该研究成果为齿轮系统的减振降噪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9年01期)
碰撞振动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一类单自由度含间隙和预紧弹簧的弹性碰撞振动系统的分岔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yapunov指数及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分岔预测及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系统的Poincaré映射,推导了弹性碰撞振动系统周期运动存在的条件,研究了在主要分岔参数平面中的动力学分布;其次利用Lyapunov指数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提出利用追踪Lyapunov指数谱分岔点来预测周期倍化分岔发生的方法;最后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了参数反馈分岔控制器、基于周期倍化分岔点处的最大Lyapunov指数构造适应度函数,并利用Lyapunov指数判断是否实现了分岔控制,以引导自适应混合引力搜索算法对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选,从而实现周期倍化分岔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碰撞振动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惠,丁旺才,李险峰.分段光滑碰撞振动系统吸引域结构变化机理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2].张惠,卫晓娟,丁旺才.一类弹性碰撞振动系统周期倍化分岔预测及其神经网络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19
[3].陈俭勇.多自由度碰撞振动系统的位置控制方法分析[J].山西建筑.2019
[4].张瑜,王立新,陈洪月,毛君.刨煤机系统纵向振动与刨头斜切碰撞振动耦合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2019
[5].陈俭勇.基于碰撞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J].四川建材.2019
[6].黄曼娟,侯诚,李云飞,刘会聪,陈涛.基于碰撞升频的MEMS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J].固体力学学报.2019
[7].张艳龙,王丽,石建飞.随机干扰下碰撞振动系统的Lyapunov指数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8].王同慧,朱喜锋.含干摩擦振动系统的共存吸引子与亚谐碰撞运动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9].叶建聪,杜叁山,石慧荣.摩擦碰撞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
[10].代东昌,周建星,张建杰,孙文磊.齿轮传动系统碰撞振动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