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观察

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观察

(1上海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333)

(2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上海200062)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通过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王不留行子耳穴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40%,PSQI量表评分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针;肝郁脾虚;失眠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365-02

失眠在中医学中称“不寐”,表现为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严重者则彻夜不寐,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环境的影响,失眠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一般人群中有失眠主诉的流行率为10%~60%,近10%的患者具有明显的失眠综合征[1]。而我国目前失眠的发病率也高达10%~20%,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2]。笔者采用电针治疗失眠43例,与王不留行子耳穴治疗失眠43例子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均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门诊患者。按就诊日期随机分组,为单日的患者入治疗组,为双日的患者入对照组。治疗组43例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32~69岁,平均(46±3.56)岁;对照组43例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30~65岁,平均(48±3.06)岁。经t检验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3];(1)主诉以睡眠障碍为几乎惟一症状,其他症状继发于失眠,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2)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不能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4)睡眠量和质的不满引起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分级:轻度:睡眠时常觉醒或睡眠不安稳,晨醒过早,但不影响工作;中度:睡眠不足4h,但能坚持工作;重度:彻夜不眠,难以坚持工作。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主症为胃脘或胁肋胀痛,腹胀,食少纳呆,便溏不爽;次症为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腹痛腹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具备以上主症3项(胃脘或胁肋胀痛必备),或主症2项(胃脘或胁肋胀痛必备),次症2项,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①年龄在20~70周岁之间,符合失眠症的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②PSQI评分>12分。③入组前1周内未服用精神类药物。④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楚可以配合量表评分。⑤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患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电针方法:嘱咐患者平卧,放松身体。持无菌针灸针0.30*40于百会、神庭逆督脉方向快速进针次入冒状腱膜下疏松组织,约0.5~0.8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中脘穴位直刺,约1~1.5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神门穴直刺,0.1~0.5寸,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太冲穴直刺,0.5~0.8寸,得气后行捻转泻法;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直刺,约0.5~1寸,得气后采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G6805-2)正极接足三里,负极接三阴交,采用疏密波,缓慢增加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电针30min/次。隔日1次,共治疗4周。

2.2对照组

用镊子夹住王不留行子耳贴贴于神门、心、肝、脾耳穴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30秒,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而定,24小时更换一次,隔日贴敷,共治疗4周。

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包括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催眠药物、睡眠效率、日间功能。

3.2疗效判定标准

①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拟定的诊断标准。临床痊愈:失眠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睡眠质量好,显著进步: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时间为3~5小时。睡眠质量提高,进步:失眠症状改善,睡眠时间增加但低于3小时,无效:失眠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睡眠时间低于1小时。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人数×100%;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按照1~3分3级评分法积分,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

3.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中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4.讨论

中医认为,阴阳交合,阳入于阴则夜寐安。若气血、脏腑失调,阴阳逆乱,阳不入阴,阴不敛阳,则发为不寐。在现代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中不规律饮食和过度思虑,久必伤脾。[6]失眠患者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紧张及易激惹等[7]。肝郁气滞则气机升降枢转失常,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神无所养,魂失所依。外加肝木胜则易乘脾土,故形成肝郁脾虚型不寐。

本研究选用针刺主穴为三阴交(双侧)、足三里、中脘、百会、神庭、神门(双侧)、太冲。三阴交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之效。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三阴交-足三里配对使用电针治疗,使气血得以调畅,阴阳得以交泰。中脘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百会配太冲可疏肝涤痰、开窍醒神。神门配神庭具有宁心安神、清心调气的功用。《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调阴于阳,调阳于阴,精气乃光,合形于气,使神内藏。”本研究运用电针调理阴阳,使阳得以入阴,则为寐。从中医的角度,针刺治病必须得气,电刺激从一定程度上代替手捻针来加强或维持得气,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8]相对于耳穴治疗,针感更强,疗效更持久,且不受患者按压手法的影响。通过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任之,李卫晖,佘丽珍,等.慢性失眠的病理机制:脑电生理和脑影像学证据[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9(9):977-980.

[2]李瑜.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2010,24(3):91-93.

[3]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S].3版.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7,364.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5.

[6]邓晶晶.体针配合四花穴麦粒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11(29):1683-1686.

[7]谢永标,徐莉萍,刘破资,等.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心理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5):412-413,458.

[8]孟凡颖.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62例临床分析[J].中医中药,2011,8(4):88,91.

标签:;  ;  ;  

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