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燕燕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第八中学841000
创新思维是时代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非易事。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同仁。
一、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所谓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或趋向某种客观的积极态度,它和个人需要紧密相联,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发表独特见解的创新思维的第一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认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因而要把兴趣作为创新思维培养的首要任务。
首先,利用数学自身魅力,诱发创新思维。
数学本身就是一个与外界不断进行交流的开放型体系,它“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中实例,让学生体会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几何曲线不仅有柔美而流畅的外形,而且蕴意外形的美是内在美的表现力;螺旋线蜿蜒伸长,暗示着人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渐进线欲达而不能的,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不懈追求;比例与对称,以其天造地设的美感令人叹为观止;巴黎圣母院、北京故宫的构图融入“黄金分割”的匠心,埃及胡夫金字塔、维纳斯雕塑中一些长度的比值都有“0.618”的踪影,舞台上报幕员的最佳位置、女式服饰带位置也都在“黄金分割”点上。
例如对“七巧板课题”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以下问题:
1.利用计算机软件先画出七巧板的整体图形,然后把其按课本分割成七部分,分别涂上颜色。
2.用七巧板拼图(拼出课本上的图案)。
3.自己用七巧板拼出个性图案。
4.作品展示。
这些都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以此召唤创新思维的萌动。
其次,用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优秀事迹启迪创新思维。
要结合教材内容,作针对性开发。例如讲圆周率时,介绍祖冲之发现圆周率精确数位,讲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讲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在年仅8岁那年用奇异方法求得1到100的连续自然数之和是5050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才能以巧妙奇异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夯实基础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始点
兴趣并不一定能持久地发生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会被困难压倒,遇难而退。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双基”训练,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如运算能力较差的学生,严格要求理解熟记有关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掌握数、式、方程等运算、变形技能,然后指导启发寻求最简捷途径;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认真讲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分析;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各种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并画出图形。例如,讲解圆锥侧面展开图时,让学生用纸做圆锥的简易教具,再请他们沿圆锥的一条母线剪开,观察展开图的形状、大小。通过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讲,训练了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实践表明:夯实基础,学生就有了创新思维的“本钱”;如果没有夯实基础,学生的创新就变成了海市蜃楼。
三、教“活”数学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主阵地。教师的以“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而“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有教师的“活”,才能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是指揭示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数学中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观点,充分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其内在规律,不仅是知识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准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努力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使学生学到的是活的理论、活的方法、活的思维。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创新思维的再发现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自然和社会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再发现、再创新,将一些实际问题巧妙地穿插进去。
比如:讲授解直角三角形时,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讲函数时,出示运费最省、材料最佳利用等实际问题让学生解答;在讲授正多边形与圆时,让学生讨论地板砖设计成哪几种正多边形;还有股票、保险、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也不失时机地“请入”数学课堂。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把相关学科、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它们。
总之,在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多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亲身体会成功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