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重要的场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海洋法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海洋法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构建广义上的"大海洋法"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复合型、特色型、应用型涉海法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强基础、显特色、宽学科、重实践"课程体系为中心,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性地建设海洋法治实验室、开展"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涉海法律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单娟
关键词: 海洋法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支撑体系
来源: 中国成人教育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工程科技Ⅰ辑,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行政法及地方法制,高等教育
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 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QDSKL1801106),山东科技大学教育教学群星计划项目(QX2018M53)
分类号: D912.6-4;G642
页码: 51-54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72K
下载量: 99
相关论文文献
- [1].拓宽全球海洋视野 助推海洋强国建设——《世界海洋法译丛》出版纪实[J]. 全国新书目 2019(12)
- [2].海洋法中“一般国际法”含义探析[J]. 珠江水运 2020(14)
- [3].中国海洋法制度与若干问题概论[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4].我国海洋法立法现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08)
- [5].论南海仲裁案对海洋法的冲击[J]. 政治与法律 2017(07)
- [6].南海仲裁案对海洋法的冲击与影响(英文)[J]. China Legal Science 2017(04)
- [7].海洋法权论[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9)
- [8].“大海洋法”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淮海工学院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9].国家海洋法立法的定位及基本范畴[J]. 人民法治 2015(06)
- [10].美国海洋法政策及其走向分析——以美国拒绝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 [11].一场披着海洋法外衣的政治闹剧——南海仲裁案[J]. 青春岁月 2018(03)
- [12].现代海洋法体系与中国的实践(英文)[J]. China Legal Science 2018(06)
- [13].世界海洋法译丛[J]. 中国出版 2018(11)
- [14].拓宽全球海洋视野 助推海洋强国建设——《世界海洋法译丛》出版纪实[J]. 全国新书目 2018(06)
- [15].2016年“‘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6].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管辖权的影响因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5)
- [17].北极法律问题:适用海洋法基本原则的基础性思考[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8].论中国海洋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3)
- [19].《加拿大海洋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 海洋信息 2010(04)
- [2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内容架构对海洋法发展的影响[J]. 水运管理 2009(07)
- [21].我国海洋法体系的缺陷与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01)
- [22].英国海洋事业的新篇章——谈2009年《英国海洋法》[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02)
- [23].新中国涉海法治70年的发展、特点与应然取向[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1)
- [24].建设海洋强国的法律保障:中国海洋法体系的完善[J].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3(01)
- [25].中美成功举行第四轮中美海洋法和极地事务对话[J]. 江苏科技信息 2013(04)
- [26].国际海洋法法庭在临时措施案件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兼析国际法院的临时措施[J]. 研究生法学 2010(03)
- [27].《世界海洋法译丛》助推海洋强国建设[J]. 中国出版 2018(15)
- [28].海洋法的特性演变与中国的海洋权益——以海洋基本属性为框架的研究与建议[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23)
- [29].评网络行动对海洋法制度带来的问题与争议——以塔林2.0为研究范本[J]. 科学经济社会 2018(01)
- [30].南海局势与应对海洋法的新发展[J]. 南洋问题研究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