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刘辉,刘畅,李殿茜,王琦

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刘辉,刘畅,李殿茜,王琦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依托发射,自主导航,旋转调制,罗经效应

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刘畅,李殿茜,王琦[1](2019)在《陆用定位定向系统自主导航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车载自主导航精度受作战半径影响,长航时使用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难于实现无依托发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定向精度不受导航时间影响、定位精度不受作战半径影响的自主导航方案。通过分析惯性旋转调制导航、惯性/里程计组合原理及误差特性,采用罗经效应原理实现了高精度长航时自主定向;通过旋转调制导航抵消惯性器件误差的影响,利用航位推算隔离载体加速度和速度对罗经效应的影响,使航向误差完全可观,提升实时估计与修正精度。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地图匹配技术进行自主定位,解决陆用定位精度与行驶里程相关的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采用地图信息辅助定位定向系统进行自主导航,在较低保障要求下,能够解决定向、定位误差积累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导航定位与授时》期刊2019年02期)

张钧宇[2](2016)在《GPS辅助的车载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定位定向技术是陆基导航上的关键技术,通过车上导航系统在载车运载中精确提供运载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及方位角信息,为载体运动提供参考基准。高精度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为载车的高机动性提供保证,已然成为各国陆军军备重要一环。捷联惯导系统单独运行中会出现位置误差的发散等问题,因而需要通过算法或者通过组合导航进行修正,实现较高的导航精度。主要研究工作为:首先,针对捷联惯导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定义了本文中应用的坐标系定义并对相互转换关系作了探讨,之后分别分析了捷联惯导姿态更新算法的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及其圆锥运动状态下的优化算法、捷联惯导速度更新算法及其划船效应补偿算法、捷联惯导位置更新算法,构成整个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更新算法部分;其次,研究捷联惯性组件的标定技术,首先阐述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标定原理,然后针对加速度计组件安装矩阵及零偏进行十二位置试验法测试试验,针对陀螺仪组件安装矩阵及零偏进行角位置法标定试验,为导航系统提供必要的参数数据;第叁,进行了捷联惯组初始对准方法的研究,将平台惯导系统的罗经对准算法移植到捷联惯导系统中,构建了捷联罗经对准回路,采用基于逆向捷联算法和逆向罗经对准的快速罗经对准算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反复挖掘,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缩短了对准时间,完成了车载定向定位系统捷联子系统初始矩阵的确定;第四,论述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修正,推导了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的位置误差发散问题,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零速修正和GPS/SINS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器,对发散的位置误差进行抑制;最后,编写GPS接收机的配置和接收软件,进行了实验室导航试验和跑车导航试验,对本文的导航算法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自主设计并实现了标定、对准、导航算法、误差修正为一体的导航系统设计,独立编写了基于VC的GPS导航的数据采集程序,构建了高精度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体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可心,夏宏森[3](2010)在《基于双GPS接收机的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目前武器装备定位定向手段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双GPS接收机的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该系统的结构组成,阐述了定位定向的基本原理,并对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该系统定位定向时间短、精度高,使用方便可靠,满足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的要求,对于提高武器装备的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严恭敏[4](2006)在《车载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载定位定向技术是指车上导航系统在载车行驶过程中精确确定其所在位置的地理坐标、北向方位及姿态角,为陆基导弹等武器的机动发射提供参考基准。为保证和增强车载武器系统的快速机动性,现代先进的陆地作战车辆一般都配备有定位定向系统。 虽然由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的INS/GPS组合系统很容易满足陆用导航系统动态定位和定向的要求,成为西方各国军用车辆导航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GPS在我国军事应用中是不可完全依赖的,我国的车载导航系统必须具备自主定位定向的能力。采用液浮平台构成的车载导航系统虽然精度高,但每隔一定时间必须停车作零速修正,存在启动时间长、可靠性低、维修不便等缺点,极大制约着车载武器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 论文中采用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为主导航系统,通过与里程计和气压高度计组合,构成车载自主定位定向系统,并借助路标点进行误差补偿。该定位定向系统不依靠GPS,中途无须停车作零速修正,是一种全自主的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定向精度高、机动性好、可靠性高和寿命长等优点。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在陀螺和加速度计均以增量形式采样条件下,介绍了捷联惯导系统(SINS)的算法编排,包括姿态更新算法、速度更新算法和位置更新算法,在姿态更新算法中考虑了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在速度更新算法中考虑了划船误差补偿算法,在位置更新算法中考虑了涡卷误差补偿算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捷联惯导算法。 2.在里程计采样以路程增量形式输出情况下,推导了高精度航位推算(DR)算法,研究了航位推算误差的规律,得出了航位推算轨迹与载车真实轨迹相似的性质,利用相似性方法可以对捷联惯组在载车上的安装偏差角进行标定,应用已知路标点信息能够对载车惯导初始对准误差角和里程计刻度系数误差等误差源进行修正,实现高精度定位定向。 3.设计了SINS/DR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组合导航系统中航向误差角和里程计刻度系数误差能被较好地估计出来,因而组合导航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定位定向系统的精度,并可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动基座初始精对准。(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6-05-01)

袁秀红,黄辉,李朝阳[5](2003)在《第二部分:惯性器件在自主式定位定向系统中的应用 单稳定轴自寻北航向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车载环境的低成本的自寻北航向系统。(本文来源于《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3-08-01)

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车载定位定向技术是陆基导航上的关键技术,通过车上导航系统在载车运载中精确提供运载体的地理位置信息及方位角信息,为载体运动提供参考基准。高精度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为载车的高机动性提供保证,已然成为各国陆军军备重要一环。捷联惯导系统单独运行中会出现位置误差的发散等问题,因而需要通过算法或者通过组合导航进行修正,实现较高的导航精度。主要研究工作为:首先,针对捷联惯导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定义了本文中应用的坐标系定义并对相互转换关系作了探讨,之后分别分析了捷联惯导姿态更新算法的等效旋转矢量算法及其圆锥运动状态下的优化算法、捷联惯导速度更新算法及其划船效应补偿算法、捷联惯导位置更新算法,构成整个捷联惯导系统的导航更新算法部分;其次,研究捷联惯性组件的标定技术,首先阐述了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标定原理,然后针对加速度计组件安装矩阵及零偏进行十二位置试验法测试试验,针对陀螺仪组件安装矩阵及零偏进行角位置法标定试验,为导航系统提供必要的参数数据;第叁,进行了捷联惯组初始对准方法的研究,将平台惯导系统的罗经对准算法移植到捷联惯导系统中,构建了捷联罗经对准回路,采用基于逆向捷联算法和逆向罗经对准的快速罗经对准算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反复挖掘,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缩短了对准时间,完成了车载定向定位系统捷联子系统初始矩阵的确定;第四,论述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分析和修正,推导了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方程,针对捷联惯导系统的位置误差发散问题,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零速修正和GPS/SINS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器,对发散的位置误差进行抑制;最后,编写GPS接收机的配置和接收软件,进行了实验室导航试验和跑车导航试验,对本文的导航算法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自主设计并实现了标定、对准、导航算法、误差修正为一体的导航系统设计,独立编写了基于VC的GPS导航的数据采集程序,构建了高精度的车载定位定向系统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刘辉,刘畅,李殿茜,王琦.陆用定位定向系统自主导航技术[J].导航定位与授时.2019

[2].张钧宇.GPS辅助的车载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李可心,夏宏森.基于双GPS接收机的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10

[4].严恭敏.车载自主定位定向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5].袁秀红,黄辉,李朝阳.第二部分:惯性器件在自主式定位定向系统中的应用单稳定轴自寻北航向系统[C].2003年惯性仪表与元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3

标签:;  ;  ;  ;  

自主定位定向系统论文-刘辉,刘畅,李殿茜,王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