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脱发论文-郭文杰,潘东梅,魏赈权,王强,刘小宝

狼疮脱发论文-郭文杰,潘东梅,魏赈权,王强,刘小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狼疮脱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益肾固发方,醋酸泼尼松片,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

狼疮脱发论文文献综述

郭文杰,潘东梅,魏赈权,王强,刘小宝[1](2019)在《益肾固发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肾固发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与试验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次10 mg,每天1次),试验组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用量同对照组)及中药益肾固发方汤剂,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脱发的改善情况、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补体水平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研究过程中,试验组1例脱落,1例失访,对照组2例脱落,无失访病例,最终55例患者(对照组27例、试验组28例)完成了1个疗程的评估。(2)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59.3%,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毛发数量、毛发颜色和毛发光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仅毛发光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毛发数量和毛发颜色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毛发数量、毛发颜色和毛发光泽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SLEDAI评分、补体C3、C4和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照组和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4%、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固发方联合西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樊兰艳,盛正和,翁映虹[2](2018)在《狼疮性脱发治以补血益气、补肾凉血中药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以补血益气、补肾凉血的中药治疗狼疮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脱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1、2、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个月脱发面积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56.5%;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65.2%;治疗3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脱发面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χ~2=1.972,P=0.160;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着性差异(P<0.05),χ~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效率χ~2=0.279,P=0.597。(本文来源于《中医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叶艳婷,章星琪[3](2016)在《红斑狼疮脱发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脱发是红斑狼疮(LE)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且与疾病活动性有关,可分为瘢痕性脱发与非瘢痕性脱发两大类,前者为盘状红斑狼疮(DLE)脱发,后者可分为狼疮发、斑状脱发、弥漫性脱发。不同类型的LE脱发在临床、皮肤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上各有特点。红斑狼疮非瘢痕性脱发患者的常见皮肤镜表现包括毛细血管扩张、毛干直径差异明显及色素减退、头皮色素沉着、白点征、褐色毛周征等。LE患者的非瘢痕性斑状脱发在临床和皮肤镜表现有异于斑秃。LE脱发的治疗要及时和适宜,尤其是早期DLE脱发患者治疗后毛发可部分再生,非瘢痕性脱发患者可基本痊愈。(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赵文,彭琳琳,曹玉平[4](2015)在《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主因头顶脱发3年,伴口干、眼干1年,于2014年3月12日就诊。3年前,患者头顶部出现多处斑状脱发,无自觉症状,自行外用章光101等生发制剂无效。脱发区渐增多,部分融合成片。近1年来,患者自觉时常有口干、眼干等症状,无明显乏力,无发热及关节痛,无光敏,无口腔溃疡等。既往长期血红蛋白偏低(<110 g/L),未正规诊治;否认有系统性疾病病史、肝炎和结核等传染病史、(本文来源于《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管海宏,李泓馨,林麟[5](2013)在《毛囊干细胞在盘状红斑狼疮性脱发和斑秃中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毛囊干细胞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毛囊干细胞常用标志分子CK15、CD200在常见瘢痕性脱发和非瘢痕性脱发即盘状红斑狼疮(DLE)和斑秃皮损中的表达。每组8例患者,以同等数量正常人头皮做对照。结果毛囊干细胞标志CK15、CD200在正常对照的阳性率均为100%,而在DLE患者头皮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5%和12.5%,同正常对照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斑秃患者毛囊中CK15阳性表达率为100%,CD200阳性表达率为50%,CD200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毛囊干细胞在DLE患者中明显受损,可能与其永久性脱发有关;而在斑秃中毛囊干细胞无减少。CD200在毛囊表达减少可能与斑秃及DLE的发病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叶艳婷,赵莹,巩毓刚,张小婷,杨建[6](20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非瘢痕性脱发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54例SLE非瘢痕性脱发的临床、皮肤镜表现及头皮组织病理改变特点,初步揭示探讨SLE脱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集并分析入选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结果及图像资料。结果:SLE非瘢痕性脱发患者较易出现盘状红斑、抗Sm及RNP抗体阳性,脱发面积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SLE非瘢痕性脱发可分为四种类型;与斑状脱发相比,弥漫性脱发补体下降发生率更高,脱发程度及SLE病情更重。脱发患者脱发区域的皮肤镜表现特点包括毛干直径差异明显、毛干色素减退、毛细血管扩张、头皮色素沉着、局部无毛征、白点征、毛周征、毛囊口扩张、毳毛增生及黄点征,除白点征外,其他皮肤镜表现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非脱发者。脱发区域以多态型、毛囊周围型及毛囊周围多态型扩张的毛细血管最多见;非脱发区域以分枝状、毛囊间型及毛囊间分枝状扩张的毛细血管为主,且它们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脱发区域。补体下降与毛囊间型扩张的毛细血管的发生呈负相关;而与毛囊周围型扩张的毛细血管的发生呈正相关。弥漫性脱发者皮损的生长期毛囊减少,退行期及休止期毛囊比例则显着增加。结论:SLE非瘢痕性脱发可能是毛囊周期紊乱所致,其中盘状红斑与脱发病因上可能有共同点;越接近毛囊单位的毛细血管扩张对毛囊的局部影响越大。抗Sm及RNP抗体可能是SLE非瘢痕性脱发的血清学标志。斑状脱发有异于斑秃,是SLE所致脱发的一种特有表现。(本文来源于《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4-25)

叶艳婷,王芳,陈小红,章星琪[7](2012)在《以斑状脱发为首发表现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误诊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1,男,16岁,以"头部脱发1个月余"为主诉就诊。1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多发性斑状脱发,未予诊治,因脱发加重遂至本院就诊。患者否认近期关节痛、口腔溃疡及体质量下降。体格检查:未见面部及其余部位红斑,无任何阳性体征。皮肤科检(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2年05期)

牛悦青,吴艳,涂平[8](2011)在《头皮巨大盘状红斑狼疮致瘢痕性脱发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61岁。外伤后头皮反复破溃、结痂30余年。头顶部正中有一约10.0cm×5.0cm大淡红色浸润性斑块,质韧,凹凸不平,局部萎缩,边缘隆起,界清,有与皮损形状一致的脱发区。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附属器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诊断:盘状红斑狼疮。(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1年10期)

叶艳婷,巩毓刚,赵莹,章星琪[9](201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脱发表现的初步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脱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生率为17.3%~54%。脱发与疾病活动指数有关,是疾病加重的非特异性表现,还能预测SLE的复发。SLE脱发主要是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分类也不统一。本研究旨在分析SLE非瘢痕性脱发的临床及皮肤镜表现,探讨脱发与疾病活动性、自身抗体及补体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临床皮肤科杂志》期刊2011年09期)

陈立军[10](2011)在《月经失调脱发严重须警惕红斑狼疮》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杉今年29岁,是一名售货员。从去年4月开始,她发现自己的经期越来越不规律,并且开始出现严重的脱发。她觉得自己只是劳累过度,故(本文来源于《求医问药》期刊2011年06期)

狼疮脱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以补血益气、补肾凉血的中药治疗狼疮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脱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1、2、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个月脱发面积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56.5%;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65.2%;治疗3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脱发面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χ~2=1.972,P=0.160;治疗2个月后脱发面积、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着性差异(P<0.05),χ~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有效率χ~2=0.279,P=0.59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狼疮脱发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杰,潘东梅,魏赈权,王强,刘小宝.益肾固发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脱发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樊兰艳,盛正和,翁映虹.狼疮性脱发治以补血益气、补肾凉血中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

[3].叶艳婷,章星琪.红斑狼疮脱发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6

[4].赵文,彭琳琳,曹玉平.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

[5].管海宏,李泓馨,林麟.毛囊干细胞在盘状红斑狼疮性脱发和斑秃中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3

[6].叶艳婷,赵莹,巩毓刚,张小婷,杨建.系统性红斑狼疮非瘢痕性脱发的临床研究[C].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3

[7].叶艳婷,王芳,陈小红,章星琪.以斑状脱发为首发表现的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误诊2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

[8].牛悦青,吴艳,涂平.头皮巨大盘状红斑狼疮致瘢痕性脱发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

[9].叶艳婷,巩毓刚,赵莹,章星琪.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脱发表现的初步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1

[10].陈立军.月经失调脱发严重须警惕红斑狼疮[J].求医问药.2011

标签:;  ;  ;  ;  

狼疮脱发论文-郭文杰,潘东梅,魏赈权,王强,刘小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