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浅析优化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魏英民河北省肥乡县实验小学057550

一、注意发挥语言功能

案例:讲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时,分三步进行。

1.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后将其中一半画上斜线。口述:阴影部分是正方形的。问:阴影部分的相当于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操作后口述折的过程及结果:把张纸平均分成3份,其中1份是原正方形的。

2.操作: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涂上颜色,再折出涂色部分的。口述:把张纸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原长方形的,推出4份是原长方形的。

3.观察“折”的结果:=×,=×,=×。师生共同归纳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了外部活动的内化。

二、充分调动多种感观

在数学教学内容中,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几何形体时,可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他们的小手去触摸、感知,加深理解,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的想象力。

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了,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还可以看作无底有盖的烟囱,或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了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三、操作方法要恰当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面积一节时,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教师是把表面积整体展开,得到一个组合的平面图形,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有的教师把三组相对的面逐次撕下来,贴在黑板上,然后分析推导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我认为以上这些操作方法不够妥当,因为无论是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还是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都必须凭借三维空间才能实现。在分析探索长方体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的方法时,必须凭借“体”的形象或“体”的表象进行,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求这4个面的面积是用“长×宽×2”和“宽×高×2”。但如果离开“体”的形象,把两组对面放在一个平面上考察、研究,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眩感——求这两组对面的面积似乎是“长×宽×2”。由此可见,用展开法的操作方法探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是不恰当的,也是不可取的。在演示长方体表面积的操作活动前,应制作活动教具(可逐次展开相对的两个面,且可马上复原),操作时,凭借“体”的形象,用功态演示,突出感知对象,把一组对面先展开,展开时这组对面仍不离开“体”,学生看清楚后,马上把这组对面复合在“体”上。

这样通过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综合归纳出求长方体表面积的一般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操作过程要有序

案例:9加2的进位加法,教学程序分三步。

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2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2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

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2个分成1个和1个。

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的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1个合并(学生说10+1=11)。这样教学,体现了简单的直观综合能力的培养,边操作、边思考,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所以操作活动要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做到有条有理。

五、感知对象要突出

心理学研究表明,加大感知对象与背景材料的差异,突出感知对象,对提高知觉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操作活动中要适当突出感知对象,一般可通过颜色、形状、动态、声音和强度等方面来实现。

例如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比较的操作活动:

1.制作等底等高的无色透明圆柱、圆锥教具备一个,然后用红色圈把圆柱等分成三截。

2.在圆锥中盛满蓝颜色的水。

3.将水分三次倒进圆柱,第一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到第一道红色圈,第二次使圆柱中的水面刚好倒满。这样操作,由于红、蓝的对比明显,感知对象突出,学生就能直观、清楚地看出: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新编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签:;  ;  ;  

浅析优化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