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量论文_宿非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作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用量,最小,原理,麦芽,激动剂,目的论,哲学。

作用量论文文献综述

宿非凡[1](2019)在《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对经典力学规律的导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小作用量原理从提出到发展渊源流长,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普遍性和简单性的追求.从公元40年希腊工程师希罗(Hero)提出光的最短路程原理,到法国数学家费马(Fermat)修订为光的最短时间原理,再到法国数学家费莫培丢(Maupertuis)提出最小作用量原理,他认为这个最小作用量既不完全是运动物体的路径,又不完全是所消耗的时间,既应满足光学中的费马原理又满足牛顿力学.法国数学家达兰贝尔(D′Alembert)和拉格朗日(Lagrange)把最小作用量原理发展为动力学的普遍原理,而爱尔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哈密顿(Hamilton)又把它发展到了巅峰,提出了等时最小作用量原理,即哈密顿原理.作为中学物理教师,了解最小作用量原理,有助于深刻体会物理学对自然界真与美的追求.(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12期)

高晓霞[2](2019)在《基于“有故无殒”的柴胡低极性部位抗抑郁作用量-效/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之功效,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医者发现柴胡具有毒副作用,特别是对肝脏的损伤。课题组前期研究柴胡低极性部位具有抗抑郁活性,但其"量-毒-效"关系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柴胡低极性部位为研究对象,连续28天灌胃给予正常大鼠与慢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不同剂量(1-100g/kg),评价其对生理模型与病理模型的保护作用与毒性差异。通过行为学、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柴胡低极性部位中、高剂量组均对CUMS模型大鼠具有抗抑郁活性,且无毒性,但正常大鼠以高剂量给药后会显示轻微的肝肾功能异常;通过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研究发现,其调节的代谢通路不尽相同。提示柴胡需在药典的用药剂量规定剂量范围内使用,且根据临床患者情况不同辨证施治,其可能在不同病理状况下调节的通路不同。本研究阐述了柴胡低极性部位抗抑郁"量-毒-效"关系,符合"有故无殒"理论,为柴胡及柴胡低极性部位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7)

陶慧娟,乐世俊,唐于平,史旭芹,周桂生[3](2019)在《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丹参-叁七药对活血化瘀作用量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叁七药对(1∶1)不同浓度(0.405,0.81,1.215,1.62,2.025和2.43 g·kg~(-1))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阐明其配伍量效变化规律,为丹参-叁七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叁七药对不同浓度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观察丹参-叁七药对不同浓度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叁七药对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有显着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叁七药对不同浓度给药组能较好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对凝血功能多个指标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得出,丹参-叁七药对在浓度为1.215和1.62 g·kg~(-1)时的活血化瘀作用最明显。结论:丹参-叁七药对不同浓度有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作用,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在1.215和1.62 g·kg~(-1)浓度下的丹参-叁七药对活血化瘀作用最明显,为丹参-叁七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张玲,邢丽,孙国珍,杨颜畅,陈燕[4](2018)在《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回乳作用量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炒麦芽与生麦芽回乳的效果,对比其量效关系,为临床选择正确的炮制麦芽和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提供参考。方法:将480例自愿回乳的健康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6组,每组各80例,分别采用炒麦芽60 g、90 g、120 g,生麦芽60 g、90 g、120 g,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早晚各服1次,7 d后统计回乳疗效。结果:实际入组363例,各组回乳疗效以其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回乳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同剂量的炒麦芽组疗效略高于生麦芽组,生麦芽60g组总有效率最低为74.14%,生麦芽、炒麦芽90 g组疗效接近,炒麦芽120 g组疗效最高为83.87%,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的生麦芽或炒麦芽,均具有较好的回乳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陈李斌,尚德彬[5](2018)在《大自然中的“最小作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身高175厘米,体重80千克的成年男子,他的血管总长度加起来为17.6万千米,可以绕地球赤道4圈多。这么长的管道是如何高效运输血液到身体各处并维持循环的呢?人体心血管系统经过长期(本文来源于《百科知识》期刊2018年17期)

耿挺[6](2018)在《上海药物所成功预测药物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量-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人体电信号传导的关键蛋白质,能引起可激活细胞的动作电位,在神经兴奋与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心脏搏动、平滑肌蠕动和骨骼肌收缩等过程中均起到重要作用。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功能缺陷会引发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等方面的疾病,是重(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8-03-14)

王伟长[7](2018)在《系统哲学、最小作用量原理和自然的目的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科学发展到今天,关于它的哲学问题与哲学理论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根据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系统哲学及其数学原理的研究,不难看出系统哲学的基本数学原理正是最小作用量原理。通过对最小作用量原理发展史的梳理,也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神学秉承的目的论观点与无神论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系统科学为基础的框架内可以通过重新解释亚里士多德内在目的论的方法得到比较好的调和,最终得到的则是系统哲学、最小作用量原理和内在目的论协调一致的理论结构。(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付宝连[8](2017)在《有限位移理论线弹性动力学二类和叁类混合变量的最小势作用量原理和驻值余作用量原理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两个新的概念,即势作用量的概念和余作用量的概念被引入弹性动力学变分原理中.根据势作用量的概念,最小作用量原理(即Hamilton原理)被改称为最小势作用量原理.根据余作用量的概念,首次提出了驻值余作用量原理.考虑边界条件的变化并应用有限位移理论的功的互等定理,导出了以位移和应力为变分变量的二类混合变量的最小势作用量原理及驻值余作用量原理.应用应变势能密度与应力余能密度的关系式于上述二类混合变量作用量原理,导出了以位移、应力和应变为变分变量的叁类混合变量的相关作用量原理.最后,应用拉氏乘子法给出了广义势作用量原理及广义余作用量原理,并且应用大挠度梁二类混合变量最小势作用量原理计算了一悬臂梁的受迫振动.(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7年12期)

刘常丽,陈娟,钱静静,孙艳丽,韩晓明[9](2017)在《一类优化灰色作用量的GM(2,1)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把GM(2,1)模型中的灰色作用量b改进为b_1+b_2k,从而构建了灰色作用量优化的GM(2,1)模型,并改进了相应的边界条件,通过实例验证以及与累积GM(2,1)模型和反向累积GM(2,1)模型对比,发现改进灰作用量后的GM(2,1)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7年18期)

黄强[10](2017)在《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社会系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对社会系统进行优化的观念长期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想观念之中,东、西方哲人都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老子的“小国寡民”、孔子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以及商鞅、韩非子的法制,再到后起儒家的“中庸”,无不是对社会优化的构想和尝试。西方文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分权、民主平等、个人权利意识这叁种强烈的优化因素,最终形成了以个人自由、人道主义、公民人权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近代学科中,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学科,都包含着社会优化的思想,但囿于学科的限制,这些学科的优化方案不可能全面地解决社会优化问题。系统科学、系统哲学的兴起使这一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社会在演进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优化方式:自然优化和人工优化。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来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产生,正是社会系统自然优化的结果。尽管社会系统的自然优化是第一位的、主导性的,人工优化是第二位的、辅助性的,但要想实现社会最大可能性的优化发展,必须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和制约。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富有创见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指明了社会系统优化的具体目标——和谐。2006年乌杰教授在其着作《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中提出:“凡是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物质(系统)都是和谐的”,给出了社会系统人工优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基于此,可以建立社会系统优化问题研究的一般模型,并给出当社会系统受到巨大扰动时,社会和谐度恢复至初始水平、乃至向更高层次演进的最优轨迹。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中,115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创造了我国矿难救援史上的奇迹,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危机应对。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政府对王家岭矿难的处理过程,基本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的要求,从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期刊2017-06-01)

作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柴胡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之功效,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医者发现柴胡具有毒副作用,特别是对肝脏的损伤。课题组前期研究柴胡低极性部位具有抗抑郁活性,但其"量-毒-效"关系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柴胡低极性部位为研究对象,连续28天灌胃给予正常大鼠与慢性温和应激(CUMS)大鼠不同剂量(1-100g/kg),评价其对生理模型与病理模型的保护作用与毒性差异。通过行为学、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柴胡低极性部位中、高剂量组均对CUMS模型大鼠具有抗抑郁活性,且无毒性,但正常大鼠以高剂量给药后会显示轻微的肝肾功能异常;通过代谢组学、转录组学等研究发现,其调节的代谢通路不尽相同。提示柴胡需在药典的用药剂量规定剂量范围内使用,且根据临床患者情况不同辨证施治,其可能在不同病理状况下调节的通路不同。本研究阐述了柴胡低极性部位抗抑郁"量-毒-效"关系,符合"有故无殒"理论,为柴胡及柴胡低极性部位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作用量论文参考文献

[1].宿非凡.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对经典力学规律的导出[J].物理通报.2019

[2].高晓霞.基于“有故无殒”的柴胡低极性部位抗抑郁作用量-效/毒研究[C].中国毒理学会第九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2019

[3].陶慧娟,乐世俊,唐于平,史旭芹,周桂生.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丹参-叁七药对活血化瘀作用量效关系[J].中国新药杂志.2019

[4].张玲,邢丽,孙国珍,杨颜畅,陈燕.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回乳作用量效关系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

[5].陈李斌,尚德彬.大自然中的“最小作用量”[J].百科知识.2018

[6].耿挺.上海药物所成功预测药物与离子通道相互作用量-效关系[N].上海科技报.2018

[7].王伟长.系统哲学、最小作用量原理和自然的目的性[J].系统科学学报.2018

[8].付宝连.有限位移理论线弹性动力学二类和叁类混合变量的最小势作用量原理和驻值余作用量原理及其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7

[9].刘常丽,陈娟,钱静静,孙艳丽,韩晓明.一类优化灰色作用量的GM(2,1)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

[10].黄强.基于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社会系统优化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中咱微陆块晚二迭世玄武岩部分主量与...昌都微陆块中二迭—晚叁迭世两组火山...不同条件下KSA法统计量与IEE法统计...车辙深度分解数据图像照片,(a)SiC(2)/PS(98)复合物...叁氧化二砷诱导氧自由基的产生

标签:;  ;  ;  ;  ;  ;  ;  

作用量论文_宿非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